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90,乡村变革中的“她力量”
作者:清浅
编辑:C小阳
前言:
如果剔除生活的肌理,文中三位来自乡野又扎根山村的女性,我觉得都非常了不起。而将具体的人放置到具体的乡村情境中,以时间为轴铺陈开她们生活的图景,我们看到的是出生于70、80、90三个年代自认为平凡的女性鲜活的喜怒哀乐。她们在深度参与乡村变革的过程中不乏痛苦、无奈,但在里面我们更感受到宁静而坚韧的力量。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支持、个人的成长汇聚在一起,在看似不可能中萌发希望。
1
33年的教书生涯,冉凤仙都驻扎在奉节县新民镇中台村,哪都没去。但她却在这个村庄里,跟着幼儿园过着流动的生活。
冉凤仙18岁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却仍然是村里的女秀才。村里要开办幼儿园,村干部推荐让冉凤仙做幼儿园老师,她就这样成为了民办教师。
村里一开始按劳动力计算公分,年底了再给几块钱现金。再后来,记公分成为了历史,冉凤仙开始领着微薄的民办教师工资,直到现在。村里的学生做了爸爸妈妈后又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冉凤仙手里,她成了村庄里大家的冉老师。
中台村幼儿园老师冉凤仙
不变的是冉老师,变来变去的是幼儿园的地址。
18岁的冉凤仙刚做幼儿园教师那会儿,村里腾出了一间仓库,足有现在两间标准教室那么大,空荡荡的。第一年,村里七十多个孩子全部涌进了这间仓库幼儿园,仓库仍旧很宽敞。
18岁的女娃娃管着七十多个娃,冉凤仙按照自己的设想,教孩子写数字、识字、做游戏,用废纸壳、绳子等等能够搜罗到的材料做玩具。村里人将孩子往幼儿园一放,有专人看管,还教识字、带着玩,都很放心,满意得不得了。
但用仓库办幼儿园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几年以后,政府集资,全村人一起出力,各施所长,扛沙、砌墙、盖屋顶……将一排教室给建起来了,冉凤仙带着幼儿园的孩子和小学一到六年级孩子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新校园。
没曾想,住了几年,教室出现裂缝,原来大家选择的地方其实并不适合盖房子。
学校领导没办法,在村子里搜寻一遍之后,把村里的一处民房给租下来,那户人家早年搬去了县城,村里的房子就空下来了。就这样,在并不适合做学校的民房里,村里的孩子有了暂时可以安稳度日的地方。
但是村民们始终感觉租用民房不是长久之计,大家把学校整修一番,又搬了回去。但是没过几年,裂缝又出现了。这一回,是真的不敢再住下去了。
第二次搬往租住的民房,所有的老师和孩子们都期待着有朝一日在村子里能建起结实崭新的校园,但是大家等来的是大规模的村小撤并,中台村所有适龄的孩子都要去中心小学就读,简陋的民房里,只剩下冉凤仙和学龄前的孩子。
在中台村民房里开课的幼儿园-2017年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17年。
这一年,经过一年的筹备,阳光童趣园在中台村建成了。冉凤仙和村民对于这似乎凭空冒出来的木头房子,倍感惊喜。冉凤仙用毛巾将地板擦得干干净净,让孩子们在自己家带一双干净的鞋放在室内,要进去就要换鞋子,哪怕出去一小会儿,也要换下室内的鞋子再出去。乡下地方,何曾这么讲究过,但是冉凤仙很坚持,孩子和家长们也很配合。这来之不易的神奇房子,大家都颇为珍惜。
中台村阳光童趣园
冉凤仙将阳光童趣园当作教室、活动室、午休室使用。每天无论冉凤仙多早来到童趣园,总有孩子比她更早到达,排着队站在童趣园前,仰着笑脸对冉凤仙说:“冉老师早上好。”等冉凤仙把门打开,就尖叫着迫不及待地冲进去。现在,村里3到5岁的18个孩子从早到晚泡在童趣园,到了放学的时间也不愿意离开,这里比家里实在好玩多了。而对童趣园,对冉老师的依恋,到了最后却难免会变成另一种伤痛。
孩子们在中台村阳光童趣园内活动
有一次一个孩子第一天去中心小学读书,老师打电话给家里的老人,说孩子没来学校,而孩子是老人一大早亲自送到学校的。孩子的家人慌了神,到处找,冉老师也帮着找,最后发现孩子躲在了幼儿园附近,孩子被找到后哇哇大哭,对冉凤仙说:“冉老师,我不去读小学,我要读幼儿园,我要读到幼儿园没有了为止。”
“从村里到中心小学,走路要一个多小时。接送孩子的都是家里的老人,读个书,大人孩子都遭罪。”冉凤仙说,几十年来,她和这个村庄以及村庄的孩子早已血脉相连。而这也是她做了33年民办教师,后来自己进修通过考试拿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证书,但到现在都没能转正,却仍旧在坚持的原因。但是多年的委屈长成了心里的一根刺,每每触动,扎心的疼。贫瘠中生长出来的爱总有驱之不去的苦涩,惟愿阳光童趣园能给冉老师和孩子们挡住一些风雨,给予一些阳光。
孩子们在中台村阳光童趣园内活动
西部阳光在中台村看到的是乡村教育的生存之难,而在包甜甜老师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对“何为教育的应有之义”的回答。
2
包甜甜分享了最近发生的一件让她乐不可支的事情。参加西部阳光的性教育讲师培训,其中一个环节是画出男女的生殖器官,包甜甜画得很认真。画完以后,她自我感觉非常满意,于是她将画作拍了照片发到朋友圈。回到学校,有一位老师开玩笑地对她说:“包老师,你今天的朋友圈的画画得好啊。”
包甜甜问:“真的吗?谢谢你啊,能得到你这个专业人士的肯定,看来我是真画得不错。”这位老师是美术专业出身,没想到包甜甜如此一本正经地回应了他的玩笑,然后包甜甜趁机给他普及了一下性教育这门课程。
包甜甜在课堂上讲性教育
从2017年到现在,包甜甜做了4年的性教育讲师,这是这4年带给包甜甜的变化之一:无论是质疑、好奇还是调侃,在包甜甜这里只有一种解读:“普及性教育的机会来了。”
“我这几年,因为做性教育讲师,真的改变了很多很多。”包甜甜说。教一下生理结构,各个部位叫什么名字,避免出现早恋甚至早孕行为,这是包甜甜一开始对性教育的认知。学校安排下来的教学任务,虽然感到有些尴尬,但是接了教学任务就认真完成,这是包甜甜一开始对性教育讲师的想法。
“到如今,我觉得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使命,性教育应该被作为教育最基础的学科来对待。”包甜甜说。
变化是如何一点点发生的呢?可能是从第一节课就开始了。
“性”这个字让你联想到什么?这是第一节性教育课开场的题目,也是为学生“脱敏”设计的练习铺垫,但面对这个问题,学生将黑板写得满满当当,包甜甜感到诧异:原来敏感的其实是大人。
性教育课上写满了的黑板
“女孩每个月都会来的是月经,月经又被叫做大姨妈。”这些话以知识问答的方式从两个男生嘴里说出来,台下的女孩子低下头撇过脸抿着嘴笑了一下,然后又抬起头看着台上的男生。这让包甜甜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来月经的经历,极度羞涩,尴尬,感到非常倒霉,根本不好意思去卫生间。这份复杂的感受伴随了包甜甜很久,她曾经以为只有自己是这样,像揣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惶惶不可终日。而现在这个“阴谋”大白于天下,而男生们的“阴谋”也在教室里越来越被落落大方地讨论着。
包甜甜感到有一种她未曾觉察的传统老师的“武装”在一点点瓦解。
包甜甜也说不大清楚自己的“武装”是如何形成的。学生是学生,老师是老师,学生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考个好成绩。除此之外呢?没有了。包甜甜一直是这么认为,她甚至没有觉察自己有这样的想法,多背一个单词,多做一张卷子,这就是她身为一名英语老师和学生最平常的交往方式。
性教育课上学生上台分享
而在性教育课上,在一张张稚气未脱却又青春洋溢的脸上,浮现出的羞涩而又坦然,好奇而又渴望的神情,唤起了包甜甜沉睡的记忆,她意识到,这是学生内心深处需要和渴望知道的东西,同样也是她需要的:性教育课会给她的教师生涯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也同样能够隔着时空去慰藉那个在青春期惊慌失措的自己。
西部阳光和你我伙伴合作在甘肃地区发起学校性教育试点项目,通过培训将当地乡村教师转化为性教育讲师,进而为本地学生开设性教育课程。而对性教育的讲师培训,是随着学校课程的开展同步进行的。在主动或者被动成为性教育讲师后,一开始的尴尬以及遭遇身边人的不理解,这些情况都或多或少发生在讲师团队成员身上。但好在项目的陪伴和讲师们的认知升级也在同步进行着。
女性是如何成为女性的,而男性又是如何成为男性的?我们是如何被塑造的?我们的不接纳——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他人的不接纳,和性教育的缺失之间,到底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包甜甜一头扎进去,对此越来越着迷。这门课好像是在研究人类的问题,又分明是在讲述每一个人的内心。而人又是千变万化的复杂物种,关于自己的、人类群体的谜团,在一点点被解开。迫不及待地,包甜甜想把寻找谜底的过程和谜底本身与学生分享。
在性教育课上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
她感受到自己和学生之间正在构建起新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丰富的,是交融的,是流动的,也是彼此看见的。而这种关系的构建,一方面来自于性教育本身,一方面来自于性教育讲师这个团队。
大学老师、公务员、作家、自由职业者……天南地北,各行各业,二十几个人共同组建了性教育讲师团队。大家聚在一起,面红耳赤地争吵是常有的事情。每个人都不会去遮掩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每个人都想让这件事情变得更好,越吵大家关系越好。包甜甜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享受“吵架”这件事情,但每次从学校拖着行李箱出来,她分明都是在身心放飞的状态中去奔赴一场场碰撞。
包甜甜很珍惜自己的幸运,她能够在这条路上持续走下去,非常重要的一点,来自于校长的支持。在性教育讲师团队里,只有两位来自于公办教师队伍。一路走来,她听到太多老师个人想要做,却因为没有环境的支持而被迫放弃的遗憾;在面对那些哪怕不被支持却仍旧坚持的老师,她发自内心的惺惺相惜;而对于仍旧对性教育持怀疑态度的老师,她也非常能够理解,因为当初的自己也是如此,一切都因为别人未曾和自己有同样的经历,无需指责,只需分享,温和地坚持。
无论是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还是学生们的性教育讲师,或者是作为一名女性,包甜甜越来越喜爱更为丰富的自己,当从课堂俯视的位置走下来,以人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人时,包甜甜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看到环境对个体的塑造是如何发生的,从而采取更为主动的态度,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收获生而为人的喜悦。
从冉凤仙到包甜甜,我们可以建起有归属感的幼儿园,可以探讨生命本身的教育,我们渴望孩子活在这样的教育系统里,那么学校之外呢?乡村的孩子应该活在什么样的社区里?返乡女孩郑红琴用4年的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3
郑红琴是一家公益机构的创始人,90后的她同时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好辛苦啊,真的很辛苦啊,好想出来一个能人,我把机构负责人的位置让出去,自己只做具体执行的事情。”电话那头的郑红琴一边笑一边哀嚎。傍晚六点多,她刚刚结束在县城的会议,还要驱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村里,那里有她的家,也有她的事业——曲靖市麒麟区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郑红琴抱着孩子去开展公益活动
2017年的某一天,郑红琴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决定辞去昆明的工作回家好好安胎,爱人留在昆明工作赚钱。作为一个没有太大的梦想也没有太多物质追求,非常乐天安命的女孩,这对于她而言是一个很普通的决定。那时候的她并不知道,自己之后居然会做出在很多人眼里轰轰烈烈的,或者说是在危险边缘疯狂试探的大事。
在昆明,郑红琴在一家服务于流动儿童的公益机构工作,在办理离职的过程中,她想到了村里那群自由生长着的孩子,决定发起一次网络募捐,给村里的孩子筹集一些资源。募捐非常顺利,郑红琴拉着一大堆的学习用品和书籍,驱车回到了家乡。那时候的郑红琴不会想到,“四处化缘”从偶尔为之演变成日后的习以为常。
回到家的郑红琴在妈妈的照顾下,日子过得非常安逸,但她同时也感受到了村庄和她记忆中的完全不同。自从村民们赖以生存的煤矿出了重大安全事故被关停以后,年轻人们只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只留下了孩子和老人。这座煤矿也是郑红琴内心的隐痛,多年前她的父亲在矿难中失去了劳动能力,整个家庭一下子陷入困顿,又过了几年,父亲去世了,她在政府的资助下才得以完成学业,这也是她后来工作选择公益机构的原因。
闲不住的郑红琴想把筹集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于是她跑去村委会,想得到村里的支持,把村里空了多年的教室给她使用,让她把村里的孩子召集起来搞活动,但是村干部拒绝了。“出了安全事故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你要做就自己做,不要以村小组名义整。”这是郑红琴得到的拒绝理由。
郑红琴内心很复杂,但还是想做事情,于是她拾掇了家里的一个空房间,把文具、书籍搬了进去,然后对村里的孩子放出话来:“只要带上自己带上小板凳,就可以来参加活动。”孩子们乐疯了,从来没有大人组织他们玩游戏,崭新的绘本和书籍对于他们而言也都异常稀罕,郑红琴在公益机构锻炼出来的各项能力都在这里发挥作用。家里一时热闹非凡,她很享受这种生活。
但闲言碎语在村子里从来没有停止过。“背后肯定有什么目的。”“一定可以得到什么好处。”“看着吧,以后肯定要收费。”超出人们认知范围的事情,大家总想方设法用自己熟悉的逻辑去猜测揣度,甚至将猜测当事实去传播。
闹心的事情也层出不穷。郑红琴和几位伙伴四处筹集物资改造出的亲子园,不知被谁从窗户丢了点燃的树枝烧得面目全非,还关上窗户和窗帘让整个房间被烧黑。当时感冒发烧的郑红琴看到事故现场差点没气晕过去,而偏偏那时候亲子园并没有安装摄像头。幸好后期在西部阳光的支持下,亲子园得以重建。
积极的变化也在发生着,最直接的是孩子的变化。那种快乐是发着光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鼓励与支持炙热而直接。
郑红琴的公益组织开展亲子早教服务
就这样一会儿气得半死,一会儿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更多的时候,是有心无力。因为郑红琴慢慢发现,村子里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非常多,寡居的老人、独居的孩子、在大人后背长大的幼儿、浑浊的饮用水、不够用的活动室……而自己呢?人力物力,什么都缺。
郑红琴根据发现的问题,开始向一些基金会申请资金,但是资金并不充裕,也无法持续,一切都在艰难中求生存。就这样磕磕绊绊,时间到了2019年。有一天时任西部阳光桥畔计划项目主管的崔婧瑶突然联系郑红琴,向她介绍了桥畔计划,这是西部阳光专门扶持公益机构发展的项目。郑红琴从桥畔计划获得了5万元的资金支持。
“除了做项目,终于可以给员工开工资了!”郑红琴很高兴,“除了资金的支持,桥畔计划让我很感动的地方在于,它知道公益行动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而这我认为是西部阳光专业性的体现。”这几年,爱人和母亲总会被郑红琴拉来干活,修理桌椅门窗,收拾活动现场,给大家煮饭等等,什么都得干,还是免费干。对此,郑红琴心中有愧,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而情怀归情怀,机构的其他员工也需要生活。
整合社会资源,为乡村儿童、老人提供日常服务、乡村幼儿亲子早教、困境儿童陪伴及助学、老人关怀等等,机构的业务越来越繁忙,郑红琴戏称自己是生活化工作。
郑红琴的机构开展公益服务
模糊的不单是生活和工作的边界,服务者和受助对象也并不存在边界。这种生活方式和郑红琴之间是互相选择的结果,而这可能也是让乡村工作真正发挥作用的有效方式之一。
4
这么难,为什么还要选择做呢?每次我都会问这个问题。
“舍不得。”这三个字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艰难是一定的,而如果舍弃,也就意味着舍弃了内心复苏的部分自己,舍弃在利他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命更为丰富和完整的过程。
在感动于这些鲜活生命所演绎出的动人故事的同时,我也不想去美化她们承受的艰难,物质上的,人力上的,精神上的,政策上的等等,需要得到支持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
谈及问题的巨大和复杂可能会让人感到无力,而大问题的解决需要汇聚更广泛的力量,这需要更多人去共赴这份艰难的美好,这样其实你也会收获富饶的人生。
支持我们
扫码成为月捐人
助力偏远地区教育质量提升
让乡村孩子拥有不一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