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8年后,隔代老朋友在枣园里重逢

2016-11-21 天山网

红枣收获季,刘波隔三差五到沙吾提爷爷家地里转转,用维吾尔语交流种植技术。


  初冬时节,正值南疆红枣收获季,枣农们期盼的丰收时刻到来了。


  “再等几天摘,红枣挂霜了才甜!”十来天前,在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开外孜力克村一片枣园中,67岁的沙吾提·阿吾提正在和老伴打枣装桶,没成想遭到了“阻挠”。“阻挠”他的正是他去年结亲认下的孙子刘波。农忙时节,26岁的刘波隔三差五就到沙吾提爷爷家枣园转转。今年,沙吾提家的红枣单产和品质在全村名列前茅。


  “20多年前,刘波的父亲刘高手把手教我种棉花。如今,刘波又来帮助我家种红枣。这样的亲人天下难找!”刘波和父亲眉目神似,这令沙吾提·阿吾提总是回忆起往事。


  开外孜力克村在维吾尔语中是“棉花村”之意。1991年,刘高夫妇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来到该村三大队包地垦种棉花,那时刘波才一岁。


  “两家棉花地很近,第一年,我种的棉花亩产200公斤,刘高家的400公斤。我就想不通,同样的地,为啥差别这么大呢?”刘高看出了他的心思,毫无保留地贡献“秘笈”,教会了他农药配比、喷施技术,很快治住了虫害,挽回了损失。当年,沙吾提·阿吾提家的棉花产量较往年有了很大提升。


1997年,刘高举家迁回了父亲所在的巴楚县良种繁育场,两家各自忙于生计,自此断了联系。


  2015年6月,考虑到良种繁育场的农户种植技术较先进,经自治区政协机关驻村工作队牵线,开外孜力克村与巴楚县良种繁育场开展了第一批群众结对帮扶活动。


  “听到消息我第一个报了名。'棉花村'是我儿时生活过6年的地方。”刘波说。


  “结对那天,我发现人群里有个小伙子眼熟,长得非常像刘高,一问果然是他儿子。”沙吾提·达吾提说,当听说刘高于2009年病故时,他伤心地哭了,“那么好的人,走得太早了。”


  就这样,18年后,隔了一代人,两家老朋友在欢笑与泪水中重逢了。刘波立刻行动起来,频繁往来于两片枣园。“往年,我家鲜枣亩产150公斤,2015年翻了一番,达到300公斤。”沙吾提·阿吾提充满感激地说。


  刘波却腼腆地摇摇头,“要是沙吾提爷爷家的红枣产量不如我家的,我脸上会臊得慌。如果父亲在天有灵,看到我们两家再次相聚,一定会很高兴。”

 

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刘波的爷爷刘克怀现年70岁,操着一口浓浓中原口音的维吾尔语。说起儿孙与沙吾提·阿吾提一家的情缘,他觉得再自然不过了。


  1975年,刘克怀与几位河南老乡结伴来到新疆,在巴楚县良种繁育场落脚,当时的书记留下了他们,并安顿住下。维吾尔语就是在与各族乡亲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中学会的。后来,老家的亲朋好友听说新疆土地广袤,当地人热情好客,都投奔来了。


  “在新疆生活了40多年,我有很多依肯道斯特(维吾尔语‘好朋友’)都是少数民族。我们的友谊是在共同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刘克怀感慨地说,“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在日常走动中,依肯道斯特们很亲很近。”


来 源/新疆网

编 辑/王靖



推荐阅读


馕店老板沙拉依冬的心愿


因蔬菜结下的姐弟情


撰写倡议书 新疆退休老党员自发认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