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批阅纪实

2016-02-01 杨聪 校长传媒

【杨聪专栏】

写着,写着,就长了

——我的作文批阅纪实:眼中有“文”,更要心中有“人”

文|杨聪(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小学)   

                            


彭相栋的作文一直是三言两语,豆腐干一小块。这是他开学初写的《体育课》:

 

“星期五的体育课,老师让我投篮,我本以为可以投进很多,没想到进了很少。我真的很伤心。我会努力的,上次进了七个,这次我也要进七个。相信我吧,老师。”

 

如果以“作文”的标准来看,这哪像是六年级学生写的啊,就六十来字,简单得如同两三个造句连在一起。但我还是愿意换个角度去读它,这是一篇“日记”。于是,我欣然在文后写下这样的评语:

 

“你把亲身经历的事清楚地告诉了老师,而且还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老师理解你的心情,也相信你,要是多练,坚持练,你的投篮技术就会比原来出色的。对了,如果方便,老师倒愿意和你一起练投篮!”

 

没想到,一个星期后的一天中午,他果真抱着一个篮球来找我。当时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书,但我马上放下书,跟他去了操场……

                             

 

后来,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投篮。为了方便就特意从体育室借了一个篮球长期使用。有时我在投篮,相栋恰巧经过也会自然地加入。我看他每天背着一个篮球上学又背着它回家很不方便,就对他说:“你要是哪天嫌这样麻烦,就不用带球了,想打球到我的办公室拿,打完了再把球放回原处就可以了。”


他很高兴地接受了我的意见。看得出他很愿意亲近我。久而久之,他也越来越信任我,有些心里话也会对我说。有一次,他在作文里写道:

 

“在过年的时候,我都会去来钱。来钱,说得好听一点是‘玩钱’,说得难听一点就是‘赌博’。可是每次赌博,我都先赢后输,真是输钱输到家了。记得到现在我都没赌博了。”

 

第一次读到这篇题为《赌博》的作文,我有些惊讶,虽然农村的有些大人有这个陋习,但是我没想到小孩子也这样。本能的反应是想:我应该马上找相栋谈话!只是我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已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要把在第一感觉下做出的决定付之于行动之前,又会前后仔细考虑一番。尤其喜欢预先想像,我这样做,学生会有哪些可能性的反应呢?我应该做哪些必要的准备呢?等等。如同下棋,走一步想两三步——我重新读着相栋的这段话,此时一个念头告诉我,他能把这样“破天荒”的事告诉我,说明他是信任我可以做他的倾听者。如果我忽略了这种信任,又急着以“老师”的架式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苦口婆心地讲道理,语重心长地劝戒,甚至施展所谓师道尊严式的批评,那基本上会使本已融洽的师生沟通化为乌有。如此一来,相栋的作文不但短的还是短,而且再也难有如此的真情实感了。言为心声,作文,说到底是一个人内心表达的需要,没有了对教师的信任,学生哪还有什么真作文可言呢,无非是一小堆或一大堆的文字凑合在一起罢了。我一直认为,能让学生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有信任,才谈得上教育,谈得上教学——何况,在这篇作文中,相栋也表明了自己到现在已没有赌博了,为此,我想,我更应该顺着他写这篇作文时的心态,像他信任我一样信任他。于是,我心平气和地写下了这么几句评语:

 

“非常好,到现在你没赌博了!赌博,总是赢赢输输,浪费了时间,更会让人陷入很不好的习惯。其实你也是明白的。祝贺你从这个坏习惯中脱离出来!”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我和他依然会在一起投篮,我们依然会会心地笑着,随意地聊着……有一次,我对他说:“相栋,你的作文实话实说,老师喜欢,有些内容也很能吸引老师,如果能写长些,再详细些,就更好了。”


他憨笑着,但没说什么。

 


后来,我改他的作文时,发现他竟去抄了一篇文章。我没有生气,我知道他是因为在意我对他的要求,只是觉得做不到,所以就去抄了凑数。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谈了一次话,并当场让他把这事记下来。他是这样写的:

 

我觉得写作文真的很痛苦,要我写作文,还不如让我扫地。


那天,我和老师在一起投篮,老师说我的作文内容不错,要是写长些就更好了。我想让老师高兴,可自己又怎么也写不出来,想来想去,只好抄了一篇交上去。


没想到老师一眼就看了出来。下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你要自己写,不要抄别人的。无论你写多少字,写得多么不好,都要自己写。老师宁愿看你自己写的两三句话,也不愿看你抄别人的文章,别人的文章再长再好,也看不到彭相栋的影子,你自己写得再短,也是彭相栋的东西!”


我听了老师的话,低下了头。

 

我看后,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

 

“好,写的是实情!恭喜你,你的作文写得比过去详细了,特别是具体写出了老师说的话,老师也谢谢你!——现在还感觉痛苦吗?”

 

他在我的评语之后也作了回复:

 

“是吗?多谢老师夸奖!作文写好了,好像不痛苦了,而且有些快活……”

 

可是,等到下次改他的作文《去萧江玩》时,他又写得短了,而且只有两句话:

 

“我和哥哥去他以前的厂里看他的师兄。在厂里,我感觉太热了,我受不了,以后再也不去了。”

 

我还是把它当作日记来读。其实,对有些小学生来说,作文的起步的确要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来要求,尤其是对相栋这样讨厌作文的学生更应如此。如果一个小学生对作文没什么兴趣,那么当务之急是培养他的兴趣,除此之外,所谓的作文要求,所谓的作文技巧的传授,对他来说都是隔靴搔痒、空洞无物了。


我个人以为,有两个条件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基础:一个是不再命题作文,提倡记日记(或者称作“学生随笔”),记什么内容,学生自己选择,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在开学一个多月后,由于个人的实践体会,以及受朱永新“师生共写随笔”理念的影响,我就把学校规定的大作文、小作文、读书笔记等合成了一种,就是“学生随笔”。既可当日记来记,又可当作文来写,形式灵活,内容多样,不但自由,而且有连贯性。一周至少写一篇。我日常的作业批改重点就是放在这一项上。另一个是教师要做个真心的读者,及时给学生写针对性的评语。这种评语不能只是注意着作文的本身,为了评作文而评作文,概念化地写些什么语句通顺、内容详细、中心明确之类无关痛痒的套话,而应该更多地关注文字透露出的学生的生活、心理和思想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读”的是他的这个人,而不仅仅只是作文中的文字。如此的师生互动,才能让学生体验到被重视被沟通的快乐。我觉得,每个喜欢写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读者,语文老师更应当做最能让学生心动的读者。对相栋的作文,我正是以上述的两点去对待的。——凭着此时师生不错的关系,我决定在点评他上面两句话时来点激将:

 

“读了这两句话,老师了解到了在有些厂里工作是很艰辛的。在那么热的环境下劳动,赚些钱真是不容易!这两句话还让老师有了对照,看来,我们学校还是比较凉爽的。顺便问你,这篇日记是三年级小朋友造句吗?”

 

相栋的回复铿锵有力,这也正是我想读到的:

 

“不是,是我彭相栋写的。

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地写。

总会让您吃惊的!”

 

对于他能否真正实现自己的“誓言”,我并不在意,更不会苛求。我喜欢的是同他这样的书面对话,我把这些看作是作文的延伸,是师生之间的另一种生活的体验。我又在文后回复他:

 

“老师很愿意相信你,只是说容易,做有些难,让我们一起努力……”


 

在上次留言之后,他真的是好好地写了一篇,而且让我真的吃了一惊。一翻开作文本,首先是题目“撞击”了一下我的眼球,接着是足有两面的文字,然后,就是充满矛盾冲突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

 

可恨的女生

 

一个本来成绩很好的女生,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人呢?事情是这样的:

在星期二上午的一节音乐课上,轮到前桌陈赔(化名)站起来唱歌。调皮的我乱吐痰,不小心就把痰吐到了陈赔的椅子上了。当时我很紧张,左看看,右瞅瞅,生怕有人发现。


这时旁边的飞翔(化名)看到了,我怕极了,连忙拿起一张废纸去擦椅子上的痰。飞翔看了看,没说什么,当作没看到。可是痰还没擦干净,陈赔就坐了下来。这时,我更紧张了,我怕飞翔会说出来。


这时候,这个可恨的飞翔真的说了出来:“陈赔,你椅子上有痰!”我的心顿时就像死了一样。陈赔猛地转过身来,生气地说:“是谁吐的?”飞翔马上说:“是彭相栋!”我连忙对陈赔说对不起,陈赔也没说什么,但我可以看出来陈赔还是很生气。我又拿出纸对陈赔说:“对不起,纸你拿去擦擦吧!”陈赔说“没关系,算了。”


为什么陈赔这么好,而飞翔却是这么坏呢?


如果在陈赔还没坐下去时,飞翔就告诉她椅子上有痰,那陈赔也就不会坐到痰上去了!


我问飞翔:“你怎么这么坏?”


飞翔回答:“我真的看不下去了!”


我又问:“那你干吗不早说,早说的话,陈赔就不会坐到痰上去了。你为什么要这样!”


这时,飞翔好像说不出话来。


还是数学老师说得对,有时要相信人,有时也要不相信人,要看自己,人一定要学会聪明。


下课后,我又向陈赔说了声对不起。

 

这篇文章同相栋以往的“作文”相差很大,但我并不认为这是我在课堂上“教”出来的,而是我作为“读者”用心灵与关注“读”出来的。在语文课上,我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在批阅过程中能够触动我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学生随笔”推荐给全班,这就是大家喜欢的“精品推荐”。我眼中的“精品”,长则五六百字或者更多,短则几十个字甚至几句话,只要言之有物,真情实感,写出自己想写的,特别是学生自己真实的生活,我都会加“精”推荐给大家。有时候,我也会把自己写的教育叙事念给学生听,有些叙事的内容刚好与某些学生的“随笔”互相印证,更是充满了趣味。有些叙事里的主角是某个学生,涉及到他的一些个人问题,我就用化名,这次相栋把这个也模仿了过去,看得出,他也是蛮喜欢听我的文章。记得上次,我把写他的那篇《孩子,喜欢一个人没有错》念给大家听时,虽然用了化名,他也兴奋不已,因为很多学生都期盼着自己能成为我文章中的人物,哪怕是化名的人物。在上述做法的潜移默化之下,学生大都能学着关注和体察自己的生活,记录自己的生活。现在相栋写出这篇《可恨的女生》虽然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但也是在情理之中。好文章总是有感而发,而我一直在乐此不疲地为学生的“有感”作着铺垫,学生的“发”自然是水到渠成。从这个角度去看,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作文”,在他们心中的某个地方潜伏着,关键是教师怎么去挖掘怎么去引导怎么去阅读怎么去评价……


这次,我没有马上给相栋的这篇作文写评语,而是把他的本子放在了抽屉里,我打算私下里先找“飞翔”和“陈赔”,或者其他知情的学生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做到心中有数,使评语能对症下药。我一直信奉这个观点:作文,尤其是日记型的作文,常常是学生生活的一个侧面或某些投射,教师评作文,既要眼中有“文”,更要心中有“人”。


我继续批阅其他学生的本子。当翻到“飞翔”的作文时,我有些惊喜,没想到她这次也写了同一件事。在这篇题为《误会》的作文中她这样写道:

 

……当蓓蓓被老师叫到站起来唱歌时,大家都认真地听着。这时,我眼角的余光瞥见了彭相栋吐了一口痰在她的椅子上。我转过头,用目光询问他,他马上用音乐书上撕下的纸片来擦那口痰。我想告诉蓓蓓,但她还在那儿唱着,我总不能在她唱歌时打断她吧?于是我又转回头等蓓蓓唱完歌。这个动作被彭相栋看在眼里,他认为我不会管,于是又不擦了。当蓓蓓唱好了,我刚想阻止她坐下去,但已经来不及了,我跟她说了椅子上有彭相栋的痰。她知道后怒瞪了彭相栋一眼,并告诉了音乐老师,但老师没理彭相栋继续上课。彭相栋这下可生气了,他在后面开始小声地骂我,问我你怎么这么卑鄙啊,要说干吗不早说,偏偏等蓓蓓坐下来以后才说。我解释给他听,他都不相信,说我是有意针对他的。……看着他明明很生气却又强颜欢笑的脸,我觉得很可笑。我想气气他,我只要在他骂我时笑给他看,他一定会怒火中烧的。


轮到我唱歌时,我硬扯出一抹似有若无的笑。但我马上又后悔了,我希望他没看见,因为我有些怕,我不怕他打我,只怕他冲动地在我衣服上吐痰,我真的怕他那么做。


终于下课了,我有些庆幸,他没机会把痰吐在我身上了。下楼时,他在楼梯上大喊:“卑鄙的叶翔!”我听见了无所谓,耸耸肩,继续向前走。

 

叶翔是个开朗外向的女孩,我不但喜欢读她的作文,而且也喜欢同她聊天。她的作文写得很有特色,能把日常生活的小事写出味道来,一张笑脸每天灿烂着,这篇作文也显示着她的特点。我给她写了以下的文字:

 

“哈哈,你挺潇洒的嘛!你们三个人都蛮有意思,你把各自的性格都写得很真实!彭相栋就是彭相栋,你就是你,作文中的你们被你写得栩栩如生,让我看电视剧一样……对了,我知道你和相栋的误会在哪里,只要你去看了他这次的作文也会明白的!”

 

回过头来,我立刻拿出相栋的作文本,在他的《可恨的女生》后面进行了一番点评:

 

首先,我再次恭喜你,你的这篇文章的确让我刮目相看!文章不但把事情完整地写出来,而且把三个人都写得很有特点。有对话,有动作,还有心理活动;有叙事,又有议论……


作为读者,我感觉你做得不错,能多次主动向蓓蓓说对不起,能主动帮她擦椅子,这些都让我欣赏!


至于‘飞翔’的所作所为,我原来对她是有些看法的,后来,当我读到她的文章《误会》时(也写这件事),我就明白了,她不是故意的,你们之间有误会,要是你看了她的文章,就明白了。


 

第二天中午,我把相栋和叶翔叫到了办公室。我说,今天老师要给你们每人推荐一篇文章,不过,有个要求,读后要写上感想,可长可短。俩人听了很是好奇,问我是什么文章呢,我就把俩人的作文分别给了对方。刚开始他们愣愣的,小心翼翼地看起来。看着看着就明白了,不知不觉微笑便笼罩在了双方的脸蛋上。他们彼此有意无意地看了看,用愉悦的目光作了瞬间的交流与和解。


“怎么样,你们还生气吗?要是还很生气,现在就抓住机会,拿起笔直接在对方的作文本上继续‘开火’吧!”我明知故问,他们听了一边不好意思地嘿嘿笑着,一边动笔写了起来。


叶翔在相栋的作文后面是这样写的:

 

“说真的,我后悔了!早知道音乐课会发生这么多事,我应该不等蓓蓓唱完歌,直接说出来就不会那么麻烦了。不过,我又有些不后悔,因为它会给我的生活添点乐趣。怎么说呢?刚开始的时候,我很委屈,我想跟你解释,但是看到你鄙视的目光,想说出的话又被活生生地吞回去。过了几天后,委屈的感觉淡了,我就想,要误会就让你误会吧,反正对我也没有多大的影响。上次周记发下来,我想反正没事,就记了这件事。本来我没多大希望老师能澄清这次误会,可是他这样做了,我很感谢他。这件事澄清后,我感觉轻松许多了呢!现在回头看看,感觉还蛮有意思!”

 

相栋写给叶翔的是这样的感想:

 

“叶翔,当时我有些冲动,心里很生气,现在明白了。当时看你很不爽,现在不会了。其实,一开始我乱吐痰就不对了。你文章真的写得很好,经常被老师推荐,我很佩服。特别是你那五千多字的童话《用生命许下的愿望》,老师把它分成五集朗读,让大家听得回味无穷。音乐课上的事是误会,我们都不要放在心上了,我们还是好同学。如果我有什么问题不懂,你一定要教我,因为我学习不大好,你比我好多了。”

 

几天后,我征得他们的同意,把这两篇作文,连同我和他们的评语在班级里进行了朗读。这是学生第一次听到的彼此连贯而又多方对话的“精品推荐”。当我读好之后,好多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而相栋和叶翔更是开心得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当然,这开心也是我的,来自于学生,又带给学生……

延伸阅读:

教育,有时不妨“闹着玩”

教育学生,需要换位思考

一张粉红色的纸

这些孩子真有意思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