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住这里,值!

2017-07-07 三顾咨询与三顾堂私董会

7月5日,也就是前天,

成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亮点曝光,

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将大变样!




此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年限至2040年,未来的成都长什么样?看完我根本不羡慕北上广!

“11+2”的区域结构


调整后的中心城区范围

调整中心城区范围。为打破城市圈层式发展格局,将中心城区范围由原绕城高速以内区域扩大至所有的市辖区,具体包括金牛、武侯、龙泉驿、双流等11个行政区以及高新区、天府新区直管区(为“11+2”的区域结构)。


“一山连两翼”,龙泉山成为城市绿心

“一山连两翼”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形态。将城市布局由原来的“两山夹一城”转变为“一山连两翼”,龙泉山由原来的生态屏障转变为城市绿心;在现有南北城市轴线基础上规划东西城市轴线,形成整个城市南北向、东西向联动发展格局,并制定了“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策略。


图解“东进”、“中优


市域分区发展规划图

东进


东进区域空间结构图

区域定位:

“东进”区域是全域发展格局中的国际门户、产业新城和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


发展战略:

“东进”规划坚持产业分区、集约开发、集群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空间上形成空港新城等产城相融的功能板块,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

中优


形态格局优化示意图

区域定位:

“中优”的核心是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保持和彰显成都的历史文化特色。


空间布局:

包括现有中心城区五城区,涉及龙泉驿区、郫都区、新都区、双流区、温江区、天府新区及高新区。


发展战略:

“中优”从城市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入手,通过腾笼换鸟,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城市品质,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的极核功能、优化提升城市业态,发展商业中心、总部中心、文创中心,形成高端服务集聚区,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市民的归属感。 


“一轴两山三环七廊”天府绿道系统

天府绿道体系图

加快建设“一轴两山三环七廊”天府绿道系统,以其为抓手全面推进我市生态绿化系统建设。其中锦江轴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区天府绿道、三环路熊猫绿道“一轴两环”将于近期启动建设,2018年春节前位于环城生态区34公里的一期工程将对公众开放,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轴两环”天府绿道。


2020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20所

新川创新科技园将修建幼儿园效果图

高品质建设一批城市重大功能性设施,建设奥体中心、国际足球中心、城市音乐厅、露天音乐公园、音乐坊等一批高标准的文体功能设施。加快补齐区域功能差异短板,至2020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20所,其他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30处,构建城市社区服务设施体系,为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提供坚实功能支撑。


构建“快慢相济”的城市路网体系


一方面加快推进高、快速路系统建设,到2020年建成“3环15射”高速公路和“3环15射”市域快速路网;另一方面加快构建和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以环加放射的干线系统与众多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形成的片区网络相互衔接的慢行交通体系。据悉,近期将重点打造“5+N”慢行交通系统。

“8+X”条城市通风廊道

在成都的最新规划中,成都确定将在东北和西北处的城市主导风向上,规划8条500米宽的一级通风廊道及若干条二级通风廊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打造成都头顶的“新风系统”。


1


2022建成智慧交通体系

轨道交通里程超600公里


成都开始大刀阔斧治理“城市病”,着力构建快速轨道交通、地面常规公交和城市慢行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推进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增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成都今年有13条地铁、400公里线路同时在建,这开了挂的节奏简直无人能挡!



截至2017年6月,成都地铁已开通了4条线路(1、2、3、4号线),总长129公里的轨道交通在为这个城市的人们奔跑。



而今年还有2条地铁即将“毕业”,加入成都轨道交通大军,为成都人民服务。


7号线

开通时间:今年12月


今年年底,成都将迎来第一条地铁环线。成都地铁7号线串联了包括火车北站、成都东客站、火车南站、茶店子、红牌楼、神仙树、万年场等一趴关键站点,全线31个站里有18个可以换乘线路!


10号线

开通时间:今年10月(预计国庆节)



成都地铁10号线一期是成都首条机场地铁专线,衔接主城区和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全长10.9公里,全称为地下线,最高时速100公里,是成都目前最快的地铁列车





此刻,成都的地面上车马穿行,还有13条地铁线在地下全力施工,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努力着能够早日与成都市民见面。


1号线三期

开通时间:2018年



1号线三期工程四河至科学城(南段)、升仙湖至韦家碾(北段)、广都至五根松(支线)目前处于建设阶段,预计于2018年1月开通。



3号线二三期


开通时间:2019年


(点击图片可放大看)

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工程为地铁3号线的南北延长线。二期工程连连接市区和双流,三期工程(北延线)连接新都,二、三期工程计划2015年9月30日同步开工建设,2019年1月30日开通试运营。


5号线

开通时间:2019年



成都地铁5号线为成都地铁在建的一条线路,一、二期工程北起华桂路,南止回龙,在华桂路等站点将设置“P+R”停车换乘设施,预计2019年年底一、二期工程同步开通运营。


6号线

开通时间:2020年



成都地铁6号线北起郫都区的太清路站,南至双流区的郑家林站,6号线也是目前换乘站最多的在建线路,全线共设38座车站,其中换乘站19座。6号线一、二期预计2020年7月1日建成通车。


8号线

开通时间:2020年




6号线2016年底开建,2020年底前建成,与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9号线、12号线、13号线实现换乘。


9号线

开通时间:2020年



9号线一期南起于金融中心、西北至成飞集团,是位于成都市西南方向、3.5环位置的一条弧形线路,线路全长22.7公里,均为地下线,其中换乘站有9座。预计于2020年投入运营。


11号线

开通时间:2020年



成都轨道交通11号线是一条连接中心城区、天府新区和新津的市域快线,而后向西至新津,支线向南延伸至黄龙溪景区。11号线可换乘站3座,与1号线、5号线、6号线、18号线,已于今年2月开工,预计2021年建成。


17号线

开通时间:2020年



17号线路呈“”Y“”字型,分别延伸至温江区和盛镇(主线)与双流区东升街道(支线),是连接中心城区、温江、双流东升的市域快线。一期工程已于2017年1月动工,预计2020年底前建成。


18号线

开通时间:2020年



成都地铁18号线是成都市目前最长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正线全长约66.16km,分为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一期头起火车南站,二期尾接天府国际机场。两期工程预计于2020年1月同期建成。


成都轨道交通不仅有地铁,有轨电车和空铁也即将加入,带成都市民飞天遁地不是梦!


有轨电车蓉2号

开通时间:2018年



有轨电车蓉2号今年5月已与大家见面,线路呈Y型布局,是成都首个“一起点两终点”的轨道交通项目。建成后将主要承担郫县、高新西区与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功能,预计2018年通车。


熊猫空铁

开通时间:预计2018年



2016年底,由西南交大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空铁在双流试运行。成都未来将规划2条空铁线路,这将引领全球轨道交通进入新能源时代。



2

全省拟投资2000亿元建铁路 

到2020年形成13条进出川铁路通道


未来,成都将实现高铁交通圈半小时覆盖周边城市,串联成都平原“1+7”城市群,1小时覆盖川南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主要城市。


西城高铁

开通时间:2017年9月底



西成高速铁路由西安至江油,全线643km,预计于国庆节开通。届时,陕川两省将形成一日经济圈,成都市民可3小时跑拢西安吃肉夹馍


川南城际铁路

通车时间:2019年




川南城际铁路是实现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部分,其中内自泸段将于2019年建成通车。全部建成后,川南将实现4市之间“半小时交通圈”及与成都、重庆两中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


成昆铁路复线

开通时间:2020年



成昆铁路复线为原线基础上新增铁路,全线包括成都至峨眉段等5个分段,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改造。其中成都至峨眉段年内完工,全线计划2020年前完工,届时成都至昆明将有望6个多小时到达


成都至西宁铁路

开建时间:2017年



路线北起青海省西宁市,经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接入在建成九铁路黄胜关站。铁路建成后,从成都5小时可达西宁,预计六年建成。


还有5个铁路储备项目等待开工,分别是成都至天府国际机场至自贡铁路、大理至攀枝花铁路、达成线成都北至成厢段增建二线工程、成都动车段扩能工程、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



到2020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将达600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达2100公里以上。形成成都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经济区8小时经济圈,至周边省会城市1—4小时经济圈,铁路覆盖全省21市州及85%以上县级城市。


3

全面加强快速通道建设

2020年建成“3环15射”


全面提升城内城外交通快速转换和通达功能,重点加强放射通道和城市东西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到2020年,成都将建成“3环15射”高速公路和“3环15射”市域快速路网,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发展提供支撑。



雅康高速

通车时间:2017年底



雅康高速作为通往甘孜州首条高速公路,是全国在建隧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预计雅康高速将于今年年底贯通,届时到成都到美丽的康定只需要4个小时。


成安渝高速

通车时间:2017年底



成安渝高速已于近日实现主线贯通,预计今年内实现全线通车。届时,重庆到成都最快只需要两个半小时。


成渝“第四”高速

通车时间:2018年



成资渝高速已于5月开工,预计2018年通车。它上承成都新机场高速,下接合川-潼南高速,并直接连通2个国家级新区、2个国际机场,是连接成渝两地的第四条高速。


成宜高速

通车时间:2020年




成宜高速全线双向六车道,是成都至各市州道路最宽、标准最高的高速公路。这又是一条成都向南出川的便捷通道,预计2020年底建成通车。照这个时速设计,很有可能成都2个半小时飙宜宾!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

通车时间:2019年



有了这条高速,从成都第一绕城高速到天府国际机场,仅需要半小时。它不仅是四川第一条新建双向八车道高速,还在省内首创运用单向5车道双洞隧道,即双向4洞10车道。


另一方面,成都还将构建慢行交通系统,建成约4800公里以上的自行车交通网4500公里以上的步行交通网,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便捷、舒适、高品质的慢行交通环境。



4

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

2020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20所


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启动实施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升级完善工程。一方面高品质建设一批城市重大功能性设施,建设奥体中心、国际足球中心、城市音乐厅、露天音乐公园、音乐坊等一批高标准的文体功能设施。



另一方面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全市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推进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优先建设市民们迫切需求的农贸市场、中小学、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加快补齐区域功能差异短板,至2020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20所,其他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30处,构建城市社区服务设施体系,为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提供坚实功能支撑。



5

宜居水岸,活水成都

建67处小游园和微绿地


成都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系统建设,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加快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通过绿道系统将五级城市绿化体系有机联系起来。



加快建设“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天府绿道系统,以其为抓手全面推进我市生态绿化系统建设,打造让群众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共享空间。



这其中,锦江轴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区天府绿道、三环路熊猫绿道“一轴两环”将于近期启动建设,2018年春节前位于环城生态区34公里的一期工程将对公众开放,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轴两环”天府绿道。



在中心城区开展城市小游园、微绿地、立体绿化建设,加快构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先期建设67处小游园和微绿地,市民们可就近进入兼具生态性、参与性、艺术性的绿色空间,为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成都结合滨水绿道建设宜居水岸工程,以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手段,加快推进7.4公里市级示范项目,建设“宜居水岸,活水成都”。



结合小街区整治,植入新的业态和文化元素,因地制宜塑造特色街区,继续推进9个示范片和18个小街区片区整治提升工程,同步推进城市屋顶增绿和垂直绿化工程,提升城市形态品质。


针对城市内涝、“马路拉链”等城市病,成都不断探索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两者同步规划建设,互为补充,打造一批精品管廊及海绵城市工程,至2020年建成管廊约200公里,并全面建成130个海绵示范项目,共同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提升。

章来源 | 成都全接触、成都日报

只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 本周热文推荐 」

点击下方图片,可直接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