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镇西:面对一塌糊涂的升学成绩,我是怎样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的?

李镇西1 校长传媒 2019-08-31

(小学毕业那年的暑假)

【李镇西专栏】

李镇西:面对一塌糊涂的升学成绩,我是怎样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的?

(不一定适合于您的孩子,但也许有点点参考价值)

原创作者|李镇西

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原创,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本文5800字,选自李镇西著《做最好的家长》,先谢谢您的耐心阅读!


孩子升学考试成绩一塌糊涂


对孩子来说,在所有打击中,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来自升学考试失败的打击。几年的艰苦学习被一个可怜的分数毁于一旦,随之可能被毁灭的,还有本来也许就很脆弱的自尊和自信。同时受到打击的,还有家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比孩子更看重分数,所不同的是,家长往往只能急在心里而在行动上却毫无办法。


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怎么办?这里,我想讲述女儿小学毕业升初中的经历。


1999年6月底,女儿小学毕业。最后一次到学校领成绩,是我陪着她去的。因为我想到女儿在小学一直没有留下过照片,我特地带着相机和她一起到学校给她照几张相。


那天下着小雨,可女儿心情很愉快,她撑着鲜艳的雨伞,与同学们照了好几张相。直到老师通知同学们到教室集中发毕业成绩单,她才回到教室去了。


我在校门外等了不多久,女儿出来了,脸色很不好看。我问:“成绩单拿到了?”她点点头:“嗯。”“怎么样?”我问。“不好,很不好!”她的声音很低,带着哭腔。


从学校回家的路上,我们在小雨中穿过一条小街小巷,女儿一言不发。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以前她和我一起从来都是蹦蹦跳跳,欢声笑语的。


我知道她心里很难过,当然,我的心里也很难过。主要不为她的成绩不好而难过,而是为她的难过而难过。


一到家,女儿把成绩单从书包里拿出来扔给我,一句话没说,便扑倒在她的床上号啕大哭起来——从她读小学起,六年来这是她第一次为学习而伤心大哭!


我展开成绩通知单一看:语文93.45分,数学84.5分,两科总分仅177.95分!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让人难过的成绩!


其实,我从来没有对我女儿的学习抱过多大的期望值。因为我深知她并没有特别高的天赋,只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孩子。小学六年,即使将平时的小测验算上,她也很少得100分——在我记忆中,她最多得过三次100分!因此对她小学毕业的成绩,我也就没有特别高的期望。


尽管如此,面对这个成绩,我仍然非常沉重!


我看着女儿还在呜呜地哭,我真不知该对她说什么。


本来我似乎也能找到批评她的“理由”。在考试前的那段时间,电视里正播放《还珠格格 》,她看得如痴如醉,晚上回家几乎没有复习过。但是,我现在想,如果她不看《还珠格格 》,是不是就能保证毕业考试考得好呢?再说,现在再批评她,有什么用!


其实,无论是就升学还是女儿本身的知识水平,我还不是特别难过。因为如果说升学,我不应该发愁——我在成都市石室中学教书,教师子弟可以直接读由与石室中学有联系的石室联合中学,这是成都市最好的初中之一;如果就女儿的知识掌握而言,我相信她不会只有这个水平。因为我没有子女升学的后顾之忧,所以小学六年从来没有给她施加过任何压力,包括考试前还容忍她看《还珠格格 》,而不像她班上有些家长,为了争取仅有的几个保送重点初中名额,便从五年级甚至更早便给孩子请家教,到了毕业考试前夕,孩子往往要复习到深夜。女儿的成绩虽然很低,可我自信这个成绩低于她本身的知识水平。


然而,我心情仍然很沉重,因为看到女儿第一次如此伤心痛哭,我深知她的自信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本来就自卑的她会更加自卑。而这自卑,将是她未来学习中巨大的心理障碍。


女儿还趴在床上痛哭着,我拍拍她不停颤动的肩膀,说:“别哭了!你这只是一时的失误,其实,你是能够考得更好的。”


我只能这样安慰她,但女儿还在哭,同时摇头:“爸爸,我学不好了,我学不好了!”


“谁说你学不好了?”我提高了声音,“你一定能够学得好!”


但女儿哪里相信我的话,仍然不停地哭着……


那几天,女儿一直没有笑容。


寻找增强孩子自信心的切入点


(女儿初二时)


必须让女儿走出自卑的阴影,重新树立自信心,这是当务之急。但简单的几句“你一定能学好”连我都觉得太苍白,对她超越失败更是无济于事。


我应该从哪儿入手呢?那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有一天,女儿妈妈对她说:“现在你小学毕业了,应该把你的所有学习资料,包括书呀作业本呀之类的东西好好清理清理,该保存的保存,该丢弃的丢弃!”


于是,女儿便开始清理她的东西了。看着她无精打采的样子,真是楚楚可怜!我也帮着她清理起来。在她的写字台抽屉里,我翻出几张旧报纸,我正准备扔了,女儿忙说:“不要扔!上面有我发表过的文章!”


我随便翻开其中一张,是《 华西都市报 》,果然在《 校园内外 》版上,有女儿一篇《 书呆子爸爸 》,这还是她三年级时写我的一篇短文,稚气也很有情趣,当时我鼓励她投寄《华西都市报 》,没想到竟然发表了!


“这是你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我赞叹道,“你看,爸爸第一次发表文章已经24岁了,而你小学三年级就发表文章了!”


对我的夸奖,女儿没有任何反应。她正在清理一摞日记本,翻着翻着,她抬头问我:“爸爸,这些日记本还要不要?”


“我看看。”我接过来,也翻了起来。


女儿从刚会写字就在我的要求下开始写日记了。当然,一开始总是“今天上语文课,老师表扬我了!”“今天,我又得了一朵小红花!”之类的“一句话日记”。后来,渐渐长一些了,但仍然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哪怕再“鸡毛蒜皮”,日记的结尾往往总是:“今天过得多么有意义啊!”或者“今天过得真愉快!”翻着这些日记,我仿佛看到了几年来女儿成长过程中留下的歪歪斜斜的小脚印。这一篇篇日记,稚嫩但纯真,没有一丝矫情,真正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我忍不住赞叹:“这么好的文物,丢了多可惜呀!得好好保存呢!”


就在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话的同时,我的心里突然闪过一个火花:何不将这些文字整理成书呢?小学六年,女儿不但写有几大本日记,还有那么多的作文,这些文字虽然幼稚,但毕竟是她童心的流露呀!如果能够将这些文字编辑成书,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


同时,这也是帮女儿找回信心的机会!


珍视和放大孩子的光荣和自豪


(不得不剪掉长发前,拍照纪念)


女儿还在埋头清理她的“文物”,我却捧着女儿的日记本顺着我刚才的思路越想越兴奋:如果这本书真的编成了,等到女儿长大了甚至到晚年,她再翻开这本书看看童年的自己,那是多么有意思啊!但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还在当前——让女儿从自己的作文集中找回信心!


想到这里,我对女儿说:“我想把你小学阶段写得比较好的作文、日记编成书,怎么样?”


她好像没听懂我的话:“什么?编书?”


“是呀!”我很认真地点点头。


“我的作文、日记能够编成书?”她还是不太相信。


我对她说:“就是你的作文、日记!可别小看这些文字,我觉得你写得挺好的,至少比爸爸当年小学的作文不知要好多少倍!将这些文章编成书,也算是对你小学生活的一种纪念嘛!”


她问:“谁愿意为我出书呀!”


“你自己呀!”我说。


“我自己给自己编书?”她很惊讶。


我很肯定地说:“是自己!当然,爸爸会指导你的。你先把你能够搜集到的小学写的所有的作文、日记找出来,然后一篇一篇地看,选出你认为最真实的文字。注意,首先是最真实,然后再考虑是否写得好。如果真实,哪怕文字粗糙一些都没有关系!”


“然后呢?”女儿好像来兴趣了。


“然后你将这些选出来的作文全部输进电脑。”


“啊?我可不会电脑啊!”她说的是实话。


我笑了:“爸爸教你呀!反正整个暑假又没有其他作业,你有的是时间。在输入的过程中,你还可以对文章进行一些修改。等你把所有选出来的文字输入电脑后,你便已经掌握了电脑汉字输入的技能了,而且我相信会非常熟练的。”


“然后呢?”晴雁接着问。


“然后,爸爸为你的每一篇文章写评点。”


“然后呢?”


“然后,爸爸教你将文章归类编辑,设计栏目,取栏目标题,等等,就像一本杂志一样。”


“然后呢?”


“然后爸爸为你这本书写一篇序言。”


“然后呢?”


“然后爸爸请人将你编辑好的文章印成书!”


“然后呢?”


“然后——你的书就诞生了呀!”


“真的吗?啊!太好了!”女儿终于笑了,好像那本书已经捧在了她的手上,这是几天来她第一次露出这么灿烂的笑容。


但她马上提了一个问题:“我这书有没有人读呀?”


我说:“怎么会没有人读呢?到时候,说不定还有人拿着书来请你签名呢!”


当时我真是这样想的,也许女儿的文字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但这里面有她曾经有过的光荣和自豪;在女儿灰心丧气的时候,作为父亲,我要帮着她珍视和放大这些光荣和自豪,并引导她重新找回自己曾经的光荣和自豪。


说干就干!第二天,女儿开始编辑她的“文集”了。


和孩子一起回眸纯真岁月


(将小学作文输入电脑)


她先认真地从作文、日记中筛选好文章,标准就是我上面所说的“真实”,有些文章虽然文字似乎还不错,但属于“应试作文”,便不在入选之列。文章选好后,从来没有摸过电脑的她,开始在我的指导下用“智能ABC”输入法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她的文章。一边输入,一边修改。


整整一个月,选出的文章全部修改输入完毕。这时,她输入汉字的速度已经和我差不多了!


“你真是聪明,电脑输入,一学就会!”我由衷地表扬她。


文章输入完后,我带女儿去云南旅游了一次。昆明、石林、西双版纳、丽江、玉龙雪山……每到一地,我都要女儿写旅游日记。旅游回来,马上整理修改这些日记,然后又输入电脑。这样,经过筛选整理修改的作文、日记和游记,总共有四万多字。


我开始一一仔细认真地读这一篇篇文字。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感到我是在用耳朵谛听她幼小而强劲的心脏在怦怦跳动!我饱含情感地在女儿的每一篇文章后面都写了评点文字,这些文字不仅仅是对她过去文字的评价,更寄托了我对她未来的期望。


然后,我指导晴雁将这些文章按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也就形成了这本书的四章,并给这四部分分别取了贴切的名字:“缤纷记忆”“晶莹童心”等等。


在取章节名的时候,晴雁突然问我:“爸爸,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呢?”


这个问题我早就想过了,不过,我决定把这本书的命名权交给女儿,因为这是她自己的书呀!于是我说:“你自己取一个名字吧!”


后来,女儿将这本书的名字确定为《 晴雁展翅 》。


最后,我为女儿这本《 晴雁展翅 》写了一篇序言:《 晴空一“雁”排云上 》。


在序的结尾,我这样写道——

 

爸爸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哪写得出这样的文字!那时,我只能鹦鹉学舌地写“愤怒声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之类的“大批判”文章和“红小兵,气昂昂,以笔作枪上战场”之类的歪诗,像你笔下的缤纷色彩,在那个年代我是不会写也不敢写的!至于什么电脑写作,那更是无论我的想象力多么丰富也想不到那里去的!


孩子,你知道爸爸也喜欢写作,但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你现在已经对爸爸形成挑战了!这是好事,而且我希望你早日超过爸爸。当然,爸爸是不会轻易服输的;那么,让我们父女俩在未来的日子里,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写作竞赛吧——这也是一场人生的竞赛!你有信心战胜爸爸吗?


——我等待着你的超越,我亲爱的女儿。


在开学前夕,我花了一些钱将这本书印了出来,总共印了100本。虽然不是正式出版物,但仍然精美,薄薄一册,捧在手上却是那么厚重。封面是女儿一年级入队那天的纪念照:她的右手正庄严地举过头顶,鲜艳的红领巾映照着她那充满稚气的可爱脸蛋,一双明澈的眼睛注视着所有注视她的人……


用善意的“谎言”鼓励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开学了,我领着女儿去学校报名。


女儿即将就读的学校是成都石室联合中学,这是成都市办学质量最好的初中之一。该校是我所任教的成都石室中学的友好学校,我校教职工子弟都可免试进这所学校。所以,女儿能够读成都石室联合中学,应该说是非常幸运的。


但同时也是很残酷的!因为其他学生要进该校则非常不容易:首先,小学毕业考试语文数学两科成绩必须在190分以上才有报名资格( 而我女儿的总分仅177.95分);其次,还要经过严格的考试,通过选拔者方能入学。尽管能进入这所学校读书的孩子应该说都是成绩非常拔尖的,但三年后能够通过中考进入石室中学高中的也只是少数。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女儿未来,不,已经面临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


在第一天报名时,我背着女儿悄悄看了看班主任手中的花名册,她的毕业成绩在全班62名学生中名列第61名,即倒数第二名!尽管这已经在我的意料之中,但这个名次仍然让我感到触目惊心。当时,我实在不忍心将这个名次告诉女儿。


值得庆幸的是,女儿遇到了一个很好的班主任。班主任姓王,是个三十出头的青年教师,他不但数学教得棒,而且很爱学生。我向他介绍了我女儿的情况,并表达了我的忧虑,怕她在班上跟不上学习,特别是数学。他说:“不要紧,只要孩子有信心,加上努力,学习一定会搞上去的。”


我说:“问题就在于现在她比较自卑!尤其是对数学有惧怕心理。请王老师多鼓励鼓励她。”


王老师说:“那当然!我们一起来鼓励她吧!”


女儿第一天上学回来情绪似乎不错,吃晚饭时,她高兴地说:“爸爸妈妈,今天王老师找我谈心了!”


我问:“王老师给你谈了些什么呀?”


“他说,我很聪明,只要努力,学习肯定能够上去的!”女儿说道。


过了几天,王老师给我打电话:“我从你女儿这几天的作业看,她很认真,作业质量也不错。她是能够学好数学的!”


我再给女儿转述王老师的话时,有意夸大其词:“孩子啊,王老师说你有学数学的天赋!”


“真的吗?”女儿有些怀疑,“王老师怎么看出我学数学有天赋?”


我一本正经地说:“人家王老师教了那么多年的数学,了解学生当然很有经验啦!再说,从你这段时间的作业,王老师也能感受到你的聪明!”


开学不久就迎来了教师节,女儿问我:“爸爸,教师节我想给老师们送份礼物。你说买什么礼物好呢?”


我笑了:“买什么买?不是有现成的礼物吗?”


女儿问:“什么现成的礼物?”


“《 晴雁展翅》呀!”我说。


于是,女儿找出几本《 晴雁展翅 》,一一在上面为老师们签名,然后,教师节那天果真拿到学校去送给老师了。


《 晴雁展翅》赢得了好评——女儿回来说,她的语文杨老师还专门夸奖她:“你的作文写得真不错!”


我趁热打铁:“你看,王老师说你学数学有天赋,杨老师说你作文写得真不错!你的确很聪明,只要努力,你的学习成绩绝对可以很优秀!”


渐渐地,有叔叔阿姨来向我女儿索要《 晴雁展翅 》,他们听说(其实都是听我说,我那天在院子里随便“炒作”了几句)这本书很不错,都想拿去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一学。一时间,女儿签名赠书,真成了忙人!不到一个月,100本《 晴雁展翅》就“告罄”了!


女儿顿时感觉十分良好,阳光又映在了她的脸上。放学回到家里,总是像小鸟一样快乐,连做作业时都在摇头晃脑地哼歌……


两个月后,在进入初中的第一次半期考试中,女儿名列班上第10名。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每个孩子的特点、优势或长处不一样,所以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编写作文集这种具体的方法找回自信的——如果谁这么生搬硬套,显然是可笑的。但是,不要让孩子沉浸于失败而久久不能自拔,想法设法鼓励孩子,给他的心灵重新注入真正的自信(而非盲目乐观),进而开始新的学习——这个理念则是想通的,具有普遍意义。做父母的如果用心,就一定能找到属于你孩子的方法,让孩子重新自信起来。


试想,如果当初面对女儿惨不忍睹的升学成绩,我只是一味地责备孩子,或者只是和孩子一起悲伤地流泪,情况又会怎样呢?

(关于她后来的中考,以后有机会再讲。敬请期待!谢谢各位阅读这么长的故事。)

延伸阅读:

李镇西: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

李镇西:如果老师被学生骂了,或者老师忍不住骂了学生,该怎么办?

李镇西:“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也说何老师被抓被关七小时

李镇西:班主任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得精彩?

李镇西:真实有效的教育,往往发生在教师的不声不响和学生的不知不觉之间……

李镇西:究竟能不能用“差生”这个词?

李镇西:“我没有‘逆流而行’,我只是觉得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李镇西:难道充满人性的师生依恋还比不过冷冰冰的“获奖证书”吗?

李镇西:你们就是星辰大海!

李镇西: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

李镇西:别让墙壁说套话

李镇西:学生群殴老师,我们的教育对此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

李镇西:为何不少家长会“逃离”中国教育?

李镇西: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李镇西:我退休前的“最后一课”

李镇西:王绍华,一位我终身感念的校长!

李镇西:老师的假期不能被“缺斤短两”,否则放假就成了放“假“

李镇西:领导,您可知道您要求的“痕迹管理”给老师们带来了多大的负担吗?

李镇西:为正直的校长说几句公道话

李镇西:令人发指,他如何下得了手!

李镇西:这个“优生”打了中国功利主义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

李镇西:有的老师为什么会迷恋“应试教育”的锁链?

李镇西:变态的高考——从“旗开得胜”说起

李镇西:强烈要求严惩乐至县暴打教师的凶手!

李镇西:校长的第一压力应该是什么?——由刘爱平校长跳楼自杀所想到的

李镇西:“教师的光荣就印在历届学生的记忆里!”

李镇西:手铐是做什么用的?

【光明锐评】请善待为我们接续文明香火的人

我们还剩下多少教育情怀?

李镇西: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镇西:严书记“春风”不再,“李向阳”又建奇功

李镇西:回望十年前“5.12”这一天

李镇西:郭继红——大气而优雅

李镇西: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李镇西:父母应该给孩子选择怎样的学校?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要孩子读书的人却不读书,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李镇西: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嘛,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

李镇西:如此诽谤整个教师群体,说轻些叫“无耻”,说重些叫“无耻之尤”!

李镇西:当这位10岁女孩在擦拭车厢地板时,周围的成人为何那么麻木?

李镇西:我患有“饭局恐惧症”

李镇西:请别老想着“请教”别人,能够帮你的只有你自己

李镇西:孩子,你为什么要骂老师?

李镇西:作为校长,我为什么要做班主任?

李镇西:一个小女孩忘记戴红领巾,影响学校什么“声誉”了?

李镇西:养成三个好习惯,孩子幸福一辈子

李镇西:教育要有“儿童视角”

李镇西:如果老师把家长的事都做了,要你家长干什么?

李镇西:孩子的自信心是如何找回来的?

李镇西:孩子,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

李镇西:孩子,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

李镇西:教育呼唤“人”的回归

李镇西:学生考差了,她对孩子们说——“不怪你们,是我没教好。”

李镇西:跳楼自尽的刘老师,你真不该这样啊!

巴中一中学教师坠亡:被分数杀死的,除了学生,还有教师

李镇西:我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三条建议

李镇西:别拿“一线教师”作标签掩饰自己的苟且与卑下,这是对真正一线教师的玷污

李镇西:我是这样转化“后进生”的

李镇西:把教育当饭碗不可耻

李镇西:家长“红包挖坑”之后,错的不是张老师,而是教育局!

家长挖坑,教师点收红包后被处分,对教师的道德绑架何时休!

李镇西:“请像我一样做教师!”

谁给谁“抹了黑”?——请教屯留县纪委

因为有了你 ——谈教师的尊严

谁来维护教师的权利和尊严

当教育连一只蚊子都不如的时候

杨东平:我们的学校教育最令人痛心的是, 对孩子太狠、太敢下手

独家对话 | 杨东平:“疯狂补习”真的是一道无解的教育难题吗

杨东平:我们的孩子是怎样被撕裂和掏空的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