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创多项世界纪录!南海可燃冰试采60天关井

2017-07-09 广东新闻广播

可燃冰持续产气时间 世界第一    

可燃冰产气总量 世界第一   

      

中国南海可燃冰首次试采今天圆满结束

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取得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突破性成果




2017年5月10日下午14点52分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点火成功,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到今天为止,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试气点火60天,累计产气量超过30万立方米,平均日产5000立方米以上,最高产量达3.5万立方米/天,甲烷含量最高达99.5%。

通过近四个月的实验探索和科学研究,我国取得了新的成果和认识。

一是防砂技术先进,方法可靠,持续有效发挥作用,保障产气通道状态良好。

二是在举升方式等多方面实现创新,提高产量效果显著。

三是调控产能平稳有效,气流稳定,持续时间已达到生产性试开采要求,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海水及周边大气等甲烷浓度无异常,环境无污染。

五是井壁和地层稳定,未发生地质灾害,实现了安全可持续生产。

六是试采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领跑优势不断扩大,中国实力让国际社会赞叹不已。


试采结束是我国从发现试采到应用实采新燃料的转折点,也意味着中国乃至世界首次成功实现了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

可燃冰是冰吗?

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样品库里,可燃冰水合物展示了真实的一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5239ncv4s&width=500&height=375&auto=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523faom75&width=500&height=375&auto=0
样品库采用-180摄氏度的液氮保存可燃冰,稳定其固态结构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化合物。

海底的可燃冰可不像样品库里拿出来的这么晶莹剔透,在自然界中多呈块状、层状、透镜状、结核状、脉状、浸染状、分散状等形态。




可燃冰被誉为“未来的能源”。同等条件下,燃烧产生的能源比煤、石油、天然气要高出十倍。标准状态下,1体积的可燃冰可以分解为164体积的天然气。


绝大部分的可燃冰埋藏于海底,所以开采难度非常大。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在陆地上进行试采,但效果不理想。


有人说日本也实现了产气,而且比中国要更早。事实上日本在2013年和2017年的两次试采都发现出砂。2017年4月日本第一口试采井累计产气3.5万立方米后再次因出砂问题而中止产气。


我国可燃冰开采技术领跑世界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我国最早开始可燃冰实质性调查与研究的单位。

1999年我国首次在南海西沙海域可燃冰存在的地震反射证据—似海底反射界面。

2004年首次在台西南盆地发现“九龙甲烷礁”。

2007年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钻探获取实物样品,成为世界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在海底钻探获得可燃冰实物样品的国家。

2013年在南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大量块状、脉状、分散状等多类型的高饱和度水合物样品,首次证实超千亿方级天然气水合物矿藏。

2017年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实现连续安全可控试采,实现了我国海域水合物试采历史性突破。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是试采成功不可或缺的基础,仅这次试采的“蓝鲸一号平台”,堪称海工装备里的“航空母舰”,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超过泰山高度的两倍,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超过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中国实力让国际社会赞叹不已。


南海可燃冰试采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叶建良表示,此次我国在全球范围实现首次试采成功,仅是万里长征迈出关键性的一步,未来要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开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基于中国可燃冰调查研究和技术储备的现状,预计我国在2030年左右有望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化开采。

广东将为可燃冰勘查开发产业化提早做好布局。下一步在南沙自贸区建立可燃冰试采研究创新基地,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产业链。





来源:686新闻工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