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魏书生:教育管理的“小事”
编者按:不管是当语文教师,还是做班主任,不管是当校长,还是任教育局长,魏书生都有丰富的经验。为此,《校长》杂志学术顾问陶继新先生就教育管理问题与魏书生先生进行深度对话。
规则、均衡
魏书生:我强调科学发展。什么叫科学发展?科学发展需要研究规律,认识规律。规矩之上没有权威,规矩之内消灭民主,规矩面前人人平等,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我当了两年局长时,我们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机关,这在盘锦市教育局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第三年,我们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机关。到2006年,我们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先进单位。
陶继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代社会更加强调规矩,或者称之为规则。我们应当敬畏规则。但有的学校和教育局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可执行起来却往往因人而异,或者形同虚设。
魏书生:虽然我受到了很多表彰,其实都是县里干得好,区里干得好,副局长、副书记干得好,但是组装的时候,大伙儿会说魏老师领导如何有方,让我代表去领奖。我说,我有什么“方”呢?无非是“命好”。
当班主任时摊上两班好学生,当校长时摊上一百多个好老师。当局长时摊上这么多好的机关干部、副局长、县区教育局长,当然,还得摊上好领导。别的不说,“非典”、国庆安保、奥运会期间,所有的局长、书记,一把手,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魏书生没有手机,也就算了。
也有人来不是听我讲课,而是看均衡发展的。其实我们只是平平静静地办教育,好好过日子。我们不办一所重点小学,不办一所重点初中,只办老百姓不交一分钱的义务教育。还有人专程来不是看均衡发展的,他们说,就是来看你们的升学率的。我干了13年的局长兼党委书记,没搞过一次小学统考,没搞过一次初中统考,没搞过一次高中统考。甚至,每次高考之后每一所高中有多少人考上大学、考上重点都不公布,不排榜,更谈不上给高中校长下升学指标。
陶继新:很多地方在大谈均衡教育的时候,重点学校依然是重点学校,重点班还是重点班,均衡教育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口号而已。我认为,这不但需要勇气,也需要平民意识,让所有孩子真的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课堂十条”
魏书生:我们不搞统考,不弄分数,也不排队,那干什么?狠狠地深入课堂,狠抓每一堂课,所有的校长、主任全都深入课堂,天天都这么上,想不出成绩都不可能。
陶继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这个阵地的主力。如果校长与主任不深入课堂,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结果:一是校长与主任没有了课堂话语权,指导老师教学就不能切中肯綮,如果再乱作指挥,就会给教学造成失误。二是个别老师因缺乏有效监督而应付工作,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您当过老师与校长,知道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所以,明白校长、主任走进课堂的必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效应。那么,在抓课堂教学的时候,您有没有具体的措施?
魏书生:有,就是“课堂十条”。
第一,教案公开,这一点大家都谈了很多。
陶继新:教案共享,大家就可以取“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同时,也意味着不能随便写写,敷衍了事,因为你已在所有老师的监督之下。
魏书生:第二,每堂课至少有三类不同的学习目标——如果大家把别的都忘了,这十条不能忘,如果这十条有九条都忘了,那么没忘的应该是这一条。
什么叫科学发展?就是在每一堂课上,让所有的学生都发展起来,有事可干,有业可就。 课堂要成为学生就业、择业、乐业、敬业、创业的舞台,而绝不能变成学生待业的地方。学生的很多毛病都是课堂上无事可干造成的。所以说要下大力气抓这一条。
陶继新: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一样,非智力因素也有不小的差异,所以,教学时就应当因人而异,教师也可以有的放矢。孔子很早就注意到人的才智高下有别,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对于中等以上智力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对于中等以下智力水平的人,则不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内容。根据这一原则,他深入了解弟子们的志趣、智慧、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并施以不同的教育,因为他面对的是有生命活力的不同个体。
魏书生:第三,老师纯讲授时间别超过20分钟,这是我当校长24年的要求,最近6年我提出别超过15分钟,课堂最要紧的是留下时间给学生。
陶继新:其实,中国第一篇教育学的论文不是《教记》,而是《学记》;古代的教学场所,不叫教室,而叫学堂。《论语》几乎就是一个对话体的文本,是孔子之教与其弟子之学的一个思维交互过程,而且有的学生之学还给予孔子以有益的启示。历经两千多年,我们却没有继承这些优秀的教学思想,结果“学堂”不再,“教室”诞生,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了教室里的霸权者。可是,如果只有教师教而不重学生学,信息的传递自然就成了单向的。单向的最大弊端,是使学生这个占教学主体90%以上的群体没有了话语权,因此也就没有主动思维的自觉要求,甚至连一般化的要求都可能被教师压抑下去。而没有话语权与主动思维的学习,必然是索然无味而又低效的。
魏书生:第四,学生发言人次别少于10人次,让学生去说,去讲。
陶继新:教学的过程本来就是知识信息、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最佳的交流状态,是知识信息在课堂中呈现为一种网络状,每个师生都是该网络的一个“结点”。
魏书生:第五,学生动笔练笔时间,别少于10分钟,听一听,想一想,练一练,才是教育。
陶继新:课堂教学要“留白”,不是思想的空白,而是教学之讲的空白,让学生在这个空白里思考。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学习效率自然就会低下。
魏书生:第六,处理偶发事件的时间不许超过20秒。上着上着,课堂闹起来了,如果你气不打一处来,这会伤害学生。要学会冷处理,先用20秒解决,下课再说。
陶继新:这不但可以迅速平息事件,让课堂教学继续进行,也可平息老师当下的怒气,等到下课的时候,老师的心理就会平衡很多。长期如此,对老师的心灵也是一种修炼。有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学效率就会高起来。
魏书生:第七,至少留三类不同的作业,这是和三类不同的学习目标相匹配的。
陶继新:这样,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就都不会感到太难或者太易,不同类型的学生就都能完成作业。完成作业,也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种书面认可,也是一种责任。即使成绩差的学生,也不会将作业视作负担,而是将之当成可以完成的一种责任。
魏书生:第八,提倡让学生作课堂教学总结:同学,你说说这堂课怎么样?你说说对老师有什么看法?这个教学环节你感觉满意吗?还有什么建议?经常让学生共同商量怎么让这45分钟效率更高。
陶继新: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权力的一种“剥夺”,是让学生拥有更多话语权与主宰权的理念的变更。这样,课堂教学就不只是有教情,还有学情;不只是老师的一言堂,还是有学生参与的多言堂。
魏书生:第九,课间10分钟别离开学生。盘锦市学生做操时,老师都跟着一块儿做;学生不锻炼时,老师就走到学生堆里去,谈谈心,聊聊天,拉拉家常,感受那种在心灵上接近学生的幸福。
陶继新:这样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消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并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心理问题,从而很好地解决。
魏书生:第十,教案开始和结束,首尾照应,在教案上写明这堂课成功在何处。有的老师说,魏老师,我失败了。我说,先别说失败,先写成功。总体来说45分钟是失败的,但仔细琢磨哪两分钟比较顺畅?哪一个教学环节有闪光的火花?哪一点措施感觉比较满意?一定要积累成功。积累成功,积累快乐,这是至关重要的。
我相当讨厌那种培训,总让学生、老师反思,反思,再反思,既不知道反思从哪里来,更不明白向哪里去。我认为,老师首先必须正思,正思,再正思,每个人都积累自己的成功,积累自己做得对的地方。那不是你骄傲的资本,而是你课程改革的资源,走向先进的出发点,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一定要积累,积累,再积累;发展,发展,再发展。这样,你就会越来越爱课堂。
陶继新:不但要反思,还要正思,这很智慧。对于任何问题,如果一味地否定,时间一长,就会在心里积淀成一种消极暗示,不但让老师越来越没自信,还会让他们的生命质量低下。相反,积极暗示则会让老师越来越有自信,从而让他们的生命质量更加优化。而自信的老师,才能培养出自信的学生。而自信,恰恰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内在密码。
魏书生:盘锦市的教育从一分钟抓起,再从一堂课抓起,每堂课都上好了,每天日子都过好了,最后高考还用说吗?我就是这么当局长的,抓的就是这些“小事”。
(注:本文已收入魏书生、陶继新所著《种好心田——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一书中。)
(文/ 特约撰稿 陶继新)
(来源:《校长》杂志)
欢迎您与我们积极互动,分享您阅读文章后的感受,结合您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我们会及时地与您交流、探讨,提供解决问题之道。如果您在教学活动中摸索出了新的思路或者文章可以发邮件至xiaozhangchuanmei@qq.com
校长传媒
教育创新实验交流平台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1.如何添加校长传媒?点击右上角,直接关注官方帐号:xzcm888;
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搜号码】输入:校长传媒→查找→关注。
2.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朋友一起幸福成长。
3.如何查看更多好文章?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帐号→查看历史消息。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您的信赖和支持是校长传媒最大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