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卢勤:爱孩子的十种方法,父母必看!

卢勤 校长传媒 2019-08-31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173m6qwjw&width=500&height=375&auto=0

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出品

请用wifi观看视频


爱是一门需要学习的功课

——爱孩子的十种方法

主讲人:卢勤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就如同孕育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太阳和水那样重要。然而,如此重要的感情,也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爱的误区”。


在当今的家庭中,围绕“爱”的主题,成年人世界和未成年人世界发生了“五大冲突”,出现了“五过”,带来了“五无”。  


一是父母过高的期望,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望; 

二是父母过多的干涉,带来的是孩子的无奈; 

三是父母过度的保护,带来的是孩子的无能; 

四是父母过分的关心,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情; 

五是父母过多的指责,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措。 


正是扭曲了的爱,生产出了“五无”产品。孩子在痛苦,大人在焦虑,社会在反思。

      

面临今天“子孙”身上出现“五无”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反思我们自己,因为有什么样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爱?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爱孩子呢?

    

接下来我将与大家分享10种“爱的方法”。 

一、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二、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三、用爱的心情倾听孩子。 

四、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五、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 

六、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 

七、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 

八、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 

九、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 

十、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 

我们有幸成为今天的父母,就不能忘记父母的责任是在孩子心中播种爱,培养爱,传播爱;我们有幸培育今天的孩子,就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责任是发现爱,感受爱,发扬爱。


爱的方法之一: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爱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营养源。与孩子交流时,成人爱的目光,往往胜过语言。


93岁高龄的日本小儿科医生内藤寿七郎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有一天,一位妈妈带着两岁的男孩前来找内藤先生看病。妈妈说,一升装的牛奶,这孩子一口气就能喝光。因为喝牛奶超量患了牛奶癣,皮肤刺痒睡不着觉,举止焦躁不安。内藤先生不慌不忙地将白大褂脱下,然后跪在那个男孩面前,看着对方的眼睛。“你喜欢喝牛奶吗?”内藤先生温和地问道男孩点点头内藤先生仍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说:“如果不让你喝你特别喜欢喝的牛奶,你能忍得住吗?男孩显出烦躁和不满的神色,并且把脸扭向一边内藤先生并不气馁。他跟着转到孩子面前蹲下身子说:“你可以不喝牛奶的,是吗?”不管男孩怎样不耐烦、拒绝回答,内藤先生的目光一直充满着信赖,口气也十分诚恳。终于,男孩轻轻地点了点头。奇迹发生了。男孩回家后不喝牛奶了,湿疹症状很快消失。一年半以后,他的母亲认为可以喝点儿牛奶了,可男孩说:“大夫说能喝我才喝。”母亲只好请内藤先生来帮忙这一次,内藤先生仍然是看着男孩的眼睛,微笑着说:“你现在可以放心地喝牛奶了。”从那天起,男孩真的又开始喝牛奶了内藤先生通过这件事总结出:哪怕是才两岁的孩子,只要他明白了道理,就能控制自己。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爱的目光足够吗?”这个口号提出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现在听起来仍然觉得十分亲切因为,今天的孩子多么渴望爱的目光!有一次,我乘火车去九江。我睡在中铺,邻床下铺有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在专心地看书。我对她发生了兴趣,用欣赏的目光久久地看着她。小女孩敏感地发觉了我的目光,看得更加认真了。我从中铺下来,坐在她身边跟她聊天。说话时,我一直用疼爱的目光注视着她,小女孩竟然把心里话全掏给了我这个不相识的阿姨。第二天早晨,她非要跟我一起去餐车吃早饭不可。她姑姑说:“别跟着捣乱了,你从来没有一次能把碗里的饭吃光。” 小女孩用渴望的目光看着我。我爽快地对她说:“好,我请你吃早饭。”餐桌前,我问她:“你能吃多少?要吃得光光的,一点儿不剩才行!”小女孩想了想,说:“半碗粥,半个鸡蛋。” “好。”我用信任的目光看了看她,给她半碗粥、半个煮鸡蛋,然后埋头吃起自己的饭 开始,小女孩吃得很好,不一会儿就玩了起来。她的姑姑在旁边开始数落她:“我早就说过,你不会好好吃的。”“她会吃干净的!”我微笑着对她姑姑说,又给小女孩使了一个眼色。小女孩什么都没有说,把碗里的粥全喝了。 “真了不起,说到做到!”我向她伸出大拇指,“以后我们吃多少,盛多少,再也不会剩饭了,对吧?”“对!”小女孩高兴地答应。爱的目光,竟然使这个7岁的小女孩一下子把我看成她可信赖的朋友!难怪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原来,这窗户里能发出许许多多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我相信你!假如你的孩子变得烦躁不安,你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孩子缺少了爱的目光?假如你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你是不是扪心自问,对孩子爱的目光足够吗?


爱的方法之二: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它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温暖。走进孩子中间,常常听到一个奇怪的问题:“老师怎么不会笑?” 一次,我去长春市一所实验小学与孩子们见面,一个高个儿女孩气喘吁吁地跑上台来,她的直爽让师生们都愣住了:“知心姐姐,我们的老师不会笑怎么办?”为了缓和气氛,我给大家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曾经到北京宣武区一所小学采访。在一本中队日记里,我无意中发现了一篇文章《老师的笑脸哪儿去了?》。文章说,所有的老师都是绷着脸来上课的,只有美术老师笑眯眯的。结果,课堂上有高声讲话的,有下座位借东西的……美术课成了乱糟糟的自由市场,后来逼得美术老师不得不收起笑脸,也绷着脸来上课。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叫“给脸不要脸”。同学们听了,大笑起来。笑声过后,我问这个提问的女孩:“你们有没有过‘给脸不要脸’的时候呢?”“有。”女孩坦白地说,“只要老师给点儿好脸,有的同学就开始折腾。”台下又是一片笑声。显然,他们经历过“那你有没有想过去调查一下,老师为什么不爱笑?除了你们的表现,老师家里会不会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比如孩子成绩不好,丈夫和她闹别扭……” 最后,我向同学们提出建议:去调查一下“老师的笑脸哪儿去了”。几天之后,我收到几个同学写来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份“报告”写道:“下课后,我‘跟踪’老师去了办公室。在门口就听到里面传出爽朗的笑声,一听声音就知道是我们班主任在笑。我立刻跑进去,想看看老师笑起来什么样子。可是,当我叫了一声‘老师’,老师转过头来时,脸马上变得冷冰冰的,一点儿笑容都没有了:‘你来干什么?’老师甩给我一句冷冷的话。我一下子明白了,老师不是不会笑,而是不朝我们笑。” 这件事过去好几年了,可我一直忘不掉。孩子们多么渴望得到爱的微笑啊!在中国少年报社组织的“我眼中的老师”绘画比赛中,绝大多数孩子笔下的老师都是绷着脸的。好容易找到一张“笑脸老师”,画画的孩子还在旁边注上:“老师终于笑了!”孩子们都喜欢爱笑的人。笑,是爱的语言。你冲他微笑,这表达了你内心的感情:“我爱你!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从小在微笑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作父母的再忙、再累、再烦,也不要忘记把微笑送给孩子。


爱的方法之三:用爱的心情倾听孩子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让孩子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孩子常常希望父母能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烦恼,而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却往往只爱听“好消息”,不爱听“坏消息”。长此以往,孩子失望了,觉得有什么事情对父母说了也是白说,不如埋在心里。久而久之,消极情绪找不到发泄和化解的渠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爆发,变成一种对抗情绪,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伤害。初一女生小雪吃安眠药自杀,经过抢救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要见“知心姐姐”。事情发生后,她拒绝跟爸爸妈妈对话。我赶到她家,走进了她的房间,小雪对父母说:“你们先出去吧,我想跟知心姐姐单独谈谈。” 我们俩面对面地坐着。“真没想到,我还能见到您。我吃了半瓶安眠药,早应该死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死,可能是我不该死吧,死了我也见不到您了。”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听着“我是分两次吃的。第一次吃完,我想起爸爸妈妈都很爱我,我有些舍不得离开他们。可又一想,活着也太没意思、太累了!我又一次把药倒进嘴里。以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小雪平静地说着,好像是在讲别人的经历。死是很痛苦的,下决心死也不容易。你为什么想死呢?”我心疼地活着更痛苦……”她接着说。我俩谈得很投机,但实际上主要是她在讲。小雪表达能力很强,思维也很清晰。“你很有能力,讲的故事可以写部小说了。如果真死了,怪可惜的,也许中国因此就少了一位女作家呢!”我情不自禁地说出对她的看法。“我妈可不像您这样看。她对我要求很高,整天催着我学习、学习,弄得我很烦也很累。”说起妈妈,她眼圈红了,“妈妈为我操碎了心,老想让我为她争光,她活得也挺累。” 不知不觉,我们谈了将近两个小时。“好我心里的话都跟您说了,我觉得好受多了。我妈从来没有这样跟我说过话。”她是一边打着点滴一边跟我谈话的 几天后,北京市教委的一个同志告诉我,小雪很感激我去看她,并对她妈妈说:“您瞧‘知心姐姐’,能微笑着听我说每一句话,听得那么专心,那么爱听我说。您可是从来没有这样听过啊!” 我真切地感觉到倾听的分量!小雪刚从死亡线上被救回来,第一个需求便是希望有人听她倾诉。没有人理解她,是她选择死亡的原因,而有人关注她的倾诉,又给了她生的希望。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只有觉得对方能真正理解他的想法时,才听得进对方的话。父母作为倾听者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


倾听,是一门艺术。如何听孩子说话呢?我提几点:


一、做出听的姿势 ·与孩子平视,不可居高临下·身体稍稍向前倾,这是表示有兴趣的姿势。不要制造“墙壁”。如两手抱着胳膊或边听边翻着书,这些举动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障·用眼睛“听”。睁大眼睛看着说话的孩子,很自然地用眼睛来表达你的兴趣和愉悦。


二、表现出听的兴趣让谈话者最扫兴的是听到对方说:“我早就知道了。”记得有一次,我大嫂津津有味地向我大哥讲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这部电影大哥已经看过了,可他竟然听得非常入迷,还不时地问:“后来怎么样了?”我觉得好笑,暗地里问他:“你不是看过了吗?”哥哥笑着说:“如果我说看过了,你大嫂该多扫兴!”我对大哥的敬佩油然而生:他是多么懂得尊重人啊!有些父母,对孩子就缺少这种尊重。孩子才说两句,大人就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别烦我!”“该干嘛干嘛去吧,谁有工夫听你神侃!” 于是,孩子十分扫兴。我们当父母的关心孩子,不应只是关心他的冷暖、吃住,还要关心他感兴趣的事。对孩子关心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你同孩子谈话的兴趣便也具备了。 


三、将你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孩子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是让孩子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听了。·用表情变化来传达。比如:保持微笑,并常常做出吃惊的样子。·用语言表达。听孩子说话时,用简单的话语来表示你的兴趣,诸如“真是这样吗?”“你的想法太好了,请继续说!”等。也许你会发现,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如果你想要表现出有兴趣的姿态,那么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如果你总是沉着脸,一言不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就会令孩子十分失望。俄国伟大的作家契柯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母亲之所以在教育子女方面不能由外人代替,就是因为她能够跟孩子同感觉、同哭、同笑……单靠理论和教训是无济于事的


爱的方法之四: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发现。发现什么?孩子的长处。谁会以自己的短处作为生存条件呢?人应当扬长避短。如果经常展示自己的长处,别人就会认为他行,他就朝更行的方向努力。我们只有用爱的眼睛去看孩子,才能发现孩子的长处。正像北京前门小学钱红石校长说的那样:“只要看重您的孩子,就会让蒙尘的金子闪光!” 发现孩子的长处,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一、发现不同点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世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父母的责任就是发现自己孩子的“不同”。爱迪生上小学时,对学校的新教具很好奇。他把教具全拆了,又装不回去,气得老师请来了他的妈妈。老师对爱迪生的妈妈说:“你的儿子太爱拆东西了,你要让他改改这个毛病!”“老师,我看你不对哟!我观察儿子很久了,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拆东西,你叫他改掉这一点,那我儿子不就跟别人一样了吗?”爱迪生的妈妈坚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正是受到妈妈的鼓励,爱迪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最终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可以说,没有爱迪生的母亲,就没有爱迪生的成功,是她发现了儿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发现了儿子的才能。那么,你的孩子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如果你还没有发现,你就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尽管你是无意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这个不同点也许就是他最行的地方。


二、发现闪光点武汉市有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有时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他的手就举起来了,可让他回答,他又答不上来。老师课后跟这个同学聊天,问他原因。同学们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我总举手,想让大家看看,我不笨,可实际上我不会。”学生对老师实话实说。老师了解了真相,表扬了他的积极性,并且跟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再提问的时候,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你举右手。” 老师心里有了底,以后上课时抓住这名学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表扬他。从此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很有起色。孩子天天在进步。父母和老师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去发现孩子,特别要善于发现后进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三、发现动情点孩子的内心是纯洁的,孩子的情感是细腻的。我们要与孩子为友,就要去发现孩子的真诚,倾听他们真挚的声音。有个年轻女教师上课,穿了一双高跟鞋,走起路来“咯噔咯噔”地响。一个男生总是低头看老师的鞋,老师训斥道:“注意听课,不许再看!”老师一走动,“咯噔咯噔”的声音又响起来,男孩忍不住又低头看。老师生气了:“


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正经!”男孩再也不敢看了。有一天,这个男孩病了,老师去家访。听到“咯噔咯噔”的声音,男孩急忙打开门,一看是老师,什么也不说,转身就往里屋跑。他从床底下掏出一双高跟鞋,含着泪说:“我妈活着的时候,就爱穿高跟鞋。一听到老师高跟鞋的声音,我就想起我妈……” 孩子对亲人的爱往往表现在细微之处,这细微之处又往往容易被忽视和误解。有个孩子对我说:“我妈过生日的时候,我送给她礼物。可我妈说:‘花钱买这些干什么?’我当时挺生气的,觉得一份好心白费了。第二天,我发现妈妈在仔细看我的礼物,我挺高兴的,知道妈妈还是喜欢我的礼物。她要是不用那种口气说话就好了。” 家庭生活中,常常发生的是细微小事,但是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真诚和爱。善于发现,是我们走近孩子并与之沟通的法宝。

      

爱的方法之五: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


渴望,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记得共和国成立10周年时,10岁的我被选为北京市献花队的成员。当时,家里没钱给我买新衣服,妈妈答应亲手为我缝制一条背带裙。我盼啊、盼啊,当我穿上那条崭新的红白格背带裙时,喜悦和感激的心情难以言表。我至今还认为,那是我50年中穿过的最漂亮的裙子,因为那是我朝思暮想后得到的。今天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溺爱孩子的父母却没有发现,过分充足的物质竟然剥夺了孩子的快乐。什么都来得轻而易举,他们感觉无所谓,不珍惜也不兴奋。孩子还不想骑童车的时候,父母就为他买来了,他没有了学车的兴趣;他不想读的书,父母非要买回家不可,他连看也不看,可自己借来的书,读起来却如饥似渴……欢悦产生于强烈的需要得到满足之时。对一个渴得要命的人来说,一杯清水胜于金子。如果一个孩子总没有渴望得到某个东西的机会,该是多么不幸啊! 我大哥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他回忆说:“上中学的时候,我想刻一个小提琴把,希望买一个刨子。虽然只需要5块钱,但当时家里生活困难,不好意思向妈妈要。妈妈知道后说,你能做成就给你买。我用旧刨子做,满手磨出了水泡,最后终于做成了。妈妈给我买了新刨子,当时真是如获至宝啊!我用了好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现在,我对两个女儿也是这样。我对她们说:‘想要漂亮衣服吗?想住宽敞房子吗?自己去挣!’她们学习都很努力,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奋斗。”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总比要来的更让人有成就感.人总是在得不到时最想得到,轻易得到的东西反而不珍惜。要真正对孩子负责,就给孩子留一点“渴望”的余地吧爱的目光,爱的微笑;倾听孩子,发现孩子。前两期,“知心姐姐”生动地讲述了爱孩子的4种方法,这一期将介绍其他6种。你会发现,感染、鼓励、包容是爱,制造渴望、大胆管教、给予机会也爱!


爱的方法之六: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


一部小说,催人泪下的往往不是那恢宏的大场面,反而是一些小小的细节。我的体验是,善于发现爱、感受爱,把爱的细节当作“珍珠”一颗颗串起来珍藏的人,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这“珍珠”使他对生活充满热情。人的热情从哪里来呢?从爱的感受中来。当你感受到周围的人都爱你时,你自然会产生回报爱的热情。所以,光给予孩子爱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体验爱,把爱化为对生活、对周围人的热情。在我的宝藏里,收藏着许许多多爱的“珍珠”,它们时时在发光,让我心动。33年前,我是一名北京知青,在吉林省白城地区镇赉县插队。有一天,我乘长途汽车外出办事。车在不平坦的路上颠簸行进,我昏昏欲睡。忽然,“砰”的一声,我的头撞在了玻璃上,车上的人笑了。我不好意思地摸摸被撞疼的头,硬撑着睁开眼睛。车子继续往前走,“砰”的一声,我的头又撞上了。这次全车的人都哄堂大笑。我命令自己不要再打瞌睡,可不知不觉的,又睡着了 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的头正倚在车窗的玻璃上,可感觉却是软软的。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大手。我回过头,只见伸出手为我垫着头的是一位陌生的农民。他憨厚地笑了笑说:“脑袋老撞在玻璃上,怪可惜的!”一句平平常常的话让我热泪盈眶。正是这点点滴滴爱的情怀,滋润了我们这些远离父母的城里孩子,也让我们跟这片神奇的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虽然后来回到了城市,却永远忘不掉那里的父老乡亲。多年来,我一直在想,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要写一本《爱的故事》,把我感受到的爱的细节记录下来,送给所有关心我、带给我爱的人。我在为这一天努力着。


爱的方法之七: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


在“年轻妈妈读书活动”颁奖会上,全国“十佳年轻妈妈”之一,陕西长安县韦曲镇东韦村农家妇女田桃花,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讲台。让我们听听她的故事吧。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当我成为母亲时,面对孩子,我是那么的无知。我嫌儿子田柯学习不好,从来没有夸过他。有一回,孩子回家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我今天在班上做了一盘蘑菇炒青菜,老师和同学都夸我炒得好吃,还评选我当第一名小厨师呢!”我听了没好气地说:“你真行!将来考大学也要考厨师?学习成绩不好,还有脸说什么第一名?”像这样没好气的话在我和孩子中间太多了……渐渐地,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总觉得再怎么学也赶不上其他同学,不如就这样混吧!看了《写给年轻妈妈》一书,我认识到家庭教育是靠家庭语言来完成的。如果能改变过去一训二骂三打的态度,以“太好了”的心态耐心地去说服教育,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呢?这以后,我对孩子的态度有了改变,于是我发现孩子也在慢慢地变化:作业比以前认真多了,回家也跟我亲近了…… 一个星期天,田柯又跟邻居家的孩子打架了!我没问青红皂白,一上来就对他连骂带打的。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为一个受了欺负的小朋友打抱不平。我好后悔啊!于是,我主动向孩子承认了错误,让他原谅我,也批评了他跟别人打架是不对的。田柯很感动,向我保证:“妈妈,你放心吧!今后我再也不惹你生气了!”望着孩子,我流下了眼泪。“田柯,妈妈相信你!”我发自内心地说。从那以后,田柯真的再也没跟其他同学打过架。期末考试,儿子的数学得了70分,这对数学经常不及格的他来说,还是第一次啊!田桃花的故事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从中不难看到,爱的语言培养出了懂得爱的孩子,爱的鼓励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那么,爱的鼓励从哪里来呢?从父母自身的改变中来。父母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就改变了自己的目光和语言:把“目中有分”变为“目中有人”;把“以分为本”变为“以人为本”;把挑剔不满的目光变为欣赏满意的目光;把讽刺否定的语言变为赞扬肯定的语言……于是,爱的鼓励出现了!奇迹也就发生了!


爱的方法之八: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


爱孩子绝不是纵容孩子,放任自流。作父母的必须大胆管教儿女,约束他们不正当的行为。要把管教和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管教是一门艺术,其中有几点要注意:一、培养孩子尊敬父母的意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一个孩子首先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孩子与他人交往时所采取态度的基础。所以,让孩子尊敬父母,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正如一位教育学家所说:“若是你不能使一个5岁的孩子把玩具从地上拾起来,你就不可能在孩子步入青春期这个一生中反抗最激烈的时期施行任何程度的有效控制。” 二、不让无理取闹的孩子得到好处一次,我去商场买东西,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要买一个很贵的玩具。孩子的妈妈没给他买,他大哭大闹,妈妈叹了口气,准备“屈服”。我制止了这位妈妈:“不能惯着孩子!”我劝她马上“离开”,不再理这个孩子。我对这个孩子说:“你就坐在地上哭吧。你看,妈妈已经走了,她才不会给一个这么不懂礼貌的孩子买玩具呢!大家也不会理你的!”说完,我摆摆手,让围观的人全都走开。孩子把抹眼泪的手指分开一道缝,看了看,大家都走了,妈妈也“走”了。他立刻停止了哭闹,爬起来去追妈妈。如果妈妈心一软,买了那个玩具,孩子也就“没治了”。要知道,多少“小霸王”就是在纵容中学坏的!所以,作父母的要有一个信念:孩子每一次无理取闹,绝不能让他得到好处,尤其是第一次三、严厉的管教之后是沟通的最佳时机当父母与孩子的“激战”停止,孩子的胡闹没有得逞时,他会明白自己是“咎由自取”。这时候,孩子常常对父母做出亲昵的动作,这往往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时机。一番宣泄后,小孩子往往想依偎在父母的怀里,父母应该张开温暖的双臂欢迎他。你可以耐心地跟他谈谈,这个时候你的话他容易听进去。对大孩子批评之后,要适当地鼓励,对孩子要求的合理部分要给予满足。这等于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的,父母否定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不恰当行为。这样,管教孩子就有了一个充满爱的结局。


爱的方法之九: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


孩子的成长需要广阔的空间。法国作家雨果有一段很恰当的比喻:“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宽阔的心灵能包容万物,父母的心能包容各种各样的孩子。作为父母,要容得下那些学习差、淘气的孩子和所谓的“问题孩子”;作为社会,要容得下那些“问题父母”的孩子。不论孩子的父母是谁,哪怕是罪犯,我们都应该坚信“孩子无罪”! 1986年,我策划组织了“全国好队长”评选活动。有一次,我去石家庄采访,少先队总辅导员张小春老师向我汇报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叫姚俊峰的学生,是个淘气的男孩。但他点子多,热爱集体,爱帮助人,很有组织能力,同学们想推选他当“全国好队长”。但就在这时,他爸爸犯罪入狱。罪犯的孩子能当“好队长”吗?孩子们议论纷纷。 “能!孩子无罪!”我十分坚定地回答,“只要符合评选条件,无论是谁的孩子都有权利参加评选!” 后来,姚俊峰果然当上了“全国好队长”。他爸爸在监狱里听到这个喜讯,感动得放声大哭。从此,他爸爸认真改造,连连受奖,终于得到提前释放。天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包容。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父母的宽容,会让孩子有一个更宽松的成长空间。


爱的方法之十: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


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一个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对孩子来说,给予别人爱,别人能理解、能接受、能感悟到,比接受成人的爱更快乐!然而,我们许多的父母,却把孩子爱的机会垄断了!一个女孩正在家里写作业,爸爸下班回来了。她马上沏了一杯茶,递到爸爸面前:“爸爸,请喝茶!”谁知,爸爸冷冰冰地说:“去去去,写作业去!谁用你倒茶,多考个100分比什么都强!” 孩子心中爱的火花被父母无情地扑灭了。渐渐地,孩子明白了,父母所要求的就是他考高分、上重点学校,别的什么都不需要。然而,这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达到的目标啊!于是,许许多多孩子变得心灰意冷,不再关心别人,也不懂得爱别人了。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被各种各样成人的爱包围了,孩子没有爱大人的机会,反而被大人爱得“死去活来”。辽宁省的一份调查表明,18.72%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家务劳动;47.78%的学生只参加1小时以下的家务劳动。41.19%的家长把洗脚水端到孩子面前!就这样,累坏了父母,闲坏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诊断,这些是父母应该做的!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别总把自己看成是高山,视孩子为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惧怕你;更不要当大伞,视孩子为小鸡,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

       

换个位置,换个形象吧!让孩子做高山,孩子就会长成山;让孩子当大伞,孩子就能顶天立地。

作者简介:

 卢勤,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高级编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著名的“知心姐姐”,曾获“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其所著的《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获“五个一”工程奖,《写给世纪父母》获“国家图书奖”,《告诉孩子你真棒》《告诉世界我能行》《告诉自己太好了》《长大不容易》《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等发行超过一千万册。

延伸阅读:

卢勤:正确爱孩子的6种方法,家长越早知道越好

不打不骂就让孩子服!耐心看完必知其中奥妙

家长转变对学习的认知和心态,孩子的成绩就蹭蹭地上来了

6~18岁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精准把握各年龄段认知心理特征!

家庭教育中必知的七个心理规律,您知道几个?

做智慧妈妈,把母爱之光照进孩子的内心

不愿等待,是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最大问题

一位毕业班班主任的知心话: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