查看原文
其他

翟天临,出来报销查重费

浦潇 南风窗 2021-06-06

作者 | 浦潇


“翟天临,睡了吗?”


临近毕业,准毕业生在熬夜爆肝码论文时,不忘在社交平台问候“博士论文造假”的翟天临。今年也不例外。


稍显意外的是,今年5月24日凌晨,翟天临站了出来,通过个人实名认证微博发文:“如果骂我能帮助大家缓解论文季的压力,那我觉得被骂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翟天临微博截图


与“论文”关键词捆绑的翟天临,再度以“毕业季限定名人”的身份,走入话题中心,并喜提“没有人年年恨天临,但年年有人恨天临”的话题榜。


而另外一个现象也引起大众注意:论文查重费一年内暴涨10倍。


有毕业生哭嚷着,“论文查重4次还没通过,翟天临你赔我的生活费”;另一毕业生紧跟回复,“学校的查重费已飙升到800多了”。


高价查重费,并非个例。南风窗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后发现,仅一年时间,部分店铺内的查重价格就从140元飙升至1380元,去年7月甚至高达1980元。


某电商平台硕博论文查重服务历史价格截图(图源:中新经纬)


论文查重费,一笔毕业生们几乎无可避免的硬性消费。而数量较少的免费检测机会,以及论文查重服务费用上涨,在毕业生市场一并冒头,无处求解、只能自掏腰包检测论文的毕业生们,遂把矛头指向了翟天临。


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教育的根,本就是苦的。不管翟天临事件出现与否,勤勉精进本就是大学教育、论文制度的本源,更不可能仅凭翟天临一己之力,就搅动得了约900万毕业生的一个规模可观的市场。


我们需要知道,是谁企图对学生们下手。就像翟天临微博所写:“通过被骂的现象,了解研究生为什么这么苦,是一件值得讨论的事。”



“天临元年”

论文重合率,作为一个既定的评判标准,将学生的论文与已有的论文资源数据进行对照,能判别其中重复使用的表达、数据和观点。这一方式是国内外高等院校普遍的审核程序,经过多方机构机构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具备一定权威性。


翟天临事件之前,针对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国内院校一般采用30%、20%和10%的三种重合率标准。


在此三个标准以下,论文章结构质量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学生即可申请答辩。如果超出标准,学校则会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评判。


比如,本科生论文小于50%可以有一次不超过五天的修改机会,如果修改后检测仍然不通过,则可能延期答辩。


研究生小于40%有一次不超过两天的修改机会,修改后查重如果还是达不到要求,则会直接延期六个月才能申请答辩。


博士生则是大于20%,会被直接要求延期六个月以上才能参加答辩。


翟天临成了这一既定准则的打破者。


2019年1月,翟天临在微博晒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后录取通知书。随后2月,在直播中回答网友提问时,他轻飘飘的五个字——知网是什么——最终引发了一场毕业论文严查重复率的地震


翟天临在直播中反问网友知网是什么?


自此,国内各级院校对毕业生的论文要求在日趋严格的基础上,有了较为鲜明的变化。网友戏称,2019年是“天临元年”。


其中,毕业论文首要评定标准的“重复率”一项,审查更严,要求更高。


有部分高校的毕业论文查重率,从原来的30%以内降到了20%,严格的甚至降到了8%以下。某高校还要求,去除引用部分,论文经人工排查后重复率应控制在0%。


甚至有学校增加了质量跟踪监控:一旦被查出学生的论文核定结果,高于校方规定的查重率,将直接取消学位证书与毕业证书。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撤销翟天临博士学位


实际上,国家教育部对于高校毕业论文的审查一直处于强化的过程当中。


2018年,教育部曾下发通知加强论文原创性审查,严打学位论文造假行为;2019年的通知则明确细化,要健全完善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


翟天临的事件与教育严管的举措之间,虽然没有绝对且必然的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论文重复率的标准,亦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各类问题。


其中,学生们为重复率达标而付出的金钱成本最为突出。



到底该怎么查重

知网作为国内最专门化的文献库,其论文专著储备量,足够覆盖学生论文中涉及到的引文内容,究其范围和深度都具备核心参照力。


有些学校通过官方途径,以院校的名义购买知网的账号,并提供给校内学生免费的检测机会。但免费检测的机会次数并不多。


曾在青岛某高校读语言专业的陈莉对南风窗记者说,她所就读的学校供学生免费用知网系统检测为2次。但每所学校规定不同,有些只能在最终提交时使用1次。


陈莉所说的论文最终审定,是学生过关斩将的最后一道门槛,必须经由校方的知网账号系统自动进行查重。通常,这一道审查是免费的。


然而,这一道审查也是决定“生死”的瞬间。其查重率的比值,将直接影响论文是否合格的结果,以及参与答辩的第二道程序。


梅琳2017年时本科毕业,她认为,最终提交论文时使用知网查重,过于冒险。


为了避免最终提交时百分比出现明显偏差,同学们都会提前花钱购买额外的查重服务,“就是为了买个安心”。梅琳说:“我那时用的是方正数据的查重服务,100块不到。”


论文检测相关备案网站名称分布占比(图源:企查查)


如果额外的一两次查重服务足以保证论文能最终审定合格,这样的预先准备也算是有效的补救措施。


但各方检测数据结果不统一,是学生们颇为头疼的一件事。


“知网的查重率结果通常都会更高,一般都要控制在5%以下,我们那时候的隐性标准就是2-3%左右。”梅琳当时为了多重保险,还在paperpass上购买了查重服务,“paperpass的查重率比知网低,用paperpass查是5%,用知网可能会达到10%左右,所以我第二次用paperpass时,把查重率控制在1%左右才放心。”


差异的原因首要归结于,每个文献平台本身所容纳的文献数目和范围。


为了保证论文不在重复率上遭遇滑铁卢,无限贴近知网的标准,就变为学生们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学生们便采用不同系统,进行多次检测。但这样造成了费用过高的弊病,尤其是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普遍上他们每月可支配的生活费约800-1600元。


网友油糕受访时,就对南风窗记者说,查重一次大概是250元左右。而其查重次数较多,前前后后花了1000多元。


论文检测相关备案网站数量分布(图源:企查查)


陈帅购买的是维普的查重服务,一万字大约在45元。但仅仅核查一次是不够的,“每一次大幅度修改,都需要重新查一遍”。


油糕对南风窗记者指出,他分别购买了初稿和终稿查重两种服务,二者耗费的时间差别过大,初稿审定时间大约为2小时左右。终稿需要约2天时间,价格为420元。


陈帅和油糕等人选择的都是知网以外的检测网站,原因则不约而同都归结于,知网检测贵。



学术是门生意?

就读教育学专业的阿紫说,她购买了某电商平台的知网“小分解”检测,128元可以查1.4万字,“价格便宜,最后出来的结果差不多”。


结果既然相差不大,就有学生通过第三方购买便宜的“正版”知网检测途径。


而事实上,知网自创建以来,就不对个人用户、而只针对机构开放查重功能。并且,其论文检测使用的平台账号必须属于学校、科研单位和知网期刊等。


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官方网站公告显示,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仅向机构提供服务


既然如此,“阿紫们”口中“第三方”的知网检测系统来自何处?


其个端倪在最近的一则热搜中,可窥见一二。


据媒体报道,5月26日,武汉某所高校一位大四学生的校内知网账号被盗,后发现其账号里附带的论文查重机会被挂在电商平台上售卖,而该学生班级38人中被盗号的,有14人。


微博话题#大四学生知网账号被盗后现电商平台


校内系统通过何种途径被“低价贱卖”,人们不得而知。


可尽管来源不明,电商平台的相关服务依然火爆。南风窗记者与一家号称知网专业检测的商家联系后,对方表示:“只要学校检测系统与目前所选择的检测系统一致,那么,相同无改动的文章检测结果就基本一致。”


经查询,同类别商品标价通常在13-260元不等。而它们的付款订单数,基本都在1-5万之间。


与此同时,在网页检索,也有“中国学术不端论文查重”等网站显示为专业的科研管理系统研发中心的产品,本科论文到硕博的测评定价从400元到1500元不等。网站均号称为官方检测,结果与院校和各类机构保持一致。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网页截图


论文重合率核查系统,来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程序复制检测研究,国外已有的一些系统如论文作业抄袭检查平台TurnItIn,应用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也有使用微软搜索技术的MyDropBox,可以检测互联网资源和公共存取的部分数据库资源。


国内采用的主要是“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和研究生论文的“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系统归属于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简称知网),由清华同方于1999年开发。


因为系统性能限制,数据检索和匹配相关度时亦会有误判的情况。


网友椰仔查重之后发现,文中“因此”二字,因系统匹配一致,而被计入总体的重合率当中。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许多理工科专业如化学,甚至文科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引用专业内固定的化学公式、数据符号和法律条文时,都会被系统自动列入为重复的内容。


为了降低字句重合的情况,学生们累感不爱,商家们也是各出奇招。


一位专门经营“论文降重”服务的商家告诉南风窗记者,价格按照论文审定结果中的重复字数计算,收费在300-600元之间。


在某电商平台搜索“降重”则无显示,将关键词换成谐音词“将重”才能搜索到


“其实换汤不换药”,商家说。他们使用的降重方法,就是人工比对,一字一句的对照修改;修改的主体主要集中于语气词、助动词的更换。


翟天临不过是个标靶。对其的吐槽与发泄,实则是毕业生们对论文查重机制缺陷,而又不得不对查重费咬牙自掏腰包的质疑。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达标而绞尽脑汁地“测重”“降重”行为,是否本末倒置?


毕竟,学术不应是门生意。



2021年南风窗杂志全年订阅

点击图片即可享受限时特惠



    编辑 | 煎妮

排版 | 嗡嗡


更多推荐

热文


围观


故事


商城


杂志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