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超七成学生支持“适当惩戒”
【兰君专栏】
在青岛,超七成学生支持“适当惩戒”
新闻策划/青岛晚报 兰君 记者 卢刚
超七成学生支持"适当惩戒"
调查显示:侮辱性言辞、过度体罚成为学生最不能接受的两种惩戒方式
近日,《青岛晚报》"教育三人行"专栏刊发了《惩戒教育的"度"在哪里》一文,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响,国内各大知名门户网站纷纷转发。在岛城,广大家长、老师和中小学生更是热烈回应。青岛晚报大小记者联动,第一时间展开千人大调查——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在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存心要打的意思。"魏巍《我的老师》中这一段对"老师责打"的经典描写,寥寥几句却生动再现了温暖朴素的师生关系,勾画出深入几代人心的严慈相济的师者形象。
前不久,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出台了地方性规章《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在全国首次提出"惩戒"这一教育概念,在对老师的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折射出如今同步更新的师生关系。近日,来自青岛58中、1中、2中、实验高中、实验初中、39中和超银中小学等晚报校园记者站的校园记者们,展开了全面调查,超过千名学生和家长接受了本次调查,在统计数据的同时,他们精心出炉了同龄人和父母两代人的"我的老师"对照记——
孩子们最有发言权
校园记者推出"适当惩戒方式"排行榜
"你可以接受什么程度的惩戒方式?"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和家长们给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我调查的28名高三同学纷纷表示,惩戒要有底线,不希望老师以过激的语言、有辱人格的言行或有损健康的体罚实施惩戒。"青岛39中高三校园记者吴鉴平总结了被采访同龄人对"惩戒底线"的答案。绝大多数的调查问卷中,同学们的"底线"都十分统一——侮辱性言辞、过度体罚成为他们最不能接受的两种惩戒方式
对于当今中小学生,什么样的惩戒才算"适当惩戒"?他们又能接受什么样的惩戒方式呢?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罚抄、罚背作业/课文,为班级义务劳动,一对一批评、写书面反思等惩戒方式是大部分学生普遍接受的惩戒方式。一位接受采访的初二学生小宋表示,适当罚抄课文、作业不失为一种复习方式,是对自己知识疏漏的补充和承担。其次,约70%的同学接受短时罚站,短时罚跑操和口头警告。而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可接受犯错时反馈家长,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可通报批评。在"适当惩戒"的调查排行中,接受度最低的惩戒方式就是打手板。"我调查的20名同龄人中,只有1名同学接受打手板这一方式。"青岛一中校园记者史舒懿认为,相对于父母读书年代的师生关系,现在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沟通顺畅、换位思考的基础上,更呈现出一种朋友关系,语言暴力和暴力体罚等"过时惩戒方式"已被同学们排除在"适当惩戒"之外。
高中生支持率最高
家长很"大度",支持率高于学生群体
近百名青岛晚报校园记者通过学校、班级qq群、微信群、网络问卷、面对面采访和街头问卷访问等多样形式、以人均调查不少于20人的标准展开了随机且深入调查。对于汇总的大量调查数据,记者进行了不同人群的分类统计。在关于《办法》提出"适当惩戒"的支持度调查中,学生群体年龄段集中在11—17岁,高中生的支持比例要高于初中和小学生,达到75%,而初中、小学则在65%左右。而家长对"适当惩戒"的支持度则将近八成,略高于学生群体,学生的支持度平均为70%。
在支持"适当惩戒"的调查群体中,校园记者们总结了他们的几点主要理由:其一,既然学生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不对其加以合理的制裁等同于损害了其他大部分同学的利益,单单从利弊权衡来看,就是必要的。其二,无规矩不以成方圆,适当的惩戒可以让人明晰:犯了错误就要承担后果、付出代价,促使人守规矩、负责任,更好地尊重他人和集体。其三,适当惩戒不但可以教育本人,还可以警示他人,注意好尺度就能发挥好的效果。而对于持反对态度的学生们看来,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且每个人个性、心理状态、成长习惯各不相同,有时行为难免不合规矩,有批评教育即可,不宜进行惩戒。""惩戒终究是惩戒,很难把握尺度,也容易侵犯学生的基本权益。"
成长对照记
和爸妈一起,说说那些"受罚"的事儿
爸爸曾是老师眼中"熊孩子"
讲述人:初一学生小宋
爸爸说自己小时候就是老师眼中的"熊孩子",被老师踹一脚、呼一巴掌、打手板都是常事,跑圈、罚站、做值日抄课文更是家常便饭。但越是这样,跟老师的感情越深,人越长大越觉得老师这样做是对的,这让爸爸懂得了为人处事的规矩。他说,正是有了老师这充满爱的"体罚",才会得到成长,现在想想都挺感激老师的,直到现在逢年过节都会去看望老师。
从那时起,妈妈从不迟到
讲述人:五年级学生小孙
我妈妈是非常守时的人,问及原因,妈妈告诉我,她上中学时经常迟到,后来班上来了一位令妈妈非常敬佩的老师,这位老师不但课讲得十分精彩,对学生的要求也特别严格。每次妈妈上学迟到时,就被这位老师罚去站在门口。这令好学上进的妈妈感到羞愧,几次之后妈妈就养成了提早出门的习惯,上学迟到的坏习惯就从此戒掉了。如今守时的好习惯令妈妈在工作和待人处事中都十分受益。
那一次,妈妈没有写作业
讲述人:六年级学生小赵
我妈妈今年三十八,倒退二十六年,她也十二岁,与我现在的年龄相同,也上小学六年级。妈妈记忆最深的是一位数学老师。有一次妈妈贪玩,到村东头去看别人家姑娘出嫁,把数学作业抛之脑后。结果第二天,几位没写作业的同学被一同罚站。老师拿着戒尺,每人手上"啪啪"敲两下,声音脆,力度轻,可谁知妈妈顿时泪如泉涌,老师看得都不舍得再打了。之后听妈妈说,不写作业的事再也没在她身上发生过,干什么都会认真干,不然都觉得对不起自己和自己的老师。
罚我跑圈陪我跑的老班,谢谢你!
讲述人:高一学生小孙
令我记忆最深的一次惩罚发生在初三,那时快中考了,所有人都在备考,只有我还不着急。当时是一节化学课,我竟然伙同同学"逃课"了,班主任知道后立刻把我叫到了办公室,让我跟她一起去操场跑十圈,并且以后缺一堂化学课她就和我一起跑个十圈,后来我实在坚持不了了,但45岁的班主任还在继续跑,当时是夏天,汗水湿透了她后背的衣裳,我感觉我的脸很烫,在心里也默默敬佩着老班,从此之后我也没有逃过课,并如愿考入了我心仪的高中。
我们的班主任叫"赵阿姨"
讲述人:在美留学生小李
我的班主任是青岛19中著名的赵静怡老师,我们都叫她赵阿姨。她有一则《赵阿姨语录》已是经久不衰的网红语录,经历届学生接力更新,语录已达200多条。语录的内容都是"赵阿姨"调侃犯错误同学的诙谐语言。比如,上课时有同学手机响了,她会这样说:谁业务这么忙?快收起来,要不然我让它变成零件。这一来,睿智的赵阿姨既化解了尴尬,给了同学面子,还带来了轻松的学习环境。面对同学课上说话的情况,她的口头语就是:春天到了,你也惊蛰了?面对同学犯错后的强词夺理,她会这样说:敢用声调跟我说话?但这并影响她对同学们的严格要求,她发给父母的短信无懈可击,负责任地让父母第一时间了解同学们的学业要求和在校动态。面对一群精力无限、智商发达的高中"皮孩子",赵阿姨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用风趣的语言和智慧的管理照进了我们"嗨皮"又能量满满的少年时代。
(本文为青岛晚报兰君、卢刚原创投稿,首发《青岛晚报》)
延伸阅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