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有个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对人生究竟有多重要?

2017-06-27 学习乐无忧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孩子有个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对人生究竟有多重要? 

文|李思圆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ID:duhaoshu)


01


莎莎是她们公司里最受欢迎的人,仅仅用了2年时间就从普通职工晋升为部门主管,有些嫉妒她的员工就说:那是因为她会耍嘴皮子,会聊天。

 

但我知道能跟那么多人聊到一块儿,是因为她本身拥有很多谈资,所以即便对不同的人,总是能立马get到别人的兴趣点。

 

就拿跑步来说吧,莎莎几乎每晚都要慢跑1小时,所以恰好跟同样爱运动的部门经理有聊不完的话题。

 

有一次其他部门上有个当妈妈的同事,她女儿正好要参加舞蹈大赛需要亲友团帮忙,但那位同事身边所有的人都不会跳探戈。正当她一筹莫展时,还是莎莎立马冲锋陷阵,那天的比赛因为她的得力相助,还让同事的女儿得了二等奖。

 

今年年初公司新来的老总,想要成立一个读书会,每周每人分享一本有趣的书,可这个想法全公司参与的人太少,因为大家在业余时间都不怎么看书,而唯有莎莎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书她都略通一些。自然工作以外,她得到了更多与老总沟通交流的机会。

 

莎莎不仅在职场上凭借过硬的专业水平得到领导的好评,在私下里也因为满身的才腹学识和诸多的兴趣爱好使人缘蹭蹭蹭地往上涨。

 

不得不说在职场上,有个兴趣爱好,不仅增添个人魅力,也能在关键时刻打通很多人际围墙,更有利于跟别人的沟通交流。

 

大部分工作在形式上都是枯燥无味,让人厌倦的,所以职场通常都令人有些压抑和紧张,再加上很多人在工作的间隙,总喜欢去聊别人的八卦,因为她们没其他有趣话题聊,这样不仅让同事之间关系紧张,也不益于在职场上的成长。

 

而有兴趣爱好的人,他们工作不仅更积极,在与同事相处时,从他们嘴里说的都是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这样既会增加生活里的正能量,也使同事关系更轻松和谐。

 

02

 

今年放五一节时,我又看见小区里的王叔独自一人带着行李准备出去旅行,而他的妻子周姐每次都待在家里看电视。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待妻子不好,可事实却是周姐不喜欢旅行。他们相识时,考虑着双方年纪都偏大了,于是两个人就仓促地结了婚。本以为婚后的日子可以日久生情,越过越好,但没想到两个人平时根本玩不在一块儿,聊不在一块儿。

 

王叔平时是个兴趣很广泛的人,他每天早上会雷打不动地去小区健身器材那里锻炼身体,下班后还会约着一帮朋友打羽毛球,踢足球,在周末更喜欢单车骑行,四处奔走。


在王叔的生活里,做任何事都觉得新鲜有趣,他喜欢尝试新的东西,也愿意去赏新的风景,生活对他而言,每天都是意趣盎然。

 

而周姐呢,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她生活的中心就是儿子,丈夫,菜市场和麻将馆。其他的任何事都提不起她的兴趣。


周姐认为结了婚的人就不要瞎折腾了,在家看看肥皂剧吃着瓜子唠唠磕挺好的,而王叔则更喜欢去亲近大自然,在外面的世界呼吸新鲜空气。

 

刚结婚那会儿他们彼此迁就,可因为兴趣这东西真没法将就,后来他们就在空闲时间各做各喜欢的事,渐渐的两个人越来越说不上话,而且在一起的交流的时间也几乎为零,很自然的感情就慢慢变淡了。

 

其实两个人志趣相投简直太重要了,每个人除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以外,额外的时间几乎都只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无论你是喜欢读书写字,还是跑步运动,甚至只爱吃吃吃。


在感情里,重要的从来不是你有什么样的爱好,重要的是你爱的人,是否跟你有一样的爱好。而一样并不等于全部,但至少要有共同的焦点和话题。

 

试想一下夫妻之间,你喜欢的她不感兴趣,她爱的你觉得没劲,如果各玩儿各的,各聊各的,那还用什么来维护感情呢。

 

03


刘姐今年36岁,最近听说她快结婚了,而她并没有表现得太过兴奋和快乐,不是因为不满意这场婚姻,而是结婚于她而言,只是锦上添花的一件事。因为即便是她一个人过生活,也可以把日子过成诗和远方。

 

刘姐平时的工作压力很大,通常她在工作之外,就特别喜欢烘培,茶艺,或者做一些小手工。而正是这些小爱好撑起了她平时枯燥无味的生活。

 

刘姐还是单身时,每晚下班后,会报名参加一个花艺培训班,然后在五彩缤纷的鲜花丛里修身养性,发现生活里美好的一面。


而周末的时候,她会约着一帮朋友,在家用烤箱给他们做各种各样的蔓越莓,拇指饼,米花糖等小零食,甚至每位朋友过生日,她都会亲自做庆生蛋糕,不仅心意满满,也让寿星们感觉很受重视。


于是靠着这些小爱好,刘姐不仅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也结实了很多朋友,让日常的生活不再单调和乏味。

 

而与如今的老公相识相恋,还正因为有这些兴趣爱好。记得两人相亲时,他老公第一眼对她印象并不是很满意,可当他得知她空闲时间居然拥有如此多的小趣味,两个人彻底地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相了这么多次亲,唯有这个女孩子并不是除了工作无事可干,自己有喜欢做的事,精神生活也很独立。于是后来两个人越来越投缘。

 

还记得徐静蕾曾说过一段话:“演戏,收工,无论几点,总要做两个小时手工再睡觉。慢慢发现,做手工居然是最好的休息。专下心去,什么事都忘了,满脑子都是那些好看的布料、珠子,特美。”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抵御平凡琐碎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也能因为兴趣爱好,跟磁场相近的人在一起,古人就有云,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一个人有了兴趣爱好,才能更好的拥有积极乐观的好心态。

 

04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两件兴趣爱好,在勾心斗角的职场上,在扑朔迷离的感情里,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才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迎接每一个明天。


我记得梁启超在病榻上写给女儿的书信里有段关于兴趣的节选:


“我是学问去问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精有成者以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远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末始不在次。


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个新方向,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我虽不愿你们学我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


也许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繁重的,枯燥的,每个人的感情总是矛盾不断,冲突不减,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单调无趣,平淡如水的。


但如果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可以抵御一些现实生活的风霜雨打,因为爱好总是会滋养人心,润泽心灵的。当人在感兴趣的人和事上,倾注精力和时间,就会感到快乐和放松。


愿我们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春看花,秋扫叶,夏养家禽,冬烧柴。读些闲书,品些清茗,让每一个日子都能充满阳光,充满欢乐,充满爱。


李思圆,十点读书签约作者,专栏作者,只写安静,从容,有温度,有力量的原创暖文。微信公众号: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

68个高考高分学霸给中国父母的10个忠告,惊醒了多少家长!

荐文|学习乐无忧 


2016年的这几天,网上布满了各种“状元”采访实录,作者把这几年所有的状元都研究了一遍,包括省状元、市状元、单科状元在内,共计68个状元,68个家庭,68个故事。


采访中,我并没有看到太多“头悬梁,锥刺股”的日夜苦读,更多的却是孩子们的单纯阳光、青春朝气,以及高分背后完善的人格、健全的心理与缜密的思维,即使卸掉状元的身份,这依然是群值得父母骄傲的孩子。


我们从这68个状元身上总结了值得父母借鉴的10大教育启示:


01 学霸也离不开爱的滋养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


“妈妈与备考中的儿子约定,每晚睡前都要“爱的抱抱”,互道“晚安”。


“在大洋彼岸的我,依然会常常怀念全家人围桌吃饭的情景,在那种朋友式的交谈中,我可以畅所欲言地把学校里发生的一切和父母分享,那是每天最轻松最温馨的时刻。”


采访中,99%的孩子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今年贵州文科状元林中文进入高中时是班上中考分数倒数第二的学生,整个高一混混度日,老师发现从发掘文文的优点开始,耐心开导,让孩子慢慢恢复学习兴趣,毕业时,她给老师的信中写道“谢谢您让我发觉自己的才华,我必将以真善美回报社会”。


启示:有段话很好地诠释了爱与成绩的关系——“孩子成绩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内心冲突中消耗殆尽。在安全中孩子就能探索。足够的宽容,允许不良;足够的坚定,纠正不良。”


02 他们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安徽状元说“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而教育的本质是教会我们思考。


采访中,理科状元们往往都热衷逻辑与推理,做个生化实验像是他们眼中的游戏;而文科状元们都爱阅读,善表达,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为他们的爱好之一。


我想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则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


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说“很小的时候老师布置的日记或者作文,如果是一件事,我们就会真的带孩子去做,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启示:我们无法逼孩子学习,却可以培养孩子对思考的兴趣。


03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他们爱学习,也爱生活


寒窗十年,只有劳逸结合,学习才会成为发自内心的享受,采访中一个状元说到自己从小爱看漫画,老师在一次家长会后与母亲面谈,提醒看漫画会影响孩子学习,母亲感谢了老师的关心,表示会多多关注,但同时也解释道“漫画是他的爱好,这是他热爱生活的表现”,对于如何处理兴趣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母亲一直对他表示出尊重与信任。


他说妈妈的作法让他认识到“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现阶段最重要的,但在搞好它的前提下,参与一些其他的活动,也是我们的幸福。”


启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04 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安徽状元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广东状元张恒说:“我爸是个比我更爱学习的人,从记事起,半夜里就经常有人叫爸爸回单位处理电气故障,他总是‘手到病除’,爸爸用他的实际行动教给我:知识无尽头,活到老,学到老。”


启示:对孩子,说点什么,不如去做点什么。


05 比成绩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起分数,父母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


安徽状元丁雅琦的妈妈说:“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这句话几乎代表了采访中大部分状元爸妈们的心声。


比起分数,爸妈们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幸福感......


也许这些状元们最终不一定能成为人中龙凤,但学生时代养成的思维习惯必将令他们终身受用:譬如独立思考的能力,神采飞扬的自信,破釜沉舟的执着,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在奋斗过程中一刻也不敢停歇的毅力等,高考验的是孩子的脑,其实更是孩子的心。


06 因材施教


在采访中我也看到了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用对了人,并没有遭来孩子的反感。


广东状元张恒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难免还会有点自满,对此爸爸早已察觉,他清楚地知道孩子不需要再从他的赞美中获取自信,所以就义不容辞的扮演起了“严父”的角色。


“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爸爸虽然偶尔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更多的还是“泼冷水”,及时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这种教育方式戏称为“批评式教育”,也许他的方法看上去和不少教育专家推崇的“赞美式教育”背道而驰,但我却觉得很适合我。”


另一个故事则来自广东数学单科状元吴子维,现在的教育常常反对“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他的妈妈就是幼儿园开始,每天吃饭前都出一道加减法给他,以至于小学前他就掌握了三位数的运算。


启示:教育也不是千篇一律,必须针对孩子自身特点,灵活运用。


07 阅读经典,培养语感,扩宽思维


腹有诗书气自华,龙应台、莫言、毛姆、费曼……小时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读大家经典,这是许多状元在采访中提到的阅读之路。


不可否认,阅读确实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北京语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孙婧妍在文中说道:“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


而阅读的培育也绝对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婧妍说父母从小就爱给她读故事:“我的父母通过一个个童话、一篇篇传奇、一段段故事,通过他们戏剧性的朗读声和投入的富有张力的表情告诉我,在那些冷漠的方块字背后,在那些繁复的语法规则背后,在那些千变万化的读音背后,那些文字传达出的精神,那些讲述的声音蕴含的感情,才是中文真正的所在。”


正如《海的女儿》的内核是爱与牺牲,《夸父逐日》的内核是执着,《秘密花园》的内核是自然与成长,中文的内核,是它所包含的精神,是它所蕴藏的感动。


启示: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更是理解人生的途径。


08 题不在多,在于总结


96%的状元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99%的状元都会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错题集。


勤奋并不是获取高分的金钥匙,北京状元梁思齐说平常自己用来放松的时间很多,但学习起来效率就很高,教育学理论里面有个“有效时间”的概念,学习的时候若自己都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就不会漫无目的地什么都做。


做题不在量在质,其实题型就那么多,把盲点都找出来就无敌了。


除了总结能力,归纳联系能力也能让学习事半功倍,浙江状元傅睿在谈到学习方法时,就表示自己十分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习惯将各章知识点连成网状记忆,而且这种联系不是仅限于同一科目中,当今高考考的往往是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科目与科目间知识点的串连学习显得更为重要。


启示:比起死读书,傻做题,善于总结,找到方法,才是获得高分的金钥匙


09 作息规律,热爱运动


这点虽然很简单,但我却觉得特别重要,也许正是由于学习中并不崇尚“题海战术”,采访中98%的状元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学习是场持久战,没有强健的体魄如何能撑过12年。


启示:从小培养孩子规律作息,运动习惯,将令孩子受益终生。


10 学会放手


在聊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的状元爸妈们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名清华学霸在采访中回忆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我五岁的时,天气很热,想要喝饮料。妈妈给钱给我,让我自己去买,我害羞,因为从未尝试过,害怕,就不肯自己去。


妈妈就告诉我,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去买,然后喝,二是自己不去买,那就忍着,回家再喝水。我犹豫了一下,选择了忍着,妈妈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就尊重我,也不评价我,回顾这一路,是爸妈的尊重与放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主动思考。


启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孩子才能不断长大,独立,超越父母。


也许这些状元们最终不一定能成为人中龙凤,但学生时代养成的思维习惯必将令他们终身受用:譬如独立思考的能力,神采飞扬的自信,破釜沉舟的执着,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在奋斗过程中一刻也不敢停歇的毅力等, 高考验的是孩子的脑,其实更是孩子的心。

[本文为丹妈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丹妈是资深童书编辑,儿童心理咨询师,用经典图画书(jingdiantuhuashu)这个原创平台,为你分享提升孩子幸福感的一切好书、影、音、物、育儿好文章。]

延伸阅读:

杨绛: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学习兴趣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晚了

80后中科院美女学霸冷漠回应:想破解中国北斗导航,只有一个办法……

一位“学霸”妈妈在中考一百天之前写给儿子的话

一位“学霸”妈妈给初三儿子的一封信

一位考上清华的学霸,给中国父母的8个忠告!

学霸含泪分享:我走过的弯路,你们不要再走!

悟空是如何练成“学霸”的?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教育圈兴趣部落”轻松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