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迹点滴——党员的故事|李浩:俯首耕耘三十载,只为做好文博人

2017-09-15 火红的党旗

寻迹点滴——党员的故事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要求,在建党96周年来临之际,基层工作处将继续利用宣传系统基层党建网和微信平台推出第二季《身边的榜样·微故事》“寻迹点滴——党员的故事”专题寻迹点滴,发掘一线党员的“闪光点滴”,于细微之处见真情,点滴之中显风采,充分展示新时期宣传系统共产党员的良好精神风貌。我们经过精心整理,把宣传系统所属一线岗位的党员个人和集体的感人事迹陆续刊载,希望大家能够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以先进事迹为激励。

第二十七期

李浩:俯首耕耘三十载,只为做好文博人


李浩,鲁迅研究专家,现任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室(信息中心)主任。1988年8月从上海大学文学院毕业进入上海鲁迅纪念馆工作,投身于鲁迅文化研究宣传,孜孜以求、兢兢业业。

1995年,李浩就任上海鲁迅纪念馆馆刊《上海鲁迅研究》的责任编委,并于2005年将《上海鲁迅研究》由年刊转为季刊,迄今为止每年稳定地完成一年四本馆刊、每本30万字的征稿、整理、编辑、出版任务的巨大工作量。李浩以扎实的文学功底,秉承“新发现、新观点、新方法”的编辑方针,使《上海鲁迅研究》在馆藏文物史料整理研究、鲁迅生平和作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李浩放眼于海外“鲁研界”,征集了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士、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知名鲁迅研究学者的学术论文,使这本刊物成为面向国内外鲁迅研究界的重要刊物,促进多种学术观点和思想交流。


作为研究室负责人,李浩还承担了大量学术会议和纪念活动,尤其是大型重要纪念活动的筹备组织工作,为馆的业务研究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负责筹备的2011年的“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大会”、“新中国人物博物馆60年学术研讨会”,2014年的“李霁野诞辰110年纪念座谈会”和“杨可扬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2015年的“纪念《新青年》创刊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既彰显鲁迅先生等先贤的风骨、寄托后人对前辈的哀思和怀念,更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文艺作品的繁荣建言献策。

李浩继承发扬了鲁迅“树人”思想,不遗余力地提携本馆青年进行学术研究。馆内青年只要向李浩讨教研究鲁迅的方法,他总是细致耐心地讲解怎样查找资料,从何种角度入手研究,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当青年们写好文章时,李浩还会一一加以修改,使青年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学术研究的方法。在他的指导和鼓励下,每年都有不少青年同志积极撰写文章,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鲁迅,提高业务水平。


长期的伏案工作,使李浩付出了腰骨骨裂的代价,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在文化工作的第一线……


(来源上海鲁迅纪念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身边的榜样·微故事》。



近期热文

寻迹点滴——党员的故事|陆奕:奉献书写人间真情


寻迹点滴——党员的故事|施晶:让折翅小鸟再飞翔


寻迹点滴——党员的故事|李京林:“啄木鸟”工匠的美食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