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亦自执着亦任真

2017-01-17 李李 语文月刊


亦自执着亦任真

安徽省宿城一中  李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形影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

 

高三了,我们来读一读《道德经》

高二要放暑假时,我跟班里的同学商量:下学期,我们带着读一读《道德经》,怎么样?经由《论语》《文化苦旅》《宋词的前(后)半生》等书籍的阅读,很多同学已然习惯了这种课外阅读、课前交流的学习方式。只是,高三了,却要读《道德经》,是一些同学没想到,甚或有疑虑的地方。我们的语文课代表更是直言不讳,读《道德经》当然好,经典嘛,但是,道家的消极无为会不会影响大家的复习备考呢,它会让我们丧失拼搏的激情吧?

孩子们清澈的目光直言不讳,我也在这种逼视中再度掂量:《道德经》会让我们消极无为吗,它会使人丧失拼搏的激情吗?外围的言论,标签式的浸淫,常常使人站在门外就已经拥有了评头品足的经验与资本。在没有接触《道德经》之前,在没有品读文句之前,这种担忧是极负责任的。当然,也正是因为没有细读《道德经》,没有进行思考与品赏,才会有消解激情的误解。《道德经》蕴含的智慧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只说一说它在最本真的层面上给人的一种极高启迪:回来做自己!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道德经第二十章》)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当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属于美的时候,美就不复存在了;当众人都知道善意的事件是善良的体现,善也就不再是善了。有点拗口,是吧?但细细品味,我们却可于对举中见出世间万象。

随手拎出些“皆知”“而非”的例子吧——当一处清幽的古镇声名远扬,倾慕于美景的人络绎不绝时,在喧嚣鼓噪之中,你还能感受到“幽美”的意境吗?当一片美丽的海域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希望畅享沙滩海洋之美的人趋之若鹜时,在人头攒动之中,你还能看到“壮美”的大海吗?当群情激怒怒不可遏,纷纷砸车砸手机以示抗议时,在暴力宣泄之中,你还能说我们做的是善意之事吗?当马伊琍、王宝强等人婚姻变故,众人争先表达自己的不平时,在窥隐探私之中,你还能说我们行的是善意之举吗?

时尚的趋从,盲目地效仿,似乎满大街的复制与粘贴,服饰也罢,发型也罢,提包也罢,手机也罢,天下因“皆知美之为美”而习以为常,甚或麻木,于是便也无“美”无“不美”之说了。尤其是现在盛行的美颜相机,争相用之拍照的人越来越多,看照片,大家都比以前更美了,更水灵了,然而,岁月的痕迹、生命的智慧却都不见了。网上调侃:韩国的美女靠整容,日本的美女靠化妆,中国的美女靠美颜。不管是整容还是化妆亦或美颜,并非生命自在的美丽终究会有消散的那一天。我怀念名画《父亲》带给我的心灵震撼,干涸的眼睛、松皱的皮肤、稀缺的牙齿、布满老茧的手,原生态的呈现让一个生命无声地告白——这就是我呵,岁月里走过来的这一个。

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而盲目趋从时,美便不复为美。不管是心理层面上习以为常了,还是客观上人为过多,从而伤害到美的特质了,不顾一切地为美而求美最终或许只能得着个美的皮囊,也许,这皮囊的尺寸并不适合于你,它紧紧巴巴,它松松垮垮,或引人侧目,或成为笑谈。捧心的东施们,学步的邯郸们,请回转头来听听老子的叮咛,“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形影相随,恒也。”本来嘛,美丑相对,善恶相连,刻意生丑,过分助恶,既然如此,何不顺其自然,从从容容做自己?

《道德经》第二十章又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这里的“几何”与“若何”都是差不多的意思。世间万物,相去不多的不单是美与丑、善与恶,还有高与下、长与短、难与易、音与声、形与影、有与无,它们往往相伴相随,相对而生,有彼尚能有此。只看到其中一面,只追逐其中一点,势必会落入你不想看到的另一面,走向你不想到达的另一点。

所以,在人生的道途中,不要随众盲从,要认清自己,记得回来做自己,因为只有找到了自己,你才能够在纷纭众相中慧目明眸,坚持初心。高三学习更是这样,当一次次模考分数呈现在你的面前,当一次次排名让你焦躁不堪,你是只为那人人喜好的高分数好名次或忧或喜呢,还是要清楚考试只是能力检测有助于提升自我从而镇定自若静心复习呢?

看看赵襄王学驾车的例子吧。明明王子期已经把驾车术都教与赵襄王了,可为什么赵襄王三赛三败呢?“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王子期的解释可谓一针见血。你赵襄王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失了自己,只惶惶于比赛的先后。“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是驾驭马车的要诀,学习当怎样?——体安健,心向学!“功成而弗居”,功败而弗伤,不逞先后之心,只用专心之力,如此,才能“进速致远”。


补记


    《道德经》第二章,在章法结构上,也呈现出朴素而严谨的思维结构,这是一种“提出观点”——“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的三段式议论模式,一篇小小的议论文的模板与范式。我们且看翻译:

当天下人都趋从于所谓的美,美也就失去美的魅力了;当天下人都盲行于所谓的善,善也就丧失善的本意了。(提出观点)

本来啊,世间万物,有和无就是相对而言的,难与易是相辅相成的,长与短是比较来说的,高与下是对照而识的,音与声是相和产生的,形与影是相伴相随的,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啊。(分析原因)

所以,有智慧的人以顺其自然的方式处理事情,以关注却不多言的方式进行教化与影响。如同自然万物,循环往复而又不胶着于端始,生生不息而又不倚功恃德,葱茏繁盛而又不停滞不前,正是因为它没有停滞不前,自然万物才得以永久地往复循环。(得出结论)

 



本文来自语文月刊公众号ID:yuwenyuekan (转载保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