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博物馆考古队获“2017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称号

2017-09-20 火红的党旗

“光荣与力量——2017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日前揭晓,潘建伟、褚君浩、风云四号卫星研制团队、罗开峰、葛均波、蔡俊、王新峰、上海博物馆考古队、沈彪、胡振球等荣获“2017感动上海年度人物”。钮骏、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赵红娣、马利军、卓泽旺、杨晓月、李磊、明佳蕴、赵源、钮菊香等荣获“2017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提名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出席揭晓活动。本次评选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网承办,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协办。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上海博物馆考古队先进事迹。

 上海博物馆考古队


去年以来,随着青龙镇考古的重大发现,一个考古团队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然而,在文物的故事之外,关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这个默默无闻的团队就是上海博物馆考古队。


在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发掘文物”,可能吗?由于上海地处平原,地下水位较高,地下遗存较难暴露,造成了上海地区“无古可考”的误说。事实上,除了文物展陈,在上博,从来不曾放弃过在考古方面的努力。1956年,由黄宣佩担任组长的上博考古组成立后,在上海境内寻找古文化遗址成为当时主要的工作。1958年“大炼钢铁”时,人们从淀山湖打捞上来不少石器、陶器、骨器,考古队进而发现了由陆变湖的淀山湖遗址,它证明了,上海地区是有古可考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考古队在上海地区先后调查发现了崧泽、福泉山、金山坟、柘林、果园村、广富林和亭林等20余处遗址。


在上海考古史上,马桥是值得记下的一页。1958年至1960年,考古队对马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成为上海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考古发掘。马桥遗址的发掘,不仅使上海地区的历史向前追溯到了四千多年,还培养和锻炼了一支严谨的考古队伍。

(图为考古队员在青龙镇遗址发掘勘探)


1960年以来,考古队在崧泽进行了多次发掘,清理出距今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原始村落。在上世纪80年代,考古队在福泉山发现很多早期墓葬,对探索长江下游早期文明起了关键性作用。上世纪90年代,考古队对马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深化了对马桥遗址的认识。进入新世纪,考古队开始围绕广富林遗址做工作,发掘工作在2015年暂告结束,接着,弥补唐宋考古空白的青龙镇遗址重要发掘又悄然开启……


上海的考古发现命名了很多考古文化,包括“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等。2016年隆平寺塔基的发现确证了青龙镇是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港口,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添加了新证据。说起这些“考古史”,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陈杰满脸骄傲。“上海的考古目标性比较明确,一个时间段要解决什么问题,对认识上海的古代历史,对长江中下游的文化进程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都要有明确的设想。我们会根据新的目标,采取新的手段和方法做新的发掘和研究。”


如果从上海考古工作起步的20世纪30年代算起,八十多年来,上海市境内共发现古文化遗址32处。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获奖者先进事迹~


(来源:解放日报、感动上海)



近期热文

刘云山: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全国首创,上海作协实行网络作家签约制,首批16人签下2年“合约”


让城市精神走进市民心中,市民修身系列讲座开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