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元培: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

2018-01-15 教育部新闻办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他,用尽毕生精力,奠定中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他,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写进历史;他,心系国家、教育救国,为我国的教育、文化、科学事业作出极大贡献……他,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大家蔡元培先生。今天,是先生诞辰150周年,让我们一起来重读先生名言名篇,感受先生的智慧……


人物介绍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他很多真知灼见,如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主张“沟通文理”等等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蔡元培名言

倾听先生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蔡元培名篇

先生智慧


▌先生谈做学生——


时过近百年,先生给予学生的几点希望,依然鲜活、依旧实用,让我们来听听先生的谆谆教诲:

《对于学生的希望》(节选)


      五四运动以来,全国学生界空气为之一变。许多新现象、新觉悟,都于五四以后发生,举其大者,共得四端。



一、自己尊重自己


吾国办学二十年,犹是从前的科举思想,熬上几个年头,得到文凭一纸,实是从前学生的普通目的。自己的成绩好不好,毕业后中用不中用,一概不问。平日荒嬉既多,一临考试,或抄袭课本,或打听题目,或请划范围,目的只图敷衍,骗到一张证书而已,全不打算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人,自己和人类社会有何关系。五四以前之学生情形,恐怕有大多数是这样的。

五四以后不同了。原来五四运动也是社会的各方面酝酿出来的。政治太腐败,社会太龌龊,学生天良未泯,便忍耐不住了。蓄之已久,迸发一朝,于是乎有五四运动。从前的社会很看不起学生,自有此运动,社会便重视学生了。学生亦顿然了解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在人类社会占何种位置,因而觉得自身应该尊重,于现在及将来应如何打算,一变前此荒嬉暴弃的习惯,而发生一种向前进取、开拓自己运命的心。


二、化孤独为共同


“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中国古人的座右铭,也就是从前学生界的座右铭。从前的好学生,于自己以外,大半是一概不管,纯守一种独善其身的主义。五四运动而后,自己与社会发生了交涉,同学彼此间也常须互助,知道单是自己的好,单是自己有学问有思想不行,如想做事真要成功,目的真要达到,非将学问思想推及于自己以外的人不可。于是同志之联络,平民之讲演,社会各方面之诱掖指导,均为最切要的事,化孤独的生活为共同的生活,实是五四以后学生界的一个新觉悟。  


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


从前学生,对于自己的学问,有用无用,自己的能力哪处是长、哪处是短,简直不甚了解,不及自觉。五四以后,自己经过了种种困难,于组织上、协同上、应付上,以自己的学问和能力向新旧社会做了一番试验,顿然觉悟到自己学问不够,能力有限。于是一改从前滞钝昏沉的习惯,变为随时留心、遇事注意的习惯了,家庭啦、社会啦、国家啦、世界啦,都变为充实自己学问,发展自己能力的材料。这种新觉悟,也是五四以后才有的。


四、有计划的运动


从前的学生,大半是没有主义的,也没有什么运动。五四以后,又经过各种失败,乃知集合多数人做事,是很不容易的,如何才可以不至失败,如何才可以得到各方面的同情,如何组织,如何计划,均非事先筹度不行。又知群众运动在某种时候虽属必要,但决不可轻动,不合时机,不经组织,没有计划的运动,显然做不成功,这种觉悟,也是到五四以后才有的。于此分五端的进行:


(一)自动的求学  

在学校不能单靠教科书和教习,讲堂功课固然要紧,自动自习,随时注意自己发见求学的门径和学问的兴趣,更为要紧。


(二)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  

学生对于社会,已经处于指导的地位。故自己的行为,必应好生管理。有些学生不喜教职员管理,自己却一意放纵,做出种种坏行。我意不要人家管理,能够自治,是好的。不要管理,自便放纵,是不好的。管理规则、教室规则等,可以不要,但要能够自守秩序。总要办到不要规则而其收效仍如有规则时或且过之才好,平民主义不是不守秩序,罗素是主张自由最力的人,也说自由与秩序并不相妨。我意最好由学生自定规则,自己遵守。


(三)平等及劳动观念  

朋友某君和我说:“学生倡言要与教职员平等,但其使令工役,横眼厉色,又俨然以主人自居,以奴隶待人。”我友之言,系指从前的学生,我意学生先要与工役及其他知识低于自己的人讲求平等,然后遇教职员之以不平等待己者,可以不答应他。近人盛倡勤工俭学,主张一边读书,一边做工。我意校中工作,可以学生自为。终日读书,于卫生上也有妨碍。凡吃饭不做事专门暴殄天物的人,是吾们所最反对的。托尔斯泰主张劳动主义。他自制衣履,自作农工,反对太严格的分工,吾愿学生于此加以注意。


(四)注意美的享乐  

近来学生多有为麻雀、扑克或阅读恶劣小说等不正当之消遣,此固原因于其人之不悦学。尤以社会及学校正当之消遣为主要原因。甚有生趣索然,意兴无聊,因而自杀者。所以吾人急应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剧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但切不要拘泥,只随人意兴所到,适情便可。如音乐一项,笛子,胡琴都可。大家看看文学书,唱唱诗歌,也可以悦性怡情。单独没有兴会,总要有几个人以上共同享乐,学校中要常有此种娱乐的组织。有此种组织,感情可以调和,同学间不好的意见和争执,也要少些了。人是感情的动物,感情要好好涵养之,使活泼而得生趣。


(五)社会服务  

社会一般的知识程度不进,各种事业的设施,均感痛苦。五四以来,学生多组织平民学校,教失学的人以普通知识及职业,是一件极好的事。吾见北京每一校有二三百人者,有千人者,甚可乐观。国家办教育,人才与财力均难,平民学校不费特别的人才与财力,而可大收教育之效,故是一件很好的事。又有平民讲演,用讲演的形式予平民以知识,也是一件好事。又调查社会情形,甚为要紧。吾国没有统计,以致诸事无从根据计划,要讲平民主义,要有真正的群众运动,宜从各种细小的调查做起。此次北方旱灾,受饥之民,至三千多万。赈灾筹款,须求引起各方的同情,北京学生联合会乃思得一法,即调查各地灾状,用文字或照片描绘各种灾情,发表出来,借以引起同情。吾出京时,正值学生分组出发,十人一组。即此一宗,可见调查之关系重要。


选自1921年2月25日《北京大学日刊》


先生谈家庭教育——


很多时候,大家容易更注重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孩子人格修养方面的培养。这方面的缺失,往往会造成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和梦想的能力。人格的修养将会成为孩子人生方向和发展的核心要素。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先生的观点: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第一大关键

接受现实,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要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生活中的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确是一门“大本事”。


第二大关键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然而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家长要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让孩子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第三大关键

要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孩子是脆弱的,但是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却很难融入社会。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家长要教他勇于正视失败,用自信取代自卑。不要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同样也不能过度夸赞孩子。



第四大关键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家长应当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家长对孩子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孩子一旦缺乏处世能力,单纯依靠父母,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生活中。要不断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第五大关键

让孩子敢于梦想


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善待孩子的兴趣。每一个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有梦想才有创造,当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第六大关键

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当孩子善于谈吐时,最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同时要教导孩子善于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团队合作时,善于运用合作比知识更加重要。



  第七大关键

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让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大关键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首先要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当孩子学会欣赏别人之后,才会欣赏自己,鼓励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在他人的辅助下,正确认识自我。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ID:jybxwb”,节选自《新人生观 蔡元培随笔》 北京大学出版社

延伸阅读: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先生倡导的办学方针,影响深远!

北大博士中学从教3年记:教育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

蔡元培的治校与五四运动

俞敏洪: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学会不把自己当人看

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面试学霸:像一个模具打造出的“家具”

北大教授: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