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不起,所有你攀附的都不属于你

2017-02-05 黑天鹅图书

我们总以为是因为我们的平台还不够大,人脉还不够广,却没发现我们之所以惶惑不安,之所以迷茫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对自己一无所知。但是不管在哪里,你都要保持清醒,你依附一个很好的平台,平台可以给你光环,但有时候平台是平台,你是你,不要错把平台的实力错当成自己的本事。但对真正优秀的人来说,随着成长,他们的个人影响力会不断超越平台,电影《大鱼海棠》有句著名台词:“有些鱼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他们属于天空”。

文/李小墨,微信公众号:深夜书桌(shenyeshuzhuo)

古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门楣,有一句著名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被认为是最有智慧的箴言,被历代名哲援引。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体会不到它的深意,可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经常思考它。

我们在这个世界翻滚折腾,希望赢得尊重,却并不总能得到想要的。我们总以为是因为我们的平台还不够大,人脉还不够广,却没发现我们之所以惶惑不安,之所以迷茫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对自己一无所知。

“认识你自己”,可是走着走着,有的人就迷失了自己,把攀附的,当成了自己的。

01

你是谁?你是怎样的一个人?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试着尽可能全面的描述你自己。 

我想借这个问题让你自省你真正拥有的到底是什么?不要被一些浮华的东西蒙蔽,去认识和接纳那个真正的自己。只有先认清和接纳现在的自己,那个未来你想成为的自己才会水落石出。

你描述的内容,可能是姓名、教育背景、职业经历、家庭关系,可能还包括性别、性取向、年龄、身高、外貌、性格、社会角色、身体状况,甚至智力高低或者某种领域的天分。 

你的清单可能会很长并且可以不断补充,所有的描述都是你的一部分。这些描述,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概念”,即你对自己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知觉。 

你会发现你最先描述的,都是自己最看重的特质,特别是那些你认为少了之后就你就不再是你的部分。

02

你最先回答的可能是你的名字,名字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象征符号。

曾经收到过很多印满头衔的名片,每次我都哭笑不得:某协会的副会长、好几个分属不同行业公司的创始人、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某个奖项的获得者……拼命想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拼命想赢得尊重,却用力过度,吃相难看。

如果用五个以上头衔还无法让别人知道你是谁,那你的个人影响力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为如果你的名字已成某个领域有影响力的超级IP,比如女明星杨幂、比如写鸡汤的咪蒙,比如做短视频的PAPI酱,比如说相声的郭德纲,无需赘述,名字足以回答所有。

踏踏实实的成绩,才能让你的名字金光闪闪。当你不再呼求别人的注意,而是用努力让自己成为别人忽视不了的存在,这样的影响力才属于你。

03

你是谁,为了让别人对你有更直观的认知,你会提供更多的信息

如果你是学生,学校排名会成为你自我评价很重要的部分。 

名校学生总是忍不住强调自己的名校出身。前几天在一个作者群看到一个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特意把学校写进群昵称,然后被管理员提醒这不是群昵称的格式又尴尬地改回来。

我在心里微笑,又想起很多普通大学的本科生考上名校研究生之后,对自己的本科母校只字不提,研究生学校就像家里那个聪明漂亮,得尽宠爱的小女儿,是父母的脸面,本科母校就是那个不漂亮也不聪明的大女儿,鲜少被提及。 

非名校,甚至从别人很少听说过的学校毕业的学生,则会感到自卑,甚至把学校当成自己的短板。 

这些都很正常。名校加持当然体面,可以迅速把你从一群人里区别出来,考上名校的都是学霸,这群人要么聪明要么努力,要么既聪明又努力,还拥有一群同样优秀的同学,这些都是很多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的敲门砖。 

名校光环可能一辈子都会跟着你,但作为名校学生,你毕业好几年之后,最能拿得出手的还是你的名校出生,那就有点悲哀了。

同样的,非名校出生毕业好几年之后,还觉得自己人生就毁在自己高考没考上名校,那就更加悲哀。

我们当地的重点中学,学生每天进校门会看到一句话:“今天,你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以你为荣”。有一天,你的学校会以你为荣吗?

好学校也好,差学校也罢,只是一时利好,最重要的是你踏出校门之后,能走多远

04

如果你已经踏入职场,就职的单位或公司、职位,很容易成为一个人重要的身份标签。就职的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企?还是外企?是一个再怎么吹牛都叫不出名头的小公司还是在牛哄哄的BAT?

但是不管在哪里,你都要保持清醒,你依附一个很好的平台,平台可以给你光环,但有时候平台是平台,你是你,不要错把平台的实力错当成自己的本事。

我原来就职于海南特区报,虽然这家地方报社影响从未出过海南岛,但在当地也算是一张有声望的报纸。采访的开场白:“您好,我是海南特区报记者……”,长年累月下来几乎变成本能反应,好几次暗访差点脱口而出。报社记者嘛,虽然没赶上黄金时代,但多少有点职业光环,可是非工作场合,我很少提及自己是海南特区报记者。

因为我特别清醒,那些年长我的,或多或少有点权力和身家的人,对我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客客气气,并不是对我客客气气,而是对我就职的报社客客气气。一旦我不再是记者,那我对他们来说就什么也不是了。 

但对真正优秀的人来说,随着成长,他们的个人影响力会不断超越平台,电影《大鱼海棠》有句著名台词:“有些鱼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他们属于天空”。

柴静离开央视,她的雾霾调查可以短时间刷屏全网;雷军离开金山创业,小米估值几百亿美金;聪明的人不会狐假平台之威,而是让平台成为养他长大的水。

05

说到社会关系,总有一些人喜欢炫耀人脉,“我和某某某是朋友”“我有这位大牛的微信”“我和那个谁吃过饭”,他们自信满满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很想问:“嗯嗯,听起来他们很优秀,那你呢?为什么不谈谈你自己?”。

一直认为即使算个人物的是至亲之人,仍然他是他,你是你。想起当年那句刷屏全国、把跋扈的官二代钉上了耻辱架的“我爸是李刚”,为什么他喊的是“我爸是李刚”,因为他李启铭自己,什么也不是!

人脉不是攀附来的,我所欣赏的人,无论身处什么关系,永远秉持《致橡树》一样的风骨:“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06

名著《飘》中,经过南北战争的洗礼,美国南方贵族体面的生活被毁灭殆尽,战争前的翩翩少爷艾希礼,没有了家族庇荫,活得好像一条狗,女主斯佳丽却可以从废墟里重建生活。如果命运把既得利益都拿走,有的人会被永远毁掉,有的人却可以重生。

剥离学校,剥离平台,剥离社会关系,那些还剩下的才是真正的你。那些可以让你在失去一切后又赢回所有的能力,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实力。

而所有你攀附的,都不属于你。


█ 猜你喜欢,戳标题直接阅读

 关于作者

作者:李小墨  前海南特区报记者。

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

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

每看完一本书,就写篇原创干货读书笔记粗来,

保证不卖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

微信公众号:深夜书桌(shenyeshuzhuo)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和天鹅君一起成长

微信ID:htebook    微博@黑天鹅图书

为人生提供领跑世界的力量!唯有好书与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