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智慧则中国智慧——中国工程院智慧城市青年学者论坛侧记

国匠城 2021-01-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UPDIS共同城市 Author 深规院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和深圳市政府主办,深圳规划院承办,腾讯青年发展委员会协办的第26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智慧城市青年学者论坛圆满落下帷幕。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徐松明在论坛开幕式上特别提到了青年学者论坛是今年智慧城市两大顶级盛会汇聚深圳后的一个创举,与深圳这个市民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城市特别契合。中国工程院何继善院士在大会闭幕式上高度评价了本次青年学者论坛,让青年学者走上讲坛是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历史上的一次创新,这样的创新出现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的深圳正是恰逢其时。主持本次青年学者论坛的院士大师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副主任委员杨东援、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晓江和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徐松明。论坛策划人郭晨受论坛总主持人陈晓红院士委托,代表本次论坛在大会闭幕式上做了总结。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数字中国,数字深圳”,由诸位前辈大师与来自北京、上海、深圳、雄安、香港、澳门等地的十余位青年学者共议数字时代的城市未来。论坛厘清了数字城市建设对于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回顾了深圳在数字城市建设上的几个里程碑:率先提出迈向数字时代的共同城市,率先提出作为数字镜像的虚拟城市,率先提出构建数字政府的综合改革,无论在技术创新上还是制度创新上,深圳都一直很好地扮演着先行区的角色整个论坛气氛热烈、精彩纷呈,特撷录如下:


“在中国文化中,智与慧是两个意思,智是外在的影响,慧是内在的自我,二者都是需要修炼的;如果一百年前我们说青年强则中国强,今天我们可以说,青年智慧则中国智慧。”——吴志强


“真正能够度量城市化水平的不是人口的密度,而是人与人的联接密度,这才是我们在数字时代开启城市化下半场的钥匙。”——郭晨


“如果我们将用户自行选择的方案称为用户最优,将城市大脑为社会整体效率选择的方案称为系统最优,从用户最优到系统最优一定有一部分人要做出牺牲,谁是这部分人?谁来选择他们?”——杨东援


“城市的生活就是由无数个悖论构成的,并不存在绝对最优解,我们所能够选择的是通过什么样的博弈来达到平衡。”——姜鹏


“如果我们的数字技术正在消除不确定性,那是无法产生智慧的,只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才是智慧生长的土壤。”——张宇星


“今天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一个碎片化的状态,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我更愿意称之为城市的智慧化,或者智慧城市化。”——孟建民


“智慧这个词有个问题,它作为一个褒义词,有很强的价值指向,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一种目的;但其实智慧本身一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茅明睿


“今天在智慧城市领域最活跃的是BATC这些技术供应商,而技术经理做产品最大的问题是带着能力找场景、带着答案找问题、带着钉锤找钉子。”——郭晨


“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国的人均收入是每个月2083元,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是每个月1083元,数字时代应该去满足这些人的需求;但不是靠低劣的质量和低俗的内容来满足,而应该靠真正的创新。”——袁晓辉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让我们以为新的时代到了,而正是在这种剧烈变化的时代,我们才特别需要去关注那些三百年甚至三千年都没变的东西,那才是城市的初心。”——李晓江


“当我们为深雄双城完成了两百个基于真实城市发展需求的数字业务场景和产品原型,我们发现:技术是平的,真正带来差异性的是制度。”——郭晨


“政府的信息化从来不止是技术工作,而是深刻的改革,上个世纪末深圳规划国土部门就提出了把权力交给电脑。交给电脑是交给谁?是交给规则。”——李春阳


“当全球城市都站在同一条技术起跑线上的时候,技术应用的领先也许意味着某种技术伦理的落后。”——张宇星


“腾讯研究院有两个最大的课题板块,一个是网络社会,一个是智慧城市,这两者实际上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司晓


“当我们尝试用数据去为城市把脉的时候,实际上是在透过数据分析师的眼睛看城市,这双眼睛真的更智慧吗?”——杨东援


“今年九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会落户中国,落户上海西岸,届时会开放七大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请大家体验;我们相信,在面向未来的城市开发和运营中,智慧设施会和文化设施一样不可或缺。”——叶可央


“当我完成了雄安的工作再回过头来看深圳,我觉得深圳是最有条件让科技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城市,虽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思考清楚,但解放思想一定是我们迎接新时代的第一步。”——刘浩


“香港怎么定义智慧城市?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的定义,智慧城市就是利用技术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改善市民生活。”——周文港


“澳门的智慧城市建设不止是要提升澳门的城市治理水平,更重要的是真正为澳门找到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庞川


“香港在某些方面更接近西方,香港的智慧城市发展和顶层设计有关,更和市民的认知程度有关;香港社会对隐私的重视是一件好事情,也是一种对智能设备应用的限制。”——周文港


“雄安是一个很宏伟的蓝图,它要解决的是未来的问题,这个未来是通过可持续发展实现的,而数字时代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数据资源的更加开放和更加共享。”——徐辉


“如果深圳依托她的全球友好城市网络发起一个开放的智慧城市工具包计划,那将是一次媲美1985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对外开放创举,也是人类城市发展第一次获得同时代大样本对照实验的机会。”——郭晨


“智慧城市也要以改革为动力,从体制机制的建设入手,从法律法规的建设入手,从标准体系的建设入手。”——陈晓红


“我认为人工智能也好,智慧城市也好,不要去相信所谓的顶层设计,更不要去相信所谓的终极方案,这些东西是不存在的。”——李晓江


“以自动驾驶为例,它的算法里一定包涵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到底是保护行人还是保护乘客,这样的价值判断能够统一标准吗?尤其是,当我们把这个选择交给汽车厂商的时候,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杨东援


“数字城市是智慧城市不可跨越的基石,没有数字城市所包涵的规则与协议体系就无法形成真正的数据流,智能应用的百花齐放就无从谈起。”——郭晨


“从产权的角度来看,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和传统城市基础设施一样都是城市公共财产,这一块的持有和运营,市属功能性平台应该当仁不让,主动作为。”——余锡权


“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公共服务,填补了传统共同交通99%的盲点,产生的数据还可以用于城市慢行系统的智能规划……只要制度体系健全,民营企业和创业公司也可以提供城市公共服务。”——蔡俊廉


“城市规划应当是全流程全覆盖的,该管的问题不能留白;但同时又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不要把手伸到非公共事务上。”——王金川


“我一直在提一个概念叫社会量子力学,每一个人都应该是量子态的,是测不准的;群体可以具有某种指向性,但如果每一个个体都是清晰可预测的,那会导致巨大的悲剧。”——张宇星


“在数字时代,我们更加应该相信微小的力量,相信微小的企业和微小的创新协作起来可以改变中国。”——袁晓辉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都会发现,我们今天所讲的智慧社区只是智慧安防,我们在用管理监狱的方式管理家园……也许我们都需要重建一套系统的城市认知。”——茅明睿


“技术的演进是连续的,恰恰是我们今天所诟病的硬件爆炸为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数字化完成了数据的原始积累;发展有它的规律,也许这种规律恰恰包涵着一种体现为非理性的理性。”——姜鹏


论坛的精彩观点远不止这三十三条,此刻只能挂一漏万。最后,代表参会的全体青年学者向主办方致以最高的敬意,感谢中国工程院和深圳市政府让我们有机会登上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的讲坛。




[两位主办方代表的目光在交流]


[我们老了,你们智慧中国才智慧]


[国企民企讲个数要这么大阵仗]


[杨老师,没说的,全场您最帅]


[您二位就这么手拉手迈向智慧城市啦]


[默默向郭仁忠院士致敬,预祝生日快乐]


[原来,投胎真的是个技术活儿]


[你们,是不是有点儿太严肃了]


[姜老总您为什么认为俩圆桌不是圆桌]


[清华女博士与快递小哥的情谊]


[妙宇星空,跟头像长得好像呀]


[三位BOSS都在笑,竟然有人不抬头]


[那些报了名还迟到的已被拉黑]


[茅茅,你为什么开完会要去喝啤酒]


[叶总,您这么炫耀世界AI大会合适么]


[都是青年,为什么你就没白发]


[香港和深圳技能树选得不一样]


[左春阳,右刘浩,余总感觉肿么样]


[腾讯与摩拜,价值观才是真的纽带]


[庞校长,博彩业难道没先智能化么]


[为城市,我们依然可以做更多]




本文来自UPDISCC共同城市



国匠城

为城市,我们共同学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