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为什么”的课堂怎么可能有魅力
为什么在最好学校的课堂里也会看到昏昏欲睡的学生、疲惫不堪的老师?
文|曾德琨(复旦附中化学高级教师)
当大多数学校的课堂只教授学生“是什么”,而不教“为什么”,那这样的课堂和市面上流行的只要拍小题目的照片就能得到答案的“拍题软件”毫无两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老师面临的挑战更大,在互联网几乎可以解答一切问题的今天,你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小胡同学的爸爸当年是高考状元,现在是大学教授,每次胡爸爸亲自上阵帮助女儿辅导功课,总是拍桌子甚至撕卷子,最后不欢而散。
小胡想知道的是答案,而胡爸爸发现小胡的知识有欠缺,便忍不住从头讲起,一个知识点讲半小时,就是没有明确说出答案。
夜深人乏,作业还没做好,小胡便对爸爸怒目相对,“你不告诉答案是吧?” 于是她使用拍题软件,对准选框拍下一道题并上传,不出几秒钟就有答案和解析显示出来。
如果说这种软件的着力点并不是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思考能力,而是掘金应试教育的话,那么我们的课堂,是不是也承担着同样的功能,成了强化应试教育的帮凶呢?
在“知识核心时代”逐渐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过程中,学校的任务绝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给未来发展提供核心素养。
我们要教学生的不是如何答题,而是如何思考问题
一个知名培训机构的高管炫耀地提到他们对学生语言应试方面的帮助:“老师的使命是帮助学生组织素材,并教会他组织逻辑,让他的考试变成organize——组织,而不是创造。”因为题型固化、套路惊人,教育培训机构靠题海战训练题感,建立“做题条件反射”。
一旦教育变身为技术,精确训练就变成最有效的“提分”方式。而学校教育中的启发善诱、触类旁通、循序渐进等颠扑不破的教育铁律,让纯朴的学校感到不是培训机构的对手。
而问题意识、质疑能力、发现问题、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中国学生的弱项。
曾经有人写了这个笑话——
老师给出一个题目“关于别的国家的食物短缺”,请你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
这时候,欧洲学生会问:“什么是短缺?”
非洲学生会问:“什么是食物?”
中国学生会问:“什么是自己的看法?”
美国学生会问:“什么是别的国家?”这是个笑话还是自嘲或是反思?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上学的时间越长,好奇心就越少呢?每次上完课后,老师询问:“有人有问题吗?”有问题的都是问“题目该怎么做”。
那个叫“答案”的东西很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会孩子如何思考并对世界保持好奇心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学生说:“过去的十几年中,那个叫‘答案’的东西一直影响我,让我好像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也让我一直都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因为怕是错的。”
在“知识核心时代”逐渐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过程中,学校的任务绝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给未来发展提供核心素养,教师不仅要讲,还要会听,立体地评价学生,才能反思教学效率高低。
如果对学生的评价是只看期中、期末等大考成绩,那学生就会不及时交作业、平时测验不重视甚至作弊,反正最后就看高考成绩。这样的评价模式会助长学生不严谨、功利学习。
要全面评价教学情况,教学不是完了才评,教的时候就在评价,收集孩子不同场合、时间、形式多方面证据:包括正式或非正式观察、讨论、学习对话、提问、研讨会、作业、团队任务、实验操作、项目、档案袋、发展量表、同伴或自我评估、自我反思、写作、考试等,要做这些更立体的评价。
在人才多元评价上,综合素质评价的适时录入就是弥补了以往只看结果、不管过程的教学缺陷,为学生记录下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5项,虽在高考升学中不起决定性作用,但给学生、教师的信号是注重过程,结果是平时行为习惯养成的自然结果。
如果没有考纲、没有试卷,我们的老师还会上课吗?
那么,教师的工作又是怎么被评价的呢?
学校对教师的考评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教学质量,就是学生的考分,家长对教师的信赖就是要“提分”,教师为了提分就千方百计“抢课”、“补课”,传统观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很珍贵”,教师只充盈了“师之形”——兢兢业业教学,而贫瘠了“师之实”——反思教学效能。老师只是在完成任务,没有给学生设置足够的挑战。
教师的备课质量、职业发展空间和相关监管都不足,大部分教师最擅长的是让学生了解如何答题,教的都是划定的考试内容,口头禅就是:“这个很重要,这几年高考就考过……”这样设想,如果没有考纲、没有高考试卷的固定样本,我们老师还会不会教书?
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依赖于我们用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来教育下一代。要了解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成就上的差异,要找到新的方式来思考现行的教育体制,找出新的教学方式。
为什么大多数的课堂,甚至在最好的中学课堂上,学生都缺乏学习兴趣,并且很少动脑?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在教室里,我们常常能够看到昏昏欲睡的学生、疲惫不堪的老师”。
有人提出提高课堂教学魅力有十句口号:
1、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不替代;
2、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把希望寄托于课堂,把希望寄托于学生;
4、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5、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
6、课堂时间主要是学生学习用的,应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
7、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就是把学习能力乃至于生存权利还给学生;
8、书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9、对老师充满希望的学生是没有希望的学生;
10、让掌声、笑声、欢呼声在课堂上响起。
各种教育团队在研究教育技术:翻转课堂、慕课、微课,打着各种旗号的教育理念此起彼伏,校长们也乘飞机往返学习,突然对教育迷茫起来,难道不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摩擦的事吗?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但所有人都关注形式的时候,你再淡定地宣称自己用粉笔来捍卫自己的教学内容时,你就变成另类了或者说落伍了。
互联网商业模式驱动基础教育,只会助长课外辅导之风
“互联网+”风潮中,在线教育被寄予了教育公平和颠覆传统教育模式的期望。2012年MOOC(慕课)兴起,教育成为一个风口, 但用这种互联网商业模式驱动基础教育,是很难走通的。
因为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极端重视,舍得花大钱,却不会轻易出手——最根本的原因不是贵,而是因为试错成本太高。在给孩子挑选培训班老师的选择上,家长总到处打听,绝不会轻率地在网上看看信息、评价就决定。而且教育服务对人的依赖性非常强,这个“人“就是老师,如果是名师,无论是什么平台或技术,家长都会趋之若鹜。
互联网一方面缩小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通过教育资料的分享,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有机会接触到更丰富的学习资料,但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地区之间的差异反而在进一步拉大。
其实,教育服务的特殊性,是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你在想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关注了这些,才能帮助学生。
我们基础教育的课堂,还是以讲授为主,不能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导致学生大多选择课外补习。我国的教育体系仍以考试为中心,一些实践表明通过让孩子接受课外补习可以使孩子比较容易在考试中取得成功。
课外补习已经成为继学校教育之外另一种教育社会再生产的机制,对基础教育和正常社会流动构成了严重挑战,消耗浪费学生的精力,更严重的是抹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过程,导致学生没有疑问、没有思考,只追求标准答案的可怕学习模式,即便这些学生通过补习获得了好成绩,对知识的留存也是短暂的,更泯灭了“我疑故我思,我思故我在”的高阶学习策略。
(本文选自文汇教育)
延伸阅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