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村教育大有可为

2017-10-02 金巨林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金巨林-农村教育大有可为配图

【金巨林专栏】

农村教育大有可为

图、文|金巨林(安徽省寿县正阳中学教师)  


序言


我的这篇文章打算从一则寓言故事说起:


有两只青蛙不小心掉到一个很深的坑里,当其他青蛙看见这个坑有多深时,就告诉他们:“别再努力了,你们死定了。”


有一只青蛙相信了它们的说法,放弃了挣扎,躺在坑里,慢慢地死去了。


另外一直青蛙却继续努力跳着,其它的青蛙不停地告诉它,不要再费力气了,但是越说,这只青蛙越努力,终于跳出了坑外,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他以为其它青蛙一直在鼓励它跳出来呢!


故事结束了,带给我们许多的思考,那只死掉的青蛙就是因为耳朵太好使了,听了众青蛙的话就放弃了,而那只耳朵听不见的青蛙却活了下来!


不知为何,从这则寓言里,我看到了农村教育的光景,我觉得绝大部分的农村学校就像那两只掉在深坑里的青蛙,茫然无措,不知道出路在哪里。面对高中考的压力,我们由于没有优秀生源,在升学率上渐渐失去信心:许多老师忙于跳槽,忙于进城;剩下来的也如同那只耳聪的青蛙,相信了各样说法,放弃了挣扎,躺在农村学校这座深坑里,无所作为。


我想,如果我们果真把农村学校看成一座没有出路的深坑,就学一学那只失聪的青蛙吧——把各种声音当作鼓励,仰望星空,立足脚下,努力跳跃,寻求出路。


一、仰望星空


对于教育者来说,我们的星空就是国家的教育方针。


党的十八大首次凝练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2个词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是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培养合格公民,是教育者的首要责任,我们要对学生加强道德养成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教育学生把国家、人民、民族装在心中,注重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努力做一个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习近平语)。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的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他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殷切期望,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好老师的品质: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结合时代的需求,站在政治家的高度,他对“传道”作出了崭新的解释,鲜明地提出:“好老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他勉励广大教师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去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摘自“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


二、立足脚下


对于广大农村教育者来说,我们的脚下就是农村这块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其实,当我们真正做到立足脚下,用心研究农村教学的实际时,我们会发现农村教育大有可为。


(一)树立好品德


在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数十年来,农村渐渐成了以老人和孩子为主要群体的地方,孩子从小就离开父母,品德教育处在失控状态之下。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只能停留在“养”上,“育”的方面却是一片空白;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自私、越发放纵,以致于连家长也无可奈何。针对这样的实际,学校应当及早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联络家长,家校携手,利用课堂教学,开展各样活动,帮助孩子从小树立好品德,成长为品格高尚的人。


我们的教育,从始至终都应当是人的教育,学校应当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培养好习惯


农村学校的学生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自由散漫,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不能灰心,更不能嫌弃;要耐心引导,细心管理,尽力帮助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有的孩子晚上爱玩手机,早上好睡懒觉,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劝诫,一次又一次地督促,不仅要教育学生,还要开导老人,让他们帮助管理好孩子的作息时间。有的孩子贪吃零食,不好好吃饭,家中的老人无力管教,任由孩子;老师要及时干预,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的孩子理想模糊,学习上态度松懈,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老师要循循善诱、细心引导,热心鼓励,帮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润泽好性情


学校,是读书的地方。读书,能够启迪智慧,润泽性情。现在,随着均衡教育的推进,农村学校已经拥有了图书馆、阅览室。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些空间,扎扎实实地开展各样读书活动,让学生的灵性在书香中得着开启,让学生的视界沿书山得以拓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面,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广泛开展阅读活动,拓展他们的眼界,比提升他们的分数更有助于他们的成长——阅读,能填补他们成长中的孤独,重拾他们在孤独中遗落的情商,让孩子的性情得着润泽,心灵得着慰藉。


(四)锻炼好身体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这里有清新的空气,有宽阔的场地,农村学校应当利用环境上的优势,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另外,农村中学也可以利用地方优势,引进民间武术,让学生能够在长身体的黄金年纪得到最好的锻炼,习武修心,健康成长。


总之,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如果放下升学率的虚名,立足乡村教育的实际需要,脚踏实地,将教育工作落到细处、小处、实处,那么农村教育将大有可为。


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说农村教育就当放弃升学目标;恰恰相反,我觉得农村教育应当脚踏实地,深耕细作。升学是向上生长的一根枝条,立德是向下扎根的树人之本,根深叶方茂,树大果必多。


后记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改变。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人们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影响下,价值观普遍向“钱”看,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朴实的孙少安在发家致富后上县城参加表彰会时就深刻地感受到:“过去人们看的是成分,现在看的是你腰包里有多少钱。”


现在呢,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缺吃少穿的日子早已成了过去,物质文化建设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现在我们所缺的是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的建设。


从表面上看,农村教育目前如同处在深坑中的青蛙,看不到出路;其实,农村最缺的和最容易开展的就是人的教育。当年,陶行知为了中国的教育,舍弃美国的高薪回到中国,又脱去西装革履来到农村,因为他看到了最应该得到教育的地方是农村,最应该接受教育的是农民子弟;所以,他来了,并扎扎实实地做了,他建立学校、培训教师,他改变了农村人的精神面貌:他是真正伟大的教育家。如今,我们这些农村教师,也当脚踏实地,为着农村孩子的需要,实实在在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现在,让我们这些农村教育工作者做那只失聪的青蛙吧,让我们仰望星空、立足脚下,努力跳跃吧,出路就在你每一次认真的腾跳之间!

(本文为金巨林老师原创投稿)

延伸阅读:

你有没有读书给你的孩子听

我幸福,我是一名教师

对不起,我只是个老师!道出了无数教师的心声

跟付教练学教书

点一盏心灯,让学生温暖前行

家庭教育要刚柔并济,既要培养习惯,更要培育人格!

我为什么辞掉了正式在编的教师工作

千根线万根线,教育孩子必须抓住这三根线

满分作文震撼数亿人:千万别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梁漱溟:自学,是一片向上心

决定孩子人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这八件事一定要教孩子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教育圈兴趣部落”轻松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