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如同打仗,经典就是绕不开的据点

2016-09-19 吴伯凡 黑天鹅图书

在今天,在一个更强调投入回报,而且是快速的投入、快速的回报的年代,要真正做到为自己读书,而不是为别人读书,在今天显得更难。

文/吴伯凡,公众号:伯凡时间(ID:bofanstime)


做困难的事情也许更容易,创业的时候要这样想,我们读书的时候也要这样想。曾国藩说,读书如同打仗,打仗不能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打,没用的,必须要打据点,该打长沙就打长沙,该打安庆就打安庆。这些大据点不打下来,老是打那些小仗,一点用处都没有。

 

经典就是那些知识据点。攻占了这些知识据点之后,我们整个知识脉络可能一下子就清晰了。如果你经常读的是那些消遣性的书,读起来的确容易,但是它对你的现有的知识体系没有任何挑战,没有任何增量,你读再多这样的书,其实也是没用的。

 

读书也应该遵循创业的法则,从0到1。从0到1真的是很难,从1到1.1,从1到2,可能都比较容易,但是从0到1,无中生有,它真的很难,但是你必须要做,你做了才可能上一个台阶,而不是在原有的台阶上滞留,时间久了还可能往下走。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这样评价经典的,他说这是人类几千年来,最智慧的头脑向你保证过的作品,那些没有价值的书,早已在时间稠密的丝网中被过滤掉了。这些经典能够流传到今天,就是因为时间的丝网过滤不了它,它能够穿越层层的时间障碍,存留到今天。

 

这些经典诞生于一个个伟大的头脑,而且它捕获了后来更多的智慧头脑,这些头脑已经为这些经典的价值背书,甚至为这些经典做了很多的注解,所以我们读经典是一件很省事儿的事情。它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挑选的过程。

 

你们仔细想想,人类历史上最聪明的头脑,都在为我们挑选书,还为我们去注解这些书,我们读这些书是多么省事儿的一件事情。所以,读经典表面上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其实是一件投入产出比非常高的事情,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有一回,我跟一个年轻人说,你们现在读书的环境,真的跟我们不太一样,你们现在基本上“马列”的书都很少读。我们那时候起码在本科阶段必须读《马恩选集》四卷、《列宁选集》四卷,其中《列宁选集》,一卷都是六七百页。

 

我记得我读列宁的哲学笔记的时候,刚开始是很畏惧的心态:啊,这是经典,我读它是憋足了气去读的。但是读的时候发现特别有意思,比如说他对黑格尔的一个反驳,我觉得非常机智,一句话就把问题说清楚了。

 

黑格尔说我们要学习逻辑学,我们只有掌握了逻辑学,才能够正确的思维。列宁用一种非常轻松的方式反驳他说:这就好像是说我们必须学完生理学,才能够消化食物一样。还比如,列宁在跟别人辩论的时候,先是把对方的观点列举出来,最后说:“这观点如此之荒谬,让我们反驳起来都有点难为情。”

 

所以,后来我就觉得经典其实是非常有趣的。比如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国外的大学生一直还是把它作为经典来读。其实《共产党宣言》里头那种表述方式,在我们今天看来,一点都不过时。

 

还有关于互联网的一些观点,现在很多人都在引用,其实一些观点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说的。比如“自由人的自由联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未来的设想,就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我觉得这句话用来概括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的人际关系,实在是非常准确的。

 

马克思还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过去我们觉得这句话特别抽象,但是今天,只要看看你的手机,你就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几乎你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凝结在手机里了,所以这个手机一旦丢了,你这个人还存在不存好像都成了问题。

 

这种经典的表述,它是超越时代,还有它表述的力量、表述的穿透力,让你用不着认真的背诵它,因为一旦你看到这几句话,就会很难忘记。比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的后面,有一句话,“无产者在这场革命当中,失去的只是锁链,而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如果让一个笨拙的作家来表述的话,可能要写上好几页纸都说不清楚,关键是,即使他说清楚了,别人也记不住。但是马克思用一句话就把道理说的清清楚楚,而且让你忘不掉。

 

共产党宣言当中,还有几句话经常被引用。很多人都认为不管是用来形容我们所处的后现代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都非常准确。这句话是:“一切稳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在被亵渎。”

 

这句话在我们今天读起来,好像就是为我们今天准备的。所以我真的建议大家,去读经典,不管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还是西方古代的经典,还有马列的经典,都值得我们认真去读。

 

马克·吐温有一句话说,恰当的表述和不恰当的表述,它们的差别是闪电和萤火虫的差别。那种经典的表达,真的像闪电一样,撕破黑暗,让你无法忽视它,而不恰当的表述就像夏夜里的萤火虫,若隐若现,稍不留神就没有了。

 

读经典听起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读


因为第一如果你绕开这样的知识据点,你付出的代价会非常大的。大到你完全没意识到,却使你的知识处于一种留级生的状态;

 

第二,经典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艰深如果你的心能够沉潜,能够逐渐将自己的频率调到跟它同频的时候,你会发现,读这样的书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第三,读经典是一件最能让你省力的事情它提出的概念、它的理论框架、它那种非常精当的表述,能够让一个事情在你面前显得非常简明扼要,而不是像一个长期没有收拾的房间一样,找什么东西都不得要领。所以读经典是一件最终会让你很省事儿、很省力的事情。


读经典的目的不是为了掉书袋,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得你有学问,实际上在今天,你想要通过掉书袋来赢得尊重,可能比中彩票的概率还要低。


读书首先要为自己读,孔子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意思呢?最初学者学东西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身修养的提高;今之学者为人,今天很多人读书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得有学问。


可以想象孔子的这句话是有所指的,在那样一个知识人的竞争还不是那么激烈、整个社会还不是那么嘈杂的时代,也还有那么多的人,读书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得有学问。在今天,在一个更强调投入回报,而且是快速的投入、快速的回报的年代,要真正做到为自己读书,而不是为别人读书,在今天显得更难。


我始终相信一条法则,不管你是哪行哪业,如果你做事的方式,你获取知识的方式,你表达的方式,跟大家都差不多的时候,你别指望在结果上跟大家有什么不一样。


█ 猜你喜欢,戳标题直接阅读

 关于作者

吴伯凡,商业评论家、冬吴相对论灵魂人物,微信公众号:伯凡时间(ID:bofanstime),内容涵盖商业、哲学、与人文。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和天鹅君一起成长

微信ID:htebook    微博@黑天鹅图书

为人生提供领跑世界的力量!唯有好书与成长!

点击下方图片,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