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有意思的面料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 一席第380位讲者张嫕婧

2016-07-11 张嫕婧 一席

张嫕婧,混合面料设计师。在学期间绘画作品曾被用于McQueen的成衣生产线中,被Wallpaper杂志评为当年最优秀的毕业生之一。2014年底在伦敦成立个人工作室,主攻以开发物料为主的首饰设计,拥有个人品牌Ejing Zhang。


设计师的一个重要职能就在于他必须解决问题,不管是社会上的问题还是自己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312vupemz&width=500&height=375&auto=0

面料设计师们都在设计些什么张嫕婧

 

我是一位面料设计师,我的专业背景就是纺织品设计,我现在从事的是以纺织品为基础的混合新材料的设计。每次我介绍自己是面料设计师的时候,紧接着就会被问到一个问题“那你是画花纹的咯?”还好不像平面设计师朋友会被免费地要求做Logo。

 

我想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这个剧院里面,如果没有面料会是什么样子。应该还是有点恐怖的吧,基本上是要光着屁股坐在没有布料包裹的椅子上了。而且我也不知道该躲到哪里去。很高兴一席给我这个机会来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面料设计师们都在设计些什么。我会从我在RCA(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开始讲,我在那里念的研究生。

 

2011年的时候,我们刚入学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关于颜色的。在入学前的那个暑假,我正好跟爸妈去西藏旅行。这两张都是我拍的照片,后来我把它归类整理,分为两个色系。


布达拉宫的外墙算是一个浅色系的。我非常喜欢藏民,当地的藏民没有什么化学的颜料,他们在涂这个白色的墙的时候,里面有一部分甚至是牛奶。在白色里面还微微地透出一些水灰色、灰蓝色,这其实是经过时间的冲刷之后显现出来的一种颜色。




下面这张图我把它分类成一个深色系。它以深蓝为主体,然后搭配着橘黄,有一些些星星点点的金色。其实在西藏,这种寺庙的内部是很难拍到照片的,里面和外面的反差非常强烈。里面是非常昏暗的,有一些非常暗沉的红色在里面。我当时就是被这个吸引,所以想把这两组颜色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表现淡色系的这个系列,我就是用两块自己翻的石膏模。因为石膏本身有吸水的作用,所以就算是明亮的色彩上去,它也会有一个水洗的效果。




下面就是以相同的方式,但是是以木块的形式表现的一个深色系。为什么选木块,因为其实颜色是一个没有办法脱离材料存在的东西。虽然说起颜色来我们都觉得是一个二维的、平面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想象一下透明的颜色,透明的水和透明的玻璃,还有透明的塑料,这都是不一样的颜色。我觉得材料和颜色是相互并行进行的。




当时在这个项目结束的时候,要想一个演示方式表现给同学和老师看。当时包括伦敦有一个百年老百货叫Liberty的人也会来看。我当时在想,我怎么用颜色这么简单的东西来表现整个旅途上遇到的这些故事。我就想到了三种进藏方式。

 

我跟爸妈是坐大巴进藏的。下边这张图里两条黑色的长条,就代表我们这个旅行团坐大巴进去的方式。为什么是黑色呢,因为相比另外两种方式,这算是一个非常安全的进藏方式。在时尚圈,我们都觉得黑色是一个非常非常安全的颜色,你不知道要穿什么的时候,穿黑色是不会错的。




在路途上我们还遇到过骑行进藏的年轻人。我就给他们一些明亮的色彩,用三个很简单的圆圈配上色块,代表自行车。


小自行车的后面可以看到三个竖条然后配上一个横条,这代表了当地的藏民。他们从家开始走三步,然后磕一个长头,一直到朝拜的地方。


因为他们的旅途非常的遥远,有可能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西藏的冬天又是非常长久的一个季节。我在最后演示的时候,在当场撒了一些面粉,表示下雪的一个状态。当这个场景被层层白色覆盖的时候,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新的颜色。这个演示方式当时被Liberty选中,他们很喜欢。




我跟另外几个被选中的同学被邀请到Liberty的办公室。因为这个百货有一个传统,在每年都会出一些新的布料印花,每一套布料的印花都需要一套配色。所以他们选中我们做这些颜色的forecasting,就是比如预测之类的。这都是提前两年来做的。

 

讲完了颜色再回到材料。这是2013年我在RCA毕业的时候做的一个moonrise系列,这个系列从左到右包括一个3D打印的包包,一个纯手工用竹子编织、结合我的面料的一个包包,中间是化妆包,后面是一个给旁边的便当盒用的一个拎包。


配合这个包包的系列,我又做了一个首饰的系列。左边两个是项链,右边三个是手镯。它们运用的都是我现在一直在研发、一直在推广的一个混合媒材:木头、线还有树脂的结合。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想到用木头、线还有树脂做设计。其实所有故事都是来源于这张图。




某一次,我看到了一个不知名的俄罗斯艺术家做的一个分线装置。她可能跟我一样,平时是跟线、布头打交道的。我们都知道,如果线轴都放在一个盒子里面的话,其实非常容易打结,要使用的时候很不方便。


所以我非常喜欢这个艺术家。她捡了一个塑料瓶,中间打几个洞,用吸管穿上这个线轴,再打几个洞让线这样分出来。这样每次使用的时候很快地就可以找到要用哪根了。

 

当时在英国,我其实一直在想有什么东西,是小时候用到但在英国又找不到的,它可以架起小时候在中国的记忆,跟在英国的状态的一个桥梁。我就想到了算盘。这就是我用工作室里可以找到的材料做的一个算盘。




中间的中轴是我的画笔,这些边框是我从学校各个角落找来的废弃的木材,中间的珠子是缝纫机里面会用到的梭芯。通过这个木块、梭芯的塑料,还有绕线的这三种材料的结合,我想到要把这三种东西混合在一起,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这就是我做的最开始的三个样品。你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木头、线、树脂。




后来我就在毕业设计的时候,运用不同的切割方式把这个材料做成了午餐盒。为什么会选午餐盒?我在英国的时候觉得他们对吃没有什么要求,他们午餐很多时候为了图方便,吃一个三明治就可以了。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冷的东西你再怎么吃也没有满足感。到最后我也是吃不下去食堂里的食物了,就开始带饭。我觉得带饭的那个盒子其实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当时就想把我对自己的饮食文化的尊重来做一些设计,所以做了这个便当盒。


既然做了便当盒,那就一定要有个承载它的袋子,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包袋的系列。但是当我想用这个材料,做成一个真的日常使用的包包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些问题。它非常厚,也就是说我的材料是有限制的,它不能变得很薄,如果很薄的话它就会变脆,所以它并不适合做一个日常使用的包包。



我觉得设计师的一个重要职能就在于他必须解决问题,不管是社会上的问题还是自己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所以我就在想有什么材料是很轻便的、对我来说比较有意义的,又是适合做成包包的呢?我就想到了竹子。




我记得去黄山旅游的时候,在最陡峭的山区,人们是无法使用马、骡子等动物来运送物资上山的。他们还是得靠人力,背着一个竹筐把东西送上山去。我觉得竹子在我们的文化中非常重要,它有一定的弯曲度,也可以编织。它是非常接近面料的一个东西。所以我就通过亲戚介绍,找到了浙江的一个竹编工厂。




当时跟这两位师傅学了一个礼拜,同时我也带了一些从英国拿回来的材料过去。




左边的这一块小东西,是我一边学一边在尝试着用我自己带过去的材料编织。紫色的叫paper yarn,它是用纸做成的一个纺织品用的线。为什么选它,是因为它比其他的软的羊毛的那些线更接近竹子的一个性质。我不能把太不一样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它们也不会work。


右边这张图就是我当时在浙江的时候完成的一个包包的雏形。我觉得它的问题在于,没有把竹子跟我想要用的面料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想留下竹子那些往上生长的部分,自然地过渡到布料。但是这个包包明显是两块材料,因为中间有一个拦截,所以我就要解决那个问题。




这是最终成品图。



这个包包其实是完全手工制作的。我虽然非常推崇手工艺,但也想要把手工艺推到一个现代人生活中会被使用到的位置,把繁复的手工艺带到我们现代生活中。其实当时在做这个系列的时候,3D打印技术已经被我们老师鼓励尝试了。但是我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一个机会,因为我不喜欢为了使用科技而使用科技。我想找到一个合适的点让我去尝试这个东西。


正在这个时候,我的朋友谢炜龙同学,他给我看了这样的一个建筑立面的设计。




我看到之后就觉得好像可以用,因为这特别像是一个21世纪的编织。编织在这几个世纪里面一直都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而这片结构上下穿插的这个部分,其实是没有办法通过其他任何生产方式做出来的,只有通过3D打印。


3D打印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犹豫:传统手工艺会不会遭到破坏?其实我觉得每个科技它出来都有一定道理,我们应该善用科技。

 

这张图就是3D打印出来的半个包包,整个花了36个小时,机器不停地在打。这半片花了我500英镑,就是5000块钱,还好是有一个合作者跟我一起分的。




因为3D打印可以定制各种不同的内容,所以我们把包包手环的部分也空起来了。它模拟竹子,从下面到上面简单地编织。


我不担心科技会对手工艺造成影响,因为你最后还是得加进人的东西。所以为了让它和我这个系列的其他包包更搭,我又用到对色彩的独特理解,最后安排了它的渐变喷色。这样子,它就跟我另外一个手工包包形成了呼应。这就是最终的成品。


 

在2014年的时候,我有一个机会可以回国待一段时间。我们江苏那一带是长江三角洲,其实有很多很多的工厂擅长做轻纺织。我妈妈其实也是从事纺织行业的,从小我就记得她会拿着放大镜,研究布料的经线纬线结构和它的材料。

 

他们所做的这些工作,这二十几年来我觉得没有一个变革性的突破。中国的工厂还在帮国外的这些大牌设计师代工:他们接到一个东西,接到一块样布,然后安排工厂去生产。我觉得这个方式可能已经到了瓶颈期,因为很多工厂已经转移到东南亚了。所以我们那一带的工厂其实需要去改变,寻求一个新的出路。


另外,在中国的时候我跟服装设计师朋友聊天,发现他们有一个苦恼:他们想要用一些高级的面料的时候,没有办法在中国找到,必须要去找意大利还有日本的面料生产商。这样造价非常高,所以他们的成本压不下来。


我作为一个面料设计师,当听到这些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是不是可以做一些事情,在我的家乡找一个合适的厂子,做一些中国人设计的、中国生产的高级的面料。


通过妈妈的朋友的介绍,我找到了无锡做高端毛纺面料的一个工厂。他们有一个非常愿意尝试新东西的技术部负责人,我叫她海燕姐。我跟她分享了之前一次调研的资料。


在我回国之前,有个机会去意大利的卡拉拉采石场搜集资料,我非常想做一些意大利的大理石纹理的面料。

 

我知道这个采石场,是因为看到Edward Burtynsky的作品。他是一个摄影师,擅长拍摄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造成的一些改变,我就不说破坏了,因为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的。他也拍过三峡工程。这些就是他拍摄的照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他的书看一看,是非常震撼的。



他的《QUARRIES》这本书拍的就是意大利卡拉拉采石场。这两张照片是我自己去实地考察过之后拍回来的。卡拉拉采石场其实是全世界范围内最高级的灰白大理石的出产地。在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那个大卫的雕像就是用的这里的材料。采石场看上去非常的雄伟。




这是从顶上看下去的一个面貌。采石场在一个非常美的地方,离五渔村不远,对面就是亚得里亚海。




拿着后来调研的资料和我自己画的图稿,我就去跟海燕姐聊,看一下他们的厂可以做出什么样的面料。最后实现的是这一块大理石纹样的大提花的一个料子。




它所有的纹理其实都是黑白两线都在里面的,只是白色部分把黑色藏进去,黑色部分把白色藏起来了而已。所以它在背面的话其实是一个相反的颜色。这里有一个小视频是当时在厂里整理的时候的样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12h47dqm&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是我在厂的车间里面拍的一张照片。大家可以看到,除了这第一筐里面是我设计的面料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素色。


素色我觉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这几筐东西以后都变成比较有意思的面料的话,我觉得可能会更好。这个也是需要设计师还有工厂的配合,一起努力,这个事情我希望是可以慢慢实现的。




最终这个大理石纹样的面料就被我做成了毯子,配合其他用线材还有布料做成的人造石头,这个系列的名字就叫“非石。也就是把大理石这种硬的材料放到羊毛上面,而把羊毛这种软的材料制成硬的、人造的石材。




其实我们面料设计师通常不会被提到台面上来讲,因为我们其实依附于很多其他的东西。面料出来之后要被生产成沙发,生产成室内用的面料,比如说窗帘。但是在全世界有些我很仰慕的设计师,他们以前是以设计面料为出发点的。

 

其中一位就是Patricia Urquiola,她是西班牙的一个很厉害的设计师,她跟所有大的家具公司几乎都合作过。这是她帮它们设计的一些沙发上的罩子、地毯。


这是Ptolemy Mann,她其实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已经毕业了好多年了,在英国也是非常有名。她是用传统的ikat技术,就是把织布里面的经线用渐变的方式来染织,然后做成一个非常非常现代的布料。她对某些颜色是拥有版权的。所以其实颜色这样一个单一的东西也可以把它做到一个极致,我是非常欣赏这样的人的。



最后一位是Karen Nicol,她曾经在RCA的时候教过我。这是在她家拍的,是用一块西装布作底,她在上面做刺绣,上面的那一些枝丫、红色的材料都是她从二手市场淘回来的。一般来说,我们觉得刺绣是非常传统的一个手工艺,但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就能把它用得非常非常好。




这张图里面大家可以看一下花心的部分,可以猜一下是什么材料——是塑料袋,就是我们平时打包用的塑料袋,我们通常用的可能是红色多一点。她找到了这种颜色的塑料编织袋,旁边的花瓣就是松紧带。


我非常喜欢用这种平时你不会去用到的材料,把它做成一个特殊的东西。这也是我自己想要一直推广的设计方向。




最后这张图是我在伦敦的工作室。除了把我自己的材料用到方方面面之外,我想把它做得更多,被更多的人可以触摸到、使用到,这样子的话你才会对材料有一个更深的理解。还有,我想做中国人设计的来自中国的好的面料。





看完演讲有任何问题,你可以在文章下评论中提问,我们会邀请张嫕婧回答。


当然,你也可以试试以下这些演讲,点击标题直接观看。


Masha Ma:拒绝与这个世界草率地和解

益西德成:世界屋脊上的作坊

王一扬:时装不装

张西美:布头布美

陈安琪:咖啡袋长袍和干花裙子的故事

上官喆:厦门潮流地图




要做一百个勺子的强哥做了一把减肥勺,作为送给你们夏天的礼物,点击下图可以找到




或在淘宝店铺搜索“一个礼物by一席”,建议收藏,不定期上新。


复制这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即可看到【一个礼物by一席】¥AAGEgNpI¥http://ewqcxz.com/h.Z3hmDf?cv=AAGEgNpI&sm=0fe2e2

 

近期演讲,请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面料设计师们都在设计些什么」

20160520 ·深圳

张嫕婧是一席第380位讲者
微信:yixiclub微博:@一席YiXi官网:yixi.tv淘宝:一个礼物by一席合作:yixitv@vip.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