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昨天,我看了一场有陈坤参与的即兴实验音乐...

2016-04-25 乐童音乐

陈坤当过歌手,还有过一首大热曲《月半弯》,后来陈坤放弃了。问其原因,一是喉咙息肉做过手术,更重要的是唱片公司做的音乐并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那就干脆不唱了。


后来,陈坤干脆在公共场合也不怎么唱歌,周六狂禅现场时和小河的这首《心经》是他自觉地加入。在此之前,他和小河第一次见面,陈坤老老实实地讲自己为什么要做狂禅,想做成什么样,自己没做过需要大家怎样帮我们...对面,小河一直微笑并不说话,“但我觉得他懂我”,两个人聊过之后,陈坤把微博头像换成了小河。



周六的演出,没有什么需要站台的理由,陈坤自动地想站在舞台唱歌,“这个声音打动了我,给我一个强大的场,让我投入进去,而这几位艺术家,是在托着我的, 我相信他们,才会有那样的共鸣,每个艺术家非常谦和,他们“无我”的,他们是从声音本身出发,他们从乐器出发,但不限制于乐器,而是心手合一”,艺术家在演奏的时候,陈坤一直哭,他觉得整个情感都疏通了,行走和狂禅要做的就是打破框架和束缚,只要打破框架就没什么不可能。


关于《心经》,陈坤还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山里放生,那些鱼很大,到了河里围着不肯走,他就发愿给鱼儿:”说如果陌生人站在岸上,一定要游得远远的“,然后陈坤给这些鱼唱了《心经》,这些鱼产了籽之后,游走地远远地,那一刻陈坤说他哭了。


与其说这是奇迹,陈坤更愿意认为是“相信”的能量。“相信”让他做狂禅,“相信”让他遇到这些音乐人。


“ 你相信多少,你内心就通多少”。


他到底有多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196mcnxex&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陈坤体会到了相信的能量,他也希望来狂禅这个体验实验室的观众都能“打破”和“相信”,哪怕是一点点,一丝丝。周日音乐工坊,陈坤身体力行地带动大家喊叫、摇晃、发出任何想发出的声音。在气氛的影响下,有观众自觉地去舞台上找乐器互动,那时陈坤觉得这就是心中理想的狂禅,“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感受表达,我也是情不自禁地跟着发声,当自己地‘第一面’被台上的老师回应的时候,那一刻我非常温暖,欢喜”。


狂禅之外,他演电影、穿时髦的衣服拍时尚大片,狂禅时他穿着简单宽大的棉布衣服唱着《心经》,看似矛盾的组合都投射到陈坤这个人的身上。人都有多面性,陈坤的“面”多得好像万花筒,在他心里做明星也是一面,为了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可以做自己喜欢,更有意义的事情。



在办公室也存狂禅之心
陈坤



Q:什么时候想到狂禅的主题的?

A:第一次看到狂禅两个字是在很多年前,心里特别高兴能知道它。从小都是老师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些规矩当然是对的,但规矩也会禁锢我们。如果心里存在狂禅这个意念,自在表达出来的时候有可能更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我希望80后90后小朋友更加充分享受自由的内心。所以我们做狂禅有点是边学边做的过程。


Q:第二季的音乐人比较欣赏哪位音乐人?

A:挺欣赏小河老师。认真做音乐的人我也希望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听众,对我来讲,认真唱歌认真演戏认真工作的人我都会很尊重。


Q:两期都要音乐演出,这么多艺术形式为什么会选择音乐?

A:音乐对我来说是一个互通的表达方式,在这么多艺术表达中,音乐对受众来讲是最没有阻碍的形式。进到狂禅现场,希望大家拥抱音乐、感受音乐。


Q:行走和狂禅作为两个品牌,有什么不同的侧重?

A:行走是离开城市的苦修方式,狂禅是互动性的,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做交流。怎么能让你的生活质量提高,如果让自己的内在变得愉快、安静,这应该是每个人都想关心的话题。

“狂禅”没有选择郊游的形式,而是把活动放在日常生活的空间里,就是希望大家平时在办公室,在上班的时候,也能存有狂禅的心。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大家在既定不变的环境下也充满有趣。




Q:现在大家说道陈坤,都会有一个标签是“注重精神世界的演员”,你怎么看?

A:每个人都在意精神层面的建设,饿的时候想要吃饱,没有地方住的想要瓦片遮顶,到一定程度就会关注内心、情绪和精神层面。不止是我在思考,很多人都在进行。


Q:每年你都需要做行走的项目,势必要少接戏,是真的不缺钱才可以这样任性吧?

A:我小时候特别穷,蹭别人一顿饭很开心。现在肯定比小时候有钱,但没有之前快乐了,会被不知名的野心和欲望拖累。希望通过做狂禅和行走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单纯的眼神和微笑。


Q:儿子也喜欢在行走和狂禅来玩吗?

A:我的儿子也跟我们行走,小孩不是什么都不懂,他有自己的感受。



快问快答
流浪


印象深刻的流浪?

我一直流浪


如果可以想去哪里流浪?

想要全世界走一遍


出门只能带一样东西,你带什么?

带个墨镜


最想拥有什么能力?




小河、朱芳琼眼中
狂禅和陈坤

小河说:

陈坤的音乐感觉好,声音干净,生动,有力量, 又不是嗓子发出来的,不是靠年轻的荷尔蒙。我们可以一起做《心经》系列的音乐,会给他一个更舒服的方式和方法,打破陈坤对原有唱片公司的恐惧,一起把最想做的音乐做出来。


朱芳琼说

佛教讲究欢喜赞叹是人生不可多达的境界,今天和昨天我们到达了。


音乐工坊,一场即兴

由陈坤发起、东申童画主办、乐童协办的“狂禅”Live展演第一日演出结束,已经凌晨之后。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小河与陈坤二人同台的即兴表演。小河的表演有一种让所有人释放的魔力,这魔力也带着陈坤从观众席走上舞台。也许是第一天还是没有“狂禅”过瘾,周日陈坤又来到了现场。


周日的活动更注重互动性,小河的项目“演耳”开启了当天的“狂禅”。他和助手穿得像手术服,又或者是宇航服。征集观众后,小河带上手套开始演示:捂住或放开参与者的耳朵,手不停变换形状,让空气和声音进入耳朵的通道发生变化...“演耳”结束后,有人听到火箭升空,有人看到星辰大海,反正乐童君回家试了试,听到烟火腾空。


“服装可以让人迅速进入情景,所以我穿成了这样”

小女孩还没有开始做“演耳”,她说自己听到大海


垚也是周日最重头的工坊互动,他们拿了很多少见的乐器,满满当当地在台上摆满:比如像罐子的陶鼓,竹制乐器尺八,还有用植物的叶子、根茎、果实和种子随意搭配,“两把刷子”来敲击的鼓,真的是刷子哦!



在垚也的提问尾声,观众席的后排出现了一个眼熟的人,陈坤一身黑坐在最后。《小星星》,对你没听错,就是儿歌《小星星》、前两句响起之后,陈坤开始即兴演出,小河在前配合打鼓,垚也在台上演奏各种乐器,观众从一开始静静听,一二两个人应和,越来越多人在喊叫...声音就像宇宙之源一样从三里屯宏观层层铺陈到整条街:一点点开始,一层层沉浸,一段段荡开...




山人乐队路过来玩被怂恿上台,他们用最基本的发声工具——身体敲击节奏,形成韵律。最后,观众坐不住了,大家拥到台前,尝试拿着垚也的乐器加入即兴演出,坤哥说:“这是一个音乐的实验室,你不用考虑自己的声音够不够好听。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想着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给别人,那样活着太累。” 




部分图片提供:sumi,杜红彬


禅于心,狂于形,在这个实验室,大家都跟随内心的声音,打破内心的束缚与规则,参与其中,这才是狂禅。


如果想听周六全场,请戳阅读原文



看点别的?



那些欠我稿费的摇滚杂志都是怎么死的|世界阅读日


草莓这样吃才够味儿 | 滚青儿来燥


狂禅回顾|陈坤与小河同台,打破框架没有什么不可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