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空大气与量子雷达 | 窦贤康院士——科学讲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墨子沙龙 Author 窦贤康

作者 | 窦贤康(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

节选自在墨子沙龙活动“探索与征服:从地球到深空”上的演讲


什么是高空大气?


传统意义上的大气科学主要研究对流层顶以下的范围。对流层高度大概在10公里,赤道地区,由于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比较大,对流活动上升的高度会比 10公里高一点,而极地,由于受到的太阳辐照能量比较小,高度则低一些。这个高度主要是大气科学研究的范围,而从10公里一直到太阳表面的区域则主要是空间物理的领地。我自己的工作,大部分集中在10公里到几百公里这一范围,称之为“高空大气”。


通常,我们通过地面上的雷达对高空大气进行探测。雷达发射电磁波,遇到反射物,电磁波被反弹回来,反弹回来的电磁波含有反射物的信息,比如大气的密度、污染物的浓度。如果反射物静止,反弹回来的电磁波的波长是不变的,而如果反弹回来的波长发生变化,我们从中就可以推演出反射物运动的速度。一般,我们通过返回来的能量和多普勒频移,来进行大气里一些要素的密度、成分以及速度的探测。


举个简单例子,雨滴大小是毫米和厘米量级,你可以用无线电波来探测雨滴的分布、密度、雨强、雨量。但是,10公里以上高空的大气是非常干净的,而大气中分子的大小大概是 10-9、10-10米量级。这种尺度,用传统的微波雷达是无法探测的。因为微波雷达是毫米和厘米量级,遇到10-910-10米尺度的物体,电磁波没有反射。换句话说,我们无法通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来了解这个地区的大气状态。这就是过去中高层大气领域遇到的问题。


为什么要探测高空大气?


过去我们对高空大气关心的比较少,大家如果去看空间物理,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有两个区域,我们研究的不是太清楚。


太阳表面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在地面或者空中,可以利用X射线等手段对太阳进行各种成像。对太阳的爆发活动,我们能进行比较好的观测。现在还有更先进的技术,我们可以在太阳附近放一些探测器,来对太阳活动进行直接观测,包括磁场,能量流动等。在近地面,刚才讲的雨滴、雨量,我们也很容易观测。但是有两个区域的观测是很难的。第一个是太阳表面到地球附近的广大区域,这容易理解,因为离我们远,所以很难观测。第二个区域是距离地面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的地方。这个高度为什么难以观测呢?高度再高话,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几千公里、上万公里,这时我们有GPS卫星。只要卫星能够达到的区域,我们就可以进行直接探测。但是大家知道,卫星的高度不能无限降低,降到100公里高度可以吗?不行,因为那里大气密度足够大,卫星受到的阻力比较大,而卫星又不能携带足够多的能量,所以经过大气的阻力,它就会掉下来。


在几十到两三百公里的高度,探测气球上不去、卫星下不来,所以这个区域就很难探测,这也是中高层大气领域研究相对滞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地面附近的风大家能感觉到,非常强烈的风,其速度可达每秒几十米,这时人已经难以承受了。高空大气你看不到,但它也是一个流动的大气海洋。由于重力影响,高度越高大气密度就越低,大体上每升高16公里,密度降低1个量级。而密度越小,对于同样大小的一个驱动,所造成的流动性就越大。高空的风速可达300-600公里/小时。可见,高空是流动的大气海洋。



如今,这个区域的研究为什么变得重要?前面说过,这个区域气球上不去、卫星下不来,既然人类不在这个区域活动,对其不了解也就无伤大雅了。但现在开始不一样了,现在这个区域有各种各样的临近空间飞行器,而飞机速度以后如果要增长,也必须进入更高的空间。


在这个区域,有很多部分电离的成分,有很多带电粒子,电磁波穿过此区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扰动,这将影响我们的通讯和导航精度,危及临近空间的安全。随着人类空间活动的不断拓展,我们开始利用这样一个“不高不低”区域以后,我们也必须要把这个地区的大气研究清楚。



如何探测高空大气?


最近,随着激光雷达系统的发展,我们终于可以对中高层大气进行探测。过去用微波进行观测,其波长为10-2米,这对分子尺度10-8—10-10米的高空大气是无能为力的。



激光雷达现在被认为是探测高空大气最有利的手段。发射激光,激光遇到中性成分以后,被散射回来,散射回来的能量多少含有大气密度的信息,而散射回来的频率变化,是大气运动速度的一个表征。



最具挑战的激光雷达探测

——风场探测激光雷达


探测能量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发射一束激光,返回来的能量多少,是比较容易测量的。但是我们难以想象,现在世界技术发展这么快,但天气仍然是很难精确预报的,我们缺少动力学参数,不清楚大气在往哪跑、怎么跑。过去只能在地面做零星的观测,截至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全球范围大气风场的测量技术。欧洲和美国在推进星载,通过卫星星载测大气的风场。



大气有云有雨的时候好测,通过微波雷达就可以测,而晴空时,即便对流层大气密度很高,微波的回波能量也很小,所以你必须通过激光雷达。但是激光雷达也有一定的问题。


气体分子有热运动,所以我打出一束光,返回来的光有频率展宽,这个展宽大概是几G赫兹。如果大气再一动,有什么效应呢?整个展宽会平移。比如,气体分子向你来的时候,整个频率会频移,向高频方向运动,两个峰之间错了位,中间峰的变化量就是风场导致的。但是任何一个探测,这两个峰都不是完全理想的形状,它在不断的抖动,所以你无法知道峰偏移了多少。进行直接的风场探测是比较难的。



一种解决方法是通过标准距,我不直接测峰,而是在另外两个频率上用标准距锁定,一旦有风场变化,通过另外两个标准距的能量就发生变化了。假设中间没有风场,两个标准距提供的能量是一样的,而如果发生偏移,透过的能量就有差别了。利用能量的差别,就可以测量风场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双边缘技术检测微小激光频率移动”。



利用这个办法,我们测出来全球的风场。这套设备是我们在“863计划”支持下完成的——自主的高空风场车载测风激光雷达,可以测量60公里高度的大气风场。


大气探测的“量子”技术


和潘建伟、张强的合作得益于科大跨学科的好处。传统的激光雷达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白天如何观测。白天太阳光太强,会极大降低激光雷达的信噪比。


为了提高信噪比,之前的做法是把激光器能量做的越来越高,把望远镜口径做的越来越大,这样就能接收到更多的能量。但是这些都是有巨大代价的,一米口径望远镜和两米口径望远镜的价格相差巨大,一味的去提高望远镜面积和激光器能量,有很大局限。还不仅是钱的问题,对于星载测风雷达来说,在卫星上是不能放很大口径的望远镜的,也不能使用很高能量的激光,激光能量会把光路打坏。



和张强等人合作,我们另辟蹊径,提出利用量子探测的激光雷达新思路。我举个简单例子,在大气探测里,我们最好是用红外光,因为太阳光里红外能量部分比较少,使用红外光,太阳光产生的噪声比较小。但红外返回来很难探测,因为目前红外探测器性能比较差。我们利用单光子频率转换技术,把红外光转换成863纳米的光,在转换的过程中同时用单光子操作,就可以把光频附近的太阳光压掉,这样整个信噪比就可以提高。同样的望远镜大小和同样的激光器的面积,我们的技术将探测距离增加了3倍。



向更高的高度拓展


我们的激光雷达可以探测70公里、80公里、90公里,但是还不够。在几百公里高度上,目前国际上还做不出来激光雷达,但是这又很关键,因为太阳风和地球空间相互作用以后,会影响到中高层大气,这是我们需要搞清楚的。


国家现在有一个计划“国家大科学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子午工程。我本人是子午工程二期的首席科学家,我们将要在地面上建立各种各样的设备,激光雷达、无线电探测设备等等,但是有两个亮点工作是值得提出来的。



第一个就是在三亚建一个非相干散射雷达,探测几百公里高度大气里的电子和离子浓度,尤其是电子浓度。带电粒子在中心气体里运动,会改变中心气体的状态,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二个是,我们正在做阵列式大口径氦激光雷达,这是国际上第一台。这是我们子午工程里最核心的设备之一,也是子午工程里我个人觉得最有原创性的工作,大部分设备都是我们完全自主可控的设备。国际上没有,如果我们做出来,我们将在国际上首次探测到一千公里高度的中性氦原子,将填补科学在200公里以上热层中性大气认知上的空白。


谢谢大家!


周末讲坛


“核”你在一起——科学讲坛
弱不禁风的小气泡,却拥有危及一座大坝的“超能力” | 白立新——科学讲坛
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张双南——科学讲坛
天文学是最“保守”的科学,天文学家却最爱“打群架” | 高爽——科学讲坛
如果有来生,我还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物理系 | 曹则贤——科学讲坛
隐身术炼成记 | 陆凌——科学讲坛
火星曾经有过生命?“天问一号”将对火星进行全球探测 | 欧阳自远院士——科学讲坛
带你去看宇宙最美的烟花——伽马射线暴 | “小粒子 大宇宙”科学公开课
看,黑洞打了个饱嗝儿 | 申荣锋——科学讲坛

《云里·悟理》系列微课三十:对称破缺的物理“美”在何方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墨子沙龙》微信公众号



▼往期精彩回顾▼


1.专题导读 | 强子物理与强相互作用专题

2.北京谱仪实验物理成果3.中国超级陶粲装置4.中国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5.寻找一个自洽的常数6.氧化物半导体柔性电子学研究进展
7.漫谈理论热学8.高端光刻机技术——《集成电路与光刻机》|周末读书

9.爱因斯坦的童年

10.黑洞的前世今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