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师,你是不是太宠他们了?”

2016-12-01 金巨林 校长传媒

【金巨林专栏】

“老师,你是不是太宠他们了?”

图、文|金巨林(安徽省寿县正阳中学教师)


11月30日,《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平台的“特别关注”登载了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现在很多老师做着家长该做的事,而家长却干着老师该干的活?括号里备注:父母、老师的界限在哪里?

    

文章主要讲述了当今社会一种普遍而又奇怪的现象,即老师过得像保姆一样,对学生事无巨细,管得太多;父母“维权太过”,干涉了学校的教育:老师和父母虽然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是由于界限不清,责任不明,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更难教育。

    

现在,我姑且不从理论高度探讨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家校之间的界限,我只叙述自己遇到的一件与家长有关的事——

 

那天是周日,赶上学校新调整了时间表,提前二十分钟上课。我守在教室门口,等着那几个迟到的学生。眼见着已到上课的时间,授课老师都进了教室,那几个孩子还没到。我有些着急,拨通了张明妈妈的电话。得知儿子迟到后,张明妈妈很诧异,她说张明今天五点没到就从家里走了。正在我们说话的时候,我看见张明和几个同学一起匆匆赶来,我即刻告诉张明妈妈说孩子们来了,让她不要担心。但张明妈妈说她就住在我们学校的门口,她马上到学校来。

    

我挂掉电话,正迎上那几个迟到的孩子,问他们为什么迟到,他们很吃惊,他们说忘了调整时间表的事。我问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支支吾吾各有说辞。正在这时,张明妈妈风风火火地赶过来,她直冲到张明的面前,不由分说就扇了张明一个耳光。张明被打后面无表情,既无愤怒也无羞愧,倒是其他几个孩子吓得不轻,我也感到很震惊。劝说了一番,终于让几个孩子进了教室。我把张明妈妈让到办公室,她还余怒未消。她说张明那么早就从家里走了,没到学校来,肯定上网吧了。 

    

我没有帮张明辩解,因为我也怀疑那几个孩子是到网吧去了。但我对张明妈妈说,她不该当着同学和老师的面打孩子耳光,那样太伤孩子的自尊心了。张明妈妈的情绪平复了许多,她带点笑意地说:“你不知道,不当众打他,他不知道丑,不管用。下次我就告诉他,把他拉到教室打。” 她虽然是笑着,但说得很认真。我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一直以来我的说教对张明都毫无作用了——他已习惯了羞辱式的管教,对我的教导只当是一碟小菜罢了。但我仍然是不认同张明妈妈的教育方式,和她闲聊般地理论着。

    

当我说到班上像张明这样的孩子不止一个时,张明妈妈神情严肃起来,她说:“老师,你是不是太宠他们了?”

    

面对她这一问,我一时间语塞,我快速地思考着,她这一个”宠“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是责怪我不管学生了吗,还是觉得我的手段太柔软?我自认为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在学生管理方面,我不说是事无巨细,也可算用心良苦,我觉得自己是扪心无愧的。后来,我判明她其实是出于对我的关心,她只是想讲我对孩子们太好了,以致他们不怕我,所以才任意妄为。

    

我对她说,老师不可能像家长一样对孩子举手就打张口就骂的,教师主要是说教,用道理归正孩子。我还对她说,她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打孩子不妥当 :老师会觉得她很唐突,同学会觉得她很张狂,张明更为丧失尊严感——而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尊严感对他们来说是最当具备的品质之一。

    

后来,张明妈妈似乎明白了我的话,回去的时候心态平和,笑意盈盈,俨然是消了一切的怒气。

    

11月30日中午,我到教室看到张明和几个同学不在,就分别打电话给家长 。不多时他们都来了,我又打电话对家长说,以免他们着急。张明妈妈问我有没有时间,说要和我聊聊。之前,她是说过,要看看张明最近几次考试的成绩的,便对她说有时间。

    

不多时,她来到了办公室, 打过招呼后就问张明的成绩。我把第二次月考的成绩单拿出来,她很快找到了儿子的名字,黯然地说:”又退步了。“接着,她又有些愤怒,低声说:”他又撒谎!他对我说的不是这个分数。“

    

我想起我们才刚进行过期中考试,但分数表还没有打出来,便对他说,也许张明说的是期中考试的分数 。但她肯定地说张明是在撒谎,因为他说的排名也相差太大。她说张明说他考了350分,已经快达到普高线了。

    

其实,比起张明的学习成绩,我更关心张明的精神状态,但张明妈妈好像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而对其他的一点兴趣也没有。 她愤愤地说:“看来还是我罚得不够狠,回去我要让他继续跪搓衣板。”我很惊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她每天都是让张明跪在搓衣板上写字,直到他的成绩达到普高线。

    

我震惊了!

    

我想指责她,但看到她神情沮丧,陷在痛苦之中, 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想起了她曾经对我说:“老师,你是不是太宠他们了!”我想我大概是不能和她沟通了。

    

对于张明的不振作我是很着急很生气的,但此刻,我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同情。

    

我迟疑着问:”你每天让他跪在搓衣板上写字他就跪着?“

    

张明妈妈脸上仿佛现场出骄傲的神情,点头朗声说:”嗯,让他跪着他就跪着!“

    

我想象着一个比我高出一头的男孩子,让他跪着他就跪着,没有辩解、没有思想、没有改变——我真的感到害怕!

    

我试着和张明妈妈说一些教育孩子的道理,想帮一帮孩子。

    

我说中国有句老话,叫”棍棒底下出孝子“。“张明妈妈很认同,点头称是。 我又说,《圣经》里也有句话叫”你们作儿女的,要孝敬父母“。张明妈妈继续点头,她显然很认同。我又说:“《圣经》里还说,‘你们做父母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张明妈妈面露困惑,她大约是不能接受了。

    

我极力向她说明,这就是中西方对儿女教育的区别:中国强调棒打,西方重视养育。“不要惹儿女的气”,就是不要让儿女失了志气,志气即是人的尊严感。父母对子女,非打即骂,很容易让孩子丧失志气,没了尊严感。而一个人连尊严感都没有了,即便有了很好的学习成绩,又有什么用呢? 

    

谈话的最后,虽然张明的妈妈不再说一些愤激之语,但我知道她至终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问:“你是不是又觉得我太宠他们了?”

    

她有点不好意思,但对我的问题不置可否 。


我郑重地对她说:“我们老师不存在’宠’学生,我们是在教育孩子,希望他们守纪律明礼仪;若是‘宠’,也是你们家长‘宠’,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她突然像是转过了弯儿,认真地说:“是的,张明小时候,是我们太惯他了,哪知道越长越大,越大越不省心,打也不管用了。“”

    

是啊,张明妈妈的感慨不正反映出我们中国很多家长的心声吗?张明妈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啊——在应当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归正的年龄(3-10岁),溺爱孩子,忽略了对孩子的管教;在孩子需要家长陪伴的年龄(10-15岁),抛却孩子,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在孩子个性张扬的年龄(16-20岁),不懂得尊重孩子,要么是压制孩子,要么就放纵孩子。


老师只是老师,老师的工作再细致,也代替不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家长的作用 。正如我开头所引的文章中说的,“老师像老师,家长像家长,学生才能像学生”。可是,让我感到悲哀的是,当下的中国,又太多的像我一样的老师,我们已经活得像保姆一样了,越是如此,我们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越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我们的诗书礼仪、我们的浪漫儒雅、我们的理想抱负像天上的流云一样不切实际,仿佛这个社会让我们做的就是无休无止的电话,无端无聊的谈话,无由无果的废话。


我是老师,我不会“宠”学生,我只想爱学生!

(本文为金巨林老师原创投稿)

延伸阅读:

如何让您的孩子在学习方法上胜人一筹

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

不同的梦想,同一种焦虑: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

究竟是谁塑造了老师?

老师,你为什么要走

学校,应当是这样的

女儿跳级,那个让我后悔一生的决定

有限的我付不起无限的爱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怎么填?

学生真苦,被老师逼着练脚踏两边船的功夫

这些事儿,当老师后才知道!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