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永和:从文化到武化的男装发展简史

2016-02-02 张永和 一席


日本黑帮为何偏爱山本耀司?设计师聚会上为什么总是黑压压一片?犹太民族传统着装怎样反映历史?T恤衫如何从内衣登上大雅之堂?民国的先生们怎么把西装穿得有滋有味?梁思成设计改造的西装长什么样? 


看完演讲有任何问题,你可以在文章下评论中提问,我们会邀请张永和亲自回答。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1835y1str&width=500&height=375&auto=0

矛盾的西装
张永和

聊聊那个男士穿衣服。男士穿衣服还是一个挺重要的事儿,英国有一个作家,他的名字叫奥斯卡·王尔德,他就说过一句话,一个男士最重要的事儿就是经常去找他的裁缝。当然现在问题就是,他去找他的裁缝,每次是去做新衣服呢,还是他是把老的衣服修修改改?如果他真是修修改改呢,那是不是他希望穿得合适?合适这个概念后面就包含了,刚才主题里面提到的西装。


另外一个英国人他是个美术史学家,他的名字呢叫约翰·伯格,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他的一本书,就是《观察的方法》,他还写另外一本书叫《关于看》,所以这个人他倒是不三心二意,就是来回研究这个“看”。那他呢就给西装定过一次义,他说西装是给“久坐的人群”穿的衣服。


实际上大概一百年前那时候已经明确的有不同的阶层。有一个阶层呢,按照中国的话就是劳动人民,是做体力劳动的,还有一个阶层呢,就是所谓这个“久坐的阶层”。实际上咱们今天就说可能是白领,这个阶层因为他不用从事体力劳动,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或者开会等等的,那个衣服就可以穿得特别的合适,所以呢也不太方便动。等于这个“合适”跟“久坐”是联系在一起的。


当然伯格的兴趣呢,因为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其实是看如果这个等于是蓝领阶级的农民、工人穿了西装会是什么样子,我的兴趣呢跟他不太一样,我先给大家看一张图。


这张照片实际上就是伯格研究的一个摄影师照的,这个人是个德国人,叫August Sander。Sander作为一个摄影师最活跃的时期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正好到现在一百年左右的样子,他实际上就是给当时的德国政府,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了非常多的人,需要再重新记录城市里的人口,所以他实际上是拍新的证件照。那同时他就发现不同阶层的德国人看上去不一样。具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咱们也无从知道,反正看他的样子可能情况不是特别的优越。



可是他穿的衣服算不算西装呢?这个问题咱们可以这么来看。如果你看这张,这些人呢,尽管咱们不是很清楚他们到底从事某种职业,可是从他们的衣服来看,恐怕他们最可能是“久坐的人群”,因为他们穿的衣服,胖点儿的瘦点儿的都穿得特别合适。当然合适衣服后面包含了一个概念,其实都是量身定做的才合适嘛,那这两种衣服里面真正体现了所谓西装的意义,就是一个静态的衣服。



既然说的是一个久坐人的衣服,咱们看这衣服跟坐有一个什么关系。这个大家都认识,这个是希导。大家看希导站着的时候,袖子大概正好到他手腕这儿,就是量身定做的西装就没问题。而且说明西装,刚才讲到,胖啊瘦啊高啊矮啊,你看他穿得合适的时候,就是他穿得最舒服的时候。



那他坐下来的时候其实是有点问题的,不知道他坐下来的时候是不是需要把扣子解开,如果他要解开,一点儿也不意外,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如果你下次看电视新闻,那种西方国家首脑开会,上台之前第一个动作,系扣子,然后坐下来当然第一个动作是解扣子。所以其实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了,做的衣服坐下来是有点儿问题的,实际上再反过来看,到底“合适”这事儿是怎么定义的。


这个人大家不太会认识,这是现在美国最火爆的一个,他是一个专门设计男装,也开始做一点儿女装的设计师,他的名字叫Thom Browne。先跟大家说他的衣服,大家看,他站着当然是解着扣子的,反正我估计呢是能扣上的,可是他为什么解扣子站着呢?



实际上不是他开始的,是大家的一个习惯。坐下去解开,站起来系上,其实很多人的习惯索性就不扣了,而且觉得有另外一种风采。这个不是他的发明,那他的设计在哪儿,大家看,他这衣服比一般衣服要短不少。西装的下摆短于袖子的时候是很少的,一般正常的西装下摆大概到这儿,得差个十几公分,这个裤子呢也短一些。


Thom Browne是个美国东岸的人,他到好莱坞就想去演电影,多少年在好莱坞苦苦地奋斗,大概四十出头的时候还没有机会演电影,然后他就回到了东岸。他本人喜欢穿衣服,买了五套旧西装,然后把这五套旧西装改成了他觉得西装该有的样子,那其实基本上就大家看到的,都比较短一点儿,显然这个短也是合适的范围之内,只是跟咱们的习俗并不太一样。所以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合适”是一个问题,是不确定的,它到底怎么定义呢,咱们可以往下看。


这个大家可能也认识,衣服看着也比较舒服,袖子的长短、裤子的长短都比较合适,这个状态咱们就说是个经典状态,有意思的是大家都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假如你不知道呢,那你就可以乱猜了,他是不是个律师啊,是不是个商人啊,是不是个裁缝啊。



这里面就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这位大家也都认识,刚才那位叫Colin Firth,这位叫Daniel Craig,这不是最新的那部电影,这个是《007:大战皇家赌场》,那他穿的衣服呢也是特别的合适。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因为跟站坐有关系,给大家指出来一下,第二颗扣子扣上之后,按照最经典的设计,是要稍微紧一点的,可以格外地强调出这个腹部的肌肉,那其他扣子呢就不系了。那个逻辑跟刚才全开敞是完全一样的。很多人现在觉得必须是这样的,否则人家觉得你不会穿西装,就是底下那颗扣子永远不系,三颗扣子的西装是扣中间一个,上面也不系。这套衣服你再看那个袖管的粗细程度,它应该是偏瘦一点的,实际上裤子也偏瘦一点,尽管咱们看不见,但实际上这个裤子前头也应该是没褶儿的。


穿了这身衣服,他还要这样,这是矛盾也是一个秘密。因为我从来也没在公共场合谈过衣服的事儿,所以我还请教了一个专家,他说他也不太明白,他怎么穿这衣服还能这么折腾。



可实际上从这个照片上看,这还是小巫了,给大家再看一个大巫。这个电影大家可能都看过,中国翻译成《玩命快递》,这个演员叫Jason Stantham。



他的西装稍微有点儿……其实不够那么紧绷绷,也是欧洲西装,可是还不是最紧的,不过他那个活折腾的能力是有过之无不及。





那稍微总结一下,大家已经可以发现这西装跟久坐的人群完全没关系了,是强调它的这个动感了。


这位是个美国佬,他实际上是又能跳又能唱,可能到目前为止还是被大家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棒的一个男的舞者,他叫Fred Astaire。他穿着这一套衣服呢,也能够做这些比较大的动作。这套衣服当然跟前头看的不太一样,这套衣服实际上是叫正装,有时候也叫礼服,具体是叫燕尾服。这套衣服也可以说是没有设计的,因为每一个人穿这个衣服的时候必须是这么配的。穿得一样有很多细节,比如裤子上有一个小的亮条等等,实际上是一种制服了。那这种制服颜色也是完全一定的,所以在英文里头,就是管这种衣服有时候就叫白领带,因为它的领结必须是白的,当然背心也必须是白的,衣服一定是黑的。



这个人穿的这身衣服并不是专门为了跳舞的,其实最主要一个功能是出席一些所谓那个正式场合,比方说家里有人结婚啊,比方说念完一个学位毕业,就这种典礼上呢就穿这么一套正装,今天当然就很少看到了。可能唯一的一个场合能看到呢,下次如果有一个欧洲的交响乐团来演出,会是这个打扮。它叫礼服是完全对的,它就是讲一个礼,它是一个礼仪嘛,所以实际上这里面尽管他在蹦蹦跳跳的,其实背后是强调的一个比较庄重严肃的一个打扮,所以这个“礼”字挺重要。


这些人是洋和尚,那他们穿的黑衣服代表的是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律”,等于穿上这身衣服想的事儿就不多,清心寡欲,他去专注他的宗教了。



到了犹太民族呢,他们这个打扮就是既有“礼”又有“律”,所以大家看这个衣服是长的,这是比较典型的装束,实际上是西装的一种变化。然后他们戴着帽子,连发型都是一样的,白衬衫都是特定的。



这个场面很可能是星期天,他们去礼拜堂做礼拜。犹太民族是比较早的成为都市人的,因为他们不可能拥有土地,他们必须有职业,从帮人写信啊,到律师啊,最终有的也当了建筑师啊等等的,就造成他们对今天的城市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其实包括这个装束,黑色咱们已经看到了几个了,一个就是正装黑,一个咱们看到了宗教黑、教士黑,然后咱们又看到了一个犹太黑,接下来可以看到一个,实际上是跟时尚、服装设计有关系,就是哥特黑。


哥特大家肯定也都知道,是真的跟黑暗有关系,跟那个吸血鬼什么的有关系,玛丽雪莱的小说啊等等。哥特式的衣服这俩可能不典型,可是都是黑乎乎的。



这个设计师自己长这样,他叫Gareth Pugh,挺奇怪的一名字,这个人他自己的打扮其实跟他的设计还是挺一致的,跟那Thom Browne有一拼。他穿的衣服也可以称作是西装,一看也是件白衬衣戴个领带,外面有一个外套,可是仔细再看哪儿都不太对。



这领带特别细长,然后没有翻领。说起来挺合理的,本来翻领也没用。翻领要不要,这个问题不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在那个欧洲传统,清教徒有一支从德国到美国去,他们叫Amish,他们老早就觉得这没用,我估计他们是为了省就把这个翻领就给干掉了。他也把翻领干掉然后有两个皮袖子。当然还有一些细部啊,大家看肩膀什么的,都比较不一样。他这个哥特黑实际上也是代表了这么一种生活方式。


这儿还是黑呼呼,可是又有点儿不一样了,大家看他这件也是皮的衣服,鞋子特别笨重,因为这个黑实际上是跟开摩托车有关系的,所以这个应该是叫机车黑。



机车黑早期的代表人物是一个电影明星,叫马龙·白兰度,他戴了一个皮帽子,穿了一件皮夹克,特别经典的造型。那这个设计师他怎么会设计这种衣服呢,我给大家看,这是设计师夫妇。



他是服装设计师,他是美国人,叫Rick Owens,她是干什么的我给忘了,我记得她是开餐馆的,大家可以感兴趣上网看看。所以等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呢就是这样。


然后给大家八卦一下这个Rick Owens的故事。当然他的衣服也是一身黑,他也是好莱坞的演员,他比那个Thom Browne情况好一点,他还在一些电影里演过若干小角色,可是他也决定在某一个时刻投身服装设计行业。他去了比利时,上的安特卫普时装学院,当然就是欧洲最好也是最前卫的一所设计学院,然后毕业出来就留在了比利时,就是做衣服了,所以他在今天,实际上是这个机车黑的一个领军人物。



所以又看了几种黑,等于西装的影子已经一点儿没有了,可是大家对这个黑感兴趣,变着样儿地感兴趣。从刚才Rick Owens,美籍比利时设计师呢,又引出了另外一个比利时人,叫 Raf Simons,也是安特卫普毕业的。


他自己的这打扮跟他设计的衣服这回就毫无关系了。他设计的衣服,其实他想法非常多,设计衣服有时候也色彩缤纷的,几乎很少有全黑的。那他为什么这个打扮呢,而且大家注意,这里面穿的不是衬衣,是件T恤衫,然后下面是西装裤子。



其实这是一个标准的设计师打扮,想说什么,就是说我给你们设计花枝招展,特别炫的衣服,那我自己呢要低调,就穿得比较没有识别性。可是恰恰你穿一身黑又穿个T恤衫,一看就是搞设计的。所以基本上就叫设计黑。如果要是有一个设计师的聚会呢,就是黑压压一片。


这个像个老和尚,他是个瑞士非常棒的建筑师,所以我们建筑师也参加设计师的行列,就是穿得特别黑。当然有时候常常也是一种表态,是不是我做的设计是极简的,然后是反潮流的,是不是反社会的,都有可能。



这位是日本建筑师,他叫矶崎新,他这件衣服其实我不认识,可是他只穿一个设计师的衣服,就是三宅一生。他是一个最不喜欢上街淘货却又喜欢穿衣服的日本建筑师,那他怎么办,大家可能也想知道这个答案。他就每一季让三宅给他们家把新的一季衣服都送到家里去,然后他就挑几件。所以,等于是全世界的不同的设计师,刚才提到,服装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还有产品设计师,我们都团结起来了,穿得黑乎乎的。



估计这个大家就认识了,这电影叫《大佬》,这老兄叫北野武。



他们所有衣服都是一个日本服装设计师设计的,不是三宅,是这位,他叫山本耀司。山本耀司对衣服的认识其实挺有意思的。他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裁缝出身,他母亲是裁缝,有一裁缝店,他从小就跟着他母亲在裁缝店里摸摸弄弄,所以他对剪裁缝纫这些事有很深刻的认识。他设计出来的一种式样呢,其实也可以叫做一种比较符合日本人,当然一定程度上符合东方人穿衣服习惯的式样。



这个电影大概是在哪个时间出来的,我没太搞清楚。所以我不确定到底是因为这个电影,还是是因为一个现象导致了山本耀司和北野武的合作。是一个什么现象呢,就是这种衣服被一个特定的人群给喜欢上了,这个特定人群就是黑帮。当时因为我喜欢衣服,我也有时候会跟人聊,人家说,山本的衣服在日本都是黑帮穿的。我也将信将疑。直到有一次,可能是在东京,年代有点久远,就是我站在马路的一边儿,马路对过儿呢是山本耀司的商店,然后有几个窗,里头只有一个顾客。这个顾客穿了一身山本耀司的这种挺长的西装,然后脖子上带着这么粗的金链条,然后头发是大背头,油光光的,来回在那儿挑衣服。其实那个拍成电影,比《大佬》还大佬。山本也对这个事儿作出一个反应,他说他并不是专门要为黑帮设计衣服,可是黑帮穿了他的衣服有个性,他觉得比那种主流穿衣服还好点儿,大概是这意思。


这还是北野武,北野武这套西装有传统的痕迹,包括那个高裤腰什么的。当然北野武也把他这个衣服是穿出那意思来的,不是紧,恰恰是有点垮,包括那个肩膀,大家看,都是有点儿垮。所以其实是不是东方西方最后可能也没什么意义,实际上它变成了一种穿西装的方式。当然这跟北野武要演的角色也特别一致,北野武的若干个电影都是山本做的服装设计,大家感兴趣可以找来看。



这个又回到西方了,这个是《水库狗》,估计大家比较熟悉。里面这个窄领带当然不是谁发明的。六十年代的时候,领带到了最窄,像总统肯尼迪穿的西装都是这种窄领带。但是领子是大的,这种不般配在很多今天的着装的时候能看到。可是那会儿在真正的六十年代是不会的,一定是小领子配这个窄领带。



当然这个就是黑西装,所以黑西装一方面好像是要当正装,要有一定的正气甚至尊严,可实际上又跟罪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就看到坏人穿黑西装。


当然警匪一家了,好人也是这样。《无间道》不知道除了挽救了香港的电影业之外,是不是也挽救了香港的西装业,当然我希望是。香港那个西装定制还是挺发达的。



《丁丁历险记》大家可能也比较熟悉。这两兄弟叫杜邦兄弟,他们穿的这个西装,不是能看得出太多的特点,但是有几点是肯定的。第一点,瘦裤腿这是欧洲西装,咱们都知道它是比利时人画的,它不会是美国的。然后这细领带就暴露出来了是六十年代的,可是衬衣的领子得回去至少二十年,四十年代才有这种领子。这个画家Hergé,他可能对这些东西都感兴趣。



还有一个呢就是这种特定的礼帽,咱们中国人叫它礼帽,可实际上如果大家记得刚才高的那个顶帽top hat,那个是正装的礼帽,这是每天戴的便帽,可是它是硬的,后来人家不喜欢了,所以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家都是跟着美国人戴软帽。可是《丁丁历险记》的画家就给配了这么一身衣服给这俩傻侦探穿,我想他肯定是挺喜欢这顶帽子的。


这张照片呢是1950年在英国裁缝一条街,叫Savile Row,拍的是要复兴穿正装的习惯,也是戴这顶礼帽。



这顶礼帽名字叫bowler,bowler是发明这顶礼帽的人的名字,现在好像翻译是什么圆顶硬礼帽,特别啰里吧嗦的。然后有一个人呢坚持到最后,就是这个画家,他的名字叫做雷奈·玛格利特。这张照相呢是1956年照的,他拍这个照相不久之后就过世了。当然玛格利特大家都知道,不仅仅他自己爱戴这帽子,他也爱画这顶帽子,戴这种帽子的人。




讲了这些实际上是开始给大家讲点西装的配件,其实我自己就喜欢这个礼帽,所以当时2013年开始,我开始画那个《小侦探》的时候呢,我就先第一个就想到这礼帽,就画了礼帽。




然后看美国的硬汉型小说和电影,觉得侦探一定得穿风衣,就又画了风衣。




然后又给他穿双鞋。



然后呢,因为我那小侦探大概十岁上下吧,最后没确定到底他多大岁数,觉得他不适合手里拿着武器,所以他就拿一个烟斗盒,假装是手枪。



然后把他装备起来呢,就是这样子。



因为他这衣服比较大,给他穿了袜子,当时也没想好他是不是里面需要穿裤子。他也是一个特别傻的傻侦探,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说。


刚才一直在讲西装西装,实际上西装早就是东装了,就是咱们中国人啊亚洲人穿西装也很有历史了。这个据说都是读书人,看那个场景好像是在一个大学的校园上,有个钟塔什么的,所有的男士全都穿这个西装,那女士当然是穿旗袍,也许有一定的改良。




我自己特别熟悉这样的衣服是因为我父母,一直到六十年代初,我爸爸就是穿西装,大概的样子一会儿给大家看,我母亲就是穿旗袍。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男士的衣服国际化得好像比较早一点,当然有些人其实把西装穿得非常的有滋有味,像胡适先生。


这张照相呢是反映了当时出现的中西合璧的男士着装。胡适上身当然穿的就是咱们的长袍。有一次我碰到一个人跟我讲搭配的一些讲究,他这个长袍跟真正咱们传统的穿长袍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是短一点的,短一点恰恰就是为了露出这个西裤,经典的西裤还卷边儿当时那个时代,然后当然底下是皮鞋。所以这个实际上是一个发明了,这个以国学为本,西学为辅的意思,就全都出来了。



这个就跟我们建筑师又有关系了,这次是梁思成啊,林徽因。梁思成呢你看得出来他穿得已经非常的舒服了,估计因为他家境比较好,可能他从小就穿。



可是好日子呢有过到头的时候,他就去下放了。这个应该是在文革期间吧或者是更早。他下放的时候就发现,他穿的这种西式的衣服有问题,他发现胸前这个三角地带是一个薄弱环节。这是他给他当时的妻子林洙写的信,他就做了一个服装的设计,把西装给改造了,所以西装背心这儿加了一块三角,然后给扣上就帮助他胸前保温。




看到他这个想法我非常兴奋,我就把它偷来了,所以我也做了一件衣服。这个就是平时胸前不用保温的时候。




这是胸前需要保温的时候。




所以这个应该叫思成服,还是得用梁先生的名字来命名。当然这是一种改造。那还有,现在大家看到两个人,这是我哥,这是我爸爸。




这张照相应该也是六十年代中了,就是离文革前不久了。这个衣服的式样实际上是比较奇怪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基本像一个西装,但其实领子的做法并不是很像,长度也比一般的西装长不少,也比较宽松,跟咱们看开始第一张德国人穿的衣服其实有一点儿类似。实际上这是一种,包括画家和建筑师,在图房里工作时候穿的大褂。那这个传统呢实际上在欧洲也是很久远的,是不是传到中国来的也是一个问题。


比较有意思,我父亲给自己设计了一件衣服,其实是一件有点像西装的工作服,所以这个西装也被改造来改造去,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呢,就是把这个西装根本就穿到了女士身上。


那这件衣服呢,大家注意到,这个女士拿了一支,可能是细的雪茄,为什么呢,这套衣服就叫吸烟服。那个材料是特殊的,是丝绒的。因为当时这些有条件的人,他们一天到晚是穷换衣服的,小礼服实际上是专门为了吃晚饭的,打黑领结的,然后吃完饭要抽雪茄呢,还得去换一趟衣服,就换一套丝绒的衣服,那个雪茄灰掉到身上一掸就掉,所以那种衣服就叫吸烟服。



这个衣服是圣·洛朗设计的,等圣·洛朗在设计这衣服的时候,那种习俗早就没有了,吸烟服本来就是要灭绝了,可是因为圣·洛朗把吸烟服给了女性穿,使这种吸烟服作为一个服装的形式得以流传下来。大家看到这张图的时候也许没想到,这从而也变成圣·洛朗参与女权主义运动的一个举动。

其实西装并不是唯一的着衣的传统,还有一个着衣的传统根本就是军装来的。这位不知道大家认识不认识,这个是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


他当然是美国在二战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将领,因为战后他在日本占领军当头儿,他对这个穿衣服是有很大贡献的,除了把军装穿得好像休闲的什么衣服似的,一个最著名的贡献,他把飞行员戴的眼镜给普及了。就是因为他永远戴着,大家觉得他戴着的样儿不错,就学他。



还有就是工装的影响,牛仔裤大家现在非常熟悉了,牛仔裤本来是干活儿的时候穿的,厚的斜纹布的裤子,现在大概没有一个人没有。


还有就是像这种大风衣,实际上也是因为他们当时的这些牛仔常常出去打工,出去一两天生活条件挺艰苦的,这一件衣服能够挡风挡雨,就可以管很多事儿,尽管这件衣服不是从他们那儿开始的,而是从一次大战的战壕里开始的。



一次大战僵持战嘛,英国的军人就穿上了这么一件风雨衣,所以实际上这个衣服的别名就叫战壕衣,trench coat,就这么来的,所以是件很实用的,等于跟工作甚至跟这打仗有关系的衣服,后来呢就被穿成这样了。



我是建筑师,有一次跟一个业主说起来,他是美国的加州长大的,他就自曝了一个隐私,就是因为太喜欢吴宇森的电影,所以他在加州根本不需要风衣,因为挺暖和的,他也弄了件风衣穿着。然后他讲,他也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嘴里叼了根牙签。总之呢实际上就这种工作的衣服呢,也进入了日常的穿着。


还有呢当然就是运动的衣服。大家可以看一下有几种这个实际上叫运动上衣,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哪个大学的、是哪个球队的,所以它颜色也比较鲜艳,还有这种图案也比较大,典型的这个英美的运动的毛衣,棒球帽等等,包括这些裤子。其实最终像大家最熟悉的马球衫啊等等,到今天变得非常普及的衣服,当年呢都是为了运动。



大家知道男式衬衫,领子会系上,那都是因为体育,跟马球有关系。打球的时候那领子会呼扇呼扇地碍事儿,所以就用扣子给它扣上。像牛津布什么的都是体育的,因为它比较透气儿。


那当然,最终连内衣也就变成了外穿了,所以T恤衫大家更是非常熟悉,尽管不是每个人能穿得像这位一样,这位就是年轻时代的马龙·白兰度,演的那个电影实际上是一出百老汇的戏,叫《欲望街车》。


所以这出戏演完了这个内衣就登了大雅之堂了,实际上穿内衣更是使马龙·白兰度的性感光芒四射,不过当然这个因为是靠脱,靠暴露,这性感呢还是有它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老年的白兰度风度还是可以,就是也不太可能适合像以前那样穿衣。



这部电影大家可能更熟悉了,就是《教父》。



所以说到这儿呢,就开始把刚才梳理的东西再总结一下。无非呢我想说的就是第一点,其实是咱们北京的作家,他叫阿城,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说,大家需要想想为什么叫文化不叫武化。实际上文化这“文”字儿很重要,为什么是“文”明的不是“武”明的,那实际上刚才我讲的这个如果把它看作一个男装发展史的话,基本是一个武化的历史,越穿越武。当然我个人的立场,还是要文化不要武化,为什么呢,其实就是这个人要是文化,可能对我来说就要容易一些,要武化呢需要有先天条件,所以我并不是完全反对武化。


北京大学有一个教美术的老师叫朱青生。朱青生教授到了夏天他骑个自行车,穿条长裤,衬衣可能不会扣多于两颗扣子,那个架子特别棒。当然他可以说是文武双全。所以这倒不是说一定要文化。


怎么体现这个文化,那我想第一可能得穿得多点儿,露得少点儿。第二就是,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特别有意思,可惜我把这个人的名儿给忘了,一次采访里头就问她说,女性应该怎么穿得好看。她的回答是,穿得好看那你多读几本书就行了。实际上她还是在强调一种内在美,我也是很认同的,我觉得真的这个穿衣服的事儿不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而是理解自己,了解自己,然后能够把自己的一个状态反映在穿的衣服里面。


现在就是大结局了,大结局实际上就是并不是说你非得穿西装了,我其实觉得还是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对自己多了解,你可以穿出可能你自己的一个意思,所以给大家最终是看一个便装大胜利的这么一个场景,这个电影当然也非常好看,跟大家推荐,《西城故事》。



再给大家看一个北京的东城故事。




受了一点儿北野武的坏影响,不过可能也有点儿意思。总之实际上就是希望大家享受穿衣服。

「矛盾的西装」20151217·北京张永和是一席第353位讲者
微信:yixiclub微博:@一席YiXi官网:yixi.tv淘宝:一个礼物by一席合作:yixitv@vip.163.com


❗️看完演讲有任何问题,你可以在文章下评论中提问,我们会邀请张永和亲自回答。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