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迫在眉睫!
近日,“江西少年胡某宇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和痛惜。虽然该事件已告一段落,但由此引发的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更多人的深思。
据悉,上高中的胡某宇曾向同学和家长表示,自己压力大,想回家。母亲和哥哥专程从福州赶来安抚。可是他的情绪还是无法缓解,做出了无法挽回的决定。
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令人心痛,悲剧本可以避免。
胡某宇的笔记本/新闻视频截图
2021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中提到每年全球有 4.58 万名青少年结束自己的生命,相当于每 11 分钟,就有 1 名青少年死于自杀。
这些数据触目惊心,揭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值得我们所有人关注。
是什么压垮了孩子?
在乡村学校,很多是父母在外工作,长期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当他们陷入学习、生活的困境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安抚和引导,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来自甘肃的小新(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八年级的时候,小新越发变得孤独内向,毫无学习积极性,甚至演变为在课堂上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
社工从其他同学那了解到,小新曾向喜欢的女生表白过,但被拒绝了。可是长期和爷爷奶奶一起住,父母又在外地打工,一年仅能够回一次家。进入青春期的小新身边没有人可以倾诉,他的困惑也得不到有力的疏导。
老师也反映,小新的性格相对内向,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会很局促和紧张。
情感受挫、没有朋友、缺乏家人的鼓励与支持、找不到学习的动力,众多因素的叠加使小新越发地抗拒学习,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和睡觉也随之而来。
2021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根据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
青少年抑郁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注意缺陷障碍、抑郁、焦虑、自伤自残、自杀。
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后,早发现、早干预是最好的途径。
乡村学校中的社工课
随着小新的情况被发现,社工设立了干预目标及计划,不仅每周保持一定时间的见面辅导,与小新进行深入访谈,还会帮助小新进行定期的放松练习,消除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更为重要的是,给予小新情感支持,帮助小新培养正确的爱情观与自我认知,树立对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信心。
经过社工一段时间与小新的接触和陪伴后,经老师反馈,小新的情况得到很大的缓解。在学期结束前,小新在班级中交到了朋友,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社工与学生一起打乒乓球
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孩子除了上学,就是玩儿,哪有什么压力呢?更别提心理问题了。也有一些人会把孩子出现的某些问题归结为“叛逆”、“脆弱”、“小题大做”等等,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误读与不以为然中,孩子的问题才逐渐扩大,以至于内心的呼救无人能听见。
丧亲、与亲密朋友或家人发生冲突、躯体疾病、遭受躯体或性虐待、酗酒或吸毒、意外怀孕、校园欺凌、受亲友心理疾病影响、自卑、被遗弃、无法适应校园环境等等。每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乡村孩子,关心和爱护尤其缺失。
我们可以做什么?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势在必行,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近年内随着社会各方的重视,已经有不少力量在行动。
“12355”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是共青团中央权益部设立的专门面向青少年提供服务的热线电话,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法律咨询援助。除了“12355”外,还有许多公益线上心理救助平台向青少年开放。
除了紧急救助与干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需要家庭与学校的长期关注与辅导。西部阳光基金会陪伴助行项目,通过乡村学校中的驻校社工们,发起个案救助、社工小组活动与社工课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手法长期陪伴儿童成长。
社工作为学校中的有效补充力量,不仅可以及时预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能够在儿童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时,连结家庭、校园和社会力量,用专业与爱及时托举起孩子,拨开孩子们心中的雾霾。
西部阳光基金会的陪伴助行项目每年向农村寄宿制学校输送驻校社工。社工们的其中一个重要关注对象便是长期游走在人群边缘地带的孩子,用疗愈游戏、个案关注、家校沟通等措施尽可能让每一个角落的孩子都能走出来,成长在阳光之下。
学生参加社工发起的校办活动
陪伴助行项目同时也希望搭建一个平台,与家庭、学校和致力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位公益同仁们一起,共聚一堂,互相碰撞,用合作的方式去探索如何解决问题,构建一个儿童友好的教育生态。
我们希望不会再有下一个胡某宇。
- THE END -
每月16元,支持一名乡村幼儿获得一天优质学前教育课堂!
每月30元,支持山里娃一节优质绘本课堂!
每月52元,支持大山里的孩子拥有一天驻校社工陪伴成长!
每月128元,支持一位乡村教师一年的成长课程。
考上研究生后,我再一次成为驻校社工
手机里最舍不得删的一张照片
2023,我想_______
支持一下,戳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