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娶妻成本高昂的背后

2016-02-16 新浪微博@高富强 女权时评圈



春节期间,关于彩礼的话题在互联网上又热闹了起来,某媒体搞了一个娶妻成本排行榜,说是深圳娶妻成本最高,需要208万。该媒体还煞有介事地算了一笔账,假如男方家庭有30万元的资产,年薪6万,他需要倾家荡产再加30年不吃不喝,才能把老婆娶到家中。

 

而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一名退休的村干部在当地两会期间,给县委书记发去了短信,指责天价彩礼让农民不堪重负,希望县里出台措施,刹一剎这股歪风邪气。还有更离谱的消息,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王沟镇刘菜园村的一名准新郎喝农药自杀,原因竟然疑似彩礼过重。

 

无论是天价彩礼的描绘,还是彩礼过重的说辞,媒体在报道这一现象时,其实都有一个期盼,就是与安徽砀山那名给县委书记发短信的退休村干部一样,希望把包括彩礼在内的娶妻成本降下来,甚至不惜采用行政手段干预。

 

然而,无论公众怎样解读彩礼制度的弊端,只要现行的嫁娶模式不改变,我就不同意革彩礼的命。原因非常简单,不管是移风易俗,还是倡导文明,都不能单方面牺牲女方的利益为代价。

 

我能理解任何一个人对婚配的渴望,但是,婚配的模式应该多种多样,不一定非要是男方娶老婆。那些代表着男方利益的对彩礼深恶痛绝的人应该扪心自问,如果是女方把你娶到人家家中,即使对方给你支付了彩礼,你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制度安排?

 

况且,媒体在报道这一话题时,公众在讨论这一问题时,都在混淆一个概念,那就是把娶妻成本与彩礼本身混为一谈。事实上,车子房子这些大件物品,以及零七碎八的花销,本身是男方借婚配之名一次性购置的家庭财产,而社会舆论却把板子打到了女方身上。

 

当然,绝大多数义愤填膺的群众会说,这些东西都是女方的要求,如果女方能够通情达理,体谅男方的困境,就不至于结一个婚就让男方家庭债台高筑,拉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饥荒。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当下的婚配市场上,娶妻就意味着男方纯粹获利,除了摸不着看不见的社会观念,没有谁非要逼迫男性一定要婚配。

 

我不反对男性联合起来以拒绝婚配的名义抵制天价彩礼,但我不建议在不改变嫁娶模式的情况下,女方傻乎乎地放弃彩礼。其实,在一些经济条件尚好的地方,彩礼并没有像传统规范那样落入女方的家庭,而是返还到了新组建的小家庭。我不觉得这是社会的进步,而是男方依靠社会舆论赢得了胜利。

 

表面上看,既买房又买车,高昂的娶妻成本,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范围。但实际上,娶妻成本从来就没有低廉过,我小时候,娶妻只需要一辆自行车和一架缝纫机,彩礼只有两三百块钱,但那时的农民照样嚷嚷着娶不起老婆,那时打光棍的男性并不比现在少。

 

天价彩礼的报道推出后,有论者把原因归结于农民群体没有社会保障,进而开出的药方是,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但是,他们似乎忽略了一点,当农民的腰包整体鼓起来的时候,娶妻成本又会增添新花样。

 

事实上,娶妻成本一路水涨船高,正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国人平均收入提高的具体体现。可惜的是,经济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性别观念并没有多少进步,解答多少中国人依然抱着男娶女嫁的婚配模式不放,依然把妇女当做可以娶来的客者。

 

有博友在我的博文《压榨女儿的文化怪圈》下面留言,说她遭遇到了性别歧视,说今年过年,姥爷给了她两百块钱的红包,而给她舅舅家孩子的红包是两千块。从血缘关系上说,无论是儿子的孩子,还是女儿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亲。但观念上不一样,如果该博友的姥爷提出,给同样红包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改随姥爷姓,估计这位博友的爸爸是绝对不同意的。

 

这个是问题的核心,所谓的娶妻,所谓的嫁女,是把妇女当成男方新增的家庭成员对待的。而这个现象的背后,是深深融进中国人血液与骨髓里的给男方传宗接代观念。至于说娶妻成本高昂的原因,既有社会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又有男方家庭的故意炫耀显摆,当然亦不排除女方与其他人的攀比。

 

结婚成本之所以说成是娶妻成本,结婚成本之所以压在男方一头,结婚成本之所以与女方无关,更多地体现了妇女的从属性,从属于丈夫,从属于男方家庭,从属于传统社会规范。这一点不改变,天价彩礼的新闻会一直热闹下去的。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与出处

打开阅读原文可微店购买小编的新书

来稿请至:nvbao110@qq.com

本微信公号:nvbao1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