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场了,小何小濮小冯

南风窗 2021-11-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不值得影评 Author 姚远

关注不值得影评,热情地看片,冷静地吐槽。



防雷防烂片,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工作之一。

——欢迎关注不值得影评——

从此只看好电影不定期接收知名导演、演员的专访福利。

作者 | 姚远


经久不息的掌声。


今年3月,首都剧场,大幕落下后,导演蓝天野老先生上台,向观众致敬。老先生已94岁高龄,银发白眉,精神矍铄,仍活跃在人艺的舞台上,不断刷新着由他自己所保持的最为年长的话剧导演、演员记录。


蓝天野,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52年建立初始的第一批演员。“爷爷”,人艺的年轻人如今这么亲切地称呼蓝天野。


和老先生相比,在人艺,53岁的何冰是“小何”,68岁的濮存昕是“小濮”,59岁的冯远征是“小冯”,演了一辈子戏的林连昆,直至去世还是“小林”。


“戏无止境”,他们用自己戏剧生涯的全部,印证着这句话。


信念诚可敬,但岁月终归是残酷的。


和小何小濮小冯们一起,北京人艺,正在慢慢变老。



人艺,时间缓慢

北京人艺,首都剧场。


仿佛有某种结界,将它与王府井步行街繁荣嘈杂的人流隔绝开来,这座大院里,时间的流速异常缓慢。


《茶馆》上演了700余场。一代代人艺演员,从跑龙套的学生,演到垂暮的老年角色,在舞台上走完自己的一生。


▲79版《茶馆》郑荣(左一)于是之(左三)蓝天野(左四)与舞台技术人员合影


7月13日,新一轮《茶馆》首场开演。戏到第二幕,突然断了电。饰演常四爷的濮存昕走出来,向观众致歉,“我们这儿电闸又坏了,实在对不起诸位。”


和电力系统一样,这儿的一切,都古老得要命。


办理会员卡,需要携带现金缴费;线上抢票系统,页面朴素至极,动不动陷入瘫痪;报名线下活动,得打电话登记。


1999年,人艺经历过一次大修,排练厅的墙面刷成了白色。演员们回来以后,觉得哪哪儿都不得劲儿,“不像人艺的颜色”。他们又请人刷了一遍墙,刷成成仿旧的暗黄色,才找回以前亲切的感觉。


▲北京人民艺术剧场观众厅


古老的人艺,一直没怎么变。不变有不变的可贵。


但有时候,不变也有不变的问题。


一方面,不变,是对传统的坚守。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时代在变,观众在变,观念在变,如果人艺还一直抱着古老的东西不撒手,那是“固步自封”。


▲84版《雷雨》


2014年,曹禺先生《雷雨》发表80周年,北京人艺举办了一次公益场演出。所有中学生、大学生,凭学生证,40元或80元便可购得一张观演票。


演出结束后,饰演周朴园的杨立新连发五条微博,“控诉”对学生观众频频笑场的不满。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杨立新连发五条微博,“控诉”对学生观众频频笑场的不满


“原以为这样一个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惨烈的悲剧,会打动这些生活在幸福中的今天的学子们……令人惊诧的是,舞台下爆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台上进入了角色的演员们非常不适应,努力调整表演的幅度,仍然有很多台词被笑声淹没。”


老演员失望于年轻观众对经典文本审美能力的匮乏,愤怒地写道,“这样的公益场不演也罢!”


微博发出后,有学生观众站出来回应称,令他们发笑得不是剧情,而是“演员表演之滑稽”。


▲《雷雨》公益场(图源:杨立新微博)

《文汇报》剧评人评论:“演员被大量并不符合人物的表演技巧裹住了。特别是在几个悲恸的地方,(四凤饰演者)那几个事先拿范儿,到点爆发的表演方式,时时刻刻在提醒观众:我要开始哭了!我现在是悲痛欲绝了!过度的表演使人物的悲剧性消失殆尽。”


人艺正在面临一种新的市场挑战,但很多时候这种挑战在老戏骨的光环下被忽略了。



从不变到变

人艺的排练场里,贴着四个大字——“戏比天大”。


资历再深的前辈,名气再大的角儿,在戏面前,什么都不是。都得一句一句地磨台词,踏踏实实花上一两个月排一出戏。


被戏迷们称为人艺“五虎”的冯远征、吴刚、丁志诚、高冬平、王刚,当年都是1985年北京人艺学员班的学员。


▲人艺“五虎”


现在,报考戏剧学院、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学生,个个容貌出挑,模样精致。但人艺招生不看颜值,生旦净末丑,缺什么招什么。


当年,冯远征因为“形象一般”落选北京电影学院,是人艺收了他。


三千多名报名者,选出15个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淘汰7个人,最后留下来的男生,就是他们几个。


▲人艺85级学员班


人艺的演员培养传统,同样古老。缓慢但扎实,颇有旧社会手艺人带学徒,挑选继承人的意思。


学生们白天上课,晚上在演出里跑龙套。住就住在剧院里,方便早上起来出晨功。


▲冯远征在《茶馆》中饰演松二爷


冯远征刚进入人艺的时候,光是一个撩门帘的动作,就练了一上午。导演让他穿着布鞋,梳着分头排练——布鞋让人的动作变得更轻,分头让人显得更成熟,这样更容易进入角色。


排《玩家》,剧院特意请了专家给演员们上课,教怎么鉴赏古玩,讲行业里的规矩。


▲冯远征(中)出演话剧《玩家》


在人艺,跑龙套俗称“戳大杆儿”,杨立新戳了三年,何冰戳了四年。这还算幸运的,一般的新人演员得跑上五年,才能“入槽”,拿到第一个正式角色。


一晚又一晚,他们就在台上近距离地观摩前辈表演。梁冠华形容,那感觉“像是进入了一片原始森林,到处是参天大树”。


▲梁冠华,1981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训练班,1984年9月毕业后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代表作品有话剧《茶馆》、《蔡文姬》、《狗儿爷涅槃》等,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神探狄仁杰》等。


后来,1985年人艺学员班的他们,也成长为舞台上的参天大树。他们都没忘记进入人艺第一堂课上,老师告诉他们的一句话:想演好戏,要痛饮生活的满杯。


36年过去了,1985学员班的所有人,都还留在这个剧院里。


▲人艺学员班85班“五虎将”共同出演人艺经典剧目《哗变》(从左至右)依次为王刚、冯远征、吴刚、丁志诚、高冬平(图源:北京日报)


但这种培养传统,在日益剧烈的演艺环境变化中面临着巨大挑战。


首先,相比影视演员,话剧演员的收入太过微薄。五年前,任演出队队长的杨立新在采访时透露,他一个月底薪不到四千元,演一场戏补贴五六百元,主角一千。演员队里的标兵雷佳,最忙时,一年演200场,一年的演出费也十几万,甚至不抵拍一集电视剧的酬劳。


▲雷佳,2005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主要作品有话剧《甲子园》、《有一种毒药》、《我爱桃花》,电视剧《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电影《十二公民》等


人艺台柱们尚且如此,年轻话剧演员的收入,可以想象。


人之常情,不为名也为利,1985年何冰、冯远征那届之后,人艺有长达十七年的时间,没再办过学员班,因为“话剧市场不景气,演员都跑去拍影视剧了”。


▲冯远征(左)、吴刚(中)、何冰(右)


另外,也有人艺演员为了自身发展离开了这里。


宋丹丹、梁冠华的好友王姬,因为人艺“不放人”,错过了44部电影邀约,以及主持1986、1987两届春晚的机会。1987年,她下定决心告别了首都剧场,登上去往美国的飞机。1993年,同样因为剧场与荧幕的冲突,演员巍子在人艺大戏《阮玲玉》和电影《天国逆子》之间选择了后者,毅然辞职。


▲巍子在《天下第一楼》中饰演卢孟实


后来,演艺环境变化得实在太过剧烈,人艺对演员外出拍戏的限制,开始逐渐放宽。一开始,规定新演员三年内不准在外接戏,后来是两年,现在是一年。


越来越多的人艺演员,正从剧场,走向荧幕。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部分演员

“我们要打造自己人艺的‘男团女团’,”最近一次采访里,首都剧场后台,冯远征轻松坦言。人艺对演员的限制正在改变。尽管,在暗黄色的庄重背景里,这样的流行概念从59岁副院长嘴里提出来,相当矛盾与冲撞。


“我们支持演员完成剧院工作后,出去拍戏。”冯副院长继续说,“在外面红了,对人艺来说是好事,不是坏事。”



青年演员,顶上

人艺演员们凭扎实的演技、同行的衬托,在业内得到了“老戏骨”的尊称。


《人民的名义》里,吴刚饰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里面有一场戏,足足16分钟,没喊停,一遍过。“感谢话剧的磨炼,”吴刚说,“拍电视剧是可以停,但戏的连贯性没有了,给对手戏演员的连贯,给自己人物的连贯,给观众的连贯。”


▲吴刚拍摄《人民的名义》16分钟超长台词不NG


同样,冯远征去拍电视剧,也坚持着演话剧的习惯:2009年电视剧《侦探小说》,他饰演主角探长,5页台词,2个机位,“一张嘴,所有的台词都出来了”。一气呵成。


▲《侦探小说》冯远征饰刘志文


翻拍自美国经典影片的《十二公民》,算是国内一次将戏剧搬上荧幕的实验作。由话剧导演掌镜,十二名陪审员家长全部为话剧演员,其中八位来自人艺,主角是何冰。


他们坐在一张长桌旁,纯粹用对话撑起近两个小时的剧情推进。演技之精湛,令人折服。这部本土化作品,在豆瓣上得到8.6的分数,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算是成功了。


▲《十二公民》剧照


不过,也有观众认为,《十二公民》“近乎舞台剧的表演,缺乏电影感”,“像在荧幕上看人艺话剧”。


也许是为了将情绪传递至剧场的每一个角落,话剧演员们习惯了大开大合的表演风格,而荧幕表演有镜头的加成,应是更细腻的、微妙的。从剧场走上荧幕,如何掌握分寸,很是考验。


▲《十二公民》剧照


人艺的这种表演理念,被新演员们吸收、模仿,并不在少数。


比如台词。经过专业的发声共鸣训练,话剧演员们吐字清晰、流畅,每一句话的逻辑重音都有讲究,但带来的问题是,如果新演员拿捏不当,并一味地死守某种规则和框架,那这样的“台词功底”就有可能变成情绪化的“话剧腔”。


对于在流行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年轻观众而言,他们更习惯生活化的表达。在他们眼里,《雷雨》公益场的表演与日常生活的语言体验相差太远,笑场也就在所难免。


▲《雷雨》公益场(图源:杨立新微博)


戏迷们总爱化用《茶馆》里常四爷那句“我爱大清国,我怕它完了”,来表达自己对北京人艺的担忧。人艺究竟要如何突破,是一个亟待正视的问题。



毕竟演了69年,人艺的压轴戏还是那几部,《茶馆》《雷雨》《天下第一楼》。虽然他们也开设了实验小剧场,排了些贴近现代生活的新戏,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可以与经典的地位比拟。


人艺的话剧导演林兆华也说,将《茶馆》作为北京人艺唯一的里程碑作品,是戏剧的耻辱。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目回顾(图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官网)


戏剧是为当下现实服务的。要有新的创造,新的剧本,新的导演,新的演员,跟上新的时代才行。


除了新的创造,人才也是关键。未来3至5年内,人艺将迎来一次“大退休”,起码有15到20个老戏骨即将告别舞台。后继的青年演员,能否撑得起来人艺的金字招牌,还有待观察。


留给人艺怀旧的时间不多了。





参考资料:
1.《人艺“五虎”》,男人装2.《人艺“老了”,人艺很着急》,南方周末3.《王姬:曾在人艺受排挤 郁闷时与宋丹丹痛饮》,凤凰卫视4.《逃离人艺的日子》,叉烧往事5.《<雷雨>遭观众哄笑 杨立新发微博表不满》,新闻晨报







作者 | 姚远

编辑 | 徐观

排版 | 翁杰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