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有些家庭的孩子成绩特别优秀?

2015-03-07 校长传媒

【调查告诉您:什么样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曾对南京市小学生学习成绩与家庭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的谢琦圣老师非常赞同“民主家庭的孩子成才率高”这一观点。美国教育学家莎莉·路易斯在她的作品《唤醒孩子的才华》中写道: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上得高分。】


哪些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

文|金陵晚报记者郝也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四省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状态的调查显示,那些善于听取孩子意见的家庭,正能量多的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优秀。相对于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等隐形因素,家长收入、学历、工作类型等显性因素,对孩子成绩的影响反而很小。


家庭氛围更民主的


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更多采用协商、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数据显示,“会听取孩子意见”的家庭,子女成绩优秀的占39.11%,而子女成绩较差的比例仅为19.90%。


曾对南京市小学生学习成绩与家庭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的谢琦圣老师非常赞同“民主家庭的孩子成才率高”这一观点。


谢琦圣表示,与“民主型父母”相对立的还有“专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可能会为了避免父母打骂而认真学习,有些孩子也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恐惧或焦虑,甚至于反抗,使学习成绩反而越来越差。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任孩子自由发展。在这种家庭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习成绩。


民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和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


父母喜欢读书看报的


“阅读型”家庭子女成绩优秀比例更高。父母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31.31%,高于“看电视、玩电脑、手机”(27.43%)、“聚会、娱乐”(24.90%)等家庭。


金陵晚报记者曾对近100名南京高考中涌现出的“尖子生”做调查,在谈到“成才秘诀”时,95%的学生都提到爱读课外书的重要性。其中杨诚成、杨津、王睿、黄翔等,被称为“书痴”都不为过。杨津“走到哪里都捧着一本书,不管是课间还是活动时间,只要有空闲,都用来看书”;徐创业(高考396分)家离凤凰书城很近,每个周末都会去凤凰书城看书;芮雪(被哈佛大学录取)从小到大,“最热爱的事情始终没有改变过:读书,各种各样的书都喜欢读,最喜欢读的是哲学和文学评论”……而这种习惯的养成,从他们的叙述来看,与家庭及学校氛围的营造有关。孩子对父母是“听其言,观其行”的,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模仿,建立起自己的行为模式。据悉,目前不少小学正通过“亲子阅读计划”促进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


经常和孩子共进晚餐的


对每周家庭成员共进晚餐的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几乎每天”和“每周2-3次”家人共进晚餐的比例均高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家庭。


为什么经常和孩子共进晚餐的家庭,孩子学业表现更优秀?有关专家认为,“餐桌对话”是最好的心灵教育。


美国教育学家莎莉·路易斯在她的作品《唤醒孩子的才华》中写道: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上得高分。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在一天的劳作结束之后,白天分散各处的一家人重新相聚在一起,面对一桌美味佳肴。这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拥有的一段节日般的时光,是创造松弛平等愉悦的谈话氛围的最好时机。


餐桌边,每个人都谈谈自己一天的经历、见闻和感想。爸爸妈妈遇到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没有必要避着孩子进行,让孩子了解家里的经济情况、投资打算,商量家庭旅行计划……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有必要了解这个家庭的一切面貌。他也因此从小就明白自己对家庭该负起的职责与担当,在这个前提下他会帮助自己成长,做出选择。谈话就是生活视野与思维方式的展示,从爸爸妈妈讲述的工作内容与方式中,孩子自然而然了解到社会与职业上的一些事情。


孩子做点家务的


那些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3.17%,而持有“孩子应该做些家务”观点的家庭中,此比例为86.92%,两者相差悬殊。


如今不少学校已经将做家务明确写进暑假作业,有些学校直接给出了诸如做色拉、榨果汁、洗碗等详细要求,有些学校则建议帮助家长做家务。但实际中有的家长对孩子做家务的意义认识不足,对这样的作业敷衍了事。


游府西街小学李万青老师认为:劳动不仅仅是让孩子拥有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的锻炼,可以培养孩子归纳问题和统筹的能力。


他表示,家务劳动与孩子的成长有密切的联系。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专家观点:

“好父母”未必高学历高收入


有人认为高学历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一般而言更加优秀;高收入的父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孩子成才率更高。实际并非如此。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曾表示:“我始终认为,工作再忙、文化水平再低都没关系,只要用心去爱,就可以成为好父母。”


孙云晓还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新疆的长途货车司机,他只有小学文化,每次一出门就十多天,这种情况下怎么教育孩子?但他利用寒暑假,带着孩子一起出车。在让孩子体验生活的同时,给他讲述种种人生道理。比如上坡时,他就说:“上坡再难,也要咬着牙冲过去,过去就是一片坦途,泄气就会回到原点。人生也是这样,关键时候就得咬紧牙冲过去。”


新疆的冬天有时零下20多摄氏度。车坏了,他就躺在地上修,手都冻得裂了口子,也坚持做下去。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既体会到父亲的辛苦,也知道人生要有责任感支撑,要忍耐,要坚强。这个孩子后来不但考上了研究生,而且读研期间还勤工俭学,没用家里一分钱。后来,考上了全额奖学金的博士。


家长心声:

道理都懂,做到实在不易


网友“夜光风筝”对这份调查的结论并不惊讶。她说:“要平等和孩子沟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道理我都懂,可遇到孩子犯错,还是会不由自主着急上火。”“夜光风筝”还专门给9岁女儿然然写过一封道歉信。她经常教育女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可自己却经常做不到。


对照调查的几项结论,网友“秋叶随风”给自己打不及格。“遇事与孩子商量”这一条,很多时候她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表面与孩子商量,其实只是在说服孩子听从自己。她总是想,现在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不懂,等大一点再自己拿主意不迟。“父母经常看书读报”这一条,她承认自己做得更差,她经常为孩子买课外书,可是自己一年读书不会超过两本,还基本是流行小说。“经常和孩子共进晚餐”她倒是做到了,可是晚餐时会忍不住问孩子学习情况,孩子被问得没了胃口,后来一家人干脆在晚餐时看电视。“做家务”基本上都是孩子外婆全包了,哪里轮得上孩子?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可是爱的方式却是千差万别。想尽办法为孩子择校者有之,辞去工作亲自教导孩子者有之,不惜重金请名师家教者有之……可偏偏有“懒妈妈”“笨爸爸”,没花什么心思孩子照样优秀,让劳心费神盼望孩子成功的家长们羡慕嫉妒恨。


他们的孩子凭什么优秀?答案很简单: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是“共情”,即充分理解他人的感受,有知音的能力。好父母永远跟孩子站在一边,能让孩子把父母当成自己的盟友,而非旁观者、教导者、督促者。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教育,也不是说理的教育,而应该是情感教育。

(本文节选自《金陵晚报》2014年12月1日A05版)



延伸阅读1:

怎样的家庭孩子最容易出色

文|裘志刚(浙江绍兴曾经的教育工作者)


现在的孩子两极分化,好的好,差的差,究其原因其实是家庭影响,因为现在的家庭有的很重视家庭教育,有的一概不管。说到家庭教育,我想今后会越来越重视,连国中最高决策者都表态了,要加强家庭教育,营造良好家风,我也一直认为,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全部,毕竟只有一个孩子,来不得试验。对于整个人生的发展,我觉得学校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微乎其微,70%以上是因为家庭,因为家庭教育。那么到底哪类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出色,我通过观察,认为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的家庭,除非天生智力缺陷,原则上不会差到哪里去。


一是父母做官别过科级。科级相当县区的局级,这类家庭往往世面也见得多,父母对中国的官场比较熟悉,有一定的人脉,适当的时候或许可以拼一下爹。对于工作来讲,压力也不大,总能给孩子起正面的作用。但超过科级的,往往是市处级了,没有八项规定之前,如果“业务”能力强点,总有吃不完的饭,今天下属请他吃饭,明天相互局办请客,后天你请领导吃饭,在家吃饭的时候很少,仿佛总有忙不完的工作。有时还时不时地要出差,没得出差,想方设法出去转溜一圈,美其名为考察。等享受了被人“吹捧”的无限风光之后,留给孩子的时间还剩下多少。


二是父母一方是机关事业单位。尽管说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水平不高,有时还要发发牢骚,但总的来看,家庭的幸福指数较高,有必要的保证,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工资收入也足够一般家庭幸福开支。买的起一般的小车,也能适时参加旅游,搞搞丰富的野外体验活动,增加孩子的见识面。以前教师的孩子都认为“自做郎中手生鸡爪疯”,如今不是了,教师的孩子越来越出色,或许就是印证了这一条,因为他们暑假有时间,现在双休也没培训了,都可以管自己的孩子了。


三是父母最好有双休日。其实,和孩子的交流时间并不多,早上出去上学,晚上紧张的作业,等作业做完了,你还说什么,就是想让孩子多睡会,哪有交流时间。而如果父母双休,节假日的时候一起外出走动走动,适时交流交流学习和生活,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仅能帮他们释怀,更能增加父母和孩子的感情。最怕很多家长虽有双休,但整天在外,今天打牌,明天唱歌,后天喝酒。


四是父母和孩子如兄弟姐妹。逛街的时候,我一直羡慕有的家庭,父母和孩子手牵手地逛商场,去吃饭,特别是年纪越大,感觉越羡慕。其实很多家庭都难做到。这类家庭,往往父母和孩子犹如亲兄弟姐妹,有事商量着做,从小对于孩子的成长不会一味地批评,必会选择合适的时机、较轻的口吻,给孩子提出改正的建议。其实,很多家庭从初中开始,孩子已经很少跟家长讲话了,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以后的家庭往往也是令人羡慕的。


以上四条只是简单的概括,只是说明,家庭的重要性,也并不代表符合条件的家庭孩子必定出色,只是表达宽裕的生活条件、适当的社会地位、充裕的工作时间以及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延伸阅读2:

广州市“十大优秀书香家庭”:谢志泉


营造学习的家庭氛围


“书香家庭”,贵在书香。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妻子当了十年的高校老师, 读书是妻子的最大业余爱好,曾经几乎终日与书为伴。丈夫虽然是医务工作者,但作为专家、教授、研究生导师,工作之余也是经常看书学习,书籍报刊是家庭的重要财富。家里唯一的一间正朝南的房间被用作书房,并精心设计,订做了整面墙的大书橱,书橱里除了夫妻的专业书,还有各种各样的书籍,一家三口都能在书橱中找到自己喜欢和需要的书,空闲时一起阅读一些好书,并互相交流读书体会。无论多忙,夫妻每晚在睡前一定要看一会儿书,父母这种榜样的力量胜过对孩子说一百遍“你好好读书”的话语。女儿房间也专门订做了书橱,用于存放其在校学习的书报以及各种课外兴趣阅读书籍。


培养孩子课外阅读习惯,让书籍伴随孩子成长


夫妻都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并根据不同的年龄段, 为女儿推荐合适的课外书籍,做到经典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在父母的影响和指导下,女儿从看图到认字,从认字到读小故事,从看图画版名著到读原著,阅读能力不断提高,阅读速度也逐渐加快,而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又增强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女儿喜爱阅读,阅读已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一种愉悦的享受过程。因为对学习有兴趣,所以对女儿而言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女儿一直品学兼优,多次获市“三好学生”和国家、省、市各种奖项。2012年7月,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就读的女儿,经遴选、考试、面试,获新加坡政府全额奖学金(SM2)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留学。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您的信赖和支持是校长传媒最大的动力,谢谢!

校长传媒研修群:344689295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教育圈”轻松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