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展项解析第4期:1935-1955@美国,20年经历了什么?
引
两张登船照
在展览的第一部分钱学森“启程赴美”处,观众可以同时看见1935年、1955年,钱学森一去一回的两张大幅登船照,相互呼应。
两幅极具“选择”意味的画面中,站在邮轮前的钱学森,心怀的都是一腔报国志,目的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度,足下亦是两段壮阔的征程。离开归来,祖国已是另一番景象与期待,此间种种人生际遇与选择都是生命的成长,一颗初心、两份心境,耐人寻味。
1935-1955这20年,钱学森到底经历了什么?
1
三个关键词:成就、困境、家国
钱学森在美国20年间,前15年展现了一幅他在科学事业与人生发展中不断攀升并取得卓越成绩的辉煌画面,这与之后突如其来的遭遇嫌疑、驱逐、软禁的5年形成反差。在这段人生图景中钱学森经历了什么样的选择与认识?该如何理解?这是展览的第二部分想要探讨的内容。
我从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在美国呆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几十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钱学森
这一部分分为两个单元:“1935-1950:攀升与成就中的选择与认识”和“1950-1955:身陷囹圄”。
在这部分的前言中提及“在这段人生图景中,成就、困境、家国,三者及其关系或是理解钱学森认识与处理人生选择的关键词”。
我们将在之后的解读中揭示三者的关系。
2
1935-1950:两条展线
展览的第二部分有很大的图文信息量,实际上策展人设计了明暗两条展线。
一条是暗线,即背景线,所展现的内容是前15年钱学森各阶段历程,由每个阶段事业发展的关键词与相应历史照片构成。在资料架上的阅读材料中,观众可以获取这条背景线中每个词条、每张照片和每个阶段的历史信息。顺着这条线浏览,就会发现这15年展现了一幅不断攀升与成就的人生图景。
暗线文字示意图
另一条是明线、前景线,所撷取的是钱学森在这段时期的点滴认识与选择。其中,有他对学业事业的几次选择规划,有他多次面临国内工作邀请时的考量,还有他对祖国故土和对父亲的担心牵挂。在浏览这条展线时,把内容放在该时期的人生发展情况与历史大背景,即背后的“语境”中去解读,能使我们更多一层体会和理解。总的来说,这一时期钱学森的认识与选择涉及两个主题:一是对科学事业的不断追求,另一个是心头的一份家国牵系。
3
1935-1950:对学业、事业前景的3次规划、选择
1936年10月,硕士毕业后的钱学森因“当时的美国公司不接受中国人去工作,于是只好改行到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航空理论。”虽然父亲起初并不赞成,但正是这次选择开启了钱学森的一段辉煌人生历程。
展览中,我们设计了一个“钱学森读博讨论群”,用手机扫码可以进入群聊界面,“围观”钱学森与身边长辈讨论这次读博的选择。
1936年至1946年的10年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读博、留校工作(其中于1945年上半年暂别学校参加美国陆军航空兵科学顾问团工作)。1946年,钱学森接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的工作邀请,并于次年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教授。对于这次工作选择,林家翘曾评价“钱学森很有远见”,在掌握了加州理工学院在结构、空气动力学方面的长处后,他可以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在仪器与控制系统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在火箭技术领域的知识储备更完善。1949年,钱学森再次跳槽,回到加州理工学院,担任戈达德讲座教授和喷气推进中心主任。
4
1935-1950:多次面临回国选择时的考量
以往人们常常把关注点聚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回国选择上,而此次展览中呈现了在15年中,准确地说是1938年至1949年的11年间,钱学森7次面临回国选择的内容:
❂ 第一次
1938年6月,3年公费助学期限已到,展柜中的两封信,分别是当时博士在读的钱学森和导师冯·卡门写给清华校方申请延长助学期限的信件。
冯·卡门在给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信中盛赞钱学森的科研能力,并强调钱学森的研究成果受到美国军方的关注,信中说道:
“钱先生的科研活动是大有前途的。我深信钱先生的奖学金如果延长一年,他将会完全成为一位‘高速压缩流体理论和弹道理论’的专家。我觉得特别是后一领域对于你们国家的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 第二、三次
钱学森博士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这一时期,成都中国航空研究所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1940年、1941年分别来信聘请钱学森。
中国航空研究所,由副所长王助运作。王助曾是钱学森在留美预备期间的指导老师,1940年4月他来信要求钱学森回国到研究所工作。钱学森争取再多待一年 ,并愿为研究所担任一年顾问。在马林纳1940年画的一幅漫画中,钱学森手里拿着一枚蛋,一端写着“美国”,另一端写着“中国”。
冯•卡门也为此致信王助,希望钱学森继续协助自己从事科研工作,后得到王助同意。展柜中展示了冯·卡门给王助的信件,及钱学森作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向研究所提交的论文《高速气流突变之测定》,作为该所研究报告第二号单行本出版。
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由所长庄前鼎运作。实际上在钱学森旅美期间,清华大学曾于1939年、1941年、1944年三次拟聘钱学森,但都没有实现。这是第二次。
对钱学森来说,他一直把报效国家看得很重,迟早是要回去的,但什么时机回去是不得不考虑的。当时祖国山河破碎、国土沦陷,日本侵略者得寸进尺,而他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毫无信心。
正如张捷迁的回忆:
“我们都对日本入侵中国非常担忧,深感失望……我们虽然心念国事,但却感到无能为力。”
此外,钱学森的科研工作正在取得重要进展,面对国内工作邀请时的钱学森,正在冯•卡门委托下参加超声速风洞建设项目,而这些科研经验将来对国家也会大有用武之地。
❂ 第四次
展墙上有一封1944年清华大学聘任钱学森的文件。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美国再也不愿浪费外国科学家的才干,放宽了对外国人参与机密研究的限制。钱学森曾经因为是外国人后来暂退火箭小组与军方的合作项目,可到此时,钱学森获得了机密研究许可证。他的事业全面开花。他晋升为助理教授、他是美国第一个喷气推进技术训练班的教师,他担任了美国航空喷气公司顾问,他回归火箭小组,小组此时已发展为喷气推进实验室,他与马林纳一起完成了美国导弹项目的第一份正式备忘录,并且成为了JPL的分析研究部主管,带领10余名科学家,包括当时加州理工的博士林家翘和博士后钱伟长,参与美国第一批军事导弹的研制。
正是由于钱学森在二战中为美国火箭研制作出过重大贡献,而且他的研究成果大大地促进了高速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导师冯卡门在1944年底,推荐他眼中的这位天才高徒参加美国国防部(陆军航空兵)科学顾问团,参与制定美国20至50年航空事业发展蓝图。
当1944年12月清华大学第三次拟聘他的时候,钱学森已经被选为顾问团核心成员,将暂别加州理工,赴华盛顿五角大楼工作。
此后,钱学森以美军上校身份赴欧洲考察,并且完成编撰《迈向新高度》,这是美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第一份发展蓝图(美军历史上第一份详尽的科研调查报告),而钱学森是这份报告的重要编撰者之一。
❂ 第五、六次
欧洲考察结束后钱学森回到加州理工学院,晋升为副教授。1946年,钱学森接受了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的工作邀请,自1947年至1949年担任该系教授。
在这一时期,钱学森接到了来自北京大学、交通大学的工作邀请,他都没有接受。1947年钱学森回国探亲期间婉拒交大校长一职时表示:“目前国内局势战乱不止,各级政府又腐败无能,在这种形势下,我不能回来为国民党装点门面。”新婚的钱学森很快飞回美国。
❂ 第七次
1949年5月,钱学森收到一封“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会主席葛庭燧转来的由香港大学心理学教师曹日昌代笔中共北方局的邀请信,希望钱学森能回国,在东北或华北领导航空工业的建立。
钱学森深受触动,在44年后,他给葛庭燧的信中表示“我永远也不能忘记是你引导我回到祖国的怀抱。”
5
1935-1950:对祖国故土、对父亲的牵挂
1941年春,日以继夜忙于科研的钱学森特地请画师姜丹书创作《西湖一角》绘画寄到美国,1955年钱学森回国时将此画一起带回,并一直珍藏。
钱永刚说:“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曾特意让我把这幅《西湖一角》给找出来,挂在他的卧室里,而我父亲一般不会随意在他的卧室里摆放东西,所以这幅画对我父亲来说很重要。”
在这幅清新淡雅的中国画里藏着的是钱学森心底这抹浓浓的爱国底色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1942年底到1944年底,同在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工作的中国人还有周培源、钱伟长、林家翘、郭永怀、傅承义等,据钱伟长回忆,他们“无所不谈,无所不议。但怀念祖国,怀念同学和亲人,始终是最主要的话题。”此外,在1946年春节之际,钱学森给父亲的一封家书说到:“儿唯一深感遗憾的是已经有十个春节了,不能陪伴于父亲身旁,不能尽孝于膝下。近来由于二战结束,思乡之情日增。怎奈瓜葛诸多,身不由己,一时难偿夙愿,还望父亲见谅。”
终于在1947年暑期,钱学森回国探望已别12年的父亲。展柜中展示了在回国探亲期间给几所高校作关于工程科学讲演的相关资料。钱学森认为工程科学的历史使命是富国强民,大力发展工程科学,是现代化工业国家在工业、经济、军事领域占据世界制高点的关键。他期盼国内重视工程科学,也反映出他急盼祖国繁荣的赤子心。此外,展柜中还有一组钱学森在此期间为母校交通大学拟购买风洞设备而提供的各类参考材料,也反映了他对母校建设的用心。
6
1935-1950题解:“成就”与“家国”
这一时期,“成就”既是追求,也是成果。在“成就”与“家国”之间,存在互为动力、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存在着取舍关系。这种动力与思虑,是影响钱学森在美国时对人生发展认识的两个重要关键词。
7
1950-1955:困境、箱子、录音、乐器、两门新学科
展墙上为观众展示了“钱学森案件”过程图表和这一时期反映钱学森的状态与认识的照片、语录。
1950年6月6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官员指控钱学森是“美共党员”,钱学森继而遭遇了被吊销涉密研究许可证、禁止离美、扣押回国行李,乃至逮捕关押。此后,案件的调查与听证会中指控证据虽不充分,美国司法部却最终选择性地采纳对钱学森的不利证词,于1951年4月判定他为“曾是美国共产党员的侨民”,命令驱逐出境但暂缓执行,并驳回了钱学森的上诉。1953年3月,钱学森获得假释,但行动遭到限制和监视,直至1955年8月4日美国司法部才同意其离美。五年中,钱学森受到巨大的身心折磨。
展厅小场景中突出了钱学森回国行李遭查扣的情景,这些行李箱有着极强的隐喻感。箱子里装的是十几年来钱学森的知识积累,箱子要去中国,却遭到怀疑、历经四年的审查,这也象征着行李主人此时的命运。
场景边的台面上有行李审查的部分资料供观众翻阅。侧边的耳机里循环播放着我们录制的一段钱学森在听证会上与检察官的对话。
玻璃高柜中展示着一组乐器,苦难中,有时蒋英弹奏吉他、钱学森吹笛,他们从音乐中汲取安慰与力量。身陷囹圄的钱学森对祖国和科学的向往愈发强烈,在非涉密领域,他开创了物理力学与工程控制论两门新的学科领域。
当时并没有想到建立新学科,而是为避开美国特务的追踪和迫害。那时我还年轻,虽然痛苦,精力还很充沛,我不能消沉。我必须积累知识,随时准备返回祖国,为建设新中国尽力。
——钱学森
8
1950-1955题解:“困境”中的“成就”与“家国”
这里的“困境”,主要是指钱学森身陷囹圄的遭遇。
“困境”之中,在关乎“成就”方面,钱学森在事业追求上受阻,过往的贡献与成就不仅不能使他摆脱困局,反而成了令他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令钱学森一来感受到不公、愤怒、沮丧,进而发出“毕竟,如果一个人可以在自己最后的日子里,对着自己的良知说,他给予人类的远比他从人类那里收获到的要多得多,那不也是很好?”的感慨;二来,他继续追求非涉密的科研事业,依然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这种“困境”中的“成就”更彰显了一份对于祖国和科学事业的赤子之心,也使钱学森开始思考“政治与科学”的关系、思考如何做一名“有作为的科学家”(该问题将在展览第四部分展示钱学森的回答)。
“困境”之中,在关乎“家国”方面:一则,归国受阻;二则,中美两国的关系、“中国科学家”的身份也是造成“困境”的重要因素;第三,报国初心、父亲的盼望、祖国的局势与召唤、自身的处境,都使得钱学森更迫切想要归国。而在“困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帮助钱学森突破困局、最后成功回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为您解读了展览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标题“成就与困境中的家国牵系”之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