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大千山水100幅,气势磅礴!

2016-07-20 顶尖藏品

点击题目下方书法字画,关注中国书画艺术平台



 1931年作  山水人物


 1933年作  拟石涛山水

 1934年作  匡庐观瀑图

 1934年作  巫山

 1934年作  巫峡清秋


 1934年作  巫峡清秋

 1935年作  村林烟暖

 1935年作  黄山文殊院

 1935年作  携琴访友


 1936年作  巫峡清秋

 1939年作  峨眉金顶

 1939年作  山水

 1939年作  蜀山行旅图

 1940年代作  峒关蒲雪

 1940年作  春水待鱼

 1940年作  峨嵋金顶

 1943年作  溪山访友图

 1943年作  闲吟策杖倚天风

 1944年作  青绿山水

 1944年作  秋江泛游

 1944年作  山水

 1945年作  拟北宋人画

 1945年作  山水图

 1946年作  碧树生云

 1946年作  仿董北苑夏山隐居图

 1946年作  仿巨然晴峰图

 1946年作  野水参差落涨痕

 1946年作  山水并行书七言联

 1946年作  太乙观泉图


 1947年作  沧浪渔笛图


 1947年作  仿董北苑溪山雪霁图


 1947年作  仿宋人山寺图

 1947年作  观瀑图

 1947年作  江堤晚景

 1947年作  临董源夏山图

 1947年作  临王蒙夏山高隐图

 1947年作  临赵孟俯秋林载酒

 1947年作  拟赵大年湖山清夏图

 1947年作  溪山兰若图

 1948年作  春山楼观图

 1948年作  秋雾游山图

 1948年作  舟闲咏白云

 1949年作  江山无尽图

 1949年作  溪山初雪

 1949年作  行舟图

 1978年作  山水

 1982年作  江南茑乱草如茵

 村林烟暖

 峒关蒲雪图

 峨眉山水

 峨眉山水

 仿石涛山水

 高寻白帝问真源

华山长空栈

 黄山剪刀峰

 江静潮平图

 南峰绝顶

 绿萝洞口泊舟时

仿张僧繇没骨江

 山水








张大千,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农历四月初一),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画室名大风堂(大陆)、八德园(巴西)、摩耶精舍(台北)等。1983年4月2日因心脏病复发,逝世于台北。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千是天才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的画风,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花费了一生大部的时间和心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他们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伪作。

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晚年时历经探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40岁至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60岁后以心为师。早年遍临古代大师名迹,从石涛、八大到徐渭、郭淳以至宋元诸家乃至敦煌壁画。60岁后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受西方现代绘画抽象表现主义的启发,独创泼彩画法,那种墨彩辉映的效果使他的绘画艺术在深厚的古典艺术底蕴中独具气息。

自古以来,一个画家能否承前启后、功成名就,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传统功底是否深厚。张大千的传统功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特别是他临仿石涛和八大的作品更是维妙维肖,几近乱真,也由此迈出了他绘画的第一步。他从清代石涛起笔,到八大,陈洪绶、徐渭等,进而广涉明清诸大家,再到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他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一一挑出,由近到远,潜心研究。然而他对这些并不满足,又向石窟艺术和民间艺术学习,尤其是敦煌面壁三年,临摹了历代壁画,成就辉煌。这些壁画以时间跨度论,历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等朝代。

历史上许多人临摹的画一般只能临其貌,并未能深入其境;而张大千的伪古直达神似乱真。为了考验自己的伪古作品能否达到乱真的程度,他请黄宾虹、张葱玉、罗振玉.吴湖帆、溥儒、陈半丁、叶恭绰等鉴赏名家及世界各国著名博物馆专家们的鉴定,并留下了许许多多趣闻轶事。张大千许多伪作的艺术价值及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之古代名家的真晶已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伪作,如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收藏有他的《来人吴中三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他的《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巨然茂林叠嶂图》等等。师古人与师造化历来是画家所遵循的金玉良言。

师古人自然重要,但师法造化更重要,历代有成就的画家都奉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做法。大千在学习石涛的同时,也深得古人思想精髓,并能身体力行。张大千说:“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际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熟于胸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要经历的多才有所获。山川如此,其他花卉、人物、禽兽都是一样的。”他又说:“多看名山巨川、世事万物,以明白物理,体会物情,了解物态。”他平生广游海内外名山大川,无论是辽阔的中原、秀丽的江南,还是荒莽的塞外、迷蒙的关外,无不留下他的足迹。他在一首诗中写道:“老夫足迹半天下,北游溟渤西西夏。”

在大千游历过的名山大川中,他始终把黄山推为第一,曾三次登临。大千之所以偏爱黄山,主要来自于石涛的影响,黄山既为石涛之师,又为石涛之友。大千说“黄山风景,移步换形,变化很多。别的名山都只有四五景可取,黄山前后数百里方圆,无一不佳。但黄山之险,亦非它处可及,一失足就有粉身碎骨的可能。”大千在50岁之前遍游祖国名山大川,50岁之后更是周游欧美各洲,这是前代画家所无从经历的境界。张大千先后在香港、印度、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地居住,并游遍欧洲、北美、南美、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的名胜古迹。所到之处,他都写了大量的纪游诗和写生稿,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同时为他日后艺术的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书画︱国学︱养生︱茶道︱鉴赏︱收藏

———【来源:网络】———

如需授权,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注: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本君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