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意识和生命的互联网(上)
叶毓睿
浪潮信息首席架构师、技术研发部副总经理,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联系秘书长,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政治经济中心研究员
世间万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从“我在”(求知、求生存)到“我思”(求真、求发展),继而帮助它物实现“我在”和“我思”的内驱力。
从宇宙大爆炸到元宇宙
2021年12月,《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显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其中,“元宇宙”赫然在目。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元宇宙是大家对未来数字世界的想象共同体,每个人都有想象的能力和权力,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认知、经验、思考和想象,为它添砖加瓦,或者“添油加醋”。喜欢或认可它的人,会把未来很多美好的想象都加在上面;而讨厌甚至痛恨或恐惧它的人,会把一些风险、隐患,甚至在这个词出现之前就有过的罪恶也加在它上面。正因如此,“元宇宙”引发了大量的争议、讨论,使其越来越热。
那么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出现元宇宙?元宇宙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又怎么样?
从奇点到元宇宙
我们先来看一下人类当下所处的物理宇宙是如何演化而来的?
图1-1 宇宙大爆炸,来源:wikimedia.org
先是有一个巨大的能量体,也即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点,它是致密高热的。爆炸的一瞬间,时间与空间诞生了;最初的高温也随着宇宙的膨胀慢慢的变低了。138亿年来,我们的宇宙进行了一个从热到冷的演化过程。
在大爆炸发生10 -34秒后,夸克、玻色子和轻子形成,引力和强力分离,弱力和电磁力耦合为电弱相互作用。
在大爆炸发生10-12秒后,电弱相互作用分离为电磁力与弱力,质子和中子和它们的反粒子也形成了。
在大爆炸发生10秒后,中子与质子结合成了氢核与氦核。
在大爆炸发生30万年后,温度已经下降到3000开尔文(单位为开,以绝对零度作为计算起点,即-273.15℃=0开),电子与原子核(如氢核)结合,中性原子组成的气态物质成为了宇宙最常见的物质。
气态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凝聚,形成了密度相对较高的气体星云,星云继续聚集,逐渐诞生了星系与恒星。
经过了近138亿年的漫长演化之后,就形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宇宙。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来衡量,这都是一个宏大的宇宙。每一个星系是一个独立的子宇宙,例如太阳系。星系包含恒星和行星,恒星发光发热质量大,行星围绕恒星转动,例如地球这颗行星围绕着太阳这颗恒星转动。地球是子宇宙里的一个小宇宙,这个小宇宙演化出的人类,已经开始探索物理的星辰大海了,并将通过元宇宙来探索意识的星辰大海了。
放在数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角度来看,这些宇宙之间又有何关系和区别呢?
一、物理宇宙、生命宇宙和元宇宙
按照地球、人类的角度来看,我们把宇宙演化分为五个阶段,从宇宙0.0到宇宙4.0。
1.零宇宙(奇点)是宇宙0.0。
宇宙大爆炸之前,一切归零,没有大小、长短、时间。
2.物理宇宙是宇宙1.0。
大爆炸后是物理宇宙。经过30多亿年的演化,也即距今100多亿年前,地球出现了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基础。但那时还没有出现生命。
3.生命宇宙是宇宙2.0。
大约距今40亿年左右,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命(具有繁殖的特点),包括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单细胞生物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4.有人宇宙是宇宙3.0。
距今300~4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人类,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工具。这是宇宙发展的一次重要里程碑。
5.元宇宙是宇宙4.0 。
近30年来,人类开始构建持续共享的虚拟世界,将梦想照进可感知甚至可触摸的数字世界。它是一个虚实融合,多维立体的,意识交换的数字空间,并将发展成为与人类社会、物理世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想象共同体。
人类在岩石上的绘画,可以看成是远古时期的“虚拟现实”,也可以视为是混沌初开的“元宇宙”。而后出现的传说、宗教及衍生出来的信仰、文化、艺术、建筑、社群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为什么从奇点,到大爆炸后的夸克、中子、原子,会逐渐演化出有机生命、人类,进而又演化出元宇宙?
奇点是一个特殊的状态,所有一切都汇聚在一个直径为0的点,没有前后左右的相对位置,没有高低粗细的空间大小,也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差异。从绝对意义来说,它是最有序的,它的熵是最低的。大爆炸一开启,奇点这个“0宇宙”就宛如奔腾的河流,一泻千里,滔滔不绝。而后开始有了分化,有了分别,因此就有了物与物的不同,此物与彼物在一些属性上的不同;各种基本粒子自发地形成了不同的组合,组成更高层次的物,而这更高层的物又开始进行新的组合,最终形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包含了世间万物。这是从无结构化状态向结构化状态,从简单系统向复杂系统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当“物”有了结构之后,就成为了“系统”,只不过所处层次的不同,“物”可能是渺观系统、微观系统、小系统、大系统、复杂巨系统中的一种。其中,渺观是比微观还要小的层次,这一观点来源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关于物质世界层次新划分的“五观”论(胀观、宇观、宏观、微观、渺观)。
结构化的物,其组成要素也有“高低贵贱”之分,有些是主要成分,有些是次要成分。例如头发与人的关系;头发的主要成份是角质蛋白。众所周知,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但人掉了头发,或者剪掉头发后,人基本上还是原来那个人,人是主要成分;而掉的或剪掉的头发相对于人而言,重要性低得多,是次要成分。
再如,原子核与电子。原子核极小,它的直径在10-15m ~ 10-14 m之间,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例如氧原子由一个原子核(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和8个电子组成,原子核就是主要成分,电子也很重要,是构成稳态氧原子必不可少的,但它却是次要成分。有些时候,受太阳紫外线、宇宙射线、雷电、风暴及空气和山地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物质等因素诱导,可能使得氧原子额外捕获了新电子,这就形成了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因此,可以看出,物的层次越多,构成物的组件越多,越是主次有别。
从原子到分子(含有机分子),再到由分子组成的有机物;其中,多个有机大分子可以形成多分子系统,有些多分子系统进化为原始生命。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蔡恒进教授曾提到:“生命的最初状态应该是从单细胞开始,大多数人倾向于先考查细胞的构造,认为先有细胞核而后才有细胞的整体。但也很可能是先产生了细胞膜,细胞膜不仅保护了细胞内部物质,而且使得细胞具备了能与外界区分开来的独立性,在此之后细胞内部才逐渐确定出细胞核和细胞质等。随着时间推移,细胞不断进化,一方面功能为结构的发展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另一方面,结构的发展又进一步强化了功能本身,最终才形成完整且明晰的构造。这个过程的要义是,功能与结构纠缠在一起共同进化,而非先有明确的结构才产生了相应的功能。”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发现,演化过程中,物与物不断的组合、分解、继而在更高的层次上不断再组合,也即不断形成更复杂的结构体,直至出现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类。这些结构体,还有蚁群、蜂群、飞行的鸟群、蜜环菌等;有一个在美国密歇根发现的巨型蜜环菌,迄今已有2500多年,占地70万平方米,总体重高达400吨。
在这过程中,重要的是细胞膜的形成,使得有些物质开始有了边界,能区别“自我”与“外界”,“我在”和“它在”。许许多多个具有不同属性,甚至不同层级的“我在”物(生命有机体),不断分化和组合,形成了人类,从而具备了“我思”的能力,进行自主选择和进化。
二、从“我在”到“我思”
很多人都听说过笛卡尔响彻寰宇的名句“我思故我在”,其实是指:“我思”可以明确我在思考这件事情本身是毫无疑问的,是存在的,这是高级生物具有的意识。
世间万物为何能演化出越来越复杂的结构体?为何人类还不断发展,通过群聚形成了部落、城市、国家,甚至欧盟、联合国,还在探索星辰大海,移民外星球?
我想这是因为,世间万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从“我在”(求知、求生存)到“我思”(求真、求发展),继而帮助它物实现“我在”和“我思”的内驱力。当然,这里所说的万物,包括人在内,主要是指那些能级不断上升的人或物,如果按照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六层次论,就是那些自我实现,甚至自我超越的人。
“我在”表示存在、活着,表示我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先是感知世界,也即“求知”,也希望世界或者“它物”知道我的存在,有更多存在感;继而追求更长久的生存,也即“求生存”,无所不用其极,并希望推动“在”(活)得更精彩更有影响力。“在”的那个物或生命体(也即它),首先是自我肯定,继而希望被看到、被认可,被更多“它在”物感知到和认可“我在”物的存在和重要性。“我思”表示“我”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能够思考、决策和反馈。为了探索真相、追求真理,也即“求真”,和进一步发展,也即“求发展”;不仅能够感知外界,还能自主选择,通过思考、反馈,促进外界的变化,壮大自己或壮大以自己所属的系统,也即改造世界。“我在”物通过新陈代谢,也即吸纳更多的能量或养料,实现到“我思”的转变,逐渐开始具有思考的能力,有了自我意识。需要注意的是,不只是人类才有自我意识,动物或多或少也有一些自我意识,一些思考的能力,例如乌鸦可以利用红绿灯的间歇,将核桃类的干果丢到马路上面,借用汽车压碎核桃来获得里面的果肉。
“我在”是世界万物的第一需求。“我在”,或者说“求知”、“求生存”的根本原因和蔡恒进教授提出的“自我肯定需求”类似。自我肯定需求是指:只要有可能,人对自己的评价一般高于他认知范围内的平均水平,在分配环节他更希望得到高于自己评估的份额。大多数情况下,总的自我肯定需求必定大于其所在社会的当下产出,这就形成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对任何系统的管理者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什么人类普遍对自己评价过高,希望获得更多?是因为潜意识里感觉生存资源有限,需要确保吃穿用足够,甚至还能富余不少,以应不时之需;本质仍是为了求生存。
其实,“求真”、“求发展”,也是为了更好的“求知”、“求生存”。
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用十二个动词,给我们指明了科技新物种不断变迁的十二种未来趋势。其中的第二个动词是“知化”(Cognifying) ,他认为世界正处在一个知化的过程中,也即知化万物,赋予事物智慧使其更加的聪明。知化意味着赋予万物以认知能力,所以万物都逐渐成为计算机。笔者在原创文章《XaaC一切皆计算机 和 XaaS一切皆服务》(XaaC即Everything as a Computer,一切皆计算机;XaaS,即Everythings as a Service,一切皆服务。——作者注)里提到:数据中心即计算机、机柜即计算机、SSD(闪存盘)即计算机、网卡即计算机(如SmartNIC,DPU也即智能网卡)等例子。其实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Kindle(书即计算机)、智能楼宇(房子即计算机)、智能摄像系统(无人机上的吊舱即计算机)、触觉手套(meta公司推出的,可视为手套即计算机)、智能“皮肤”(meta的Reskin,皮肤即计算机)、智能叶片(叶片即计算机,通用电气公司有个风电部门,把传感器安装在每一个风机叶片上,通过对风机转速、风力、温度、湿度、环境等近百种数据的采集、分析,风机能够自己进行涡轮叶片转速的调整,不需要把数据传输到数据系统,通过桨片的角度调整能够增强风力,能够增加风力4%。——作者注。),等等。
我们来看“知化”一个详细的例子,手套即计算机。如图1-1所示,就是meta公司演示的触觉手套,两个人远程握手,会有近似真实的触感。触觉手套内嵌多个执行器(actuator,一种充气塑料微型电机),并根据虚拟环境中的某些动作进行变化。
图1-2 触觉手套
来源:YouTube网站,Meta Consumer Force Feedback Haptic VR Gloves Prototype
无论是知化,还是万物都朝着一切皆计算机(或叫智能体)的方向发展,对应的就是“我在”到“我思”的跃升。当然,大部分的物,尤其是无机物,必须通过人的帮助,才能实现“我在”到“我思”的转变。
宇宙有成物之美(促成“我在”),继而成人之美(促成“我思”)。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有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复杂结构体,不断演化成具有自我意识的生物,进而发展到高等生物,直至人类。人类又开始帮助更多的物,使其具备智能,也即“我思”的能力,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人机结合的新宇宙。
致力于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全球著名计算机视觉专家朱松纯教授,在2022年1月6日的文章《三读<赤壁赋>,并从人工智能的角度解读“心”与“理”的平衡》中提到:通用人工智能研究的目标就是要创造有自主的感知、认知、决策、学习、执行和社会协作能力,符合人类情感、伦理与道德观念的通用智能体。
1995年10月23日,科学家钱学森在给戴汝为、钱学敏的信中表示:“未来的人工智能工作是人机结合的一项‘大成智慧’工程!……我们一旦进入这样的人工智能世界,人类也跟着改造了,将会出现一个‘新人类’,不只是人,是人机结合的‘新人类’!
钱学森27年前的预言,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接近了。随着人类不断向外(探索星辰大海)、向内(人体科学、脑科学)和向虚拟世界(未来将探索意识科学的元宇宙)进行深入的研究,人机结合这一新物种的各种组合、各种形态将不断涌现。从刚开始作为人类体力的延伸和加强,继而出现更多的,作为人类脑力的延伸和加强的结合体。总之,让“物”能感知,能即时处理,实现从“我在”到“我思”的过渡,通过演化出新物种,人类将构建更加波澜壮阔的新世界。
人类打造的元宇宙,会有各种各样的数字人,除了物理人的一个或多个化身之外,还有数字原生的虚拟人,未来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大量的NPC(NPC,Non-Player Character的缩写,是游戏中一种角色类型,意思是非玩家角色。电影《失控玩家》里的银行出纳员Gay就是NPC,原来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昨天的工作和生活,突然有一天开始了思考,不再按照以往的规定工作生活。)。渐渐的,NPC这一新物种也会不断演化,也将呈现从“我在”到“我思”的演化,甚至自我复制,或和“它物”一起繁衍后代。
图1-3:会思考的NPC(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左一就是会思考的NPC角色Gay
来源:YouTube网站,FREE GUY: Ryan Reynolds' Next Level of Comedy
有趣的是,美国SpaceX太空探索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就曾公开表示,人类生活在所谓真实世界的概率只有十亿分之一。换句话说,马斯克认为人类极大概率是生活在高维智能体为人类创建的“元宇宙”。您认为呢? (选自《元宇宙十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