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名家和你聊一聊“当老师”

校长传媒 2019-09-01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园丁,教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一句句的教导,一字字的嘱托,都凝聚着他们的博爱与辛劳……为辛勤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点赞的同时,我们一起聆听晏阳初、陶行知、陈鹤琴、叶圣陶等教育名家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感悟。

晏阳初:既能够做人的先生又能做人的模范

(选自晏阳初《“误教”与“无教”》)


“师范教育”这个名辞倒是很好的。师范二字的意义,是说既可为师,又能做范。有许多做先生的不见得就能做人的模范,能够做人模范的,却都可以做人的先生,希望你们能够做人的先生又能做人的模范,真正负起乡村师范教育的使命来。


我希望各位的有两点:


(一)对于学问的追求


学问的重要,是人人都知道的,无论做什么事,都非有学问不可。别的且莫讲,就以你们本身而言,就得认识社会的整个面目,至少也要知道湖南衡山这一个小圈子,一方面还得明白些做人的道理,多有些常识才行。


(二)对于人格的修养


中国能通中西古今有学问的也不少。可是他们的学问尽管好,若是没有人格,恐怕他们的学问越好,他越能够卖国。有许多什么日本通,美国通,苏俄通⋯⋯根本就通错了,这是什么缘故呢?缘故是没有人格的修养。所以我觉得学问还在其次,人格却最要紧,我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


陶行知:一流教育家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

(选自陶行知《第一流的教育家》)

今日的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两种要素当中得了一种,方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人物。


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像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这是何等的魄力,教育界有这种魄力的人,不愧受我们崇拜。


二、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我们要晓得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由于我们没有尽到责任。责任明白了,就放大胆量,单身匹马,大刀阔斧,做个边疆教育的先锋,把那边疆的门户,一扇一扇的都给它打开。这又是何等的魄力!这种有魄力的人,也不愧受我们崇拜。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一流的人物。


陈鹤琴:好老师要具备这4个要素

(选自陈鹤琴《一个好的教师》)

怎样可成为一个好的教师?个人以为有几个要素,好的教师一定要有的。


1、有慈母的性情


教师的学问尽管怎样的好,教授无论怎样认真,而他的态度不好,儿童收得的效果,总是很少。因为活泼的儿童,见了很可怕的老师,不会产生好感,学习也不会产生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有慈母的态度,热烈的心肠,对待学生如儿女一样,那么教师与学生、儿童间自然会产生感情。


而儿童对于教师,自有一种信仰心,在教学训练中多一些问题容易解决。然而有一部分人,仍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教师的一副极严厉的面孔,只要走进学校就可以看得出气氛不好。兄弟办的学校里的学生,大都是工人子弟,是很顽皮的。而我待他们很和气,他们见我也很有礼貌,从来没有露出过顽皮的样子。这就是以感情去感化他们的结果。


2、怀疑的态度


教育是随社会而变迁的,是因时令而转移的,是时时刻刻在那里变化的。凡我教员们,一定要有怀疑的态度,研究的精神,以谋教材教法的改进,然后教育才有进步的希望。


3、改造环境的精神


我们有这种精神,善于将日常用具改造成极好的教具,变化多端层出不穷,教育才能日新月异呢!


4、要亲身去做


小学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要亲自去做。假使不是如此,不能以身作则,示范儿童,感化儿童,也很难收到教学上的成效的。培根说,人类有许多谬解。我敢说,教师也有许多成见。往往教师只责怪儿童的不是,而不求自己的反省。


如某儿童入学时,是很活泼,守规则的学生。两周以后,却变成顽皮的孩子。原因是儿童能力强,学习太容易,教师指导不得法,又不自省反责,反归罪于儿童,岂非冤枉呢?这都是教师没有亲身去参与,没有尽量地指导,而站在旁观的位置所发生的一种缺点和谬解。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叶圣陶: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

(选自叶圣陶《如果我当老师》)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真诚,真心认他们做朋友,真心要他们做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做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


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只有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


冰心:学生们和我成了知心朋友

(选自《中外名家教育美文选——中国卷》)

我只当过十年的教师。那是一九二六年我从美国留学回来,在母校燕京大学国文系当了一名讲师。那时系里的主任和教师大半是我的老师。校内其他科、系里也有我的老师,总之,全校的教师都是我的师辈!


因此在开教授会的时候,我总是挑个极边极角的座位,惶恐地缩在一旁。大家都笑着称我为Faulty Baby(教授会的婴儿)。


那一学期我还不满二十六岁。


在学生群中就大不一样了,他们是我的好朋友。


我教一年级必修科的国文,用的是古文课本。大学一年级的男女学生很多,年纪又都不大,大概在十七到二十岁之间。国文课分成五个班,每班有三四十名,因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闽粤的学生,听不大懂马鉴主任、周作人、沈尹默、顾随、郭绍虞等几位老先生的江南口音,于是教务处就把这一部分学生分到我的班上。


从讲台上望去,一个个红扑扑的稚气未退的脸,嬉笑地、好奇地望着我这个“小先生”——那时一般称教师为“先生”。这些笑容对我并不陌生,和我的弟弟们和表妹们的笑容一模一样。


打开点名簿请他们自己报名,我又逐一纠正了他们的口音,笑语纷纭之中,我们一下子就很熟悉很亲热了!


我给他们出的第一道作文题目,就是自传,一来因为在这题目下人人都有话可写,二来通过这篇自传,我可以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习惯、性情等等。


我看完文卷,从来只打下分数,不写批语,而注重在和每个人做半小时以内的课外谈话上,这样,他们可以告诉我:他们是怎么写的,我也可告诉他们我对这篇文字的意见,思想沟通了,我们彼此也比较满意。


我还开了一班“习作”的课,是为一年级以上的学生选修的。


我要学生们练习写各种文学形式的文字,如小说、诗、书信,有时也有翻译。我发现汉文基础好的学生,译文也会更通顺。


期末考试是让他们每人交一本“刊物”,什么种类的都行,如美术、体育等等。但必须有封面图案、本刊宗旨、文章、相片等等,同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组稿。也可以向班外的同学索稿或相片。


学生们都觉得这很新鲜有趣,他们期末交来的“刊物”,内容和刊名都很一致,又很活泼可喜。


回忆起那几年的教学生涯,最使我眷恋的是:学生们和我成了知心朋友。


那时教师和男女学生都住在校内,课外的接触十分频繁。我们常常在未名湖上划船、在水中央的岛边石舫上开种种的讨论会,或者作个别谈话。


这种个别谈话就更深入了,有个人的择业与择婚问题等等,这时我眼前忽然涌现出好几对美满的夫妻,如郑林庄和关瑞梧,林耀华和饶毓苏,等等。


有的是我以“大媒”的身份去参加他们的完婚仪式,有的是由我出面宴请双方的家长,为他们撮合。


说起来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他们中有过半数的人已先我而进入另一个世界,写到这里,我心里有说不出的一种滋味! 


我应该停笔了,我说的既不是“尊师”也不是“爱生”,我只觉得“师”和“生”应当是互相尊重互相亲爱的朋友。

老师,

现在的你什么境况呢?

是否有自己的感悟?

来聊聊吧

本文选自“校长派”、“未来教育家杂志”,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延伸阅读:

“幼教之父” 陈鹤琴

陶行知细化素质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学做一个人

母爱是什么?莫言、冰心、余光中、贾平凹等10位名家这样说

叶圣陶:幸福的人,从不晚睡

叶圣陶:教育孩子,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班主任提醒:家长没做好这4点,孩子成绩肯定差!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