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花钱能办到的事情,千万别刷脸!

2016-11-04 林夏萨摩 黑天鹅图书

无数次人际交往的血泪经验告诉我们,能花钱办成的事情,就千万不要靠情面。花钱办事,通常公平公正,再求不难。可靠情面办事,标准含糊,尺度难以把控,复制起来也很困难,你甚至不知道哪一天就上了人家心里的“黑名单”了。

文/林夏萨摩,公众号林夏萨摩(ID:linxiasamo)


➤公平的利益交换,要远远胜于勉为其难的情面

简书奇人、社群玩家V先生,喜欢在微信上给人发红包。

当然,他不会乱发红包,每个红包背后都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缘由,心情好也是一种。

有次,我们在微信上讨论他微信公众号的风格以及观点输出的方式,我表达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后,他觉得十分有道理。立刻,给我发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红包。

当时,我在刚下班、去吃饭的路上,嘴角忽然上扬。

心情愉快,不是因为这个红包里面的金额,而是因为自己的观点得到了认同,并小小地产生了实际的经济效益。同事瞥见了我的手机屏幕,顺口感叹了句,这个人怎么这么上道。难怪你一边走路一边跟他探讨学术问题,菜都上桌半天了也不见你动筷子。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个偶然事件。

时间久了,发现V先生确实是有在微信上给人发红包这种回馈他人善意或帮忙的习惯。

后来他到上海出差,我们一起吃饭,聊到这个,他才道出这个简单习惯背后的深刻缘由。

他说,公平的利益交换,要远远胜于勉为其难的情面。

因为研究新媒体和社群玩法,他创建过无数个微信群,尝试过N种微信平台上的创意互动,也因此加了无数个微信好友,包括不同领域内的红人大牛、对新媒体感兴趣的朋友和因互动玩法认识的陌生人,等等。

有段时间,他的微信通讯录更是夸张到要定期删人,来置换新鲜血液。

得益于强大的微信好友资源,他经常在微信上跟人探讨互联网思维、新媒体和写作等领域内的一些问题,但凡,他觉得对方的观点输出有道理、对自己有所启发,就一定会给对方发一个红包,以表谢意。

他说,他不敢保证每个红包都能完全代表对方观点的价值,但至少这表明了他的态度:一,他是一个懂得感恩和表达谢意的人;二,往后再跟高人或朋友交流问题时,也不至于羞于启齿,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单方面付出的感觉。

不得不说,我非常欣赏他这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刻意调和公平性”的手法

要知道,他只用了一个红包,就同步实现了得到帮助、相对公平的利益交换和润滑社交关系,根本就是一箭三雕啊!

那以后,我复制了V先生的做法。

一般在微信上托人打听事情或帮忙,都会发个红包表示一下,尤其是不熟悉的朋友之间。这跟借钱好借好还的道理一样,别人帮了你,你得了好处的同时,也让别人身心舒畅,这样下回再有事请,只要别人能力范围能办到,就决不会含糊。


➤利益的可持续公平交换,社交关系才能和谐长久。

人类有着深入骨髓的趋利避害基因,不然也不可能在地球上同期存活的众多物种灭绝后,还能顺利繁衍、进化,直至今日统治地球。

如果单纯站在某一个个体的角度,他一定希望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问题在于,没有一个人是24K纯傻瓜,会完全牺牲掉自己的利益,去成全他人的利益。因此,在社会交往中,最和谐的一种关系,是顾及到双方利益和需求的“均衡相处模式”。

只有这样,一个人的社交才会越来越如鱼得水。

为什么有些老板的生意能越做越大,为什么有些人的交友圈子越来越宽广,为什么有些人的风评那么好,因为这些人,思想成熟,看事通透,懂得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所以,别人愿意跟这些人做生意和往来相处。

反之,只考虑自身利益,把别人当傻瓜,把他人的利益和需求肆意阉割的人,最终会错失有效利益转换的途径和他人的援助之手。

这天下,从来就没有什么免费的午餐,更没有什么免费的利益给予。

成年人的世界讲究的不止是利益的公平交换,更是利益的可持续公平交换。

当然,有时候靠情面也能办成事情,但如果每次找人帮忙都靠刷脸,这一年半载下来,怕是面皮难保了。以后,再想刷脸,搞不好会遇到什么“您的信用余额已不足”、“您的脸部已消磁”的讽刺回复呢。

无数次人际交往的血泪经验告诉我们,能花钱办成的事情,就千万不要靠情面。花钱办事,通常公平公正,再求不难。可靠情面办事,标准含糊,尺度难以把控,复制起来也很困难,你甚至不知道哪一天就上了人家心里的“黑名单”了。

简单来说,与人交往,切记公平交换,利益均衡。这样,社交关系才能和谐长久。


➤没有任何一种疏远,背后没有缘由

但是,生活中有太多人,不懂感恩,没有分寸。他们不明白,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义务帮助另外一个人,以及即使是熟人也没有义务一直帮忙的简单道理。

比如,朋友L,会经常遇到一些恼人的“伸手党”。

通常微信好友申请通过后,上来连个寒暄都没有,立刻打听事情或是索取资源。如果没有及时回复,帮到这些人,他们就会发表一些“你没有亲和力”、“不够nice”之类的负面评价,回回弄得他莫名其妙,不知这些人哪里来的自信和理直气壮。

比如,朋友W,会经常遇到一些“得寸进尺”的人。

第一次,出于好意,碍于情面,帮助了对方,可对方就因此纠缠上了,每次有点大事小事,只要觉得是W能搞定的,立刻找过来,搞得他十分吃力。虽然他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可他也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天天帮别人去善后啊,他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啊。

比如,朋友Y,会经常遇到一些“情感没有断奶”的人。

可能,那些人觉得Y比较理性、善于分析,又有心理学的背景在,所以,只要有点情绪上的失落、工作上的压力、情侣间的矛盾,都跑到她那边去诉苦,释放情绪垃圾,寻求解决方法。可是这些人忘了,Y也是个普通人,她也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有压力大到爆炸的时候,也会有烦恼不安、不想搭理人的时候。可是这些人忘了,Y不是他们的爸妈,也不是他们的私人情感咨询师,她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可能每次耐心爆棚,有求必应。

重点不在于这些人习惯了单方面索取,重点在于,这些习惯了单方面索取的人,往往都是一些因某个社交契机认识的“半生不熟”的人。

而这些并不熟悉的人又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和感受,这样的不知分寸,才叫人恼怒。

那熟人之间有没有这种人?当然有!

那不妨再问几个问题。

是不是有些人好好地,突然就不跟你联络了?是不是有些朋友本来相处得很好,慢慢地,距离越来越远了?是不是有些本可以成为商务伙伴的人,突然就言辞含糊、态度冷淡了?

没有任何一种疏远,背后没有缘由。

仔细回想看看吧,自己是不是成了他人眼里那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不是成了他人眼里无事不登三宝殿、只在有事相求时出现的人,是不是成了那个达到目的后就立刻杳无音讯、连声谢谢和应有的告别礼节都没有的人,是不是成了那个在他人有求于你时束手旁观的人。

私心以为,人际交往的最低标准是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舒服。如果很不巧,你是个不懂感恩、不知分寸的人,那么请在人际关系还没有糟糕到难以扭转的局面前做出改变吧,如果,你身边有很多喜欢单方面索取的人,恕我直言,请尽早远离吧!

p.s.为避免莫名其妙、逻辑混乱的撕逼,作者声明:本文尤其针对那些“只在有事相求时”出现的、让人尴尬的“不生不熟”的人。彼此有深厚的情感纽带、关系很好,只是平常疏于联络的人,不在此讨论范畴内。


█ 猜你喜欢,戳标题直接阅读


 关于作者

作者:林夏萨摩,简书签约作者,公众林夏萨摩(ID:linxiasamo),

本文就经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20几岁,你为什么害怕来不及》

林夏萨摩,本名夏婷婷。简书红人、签约作者,多个杂志公众号特邀作者。2015年多篇热文被公众号疯狂转载。在这本书里,作者直接将话题聚焦于“20出头的年轻人所面临社会竞争压力而感到的焦虑和惶恐”这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作者新书《20几岁,你为什么害怕来不及》由黑天鹅图书出品。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和天鹅君一起成长

微信ID:htebook    微博@黑天鹅图书

为人生提供领跑世界的力量!唯有好书与成长!

点击下方图片,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有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作者新书《20几岁,你为什么害怕来不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