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经济学告诉我的事

2016-02-16 齐亮 风吹花落雪

——读索维尔《诡辩与真相》

 

 

1

 

2013年夏天发生了很多事,其中一件在当时显得微不足道,但在后来的时光里却越发彰显出其意义。那就是同事郑林允给我讲经济学。当时几个朋友畅所欲言的聊天,从国内的经济形势聊到美国之前的经济危机,聊到美国政府当时的救市。郑林允对政府的“救市”是持批判态度的。这是我当时还没有完全想清楚的事。

郑林允问我:但是政府救市的钱从哪里来呢?

我如梦初醒。

 

2

 

“但是政府的钱从哪里来呢?”

后来我常常问别人这个问题。人们已经习惯于关键时刻政府像超人一样挺身而出(不仅在经济领域)。但问题是政府并不是超人。虽然政府可以去借债,可以去增加税收,还可以开动印钞机。

 

3

 

2014年的岁末,我从池晓装书的箱子里翻出这本《诡辩与真相:经济学入门》。作者是托马斯·索维尔。

“是大师级的人物啊!”郑林允听到后跟我说。但是我并不了解他的牛逼。这名字于我,只是一个名字而已。

阅读的过程中常常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像是有人用刀锋划开封着纸箱的胶带,给你看里面。

但并没有读着读着就热血沸腾或拍案而起。索维尔没有太多愤怒,面对各种荒诞和扭曲,他只是轻轻讲述这些为何不对。就像把光洒向黑暗。

 

4

 

我们总是希望政府来干预经济,也许源于恐惧,我们不想在金融危机时失业、破产;也许源于贪婪,我们想干更少的工作,得到更多的福利。恐惧与贪婪都是自由的敌人,都是通往奴役之路。

自由是幸福的根基,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交出自由去换取幸福。这是不懂经济学的人们的经济学。

 

不管房租管制会引起多少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从政治上来说,他都是一个巨大的胜利。政治家们知道租房的人总是比房东多,不懂经济学的人要比懂的人多。

 

不管“宏观调控”会引起多少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人们还是觉得那理所当然。就像许多获得了自由的人,内心多渴望“有人管管”自己。

人生而自由,却常常向往奴役。

 

5

 

不管城管制度会浪费多少资金引起多少社会问题,许多人还是觉得这是必须的。

不管通货膨胀会造成多少风险,人们还是期待着政府继续印钞票来解决眼前的危机。

财务自由常常伴随着困难和风险。人们不喜欢风险,人们也不喜欢困难。人们喜欢安稳。人们像电视剧里的弱女子一样渴望安全感。

对安全感的过度渴望也是通往奴役之路。世界上也许有绝对安全的奴役,但没有绝对安全的自由。

 

6

 

经济活动本身就伴随着风险,工作就有可能失业,创业就有可能破产,投资就有可能亏损,放高利贷就有可能有借无还。

人们不想承受这些风险,人们只想收获利益。人们特别期待免费的午餐。人们希望政府能像自己的父亲。值得信任,值得依赖,永远是自己的靠山。

 

7

 

一项经济政策,常常有着动人的蓝图。

我们多么容易因为好的意图而轻易的相信,又多么容易因为好的动机而轻易地原谅。

对动机的过分看重正是容易受骗的源泉。有的人觉得老师揍自己的动机是好的,有的人觉得男朋友偷看自己手机的动机是好的,有的人觉得公共政策的动机总是好的。

看重动机是不成熟的表现,看重动机的人总是更多的被欺骗和伤害。因为制造一个好的“动机”,永远比促成一个好的结果容易一万倍。

 

我们通常不会在经济学中看到像“贪欲”、“剥削”、“欺骗”、“歧视”之类的包含人的意图的原因,经济学并不为公众提供这种情感上的释放,也不为媒体和政治家提供一种道德上的情节剧。而不是很成熟的人或不是很成熟的社会在寻找因果关系的解释时,首先更倾向于意图性解释。

 

这些都是索维尔的经济学告诉我们的事,在经济领域和经济领域以外的事。一个人想要变得成熟,就去读一读索维尔的《经济学入门》。这本书并不高深,只是告诉你,风险是你的风险,自由是你的自由,你若想逃避,就只会失去更多。

 

 

2015.2月

 

  

注:

 

诡辩与真相——经济学入门》. 托马斯·索维尔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出版.

 



觉得不错?可以长按二维码打赏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