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现儿童”之:最重要的是养心

2018-04-16 杨树军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杨树军专栏】

“发现儿童”之:最重要的是养心

原创作者|杨树军(深圳市固戍小学校长)


“他只需要坐在那里玩玩具。”对儿童来说这已经是全部,其他问题都是我们的——比如坐在哪里玩,玩什么玩具,以及开不开心。


其实他可以以这种方式度过一生——不是说一辈子沉迷在不同的游戏中,而是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成年人总喜欢去打搅他们,他们也被迫来应付我们,最后只剩下了应付。一个人长大的意思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该顾及(应付)别人的感受。


但是儿童原本无比富有,即便他只有手中的玩具。是错误的环境和教育告诉他,除了玩具他还需要很多东西。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提示他,他身上有很多孔洞。今天填补了一个,明天又会有新的孔洞产生。孔洞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最后他会变得焦头烂额——这几乎就是我们目前每个人的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觉得自己一直处在不满足中。移动互联、互联网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比特币……我们永远在焦虑中,因为周围的声音一直在告诉我们:你即将落后!你应该拥抱未来,至少也要拥抱“拥抱未来者”。所有人都害怕自己落伍,淘宝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美团正在从另一个角度改变我们人生;桥永远不够长,高铁还得提速——每个人都奇怪,欧洲人怎么还在骑自行车呢?美国人的汽车不是早就过时了吗?


这些都是我们当下的需求吗?或者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的越来越幸福了吗?



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历史的演进是为了人类的福祉,现实也无法印证科技进步跟民众的幸福指数总是成正比。


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在坦然享受高铁带来便捷的同时,还可以试着在内心重新建构我们专属的文化方式。


龚自珍48岁那年从北京辞官回家乡杭州,事业遭遇挫败似乎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今天北京至杭州一千五百公里就是两杯咖啡、一个飞机餐再加上一次不充分的发呆;如果乘坐高铁,也就是风驰电掣的五六个小时而已。发呆的时间足够,只是心里很难安静下来——你分明觉得身体以这种方式移动非常不自然。


龚自珍却有办法用八个月时间把这三千里的物理空间走成了九千里的“诗和远方”。


在这八个月中,龚自珍诗兴大发,每得一诗即书于草纸,团成球顺手丢进一只旧竹篓中。漫长而美妙的旅途终于接近尾声了,诗人点算所获“得纸团三百五十枚”,这对于他的一生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没有这次旅程,我们甚至不可能见证诗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样的悲悯。


究竟有什么在前方等待已经习惯了飞机和高铁的我们呢?“等我忙过这一阵子,就可以……接着忙下一阵子了。”传统的旅游方式是跨上一只毛驴,晓行夜宿,沿途拜访凭吊,以及间或的偶遇。比如某一次住店,夜深人静的时分,一只幻化成美人的狐狸悄然潜入了你的房间——所谓的赶路也只是为了下一次的邂逅。


五六个小时跟八个月之间有什么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我们粗鄙的心与龚自珍清风一般的好心情。龚自珍们的好心情来自于他们柔软的心灵,这大约源于他们儿时被充分涵养过的灵魂——这可能正是中国传统儿童教育擅长的部分。


网约车区别于传统出租车的特质是司机讲普通话,全程使用“导航”,除了上下车,不跟乘客说一句话。大部分传统出租车司机拒用导航,因为这事关职业尊严——更要紧的是在小小的网约车车厢里只有标准和规范,那里肯定没有为“心”预留位置。


这是我们这个功利时代的标志之一。



一个古代中国儿童的成长环境大概包括以下元素:淳朴的乡野、神鬼传说、诗教……更多的就是无穷无尽的疯玩了吧。


我们今天也会觉得让孩子们玩耍是对的——既然是玩,就应该让他们玩得更高级、更有意义!这又是我们的功利心了。一个孩子一次次从高处丢下一只破拖鞋,从本质上讲,它跟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那此自由落体实验并没有区别。


但是当我们有组织,有预谋地组织孩子们去开展更高级的“玩”时,事情就已经走样了。“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场娱乐节目当然是越热闹越好,但通过某种形式的比拼获取的只能是知识和技能,这与真正的教育相去十万八千里。另外我们都不相信,那几个“导师”真的储备了那么多东西,并且可以随手拈来。


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如果整个教育系统的设计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挑起学习者之间的竞争就是最有效率的。但这真是教育原本的样子吗?


知识跟我们到底有什么关系?一个东西原来在在那里,我们不知道,但现在知道了,这有意义吗?关于历史,知道什么时间曾发生过什么事情,可能只是在增加我们炫耀的资本。我们已经习惯沉迷于无限庞杂的讯息,说到底,不知道那些讯息我们并不会缺少什么。


但有些东西是不能缺少的,比如一颗柔软的心。


卢梭坚持让他的“爱弥儿”在12岁之前,远离城市到乡村去长大,仅仅接受大自然的教育。他获得的仅仅是跟他这个年纪匹配的理性,或者说他获得的是更有价值的感性,更重要的是他尽享了自然所允许的快乐和自由。


我们所有的痛苦都产生于我们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卢梭相信大自然的美妙就在于它总是能够理智地安排人的愿望与能力。我们看见孩子前一秒还在嚎啕大哭,下一秒就喜笑颜开了——孩子是没有空间盛放痛苦和忧愁的,或者说他还没来得及学会把这种表达作为某种工具。于是,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越是接近自然状态,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距就越小。


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成长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养心。


养心是安装强大而无限兼容的操作系统,那些知识和技能最多只是APP;柔软的心就是天地般的淘宝而非随时要面临生死抉择的微商。


正是孩子漫无目的“瞎玩”和“疯玩”让他的心灵得到了充分的养护。



这样的过程,用庄子的话说大约便是——逍遥。庄子《逍遥游》里有一棵臭椿树,它大而无当,没有机会成为栋梁之才;对匠人而言它毫无价值。但是只要把它种对了地方,它就可以有大作用——比如我们可以逍遥其下,进入审美的最高境界。


47 36222 47 17027 0 0 2358 0 0:00:15 0:00:07 0:00:08 3430>

最好的学校可能就是一棵这样没用的大树。让一群一群的孩子逍遥其下,以养其心。养心的意思是我们可以让他们的心变成一面哈哈镜,让整个世界在他面前永远都是变形的;我们还可以让他们的眼睛装上“滤镜”,为全世界美颜——最坏的教育是为孩子戴上有颜色的眼镜。


在某种程度上,儿童是生活在“直觉”中的,我们觉得他们处于混沌状态中,实际上,他们是可以跟神沟通的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加速阻断他们与神之间的沟通。


当你获得有关“鸟”的知识,知道面前是一只鸟的时候,你就再也见不到鸟了。你还记得多久没有认真端详过一只麻雀了吗?有的麻雀害羞,有的却很自信。当孩子面前第一次出现一只麻雀时,他一定是无比惊奇的——他真的见到了麻雀!就像一个自闭症人士眼中的世界比你我拥有更多细节一样——尽管我们认为他“不正常”。


儿童是从什么时候变正常的呢?


儿童原本完美的意思是:如果你今天觉得不够幸福,当你拥有一座四合院时依然不幸福。一个女生可爱不是因为她自称“吃货”,而是她原本就可爱。


春天美好是因为春天原本的样子,而不是因为它被人欣赏。面对儿童,成人的唯一使命就是保护他们原本的样子。

(本文为杨树军校长原创投稿,首发微信公众号“杨树军”)

延伸阅读:

冰花男孩、堵高铁者与韩寒

专注于阅读就像钟情于一人

每个人都有一个“笼子”

中国的虐童事件主要发生在家里

评价:让教育对得起我们的孩子

不读书你就是个油腻的小孩

“家庭的归家庭”之:是作业还是“造业”?

学校“关系”之教师与学生篇:教师的大数据时代

学校“关系”之教师与学生篇:教师的大数据时代

我们是在创造历史吗?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

学校“关系”之同事篇——我们是微信同群非好友关系

没有好习惯,孩子学什么都白搭:七大习惯养成法

读书这件小事

校长角色论:校园中示现成长的人

杨林柯:我们的教学为什么不能打动学生

校长角色论:校园里最重要的人

校长角色论:校园里读书最多的人

开学第一课:校长篇

开学第一课:教师篇

开学第一课:学生篇

开学第一课:家长篇

“中国最牛中学校长”之一叶翠微离职,他留下的4个教育启示,句句引人深思……

北京海淀名校长们的超暖心管理细节

一位知名老校长提的八条建议,建议家长都看看!

他为什么从大学出走,出任民办学校校长?

伊顿公学校长:阅读必须渗透到孩子的整个生活中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