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周新书】《孤独的反义词》 22岁耶鲁天才大学生玛丽娜·基根遗稿

2015-01-19 黑天鹅图书

编辑推荐


★生命虽然短暂,但若能璀璨绚烂,光芒依然永恒!

耶鲁天才少女玛丽娜?基根的最后演讲,全球点击量超两百万专栏的唯一结集,令无数人动容、深思和倍受鼓舞的跃动文字,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红遍全球网络!

★《孤独的反义词》让人相信文学的天才性,作者22岁的年华虽然短暂,但留下的故事却那么真实、好看、充满活力。玛丽娜?基根居住在布鲁克林,在纽黑文上学,即将在纽约工作,她笔下所描写的生活,代表着美国一代青年的困惑和理想,颓废与希望,是那么地真实和深刻,又是那么地温暖和励志。她的文字也许不是最成熟的,但绝对是最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她写的不是“心灵鸡汤”,不是“成功学”,而是即将到来的“生活”带给一个年轻人的痛与乐、迷茫与希望、孤独和力量。

★一个天才少女,17篇感人文字——

基根说:“孤独没有反义词,要有,它是我最想要的东西。”


内容简介


《孤独的反义词》这部获奖随笔和小说集是22岁的耶鲁天才大学生玛丽娜?基根的遗稿,她才华横溢,其文章感人至深。她的经典随笔创造了2012年的社交媒体轰动效应,令她成了一代人的偶像。她去世后,电视名流狄安娜?索耶提名她为“本周焦点人物”,玛丽娜的父母连续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地读者寄来电邮和信件。《孤独的反义词》像《最后一课》一样,捕获了一代人的希望、不确定性和永不凋谢的可能性,激励我们对更广泛交流的渴望,揭示了我们如何驾驭自己的天赋,改变周围人的生活。

“孤独没有反义词,要有,它是我最想要的东西。”

“我们还不到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可以转变观念,可以从头再来……我们还很年轻。我们不能也不可以丢掉希望,因为说到底,希望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

“我会为爱而活,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


作者简介


玛丽娜·基根,2012年5月毕业于耶鲁大学马格纳院,前途无量。一部剧本即将在纽约艺穗节上演,并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获得了令人羡慕的编辑职位。毕业才几天时间,玛丽娜和一位朋友去庆祝父亲的生日。悲剧在此刻发生。汽车撞在护栏上,翻滚了两次。玛丽娜当场死亡。她的悲剧性死亡变成了国际新闻。她留在《耶鲁日报》(The Yale Daily News)的最后专栏《孤独的反义词》一夜走红,全球点击量高达两百万次。

基根生前才华横溢,格外多产。她是《耶鲁日报》的特约撰稿人,为《纽约时报》写随笔,创作精彩的短篇小说、剧本和文章。她获得许多重要奖项,包括诺曼?梅勒学院写作竞赛和华莱士小说奖。去世后,短篇小说《寒冷的田园牧歌》发表在《纽约客》上,并进入芝加哥大学年度短篇小说赛前五名。


精彩书评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玛丽娜·基根成功地获得了一种难得的对文字的掌控力。她略带嘲讽的、机智而又热情的声音让人难忘,她生气勃勃的精神强烈地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当下。尽管会有一些句子上的跳动,这本引人注目的作品仍然是令人愉悦和鼓舞人心的,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J·R 莫林格(普利策奖获得者,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温柔酒吧》作者)

★我从未停止因为失去我所钟爱的学生玛丽娜·基根而感到的悲伤。《孤独的反义词》这本书就部分地说明了那些伴随她的离开而消逝的希望,自始至终,她一直都展现了她可靠的戏剧表现力和卓越的叙述技巧。而更重要的是,她向她的同辈人发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号召:不要在那些微乎其微的职场成败上浪费我们的天赋,而应该把它们投资给属于我们年轻人的骄傲和自尊,投资给我们在个人提升和改变这个纷扰的社会所拥有的无限可能性上。

——哈罗德·布鲁姆(耶鲁大学人类学及英国文学著名教授、“耶鲁学派”批评家,代表作《影响的焦虑》)

★这是一个成功,基根恰恰刺激我们去思索,我们在生活中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纽约时报》


目录


孤独的反义词
小说
寒冷的田园牧歌
寒假
朗读
天真
翡翠城
行李认领处
满怀恩宠
硬化疗法
海之深处
散文
传承与变化
搁浅的鲸鱼
与麦为敌
末日之趣
杀生谋生
咨询或金融行业的是与非
"观察"的艺术
歌颂"特殊"
后记
致谢


购买地址,可复制到手机浏览器中打开:

亚马逊: http://www.amazon.cn/dp/B00RF9Q5HG

当当: http://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23623555

京东: http://item.m.jd.com/ware/view.action?wareId=11598700


↙↙点击阅读原文可微信支付购买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