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为了“规矩”的事,整天和小孩子弄得不愉快!
“自由意志”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大奢侈品
文|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著作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虽然每个儿童都会出于无知和调皮,在某一阶段某些事上“没规矩”,尤其男孩子,更愿意探索和挑战,更显得“不听话”,甚至具有破坏性。但一个单纯的儿童从来不会没底线,只要孩子心理健康,对人对事没有恶意,就不会有过度的挑衅,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能变得习惯良好,行为得体。
很多精英人物,在回忆童年时,上树掏鸟窝,到地里偷西瓜,甚至三天不洗脸,打架等等,所有这些“坏行为”都是有趣的童年记忆,却完全影响不到他们成年后的道德面貌和行为能力。
当下有一个误导大家的词就是“溺爱”,词面意思使很多人误以为想把孩子教育好,就是要爱得少一些,定规矩多一些、严厉一些、物质上苛刻一些。尤其家境条件较好的孩子出了事,人们几乎总是众口一词地说这孩子被“溺爱”坏了。
事实是古今中外,任何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家庭都有可能出混混,混混的产生和家境没有必然关系,只不过家境好的更引人注目。家境优越的孩子和家庭贫寒的孩子,他们成长得好与坏,不在于父母在物质上是否出手阔绰,在于精神上是否充分给予。儿童对外部物质世界感觉懵懂,对自我情绪感知却分外敏感。物质上多一些少一些不是问题,精神上的贫寒却会对儿童形成心理摧残。家长给孩子花钱多和他爱孩子多少,没有一点关系。事实是很多经济条件良好的家长,无力在精神和情感层面满足孩子,就用过度的物质给予进行弥补和掩盖,把花钱多理解为爱得多,但这不过是庸俗思路,也是爱的假象,谁不知道提供物质享乐总是比提供精神享乐更容易一些,尤其对于经济宽裕的家长。
如果一定要说过度花钱也是爱的一种,这种“溺爱”只是物质溺爱,这不是孩子的需要,只是家长的需要。孩子要的是“精神溺爱”,即家长能给予的最优质的父母之爱。这种爱不是由一大堆的物质堆成,而是由充足的相处、深厚的感情、自由的氛围、良好的榜样等等这些构成。其中,少立规矩,就是保障自由,提高爱的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有一个物质丰富的童年不是件坏事,但拥有心理丰盈的童年才是人生的幸运。“自由意志”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大的奢侈品。
生活有万千种细节,对于该给孩子什么规矩,如何把握这个度,没有人能把所有的情境都罗列或归类,很多东西是需要自己去悟的。
我的观点是,“守规矩”这件事在幼儿期几乎不需要强调,越年幼的孩子越不该给他定规矩,整个家庭生活中的规矩越少越好。如果有什么要求,只要讲给孩子,并做出示范,同时想办法让孩子愉快接受就可以,没必要为了“规矩”的事,整天和孩子弄得不愉快。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允许孩子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不要担心他闯些小祸,不要害怕他做得不够到位,不要为他的无心之过而责备他。日常生活中不处处限制和压抑孩子,至少就是为孩子提供了正常的精神成长条件,对于精神发育正常的孩子来说,所有的经历,无论成败,无论好坏,都会沉淀为正面经验。
在我们的文化中,“规矩”太深入人心,“自由”太新鲜。这也是为什么“规矩太多,难成方圆”现在还很难被人接受,因为它和很多人的常识相去甚远。孤立评价每一种“规矩”,似乎都有存在的必要。但儿童真的需要那么多规矩吗?那些规矩对儿童是适宜的吗?“在错误纪律下长大的孩子,变成无关紧要的习惯和礼仪的奴隶,毫不迟疑地接受许多愚蠢的习俗。”真正需要他们学会的人生智慧和能力却无法习得。
有一次,我和一位幼儿园园长交谈。我问,孩子入园后,你们首先做的事是什么。她说:“首先是纪律教育,把孩子们在家里养成的自由散漫的坏毛病纠正过来。”然后呢?我又问。“然后就是上课。从我们这里毕业的孩子,上小学就不需要再学拼音了。”园长骄傲地说。
我相信这位园长的回答在当下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也代表着一类做法。
有位家长跟我说,她花高价把孩子送进一所蒙台梭利幼儿园,可是没过多久,孩子就哭着不肯去了。后来她了解了一下,发现这个幼儿园有相当多的规则,如:不能在教室里大声说话,孩子们不小心稍大声一点,老师马上会说这样打扰到别人,不礼貌。小朋友玩的时候,偶尔互相做一下踢打的动作,非常开心,乐得哈哈大笑,老师马上制止说这样不文明。如果小朋友回答老师问话时语气不够好,老师不满意,就会让孩子重说,说好几遍,真到老师满意为止。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一些小的碰撞,老师会教孩子们说:请你不要碰到我的身体。一个孩子帮了另一个孩子一点点忙,如果对方没说谢谢,老师会把两个孩子叫到一起,要求被帮的孩子一定要谢谢,等等诸如此类的事,弄得孩子们整天小心谨慎,且一个个变得斤斤计较。尤其幼儿园使用所谓的蒙氏教具来上课,在规定的时间大家做规定的事情,孩子们如果做得不好或不愿做,老师就会给予批评,然后耐心地一直陪孩子做下去,直到孩子做好为止。老师们都是善良的,很卖力,很累。孩子们却不快乐,每天早上幼儿园门口一片哭声。
“蒙台梭利”近年在中国幼教界是个时髦词,不知道现在全国有多少家幼儿园在用这个旗号。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给孩子自由”,她发明的教具,只是一些外化手段,是辅助性的工具,只有当它们被恰当地运用,才能体现她的思想。而现在很多挂着她的大名的幼儿园,只借用了她的教具,却把这些教具使用到她思想的反面。
弗洛姆说过:“在一切爱的关系中,自由最重要。”这句话适用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恋人关系等。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几乎所有良好的关系都没有太多的教条和琐碎的管制,都是在亲切的相处中为对方留下自主的空间,允许对方按他自己的愿望去做事,允许他做得不够好而较少苛刻。“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够对彼此的品行感觉到一种完全的信赖。这种信赖使他们能够在任何时候放心地相信,相信彼此不会冒犯。恶行总是反复无常的,唯有美德是恒常有规则、守纪律的。”
“规矩太多,不成方圆”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力求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但做减法总是比加法难做。吃得少比吃得多难,小富即安比贪财爱利难,低调自谦比张扬炫耀难。教育孩子,说得少比说得多难,放手比管制难……总的来说,做加法需要能力,做减法需要智慧。处处以“规矩”来制约孩子,表面上很辛苦,实际上这比处处对孩子放手容易得多。谁不知道一个规矩的孩子确实比一个不规矩的孩子更容易管理,更令家长轻松且有安全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百年前写的一首打油诗,字面浅显,内容却非常丰富,“生来不自由,生来要自由,谁是真革命?首推小朋友。”最近看到诗人海桑的一首诗,《一个小小孩》,犹如对陶先生诗的补充和延伸,引用作为本文的结尾。
一个小小孩,如果他干干净净
衣帽整齐,如果他规规矩矩
这可并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开口
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见再见你好
如果他四岁就能让梨
这又有什么意义
一个小小孩,应该是满地乱滚
满街疯跑,脸和小手都脏兮兮的
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
他应该长时间玩着毫无目的的游戏
他是一只自私、可爱又残酷的小动物
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
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
而不是朽坏下去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尹建莉工作室”)
延伸阅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教育圈”轻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