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清上 | 张孙哲个展:5蕴如幻 将于4月9日开幕

艺术时光随心随行 信雅达文化艺术 2022-12-25

                                      



三清上艺术中心将于4月9日至5月20日欣然呈现艺术家张孙哲个展《5蕴如幻》,将展出他于近年创作的20余件绢面设色绘画,以及数件具有材料拓展性的观念作品。张孙哲先后毕业于中国美院与中央美院。当他取得央美的博士学位后,便在浙江大学开始了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方向深入到唐宋绘画的历史和形式议题。与此同时,张孙哲持续推进着个人的创作实验 。他从两种水墨传统——古典传统与20世纪以来主张贯通中西的新传统中吸取营养,并与二者拉开了距离。他把目光投注于当今时代的视觉文化变迁,将具有波普意味的题材与水墨媒介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画面的间离效果和形式张力。他亦擅长利用数位技术来为绘画实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其新近的作品中,张孙哲以个人化的创作方法表现出他对“现实”的体验、记忆与默想。





张孙哲《拿捏II》(control II) 2021年

绢面设色  48x36cm

©️三清上 Sinceren Art Center



展览主题取自佛教对于人和现实关系的认知——色、受、想、行、识 ,五蕴如幻。禅宗认为人是五蕴和合而成的幻身,五蕴亦是人与世界接触的基本方式,故而教导禅修者应当看清五蕴皆空。与此相较,画家通过不断地审视现实、强化感受、激发想象、磨练技巧与完善意识,使自己成为五蕴的表现者,从而做到下笔成幻。因此,“如幻”在这里有着双重意义,它是一种认知结论,指出了世界的变动不居,它亦传递着一种审美体验,试图吸引更多的求索目光。英文标题取用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言:Reality is merely an illusion, albeit a very persistent one(现实仅仅是一种幻觉, 尽管它是非常持久的幻觉)。两种来自不同心物观的话语巧合地产生了默契,语意的并置,意在激发观者对于作品中现实议题的二元思辨。





尺素蕴新:张孙哲近作
 
文/王将
 
鲁迅在言及未来的文化时曾提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取今复古, 别立新宗。”[1] 从今天来看,若要实现这一夙愿,实需改变“求同存异”的旧习,而以“面向事实本身”(Husserl)的现象学精神来对我们所处的现实语境进行切要理解。只有平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观念,才能看到东西方的异质价值在交汇、冲突、碰撞中所磨砺出的新思想。这在中国当下艺术的研究和实践中,尤其如此。





张孙哲《金枝玉叶I》(Golden Bamboo I)2021年

 绢面设色 40x60cm

©️ 三清上 Sinceren Art Center





张孙哲《金枝玉叶II》(Golden Bamboo II)2021年

 绢面设色 40x60cm 

©️三清上 Sinceren Art Center



作为一个90年后出生的水墨画家,张孙哲成长在一个几近全新的文化生态中,其艺术实践受到了诸多方面的影响。从本科到博士后,他经历了学院传统的艺术训练。随全球化而来的艺术信息,则不断地塑造着他对绘画的理解。他在持续的创作实验中消化了这些体认,逐渐形成了个人化的创作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张孙哲的作品隐约地流露着一种数字化气息,似乎提示了后网络美学对其创作产生的微妙影响。实际上,在每件作品的开始阶段,他便放弃了对传统形制的袭用,而是利用数位软件来模拟立体形象与场景,并截选出所需视角下的构图。这种撷取,更像当代艺术的意识与方法。他能够敏锐地发现技术进步为绘画带来的可能性,并无忌于传统规矩,迅速更新个人的创作手段。相较于多数画家习惯在速写本里勾勒草稿,或者收集摄影图片作为案头素材,张孙哲的创作方法的确显得更加时髦,也富含了更多的可能性。纵观近几年,当代水墨在风格、理论和方法上少有实质性推进,或许因为中国画家对古代画理倾注了太多精力和情愫,以致真正的实验意志无法从传统美学所建构的评价体系里突围。这必然使追求新趣味新价值的观众对更年轻的画家富有期待。在我看来,令人振奋的创新,缘于画家意识的转变。此意识不只是对生活和自然的体悟,更是知识系统的重新构建,这里涉及了画家对当下社会、文化和美学的新见解。当然,这不等于年轻画家可以无视水墨的上下文关系。回到张孙哲的画作,我们仍能在一种后现代的画面形式中找出其与古代传统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经营位置上的用心,他对“留白”的特殊处理,他对“静穆”的竭力追求,这种静穆感可以追溯到元代以后文人画里常有的荒寒之气。另一方面,我们能够在其画作中发现训练有素的写实技巧。他描绘事物,往往不用墨线立骨,而是直接用色彩染出明暗。此种手法消弭了轮廓线条的约束,或者说能够将线条融于光影之中,从而绘出更加具有体积感和真实感的效果。这些手法吸收了西画的造型意识,其受惠于上世纪中国画改革所建立的“新传统”。它主张贯通中西,吸收西方现实主义的技巧为水墨所用。





张孙哲《碧水流》(Watching the water flow)2021年

 绢面设色 50x70cm

©️三清上 Sinceren Art Center



新传统给张孙哲的创作带来了显著影响,但他所做的并不是简单因袭,而是利用此种技艺来发展个人的绘画语言。回顾20世纪,一些水墨画家持守着“中西绘画需要拉开距离”的观念,认为西方和东方艺术之间存在着一种明确的二分法。而另一些画家则推动和响应了中国画的激进改革。诸如徐蒋体系[2]主张向西方的现实主义艺术学习。在绘画的方法论上强调理性观察,以光影和体面来塑造形体,从而使水墨获得深入表现客观之能力。“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成为了改革中的鲜明口号,引发了不少诟病。一些人认为它伤害了中国笔墨的传统。从今天看来,这种提法有些独断,但它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却不失为前卫性的主张。可以说,由它而生的新基础,使水墨画家开始转向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由此,20世纪后期的中国画坛才出现了新气象与新格局。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这种融贯中西的水墨理念依旧受到争议,但也成为了一种新近的传统,成为了学院体系的传承之术。张孙哲的创作已经自然地吸收了这种新传统的营养,并显露出更开放的趣味与心怀,他亦试图走出这个新传统所欲再现的“现实”。从其近作中不难看出,他在着力于自身的心理表现,观注现当代社会的视觉文化,且擅长借用数位技术来拓展水墨形式的可能性。作为一个年轻画家,他对任何传统不再有战战栗栗的敬畏,或者说,传统之负担从来没有搁在他的肩上过。他所生活的时空背景里,新时代的浪潮不仅带来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信息,也推动了社会景观的加速转变。因而,他所养成的是一种全球化的文化观,他所偏好的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当代艺术美学观,于是他将创作建立在这样的文化观和美学观之上。当代艺术在今天已经进入了“后媒介”时期,艺术家运用任何媒介、题材、方法和观念创造的内容都可能进入当代艺术的范畴,水墨画这种具有悠久历史和自身逻辑的媒介自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对张孙哲而言,其美学追求便是从水墨这条路径上出发的。





张孙哲《在行驶的路上听着约翰列侬的Imagine》

(Listen to John Lennon's Imagine on the road)2021年

 绢面设色 50x70cm

©️三清上 Sinceren Art Cente



张孙哲描绘的场景往往具有静穆的氛围,静穆之中又透着波普气息,其为观者带来了视觉上的陌生感。它们打破了一些水墨惯例,那些惯例牵涉了传统的趣味与准则。这种打破,确切地说是一种拓展,鲜明之处莫过于其创作对于消费社会的反映。某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图像出现在画面中,汽车、电视机、人造卫星、VR交互设备,以及性感的身体,生发出另一种画境。这种画境和古典文人所神往的境界颇具差异。代表商业、时尚和技术革新的图像被引入了水墨空间,此种对传统视觉经验的违逆必然会为观者带来异质化的感受,或许还能激发其对自身审美框架的反思。这类框架是水墨品鉴所依赖的固化标准,它根深蒂固地埋植于民族心理的时间取向之中。在从前的历史中,中国文化具有明显的重视过去的倾向,人们普遍怀着厚古薄今、信古疑今的心态。这无疑源于儒家文化一贯持守的宇宙观,“天不变 ,道亦不变 ”,所以一仍旧贯成为一种品格,标新立异常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然而,今天中国已经经历了20世纪的众多变革,它们触及了政治制度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但社会文化景观日新月异,集体心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心理上的时间取向(Time orientation)逐渐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从全球化的社会文化气候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无论是作为艺术创作者还是观众,其美学趣味和过去截然不同,水墨固有的审美框架无法限制新风格的产生。将新的事物,甚至是旧观念中不甚入画的事物引入画境,自然会生发新意而形成新的意境,这种意识收获的成果已经反映在张孙哲的画面上。需要指出的是,他的画作折射了消费世界,却没直接模仿西方波普艺术的风格。其画面并不意在凸显商品符号的形式冲击力,毕竟水墨媒介有其自身的物理特性,他所表现的是水墨本身的质感和波普题材结合后的间离效果和内在张力。






张孙哲《西部梦》(Western dream)2022年

 绢面设色 40x60cm

©️三清上 Sinceren Art Center





张孙哲《卫星·电视》(Satellite and television)2022年

 绢面设色 40x60cm

©️三清上 Sinceren Art Center



张孙哲的不少画作反映出他对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强烈兴趣。作为一个专业领域的视觉文化是把后现代全球化的视觉发展当作日常生活来加以阐释,是对不同的视觉媒体的综合研究。尼古拉斯·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认为“视觉文化与视觉性事件密切相关,消费者凭借视觉技术在这些事件中寻求信息、意义或快感。”[3] 他说的视觉技术即是用来被观看或用来增强天然视力的任何形式之物,包括了绘画、电视、互联网以及VR设备。此中富含的意义,使张孙哲认识到将其作为绘画题材的价值。他描绘这些内容,通过呈现自身的观看体验、记忆和默想来回应这个时代的视觉文化变迁。这也是为什么他所画的波普图式并不张扬,却散发出一种静穆内敛的魅力。例如,在作品《卫星-电视》(2022)中,他描绘了一种老旧的台式电视,这类视觉媒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及于中国家庭,拓展了大众的文化视野。张孙哲描绘电视播放的场景,屏幕中映现的图像也颇具意味。悬游太空的人造卫星让人联想到美苏太空竞赛的历史。撇开政治目的,太空探索展现了人类对未知的挑战。“我从哪来,要往哪去”,这一终极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难于解答,人们便将目光投向了浩瀚的深空。追星逐月也从异端幻想转变为不断推进的公共事业,而大众正是通过电视这类视觉媒介才得以见证了这个遥远的现实。





张孙哲《眼里的世界没有独木桥》

(There is no single wooden bridge in the world) 2022年

 绢面设色 70x50cm

©️三清上 Sinceren Art Center



在张孙哲的一个新系列中,他描绘了更加超然的场景,这些场景缘于其对虚拟世界的联想。佩戴VR眼镜的人物,体态优雅且颇具灵性气质。这个形象并没有意指出某个人的具体性,她身处在静止的时间和深旷的空间中,作为一个完美的虚拟身体而充满了象征性。这类画面不仅透露着时尚气息,也传达出崇高与神秘的精神诉求。其主题的选择同步于当下社会对虚拟现实的热衷。虚拟现实,作为一个新形式的现实,由极端专业化的数位技术制造而成。体验者可以通过某个物理设备进入完全内在的虚拟世界,在那里,他可以自由地漫步,可以灵活地移动视点。而在不久的未来,虚拟现实中的一切或将被编写成人们更加愿意相信的“真实”。张孙哲的这类作品,便是在描绘这个预言。相较于其它,这些绘画有着更鲜明的思辨性。它们揭示了视觉媒介的消费本质,也呈现出一个无法回避的吊诡。交互的、体验者可以操控的虚拟现实在技术层面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图画空间,而张孙哲却仍以绘画来表现他对那个世界的玄想。

绘画之外,张孙哲还涉猎了一些新媒材的实验。那些作品调用了多样化的数字技术,其观念涉及了他以数字视阈对中国文化与艺术所进行的思考。虽然这些创作仍在延展,但能从中看到张孙哲作为艺术家的视野,也能预想他试图构建出的创作系统。这无疑也让观众对他怀有更多期待。
 
 
2022.2.27 北京

 

 


[1] 语出鲁迅《文化偏至论》

[2] 特指徐悲鸿、蒋兆和在中央美院提倡的融汇中西的水墨人物画教学

[3]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第3页







关于艺术家

 

张孙哲,1991 年生于江西鹰潭。2012 年与2015 年分别获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学士、硕士学位,本科毕业作品获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银奖,2020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后。他的创作关注当下的现实景观,试图调用不同途径的虚拟图像资源来表现一种当代语境中的东方气质。他先后在杭州贝尼尼·三清上艺术馆(2016 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与深圳关山月美术馆(2020 年)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艺术机构、美术馆和博览会展览。




关于策展人

 

王将,生于杭州, 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与德国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是中国新一代活跃的当代艺术策展人与艺评人。从2016年至2022年,他已策划70余场机构展览与独立项目,梳理了众多不同代际和类型的艺术实践,其跨度从无名画会中的个案到新世代的潮流。他的近期研究兴趣集中在艺术社会学、神话学与视觉文化。在常规策划工作之外,他是一位拓展策展语法边界的冒险者,并建立出一种新范型。






了解展览资讯 预约展览讲解
扫码添加官方客服微信
或拨打13656649211




关于信雅达文化艺术

About  Sunyard Art


信雅达文化艺术尊重传统、关注创新,聚焦中国独特的传统审美在当代语境下的表达,以推动学术性探索和研究为己任,构建专业、权威的艺术品学术推广及收藏顾问机构。


信雅达文化艺术拓展艺术产业化的新模式,

目前旗下拥有品牌:


三清上 | 艺术中心

 上空间 | 艺术中心 

三清茶叙 | 艺术茶空间

 三清上品 | 艺术衍生品 

美上美学 | 生活艺术学院

   澍鸽 | 艺术茶空间

览风铃  | 艺术西餐厅

  


 Anytime is art time  艺术时光  随心随行信雅达文化艺术始于201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