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能吸引9万只鸟来米埔越冬 | 文贤继 一席第510位讲者

2017-10-02 文贤继 一席 一席

文贤继,香港米埔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项目负责人。


我们在很近的距离可以看到万鸟齐飞,后面的背景是深圳的高楼大厦。尤其是日落时分,下午涨潮的时候,你坐在这里看到太阳在背后,好多鸟在前面飞,看到这个景色,大家都觉得我们再苦都会值得的。



米埔

文贤继

下午好。我来自于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我非常荣幸到这里来跟大家介绍米埔——一个香港的自然保护区。

 

好多人可能都去过香港,平常大家在香港的感觉大概是这种样子的。


 

但是其实也有好多人知道香港有它另外一部分。下面的图表是2015年香港的土地利用,我想跟大家讲几个数字:在香港这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真正完全开发的市区或已建设的土地,只有24.2%。超过78%的土地是有植被覆盖的,可能是森林,也可能是草地。


资料来源:

http://www.pland.gov.hk/pland_sc/info_serv/statistic/landu.html

 

这里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类,大概42%的土地是专门作为保护和休闲的。其中用作保护用途的这一块海湾,在深圳的时候叫深圳湾,在香港的时候叫后海湾,其实大家是同一个海湾。米埔就在那个海湾旁边靠南的一个部分。


 

这一块湿地为什么很重要呢?大家在视频里面已经看到了,有很多鸟到这里来过冬。全球其实大概有9条这样的鸟类迁徙路线,米埔所在的这一条线路叫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它是从最北极一直延伸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每年有超过5000万只迁徙水鸟在这条线路上迁徙。米埔的位置很特别,正好位于这个迁徙路线的中点。

 


我们其实也做过很多繁殖的研究,发现米埔的很多鸟类是从其他地方飞来的,在这些长途旅行的鸟类中,最南有从澳大利亚飞过来的,最北的有从西伯利亚飞来的。



这只针尾鸭就是我们曾经追踪过的一个成员,红色的是它往北迁徙的那条路线,你看它最后会飞到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去繁殖。繁殖完了以后,顺着这一条浅蓝色的线,经过日本又回到米埔。所以米埔很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候鸟的一个中途停歇的地方,或者是越冬的地方。

 


米埔究竟有多少只鸟呢?416种。每年冬天在这里越冬的水鸟有多少呢?我们是1983年接管米埔的,最开始的时候,米埔和后海湾的鸟只有大概1万多只。到现在,平均的数量大概是5万只到6万只,最高的时候到9万只。


 

我们是怎么把一个很小的保护区和它周围的那些环境变成一个鸟类的天堂,吸引那么多鸟来呢?我后面会给大家讲几个案例。第一个我需要讲的就是黑脸琵鹭。黑脸琵鹭现在全球的数量只有3900多只,80年代刚刚发现的时候才只有几百只。


 

它是在韩国和朝鲜的一些小岛上面繁殖,每年秋天就顺着中国东部的沿海飞到台湾、香港和南部其他的地方越冬。日本和朝鲜的济州岛也有它们越冬的地方。米埔其实是它在世界上第二大越冬地。


这个鸟很珍稀,我们要保护它,那怎么来保护呢?简单来说就是给它们营造它需要的环境。它们来这儿吃饭、溜达、休息,需要的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人类吃饭要在餐厅,睡觉要在卧室,见朋友要在客厅一样。那我们就给它们营造它们的卧室、餐厅、客厅。


白天的时候,它需要到这些堤上来休息。米埔其实是一个养虾的地方,周围有很多堤,这些堤平常草会长高。因为要满足黑脸琵鹭在这个堤上面休息,所以我们每年9月份开始起就用人工把这里的草全部割掉。

 


除了休息,它还要吃东西。黑脸琵鹭的腿非常短,它只能在不超过20公分的水深里觅食。我们10月份的时候就会把水位降低,一直到第二年的4月它离开米埔以后,我们才把水位升高。


  

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黑脸琵鹭喜欢的是比较开阔的水面,但是芦苇每年会长过来,跟黑脸琵鹭抢地盘。所以我们要定期把清除一部分芦苇,做成一个比较开阔的环境,让它们在这里生活下去。


怎么控制芦苇的生长呢?5月份的时候,我们会把水位维持一个很高的水平,大概在1米多深。因为芦苇怕水深,1米多深时候芦苇就长不过来了,通过这个方法,我们给黑脸琵鹭找到了一个既可以休息又能吃东西的地方。


 

最后的成就大家可以看到的,黑脸琵鹭在80年代的时候在米埔只有三十几只,1994年的时候只有五十几只。到现在,最多的时候有460多只,通常会保持在400只左右。所以这也是一个很成功的保护黑脸琵鹭的案例,我们也因此得到了国际鸟盟的一个奖励。


 

除了照顾黑脸琵鹭,我们还有好多不同体型的鸟类,每种都有不同的习性。小型的鸟类像红颈滨鹬,个头很小,大概就只有拳头一样大。它们在水边吃东西,因为它的腿太短了,所以需要的水深不能超过5公分。当然还有一些体型比它稍微大的,比如大型的鸻鹬也是站在这个浅水里面吃东西的,那它们生活的地方水深一般不能超过15公分。

 


我们也有鸭子,鸭子会游泳,可以驾驭深水区。像琵嘴鸭,25公分到1米多的水深都可以。还有一些大型的涉禽,像白鹭这一类的,它可以到1米多高的水深。会潜水抓鱼的那些家伙需要深水区,比如鸬鹚,就需要生活在深25公分以上的水域,可以到2米。


因为我们有好多不同的鸟类,都要满足它们的需求,那我们怎么来做呢?那米埔有一个好基础,它是在一些基围上改建的,在不同的月份,我们把每一个基围的水位做一些调控,不同的基围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高度,就可以满足不同的鸟的需要。

 

跟大家讲一讲基围的历史。其实米埔这一片以前全部是红树林,在40年代的时候,当地的渔民把这些红树清掉,把水下的泥拿来筑堤。堤围起来就是“堤围”,在广东话里面,他们叫“gei”,那块围起来的地方叫“基围”。

 

我们世界自然基金会其实管理的有21个基围,这也就是我们米埔保护区最主要的主体,每个基围的面积大概是10公顷。这是一个空中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黄色的就其中一个基围。


 

很多朋友可能听过基围虾,成年基围虾每年夏天在后海湾和珠江口里面繁殖,秋天的时候,渔民会把这个地方的水放干晒塘,涨潮的时候再把外面那个水闸打开,虾苗就随着水闸进来了。基围中间为什么会保留这么多植物呢?这些植物落叶腐烂了以后,就变成虾的食物了。所以这是一个很传统的养殖方式。

 

基围虾怎么收呢?晚上外面潮水很低的时候,每个基围有一个水闸,你在那里放一个网就把虾网到网里面来了,第二天早上就拿去卖了。传统的基围5月份到10月份是拿来收基围虾的,当然每天他们不会把里面的虾收完。




这对于我们保护有什么好处呢?秋天的时候,他一定会把基围的水全部放干,因为里面有很多大鱼他会收了去卖,小鱼小虾他不要的。那个时候不是10月份吗,正好我们的候鸟来了,就可以吃他不要的那些小鱼小虾。这样老百姓夏天可以卖虾有经济收入,我们的鸟来了也有吃的。所以每年冬天的时候,我们每隔两个星期会轮流放干一个基围。这21个基围,冬天的时候可以轮流地放干一次给鸟提供食物。

 

因为基围夏天收虾,有时候要保持水质的时候我们需要换水,每个月至少要换两次,换水的时候就把外边海湾的泥沙带到基围里来了。基围旁边其实有一个水道,这个水道平常我们会保持一米五到两米深。如果水道太浅了的话,夏天的时候香港气温很高,鱼虾会热死,那冬天的时候鸟来了就没有吃的。按照我们现在的水道成长速度,大概是每年增加1.3公分,所以10年到15年我们必须要挖一次,这样虾可以很好地过夏天,鸟也有食物。

 

但是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水道挖出来的泥都堆在堤上,树就会长高,而且会越长越高。80年代这个地方其实是没有树的,20年以后树就长得很高了。



大家会说树长高了不是很好吗?树林是鸟的天堂嘛,不是的。树长高了以后,好多猛禽就飞来了,它们在这个树顶上面抓我们的水鸟吃,所以水禽们其实会避开这些周围有很高树的地方,水鸟喜欢的是开阔的地方。


所以我们必须要控制树的高度。越靠近海,树的高度要越低。拿一条一公里长的堤来说,靠陆地的这一边的树最高,人们来参观的时候在这些树底下走,正好有树荫遮阳。越往海边去,树的高度就慢慢降低,由乔木变成灌木,也会变得很稀疏。


 

在海边,海水的涨落也会让水位变化。这是鸻鹬类,鸻和鹬这两类其实是有区别的。大家都知道鹬蚌相争,鹬通常是嘴巴比较长的,它可以在泥里面吃东西。鸻的嘴巴比较短的。其实它们除了嘴的分别之外,还有一个很共同的点:都喜欢在浅水里面生活。


 

我前面已经说了,它们好多时候希望水深不要超过10公分,可每天会涨潮,涨潮的时候水就变得太深了。这个时候它没有地方休息怎么办呢?我们在里面专门给它做了一块高潮位的栖息地。大家可以看得到,这是在后海湾涨潮的时候,前面的这个鸟在慢慢地往前走,这个地方很快就会全部被水淹没。这个时候它就需要到我们给它专门做的高潮位的栖息地。


 

高潮位的栖息地其实是我们世界自然基金会接管了所有的这些基围以后做的一个比较大的工程。上面这张图大家可能看得到的,原来是两个基围,我们把它后面合成一个,尽量地把它做成比较大的开阔空间。



当然它们好多时候需要到岛上去休息,那我们在中间做一些岛。这些岛通常离水面不是太高,因为鸟很懒的,它不大愿意飞上去,所以我们给他们做一个缓坡,让它可以从水里慢慢走上岛去。它很喜欢站在水边生活,那我们就尽量把那些岛做得弯弯曲曲一些,让它们有更多可以站的地方。

 


岛一定要有大有小,因为不同的种类体型不一样,体型很大的那些鸟通常就占据那些大岛,它们会赶走体型比较小的那些鸟。所以我们就在旁边又做了很多不同的小岛。


有好多人以前不是特别理解为什么要做这种工程,就说米埔在夏天的时候像一个建筑工地。我们也经常告诉他们确实是一个建筑工地,但是这是给鸟建一个很好的家园。

 


我前面讲了,黑脸琵鹭包括我们的野鸭都喜欢地上面是没有草的。草每年都会长,以前要用人去割,很费力气,也很费钱。所以我们在想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办法呢?最后想到一个办法,可以用水牛来帮助我们控制草的高度。

 


水牛其实是中国包括整个亚洲很常见的一个家畜,它也是生活在淡水的环境当中的。通过它们来帮我们啃食这些水草,可以让我们的环境维持一个很低草的环境。鸟很喜欢。


另外,水牛老是在水里面打滚,有一些泥会到身上来,所以会形成一些小的水坑,这些小的水坑其实也是许多鸟特别喜欢的一个地方。我们现在有五头水牛在米埔保护区,那也是我们五个全职员工,只是不给它们发工资了。现在台北的关渡自然公园就把我们的这个经验引过去了,用水牛来控制它们的草的高度。


 

除了控制这里面草的高度,我们在米埔还有另外一类植物:红树林。所有的红树在香港都是受保护的,但是这个红树是长在外面的光滩上的,它每年会向外扩展15到20米。这是两张对比图,一个是1990年的,一个是2008年的。浅绿色的部分其实是新长出来的红树。


 

红树里面有很多虾、很多蟹都在这里繁殖,但是树林很密,鸟进不去。我们可以把红树看成是水鸟的厨房,它可以给水鸟做很多好吃的东西;但是外边的这个光滩才是它的餐厅,只有把东西拿到餐厅那里去它才能吃。

 

所以红树如果长得太多了,就会占据餐厅的位置,那鸟就没有吃东西的地方了。所以我们在这里得到政府的批准,每年大概会清除45公顷的红树林。这是我们自己的员工踩着泥板在这个上面把红树林的苗一棵一棵地清除掉,维持一个比较光滩的环境。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从最初的1万多只鸟,到现在平均5到6万只,最多的时候到9万只。


这些水鸟是迁徙的,每隔一段距离它需要找一个地方去吃东西,我们叫它为“加油站”。所以我们也会把米埔的经验,用到水鸟迁徙沿线的一些保护区中,让那些也保护得比较好,让候鸟可以一直都飞到米埔和其他的地方去。

 

2006年到2012年的时候,我们在广东海丰自然保护区帮他们做一些湿地的保护工作,那个地方跟米埔很类似。2005年到2010年的时候,我们在福建漳江口做湿地的保护,也是一个海边的湿地保护区。2012年到2017年的时候,在福建的闽江口帮他们做。现在我们在河北的滦南帮他们做。


 

大家一开始看到视频了,那这些鸟是怎么拍出来的呢?我们在米埔这里专门做了17间观鸟屋,这个观鸟屋可以让这些人在很近的距离看得到鸟,大概十几二十米。这里是我们做公众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大家又能来这里看鸟,又不会对鸟造成干扰。


 

我们在这里也专门修了一条500米的浮桥,这条500米的浮桥就是从这个边缘一直可以走到滩涂这里来。这也是我在米埔最喜欢的角落。


 

我们在很近的距离可以看到万鸟齐飞,后面的背景是深圳的高楼大厦。尤其是日落时分,下午涨潮的时候,你坐在这里看到太阳在背后,好多鸟在前面飞,看到这个景色,大家都觉得我们再苦都会值得的。


 

这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我们做米埔自然保护区的案例。做这些事情其实很琐碎的,也没有很高科技。我们经常说我们做的跟农民一样,但是你只要去做了,就会对鸟类的保护很有帮助。

 

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热门演讲,请点击 阅读原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一席app

iOS  Android用户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