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勤读书,你来大学干嘛?

2018-04-17 刘文明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刘文明专栏】

不勤读书,你来大学干嘛?

原创作者|刘文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湖南大学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学风建设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大一大二各班级,每周早自习晚自习加起来不得少于6次”。这一规定让湖大的学生们大跌眼镜,遭到各种形式吐槽。


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接地气的话题。笔者把这条消息通过朋友圈转发,并开宗明义希望学生发表意见。没想到我校学生“反对强制上早晚自习”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在收到的141条留言中,129条明确表示反对,占91.5%。仅12条明确表示赞同。


反对声主要基于大学更应该锻炼学生个人自觉,而不是管制学生统一行动。核心理由是大学教育讲究开放自由,大学生应有更多的自我安排,去开展社会兼职赚生活费、提前接受社会历练可以,去听报告练舞蹈搞学生活动可以,去图书馆自修室读书可以,去实验室实训室做实验练技能也可以,学校应该尊重和鼓励学生自我安排,给学生留出更多自主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发掘自己兴趣,为日后职业发展练本领打基础。


不赞同强制自习的学生还特别提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如果没有心思学习,或者没有具体作业和学习任务,学校强制上早晚自习,把学生集中赶到教室,那么可能就是换个地方玩手机打游戏而已。一方面是事与愿违,违背老师初衷。另一方面,还会影响他人学习。不赞同者因此认为,学校不应该人为制造“巨婴”,应更多强调学生自觉、自立、自省。



这个说法其实忽略了一个基本语境。在学校里,学生以学为本,学习是天职,来学校的主业就是读书学习,其他是副业。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及顺势而为。对于学生而言,抓住大学宝贵学习时间,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读书学习上,才是智者之举。多到教室或者图书馆钻研课本、饱读诗书,且读且思考,此乃读书求学最大的天时地利。大学生必须清楚,时间有限,学海无涯,勤苦读书才是通向世界的大道。大学里认真读书,才是抓住了“西瓜”。如果把别的看得太重,只是“捡了芝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再想读书时,已不再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了。


另外一个语境是惰性人皆有之。外在的引导和必要的他律可使人受到约束而修正行为,养成好习惯。客观上,确实有人缺乏强烈的自我监督意识,明明知道要读书,偏偏自己管不住懒散好玩秉性,这种学生尤其需要老师引导和督促。学生不“自律”,老师主动作为,介入“他律”教育引导,正是恰逢其时。因为读书学习需要一种浓厚氛围,集中一起读书学习,加上老师跟进督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读书学习习惯,营造大学优良学风,促进学生成才。


当然,采取的引导督促措施应该尊重各校制度文化和学生特点,体现以人为本。切忌简单粗暴地出台文件、冷不丁一刀切来个硬性规定,再进行考核通报甚至用纪律处分手段强行推动,避免反感和抵触。最合适的办法是循序渐进,加以引导,形成共识,达成制度文化。


首先宜发动学生,开展“不读书,来大学做什么”大讨论,启发同学们认真思考来读书的目的和任务,处理好学习与其他事务的关系。借此为将来督促同学们到教室自习、实施自修制度先预热、做铺垫。在此基础上,遴选十个左右的学风优良的班级,试点实施自习制度,并加强宣传,让同学们以身说法,从正面角度谈自修制度的益处,让大家都来认同自修此事。第三步,在总结的基础上,在时机成熟时候,向全校发出倡议,循序渐进地在全校范围内推进自修。在工作中,一定从表扬鼓励的角度,注意以老生带新生,以优秀带一般,以个人带集体,以柔性方式推进。这样的话,学生们一定可以慢慢理解、慢慢改变,内化于心,最终达到把学生赶到教室和图书馆学习的目的,促使学校形成好的学风。


不发奋读书,你来大学干嘛?你来大学,老师不管你读书管什么?请记住,腹有诗书气自华。“春风十里,不如读书的你”。纪晓岚的家训中就有“戒懒惰”“宜勤读”之说。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在大学里发奋读书勤奋学习的样子,是老师心中最美的风景。好读书勤学习,务勤勿懒,到教室里图书馆里多学多思,于己于家于国而言,才能获得幸福的终极能力,才会有更加明媚的未来。


作者简介:

作者刘文明系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负责老师。被学生誉为“学生之友”。校长传媒公众号专栏作者。偶有相关教育心得和观点散见于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青年报及中国教育报等报刊。

(本文为刘文明老师原创投稿)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痛批: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

公道方能服人

向负责致敬

师道尊严是老师实干出来的

莫慌!总有老师站在你身旁

对学生的事情,坚决不推脱

唯诚赢尊

让小伙伴们成为最幸福的学生

激励,就要大声说出来

航航之死:核心要关注家长心理问题而非讨伐棍棒教育

服务不休假

标准答案式教育不容羊和船长考题?

异化的博导权须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重逢时,愿我们变得更亲切

感恩的心

用工作细节擦亮学校品牌 ——一次由突发情况引发的情商教育记实

一位高职老师的2018新年贺词

谁说学生难以交流?

落实最重要

对不起,我还是要把您删了!

定了目标就要义无反顾地追求

小心你的爱情表达方式遭到投诉

校运会是师生大联欢而非小长假

知耻近乎勇的学生必成大器

让重奖世界技能选手为技工技能歧视纠偏

对自己工作品质负责

万万莫欺水 ——一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记

是时候刹一刹图书馆占位风了

师友笃信而尊

民办高职扎堆升本扎疼公办高职初心

党课也“疯狂”

教育随笔: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该出手管管不良校园公众号了

每个学生在老师心里都是沉甸甸的

让负责的精神照耀着每一位学生

协同育人:一起来更精彩

学会共处也是一门大学必修课

课堂质量从让手机小憩45分钟抓起

微笑教育有时会比板着面孔更奏效

任性发新生奖学金合法性何在

多问问自己究竟学到了什么

发令禁老师晒旅游是教育部门高级“自黑”

【十分钟微课堂】今天和同学们谈谈“届”和“级”

一位父亲写给升入高中的女儿的信:你又跃上一个崭新起点

写给孩子,关于成长的九封信!

如何把孩子教好?李瑞老师现身说法倾吐肺腑之言

人民日报:教育好孩子,这30个细节不能不知……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教育圈兴趣部落”轻松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