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年级,孩子一生的转折点,家长必须重视!

2015-12-25 知心老师静待花开 校长传媒

家长必看

文|@知心老师


一、认识三年级:当孩子进入三年级以后,一切一切都有了较大变化,作为家长与老师都要掌握孩子一切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您的孩子正处在中段的跳跃期。我们要使孩子顺利的完成这个时期的学习,除了孩子自己的主观因素之外,其中也需要我们家长的帮助,家长要帮助他,那么您必须了解孩子的特点:


1、学习方面:知识内容广泛了,所以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必须扎扎实实的掌握,同时还要拓展孩子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三、四年级是一个转折期,学生的学习状况渐渐向两极分化,思维灵活的同学能较快跟上,理解力慢的同学需做适当的辅导。


2、心理方面:很多事情都处于好奇,似懂非懂,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不知家长们有没有发现,这阶段的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想试着自己一个人去做,但往往又达不到你所要求的标准,其实我们不要要求他们最后的结果怎样,首先就是要答应他们的要求,同意让孩子自己试试。另外,家长还要把握好批评的尺度,这阶段的孩子自尊心逐渐增强,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讲的孩子知道“难为情”了,他怕“丢面子”了,所以各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


3、思想意识: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也就是说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自己意向,自己有自己的打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就是有些家长在说的:“我们孩子很强,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了。”但是他们的辨别力弱。不能把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也就需要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诫,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他明确的方向,但需要的是大人的“口风”必须一致。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楚了。


二、重视孩子习惯的养成


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好习惯。”这是因为一个人良好习惯一经养成,就能自觉、自控,使智力活动坚持下去直至成功,同时还能弥补智力上的某些弱点,促进智力的发展。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实际上,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除了老师的辛勤培育之外,家长的努力和付出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进步和家长的关注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为此我向家长们提几点建议,希望咱们能够共勉。


1、家长在家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安心、充分学习。


2、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学习上的进步,给以及时、充分地肯定,并提出新的要求。


3、家长要经常询问一下孩子一天的学习情况,督促孩子独立、认真、快速地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并让孩子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


4、弄清数学分几个单元,及时检查孩子的试卷,防止孩子因为考得差而不敢拿回家让家长签字过目。


5、家长应经常和老师,孩子沟通,了解他学习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孩子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不要以工作忙为理由,任其发展,对孩子漠不关心。


三、推荐几点做法:家长该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入学以后,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时常抱怨、斥责,甚至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殊不知,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


第一、抓作业。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必须检查。口头作业、复习、预习作业也不容草率。


第二、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或“龙飞凤舞”。


第三、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而迅速;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第四、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


第五、做好孩子的成长记录,注意成长记录袋的使用。


第六、平常多与孩子交流学习。孩子年纪小,培养的开始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即具体要求、具体督促、具体检查。有的家长要求一大堆,却不认真检查落实,时间长了,孩子摸透了家长的脾气,进而钻了家长空子,只有对孩子要求具体,检查认真,才能使孩子感觉家长要求的严肃性,进而约束自己,把要求化为行动.。实践证明,对孩子的学习只要能坚持正确要求,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定能够养成的,学习成绩也会迅速地得到提高。


总之一句话,就是让差的变好,让好的更好。

(本文选自润新三年级一班的博客)


三年级,小学时期关键的转折点

文|帅小子桐桐


儿子上三年级了,在学习上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年级的时候天天嘻嘻哈哈,玩的彻底疯狂,小测试也照样能拿一百,而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一百分在全班能达到一大半以上。二年级了,依旧玩的很疯,相比一年级而言,学生之间稍微有点差距,但总体看来孩子的成绩还是差不多,一百分也照样可以拿。而三年级了,不一样了,才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收到了老师很多的短信,都是关于三年级是关键、是转折,需要家长用心配合的信息。而且老师在这短短的一个星期也发现了孩子之间的差距。优秀的孩子似乎也不再优秀了,差的孩子好象比以前有进步了。这就需要让孩子知道,优秀不是卫冕的,优秀是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达到的。


三年级,将铅笔换成钢笔,这是学生时代全新的一个篇章。孩子对钢笔的认识以及喜好远远超过我的想象,由于钢笔写错了字涂改比较麻烦,因此要求他用铅笔来写作业,可孩子根本就不会理会,当然他也会小心翼翼的写每一个字。用孩子的话来说,钢笔跟铅笔写出来的字就是不一样,感觉自己已经长成大人了,可以跟大人一样用钢笔了!或许这就是他人生的一个跨跃!一个空前的跨跃!


三年级了,孩子对很多事情都处于好奇状态,似懂非懂,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有了面子上的认识,“怕丢脸、怕难为情”,在接受批评方面有些叛逆,会顶嘴,会按照自己的意识做事。想的比说的多了,心里装事了,不再象一二年级那样单纯,有了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意向。针对孩子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把握批评的尺度,以及及时的对孩子的错误作出正确的评价以及正确的引导。


三年级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孩子们已告别低年级,跨入全新的中年级。如何来迈出坚实、成功的一步,希望我们都能弯下腰、俯下身子和孩子们交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悉心培育他们,早日看到他们绽放的笑脸。

(本文选自帅小子桐桐的博客)


三年级是整个学生时代的转折点

文|@静待花开


学生时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


六年小学、三年中学、三年高中、四年大学……漫长的学生时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呢?有人说是初一、有人说是高三、也有人说是大四……而我们从家长的角度考虑得出的答案是:小学三年级!为啥呢?


作为家长,往往有这样的困惑:二年级,我们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满分,怎么到了三年级就总考7、80分了呢?而且,孩子从三年级开始还变得更让人费心:坏习惯增多了、胆敢和大人顶嘴了……


“三年级是道坎儿”,这句话在家长、老师中广为流传,那么,三年级孩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三年级是道“坎儿”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很重要的转折期,对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那究竟“转”在哪里呢?


1、“转”在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2、“转”在孩子从一名儿童成长为一名少年,逐渐有主见。


3、“转”在孩子的情感发展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


4、“转”在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这些转变有的我们已经重视,有的刚刚感觉到,有的还没有关注到,请我们的家长做个有心人,在了解孩子们所处的这个特殊时期之后能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给予帮助和教育,多和孩子谈谈,聊聊知心话,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三年级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作为家长,这些转变也许你已经重视,也许你还没有关注到,但请你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因为孩子有了以上这些转变后,自然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家长的帮助。那么,究竟三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上会出现什么问题、又有何对策呢?


问题一:学习的自控力和主动性不够


进入三年级后,我们会明显发现孩子的运动量变大了,加上学习压力的增大,难度的增加,孩子娱乐的时间变少了,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学生会产生疲倦感。


这时孩子就会想方设法宣泄自己的情感,学生容易变得浮躁,学习不踏实,成绩时好时坏,起伏大,不容易静下心学习,作业不应该犯的错误多,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与此同时,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比如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不愿意做额外的提高作业或家长布置的作业;好词好句的摘抄,老师不硬性规定,自己就懒得去做,存在着“惰性”。


对策:给孩子确立明确具体的目标


这里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远期目标,即理想。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把学习和自己的理想、社会事业联系起来,这个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后从事的事业,但是孩子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会产生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动力。


二是近期目标,最好是一两周内通过孩子努力就可达到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经常关心和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表示祝贺,当他们表现不佳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


一个目标达成后,再制定一个新的目标。给孩子适度的压力。孩子年龄小,许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晓,不太懂得学习的意义,不愿意在学习上多下功夫。所以,需要我们对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而不能听凭学生完全自由行事。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尽量从正面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问题二:探索难题的精神欠缺


三年级后,我们发现考试不是仅仅考课内的知识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孩子在课外要大量地汲取知识,补充课内所学。


目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头疼的算是阅读理解。和低年段的阅读理解不同,除了对字、词、句的把握,中年段的阅读理解更多的是对段落的理解,要学生归纳段落的主要意思以及中心思想。


这对学生来讲是很困难的。在平时的练习中,如果遇到让学生谈谈自己感受的题目,懒一点的学生就不想做了,等着老师和好同学讲答案,长时间下来,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越来越差,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严重。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数学中,稍难的题目学生就自动放弃了,导致自己越来越懒。


对策: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面对难题不自信,害怕,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所以对课堂上老师传授的方法要认真听,同时要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知识,题目“百变不离其中”,掌握了方法,就能将难题转变为做过的、熟悉的题目。


让孩子体验成功,逐步养成探索精神。在家辅导孩子的时候,不要将答案完全告诉孩子,要有意识地将题目分成几个步骤进行,这样可以降低难度,让孩子一步步完成,及时肯定他的成功,让他产生满足感。这样伴随着孩子愉快的情绪体验,他会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慢慢会对难题消除恐惧感。


问题三:读书的质量不高


二年级时我们就已经着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应该说我们班孩子阅读起步是比较早的。


但是我最近发现两个情况:


第一,很多学生读书是装样子的。一方面是装给老师和家长看,希望受到表扬,另一方面是装给自己看的,纯粹完成任务。


第二,读书的质量不高,读完就忘,一点印象都没有,一点积累都没有。所以孩子在写作文时,感到没话说,内容空洞,语言苍白。


经常有家长打电话过来说:“我们家孩子也看了很多书啊,为什么写作文还是没有提高呢?”读书质量不高就是原因了,你要分析,究竟是孩子在装样子,还是确实不会做积累,一个是态度问题,一个是能力问题,要区别对待。


对策: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


家长可以为孩子购买、订阅合适的图书报刊,创设一个阅读环境,全家一起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


要注意的是,书最好不要订得过多,书要少而精。为防止“走马观花”,家长可以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讨论书中的问题,并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和好词好句摘抄。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孩子和家长自然不是敌人,但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的帮助与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当孩子在成长中出现问题时,家长需要第一时间察觉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除了家长之外,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传授孩子们知识,还需要在孩子的性格、情商、课外兴趣等方面的培养上给予关心与帮助,让孩子快乐成长!

(本文选自新学校研究院)

延伸阅读:

数学为什么从三年级开始会“梯次掉队”?

让孩子一生可持续发展,应该培养哪些综合素质?

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教育圈”轻松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