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还在支持吴某凡,咯噔文学揭饭圈畸态

南风窗 2021-07-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勿以类拒 Author 徐观

文 | 徐观
编辑 | 莫奈
排版 | 星杨


近日,一条“什么是咯噔文学”的话题引发网友们热议。继“凡尔赛文学”之后,咯噔文学这一具有鲜明特征的互联网文学梗再度走红。



所谓“咯噔文学”,指的是那些一看到就矫情得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的文学。


“仰首掀睫,侧颅盯着圆月似在描摹边廓,眸中倒映出皎洁月光。垂颅敛眸,手覆口袋烟盒捻出一根点上指骨执捻绵软烟蒂,抬肘覆于唇上两唇一抿……”


“你们总是借着爱的名义做着伤害他的事。那么温柔又强大的一个人儿,硬是笑着一遍一遍跟我们说坚强,一定要坚强。不知道这句坚强,是在跟我们说,还是他在跟自己强调要坚强。”


“不要骑独轮车摔得头破血流只有粉丝后来才知道;不要一个人去医院打封闭针只有粉丝后来才知道;不要倒膜过敏到快破相程度只有粉丝后来才知道……不要什么都到后来只有我们知道。”


这些凝聚着对偶像无限崇拜的文字连同粉丝泛滥的情感一同被旁人以嘲弄的眼光观摩、点评,最后形成可笑的背道而驰:情深有多浓,文有多可笑。



“承担不了”


最近被广泛讨论的咯噔文学算是二度翻红。最早的咯噔文学指的是相声演员张云雷的部分粉丝创作出来的关于张云雷本人的有关文字作品。



被誉为“德云社颜值担当”的张云雷有着出色的外貌条件,尽管专注于传统曲艺艺术,但是同样拥有火爆的人气和流量。粉丝爱给自家偶像写种种想象的文章以及诉说自己的满腔深情,张云雷的粉丝也不例外,甚至直接开辟了咯噔文学这样的流派。



粉丝们为张云雷写下了几篇读来震颤人心的经典文章。


怪异的设定,充满无限矫情的文字,在外人看来充满着许多无法理解的地方。更为显著的是某一粉丝的名篇《咯噔》。


张云雷经常被人称为“小辫儿”或者“二爷”。由于张云雷在德云社中辈分颇高,在郭德纲的弟子中排名第二,所以常被粉丝尊称为“二爷”。有位粉丝就因为听到别人直呼张云雷本名,而心生震惊,大为难过,并在网上愤而发文:


“最近刷视频会看到很多粉儿直接就喊‘张云雷’,听的我心里咯噔一下。您是怎么想的呢。他是公子、是姆们真粉儿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听不了别人张口就直呼其名。这名字太重,您承担不了在这名字后面付出的一切。您以后喊姆们的时候请称‘二爷’,好吗?”


咯噔文学一炮而红。


对偶像的崇拜和热爱程度竟然到达听不了名人直呼其名。这种将偶像视为神或是地位高贵、不容冒犯的贵人的尊崇行为,在广大网友们看来,既无脑又可笑。


张云雷


于是,网友们将当时张云雷粉丝写的各种以他为主角的文字均称为咯噔文学,有时也嘲讽为“二奶奶文学”。


与咯噔文学同期,德云社另一人气相声演员杨九郎的粉丝们也留下不少名篇。


“杨九郎,这三个字太缱绻了。一下一下叩在我的心上,小熊抱着蜂蜜糖,燕子衔着柳树枝,蚂蚁扛着白米粒,鲸鱼跃出海平面,我不算冷静的人,只看到杨九郎,就开始了甜蜜幻想……杨九郎,杨九郎,杨九郎。”


多番深情的呼唤,多种情深意浓的类比,杨九郎之于粉丝成了小熊最爱的蜂蜜、蚂蚁要找的白米粒甚至鲸鱼不可缺少的氧气。这些文字也被“矫情文字品鉴小组”收录,张云雷和杨九郎也分别有了“张咯噔”和“杨缱绻”的外号说法。


“张咯噔”和“杨缱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咯噔文学也不再特指两人粉丝的创作,凡是种种矫揉造作、读来让人如鲠在喉的文字均可被划入这一互联网文学流派梗中。



咯噔作呕


在咯噔文学的走红中,豆瓣“矫情文学品鉴小组”功不可没。


小组的头像为经典的“地铁看手机老人”表情包,组员们自称地铁老人们,形容的正是读到矫情文字后辣眼睛的迷惑痛苦心情。


这个创建于2019年5月的小组在短短两年间壮大为有着12万“反矫情”达人的文学品鉴队伍,可见网友们对于咯噔文学等矫情文学的反感。


豆瓣“矫情文字品鉴小组”


矫情文学范围十分宽泛,有以二奶奶文学为渊源的常见于追星过程中的咯噔文学、以青春疼痛文学为鼻祖的“45度仰望天空不落泪”的缱绻文学等种种文学梗。


矫情文学往往化用各种充满诗意的古诗词、文学作品里文艺忧伤的名家名言包裹住旁人看不懂的独自倾诉的私人情感。


最常见的应用场景就是在粉圈的追星时刻,给自家偶像疯狂吹的彩虹屁常常会因过度滥情而引发路人的反感。



在近日吴亦凡都美竹事件中,吴亦凡粉丝们始终相信丑闻缠身的吴亦凡,心怀怜爱之情在超话里创作出种种咯噔文学,成为矫情文学品鉴小组的最新品鉴文字。


“他是我喜欢了九年的男孩,我怎么可能因为流言蜚语就放弃他,我比流言蜚语更早认识他,真相大白之前我会一直相信他,会一直在的。”


“逆风翻盘吧,像以前一样站在峰顶藐视蝼蚁。”


“他们都说2022年是他的黄金十年,我信。他的贵人会出现的,他会在2021年清清白白的离开,2023年风风光光的回来。那会儿,天亮了,迎接破晓,静待翱翔。”


除了各种明星超话中的矫情文案,矫情文学品鉴小组里最常见的还有素人生活日常里的种种伤春悲秋。这些常常言之无物却用漂亮语句包装得油光瓦亮的词句,在网友看来显然是还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用老话说:“吃饱了撑的。”


一位闺蜜因为好朋友要求做彼此唯一挚友,而对另一位闺蜜陷入两难的境地。


她怀着沉痛的心情告别:“我也是害怕长大后,你会抛弃我,因为几个人的闺蜜关系,是会有人被抛弃的,你有这么多闺蜜,我害怕你会抛弃我。”


对面的闺蜜也听到伤心了:“你是不相信我?我长大了我一个都不会落下,你们都别想跑。”


最后,她将这段痛彻心扉的决裂发表在小红书上,心痛道:“在我连续两个闺蜜离开我的时候,她离开了我,我们的闺蜜情分,就断了。”


许多网友看了忍不住感叹:“你们上六年级了吗?”“妹妹几岁了?可曾读过书?现吃什么药?”


电影《小时代:灵魂尽头》


作业帮成为“励志咯噔”的重灾区,中学生们晒出花里胡哨的笔记,对自己加油鼓劲:


“愿你来世有糖吃,再不遇晓星尘,介里九娘,午漂酿鸭。今天也要做一个高产的女孩纸,仙气四溢。”


“这里是卿卿鸭,中学在读小仙女,你现在受的苦,都是未来生活馈赠的甜。愿你半生归来,仍是那个两袖清风的少年。”


QQ空间也是咯噔文学鼎盛的社交媒体,豆瓣网友分享了正值青春期的妹妹在午夜分享的种种Emoji时刻:


“要么用热水烫死我,要么用冷水冻死我,不要用温水耗死我。”


“如果可以将你留下,我愿倾尽此生繁华”“如有来生,化作烟火,一生飘离,不碰爱情。”


以上来自“眼泪是没有颜色的血Android(4G)”。


豆瓣网友在组内分享妹妹的空间说说,配文“正值叛逆青春期的我妹可能是只青蛙”

那些作者本人在不远的日子后回过头来看想要疯狂删除的文案大概率就是矫情文学。如果当中还用了太宰治“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张爱玲“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等被网络广泛滥用的名言,旁人很可能已经面露迷惑痛苦了。



反矫情


近期,咯噔文学引起讨论,同样是作为一种反面姿态。


起因是热播剧男演员张哲瀚与龚俊粉丝之间的互撕。“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双方的拉扯中,两家粉丝将彼此粉丝写给自家的咯噔文学整理出来,挂在热搜话题、超华里。最终粉丝间的互撕引发了网友们对饭圈咯噔文学的反感。


张哲瀚与龚俊,图片来自电视剧《山河令》


咯噔文学的盛行,归纳了当下饭圈对于偶像无限崇拜、盲目尊崇的畸形风气。演员、歌手等文艺工作者不再像过往一样被视为一份职业,疯狂的拥趸们通过控评、打投、砸金等方式将一个普通人素造成不可亵渎的神。


奇葩说辩手马薇薇当年一段评价吴亦凡私生活的发言也引起了广大争议:“还有什么比明星睡粉更好的粉丝福利吗?”她甚至还说,吴亦凡就是活菩萨,睡粉这件事就相当于大领导到小餐馆吃饭,绝对的亲民之举。


这种畸形不堪的言论折射出如今某些明星与粉丝之间某种畸形的关系:粉丝是宝贵的流量,是值钱的钱袋子,是人气应援的工具人,甚至还可以将睡粉视为某种福利,总之不是彼此平等、互相尊重的个体。


对饭圈咯噔文学的讽刺,正是大众抵触饭圈畸态的一种情绪宣泄。直白地表达喜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粉丝们在诉说情感的过程中一步步变了味,明星被光环笼罩成了完美的人,任何人的负面评价就变成了“黑”,互撕、拉踩成为饭圈常态,非黑即白,消弭了所有客观讨论的中立空间。


吴亦凡咯噔文学帖子下的留言


有文章认为,文学梗的存在是现实生活的抽象化产物、社会情绪的集中释放、自嘲和批判意识的落地开花,公众借此表达共鸣、释放情绪、调侃不公、批判乱象。


“凡尔赛文学”的背后是虚荣、花式炫富之陋习和心理,“privilege文学”直指教育领域的不公平现象,“咯噔文学”则把饭圈追星等矫情做作的行为进行了揭露。


社交网络上的流行梗背后,折射的是时下最新潮的文化潮流和网友们最真实的情绪表达。饭圈不断兴起、壮大,到如今形成一套森严的运作规则,但同时也变得失去个性、自我贬低,充满着冰冷的规训和各种乌烟瘴气。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