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论道:如何让教室不断生长

2017-11-30 黄和萍 刘慧珍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重庆论道:如何让教室不断生长

原创作者|黄和萍 刘慧珍 哎呦教育

校长传媒获得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哎呦教育-ID:myedu-”


近日,“新学校香山训练营重庆论道:不断生长的教室”主题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研究,把研究的成果付之于行动”,这一年多来,新学校香山训练营始终秉持公益本质,组织多次入校研讨,助推校长办学。这次走进重庆南岸区龙门浩小学和重庆市南岸区御峰小学,围绕以下四个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1、一间教室可以发生什么?

2、教室如何才能生长?

3、在龙小体验教室的生长性。

4、教师成长,教室才能生长。


活动一:校园文化体验


在御峰小学、龙门浩小学体验校园文化带给学校、教室的变化。

       

富有设计感而又符合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全是吴校长和老师们自己设计,从空间到造型,无不体现教育人的情怀。

  

御峰小学,御行登峰,御知则乐,御行则趣。


龙门浩小学,鱼跃龙门。书香启迪智慧,参与开创未来。


  


活动二

在龙小体验教室的生长性


“新学校香山训练营之重庆论道:不断生长的教室”主题研讨会第二场活动在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小学涂山校区进行。通过参观校园、课例展示、互动体验、现场点评、教师汇报等方式,让与会者走进“教室”,体验教室的生长。

 

“好漂亮,校园绿化根本不像一间才使用五年的学校。”当走进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小学涂山校区时,参会的校长和老师们都惊叹道。


校长和老师们参观了龙小的原创部落、造物坊、VEX机器人工作坊等,在学生讲解员的讲解下,感受到生长中的特色教室。

 

吴红川带领他的团队,除科技课程外,还开发了一系列课程:阅读课程、书写课程、活动课程……在他的学校,一间间教室因为老师不同,学生不同,课程开发的角度也不一样。


校长和教师们看了STEM+课程展示。工作才3年的唐庆阳、苏抒老师分别展示了《智能钥匙提醒箱》、《搭建你我的梦想》。


在课堂上,教师张扬学生个性,关注着怎样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站到“教室”中央,学生是“教师”、教师却成了“学生”,大家参与其中,感受着来自孩子内心的潜力和精彩的生长表现。 

 


活动三

交流与分享:一间教室可以发生什么?


看学校怎么生长,基于其中的教师和使用的人,要做教育思想的创新,就要看教室空间、教师角色、教室里的学生、教室里的学习。


一间教室的发生是和老师、学生、课程分不开的。打破空间局限,让课程落地,通过课程再造让学生成长是我们要思考并实践的课题。


如何让成绩与成长共同实现?


“为孩子的成长做准备,空间和教学要匹配。”来自青岛立新小学的王剑平校长首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青岛立新小学,不止有行政班级,更有三种不同的教室:回到学生本身、专注阅读的1号教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2号教室以及打破围墙,让家长一同成长的3号虚拟教室。王剑平说:“三间教室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开放包容,才能让学习真实的发生。”

表达爱也是一种能力——走廊里的表白板


“这样的教室拓宽了对传统教室的理解。”有人提问:虽然很多学校也是号称一切为了学生,但观察它们的行为,显然是背道而驰,是哪些现实障碍造成了这样的偏差?

 

在王剑平校长看来,这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为什么教室桌椅是秧田式摆放?方便教师讲讲讲,没把学生放在中央,还是老思想在作怪。”


但在江西永丰县中学的教科室曾小慧主任看来,秧田式摆放是暂时无法改变的方式。在她的班级里,目前有七十多名学生,班额大,曾小慧就只能在其他方面做改变,积极做班级文化建设,坚持课前3分钟、最后一课的仪式活动构造,班级文化的逐渐渗透等方式让最差的班变成了全县最好的班。


做力所能及的改变,成长才有更多的可能性,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书本之间有更多联系,眼里有了孩子后,到处都是可教育的资源。

 

御峰小学一(1)班教室一角


教室不止局限于有形的行政教室,如何突破空间的局限,青岛启元学校的李红梅校长介绍了学校的选课走班、跨年段走班、与高校联合的学生课题研究等。着重于课程,让孩子们在不同的教室里,找到成长的契机,发现自己。


先抓好“教室”常规,再谈课程,才能让“教室不断生长”。听了前面几位校长老师的发言,江西永丰县实验学校的刘慧珍校长谈了自己的想法。永丰县实验学校是一所9年一贯制学校,拥有6000多名学生,刘慧珍刚接手这样一所“航空母舰”,学生多,生源差也不能成为不变的理由,开始做看得见的改变,整理卫生,早读,课前三分钟展示等,为长远的目标做准备。走出办公室去发现问题,找到可以一起改变的教师。

 

会场照片


确立目标靶向、让老师自觉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老师、通过愿景唤醒沟通、引导式会议……

      

成长必须有成绩,没有成绩的成长是虚化的,只有成绩的成长是走不远的,所有的学习、课程都不能影响学生的成长规律。


学校是为谁而建的?“人”才是我们要考虑的核心。

      

的确,教育不能因为要方便管理而导致我们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实际教学行为不相符。

      

因为教室是孩子们真正学习的地方。

     

如何激发“老师、学生”的内驱力?

      

校长要赋予老师工作的意义感,用另一个维度改变教师成长,帮助老师找到工作的意义感,给老师提供自主成长的空间。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团队成长的好方法。“收集问题——梳理问题——分组研究——解决问题——点评指导。”创造机会激发老师内驱力!      

  

老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源动力,要孩子站在教师的角度,让学生成为老师。找到人生的目标,这一切都不容易,但所有困难都会成为我们成长的阶梯!


活动四   

御峰讲堂(第三期)  

     

郑州创新实验学校王昌胜校长进行了“生长——未来学校学生成长的核心”的主题报告,对教室中学生和教师如何生长讲出了自己的思考。

 

王昌胜讲了几个故事,一是跟着课本走湖南—“走进毛泽东”;二是家校合作鲜见爸爸身影,男孩整体表现缺乏阳刚之气,基于此做了“爸爸去哪儿”;三是茶文化课程的采茶活动;四是家长深度参与,把校庆做成课程,2013年的六一晚会等故事……

      

王昌胜以故事的形式分享促进教室生长的经验。丰富的班级活动、显性的班级文化、自主的管理文化……


课程开发、累加,让教育有独特性,才能增加师生的幸福感、快乐感。独特性有助于幸福感的建立,每个人、老师、形式都有成长的可能性。


王昌胜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详解了如何引导孩子自我做决策,建设支持性的班集体,将班级建设成有意义的学习空间,建设成孩子们的心灵居所;有角落、有故事、有秘密。

 

做完报告,现场成了解疑答惑的课堂,纷纷说出目前遇到的困惑。有校长提出:教育的生长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那如何去发现教师的优点,怎么对待不负责,不作为的教师?

 

“涌现。”王昌胜首先提出两个字,他认为,当一个组织的做法不断涌现,学习型的氛围和组织才呈现,学校的规划根据教师的需求来做。


怎么发现教师的优点?王昌胜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处理和解决事情比别人快。

2、准备关键事件和人,帮助搭平台,提供支持。

3、想改革,需要给教师提供安全感,提高积极性。

4、做好评价—导向功能,教师只做你想检查的,不做你真正需求的。

5、双向评价,日常的行为和绩效,自评和年级组评价。

 

怎么对待不负责,不作为的教师?他认为,必须把教师激活,要走进教师的内心,找出原因,理解他,要创造机会,向上和向善,一个一个去激活。


以新教育观来关注“教室”——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关注学生生长——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关注教师——实现目标实现的路径;关注课程——致力于通过“不断生长的教室”来促进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提升。

教学楼走廊里的“讲堂”


活动五

龙小特色课程和班级文化建设交流     

       

“课程是一间教室的中心,课程的质量决定着教室的高度”,龙门浩小学在三年前,就开始了班级文化特色项目课程建设。吴红川校长和龙小的一线教师们,开始做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

吴红川从《纽约客》一张杂志封面谈起,人工智能日渐精进,未来职业教师被淘汰概率仅为0.4%,认为教师职业的特征与特质,决定了教师这一职业是不可能轻易被取代的。如果出现被取代的几率在不断增长,那一定是这些特质在我们的职业生活中出现了大幅度的减少和弱化。


学校教师就是以班级及学科两条线被网格化。面对现实怎么做突破?吴红川改变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点:细化着力点、调整细节、关注班级和关注教室。


楼梯间改造的阅读空间——御书房

要践行,必须要理清这些概念:


教室里的人是怎样流动与交往的?学习又是如何在教室这个空间里发生的?一间教室可以发生什么?


基于现行的教室及学习的现状,我们的教师该如何生长才有教室的生长学生的生长?


教室是什么?教室是谁的?教室每天都在发生什么?


基于现行的空间和时间的确定,我们的课程该如何调适和改进,才有学习的发生和效率的提升?


吴红川认为,教室是有五个特性:


(1)教师引导并激励学生的场所,

(2)师生平等互动的场所;

(3)学生自由表达的场所;

(4)教室里的一切生活学生都有参与的权力;

(5)教室里的一切事件都是让学习得以发生的契机。


理清这些概念,他开始自己的实际行动 : 1.明确教室属性划分。2.调整其间的行为方式。3.调整课程课堂的展现。


最后,吴红川说,要依托网格化实现定位,但不要被网格化所束缚。教师应该是自由行走的人,教育应该是灵动的事业。真正自由行走的人来从事灵动的教育事业,那应该是天底下最为曼妙的景象。


 “御”见未来


接着,11位来自一线的老师的分享虽各有话题:班级建设、个人成长、课程开发,但又紧扣学校、班级、个人、团队发展和特色。


每位老师通过自己成长的案例,学生在各种教室成长的成功案例来传达一间教室的故事,从“不会参与——主动参与——智慧参与”,每个教师都可以做项目,项目制又让每个教师成长为多面手。


教师就是课程,他们不仅是真实的践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生者。每个人对教育的理解切入点不同,但都充满情怀、智慧、激情与梦想。


八年的时间,龙小师生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初的试点学校,到摸索中进行的班级文化项目,教室、师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龙小的班级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教室布置,而是通过班级文化项目建设和课程开发实施来帮助学生在班级里不断成长、全面发展、最终将龙小的孩子培养为愿参与、能参与,会参与的现代小公民。


 “书香启迪智慧,参与开创未来”,正是龙门浩小学的办学理念。

一年级教室门口的身高赛跑图


活动六

针对分享提问,针对问题再次分享


什么是成长?就是不断打破你的舒适度,挑战你的舒适区。用一个关键事件、一个关键人物、一本关键书籍来推动、激发老师成长,这个关键由谁来提供?有时是自己,有时是校长。


多样化才能让学校充满活动,而面向未来的参与式范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校为中心。

        

“在生长的时候,是否有抱怨,轻松而倦怠,安定而麻木,做哪些事情可以让教师发展?怎么短时间去发现优秀的青年老师?”在校长教师的精彩分享后,校长老师们赶紧抛出问题,希望得到解答。


吴红川说:“看到生长的力量,与自己学校发展的相关一定要关注;提供平台,给机会。”

 

“挖掘建立归属感和安全感,才会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周兴福说,他补充道,一个学校的格局很重要,百年老校龙门浩小学和新生的御峰小学,都注重参与,让学生去创见未来,且极具个性化,放权不放任,这样的学校,抵抗力才强。


校长们认为老师们的成长分享,让他们受益匪浅。他们说龙小是一所有“光环”的学校,学生脸上有阳光,教师头上有亮光!学校教师的成长让人感觉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吴校长及其教师团队、龙小和御峰小学,如此出色,用心追求如此不同,空间利用开发非常有设计感,打破了他们以往对重庆教育的旧认知!

此次“不断生长的教室”主题研讨会议,由华樾(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天真蓝教育传媒有限公司主办,重庆市龙门浩小学和御峰小学承办。通过主题报告、头脑风暴、工作坊研讨、实地考察、课堂观摩等方式,为教室不断生长,面向未来的教育提供新的切入点。


一年多来,从“开启一场中度变革——从改善学校管理结构入手”主题学习,到重庆训练营延伸活动,校长们在交流、分享中得到滋养、提升,五次活动,走进北京、珠海、青岛、新疆、重庆,每所学校都让我们惊艳!

 

教育,天真蓝!

延伸阅读:

北大博士中学从教3年记:教育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

李希贵: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李希贵:老师,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

李希贵:不要轻易对学生做结论,不要轻易挥动处罚的大棒

李希贵:学校改革,首先得改“人人都可以指使老师”的现状!

斯坦福实验告诉你:“表扬”与“鼓励”的差别有多大?

班主任总结:9个拉低成绩的致命坏习惯,多少学生改不掉!你家孩子中枪了吗?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上篇)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下篇)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