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韦斯曼:我们存活不到110亿人口的那一天

2016-02-23 Alan Weisman 一席 一席

艾伦•韦斯曼(Alan Weisman),环保记者,“去过南极看臭氧洞;去过乌克兰报导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去过北极,看到一切都在融化;去过热带雨林,看到树木被砍被焚。我开始明白,所有这些不同的灾难之间是有联系的。”


"一个妇女生一胎以上的话,到本世纪末时,全球人口可不是已经危险的110亿,而是160亿。其实我们存活不到110亿人口的那一天,因为大自然不会允许哪个物种透支它的资源,最终无可避免会有人口灾难,但假如我们让每个人都可以实施避孕,我们只会保持在60亿而不是110亿,如果我们让全世界女性都接受教育,我们又可以减少10亿,甚至减少15亿。”


倒计时
艾伦·韦思曼
我是艾伦·韦斯曼,是一名环保记者。我跑遍了全世界,去过七大洲和将近六十个国家,但我以前并不是做环境报道的,当年我对什么事物都感兴趣,这也是一个人跑去当记者的原因,我渐渐地明白,每一个故事归根结底说的都是环境的事,或者说,如果我们的环境瘫痪了,政治学、经济学、文化这些事物都不会存在。

我发现自己过去二十年写的环境报道不仅仅是关于大自然,而越来越多的是关于环境灾难,我去过南极看臭氧洞,我去过乌克兰报导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我去过北极看到一切都在融化,去过热带雨林看到树木被砍被焚... ...不久我开始明白,所有这些不同的灾难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灾难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我们人类的所作所为而建立的。于是我想,既然我已目睹了这么多这些事情,我应当把这些事情放在一起,报导一件其实是全球环境危机的事情。

可有个问题:谁会对什么全球环境危机感兴趣呢?这个主题骇人听闻令人沉重,大家都不爱读这类「我们如果不作出改变全都得死」的书。我想了想,最后得出,我的书也许应该一开头就把所有人都杀得一干二净,这样读起来就不必再忧虑什么,但借助文学,我们可以停下来看看,当我们每天给自然施加的压力不复存在,自然会表现出什么样子,它会多快地修复我们在地球上留下的伤痕,它会多快地瓦解我们的建筑,它会多快地把这星球复原为花园。后来我得知,答案比我想象的还要快。

为这本书的创作查阅资料是一段特别棒的经历,但我写这本书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我希望这是个没有人类的世界,而是我希望,这是个有人类的世界,我热爱人类,我老婆的也是人类,我希望我们能生存下去,因此我在《没有我们的世界》里的目的是写一个寓言故事,让有我们的世界能继续存在。当读者看到这个「花园」本可以多美,他们就会想,难道就没有办法让我们也生活在那样的画面里,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与自然斗争吗?


可就当我为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调研时,我遇到了一个我未料到的事实,那就是每四天这星球就有一百万人诞生,这似乎不太可持续发展,我们还怎么可能做到与自然共存?于是我在书的结尾改为提出一个非常激进的问题: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是否需要做些激进的事?例如中国曾经的计划生育政策只允许一个家庭生一个孩子,是不是应该让全世界都来参与类似的事情呢?我甚至拜访了欧洲的一所人口研究所,让他们为我做了点计算,结果发现,如果我们真这么做了,人口首先会增长一小段时间,然后会急剧地减少,到本世纪末地球上就只有15亿多的人口,15亿意味着所有现在被人类活动赶到无立锥之地的物种可以获得许多的生存空间,我们也会生活得舒服很多。但这里有个问题:没人喜欢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自己也不喜欢。


这本书成了畅销书,现在已经翻译成将近三十六种语言。我跟媒体读者的每一次交流,最终都会回到刚才的问题,似乎我们是该采取点行动,但有没有办法既能处理问题又能避免中国一孩政策所带来的苦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但大家还是会这么问,大家会不安,因为人类与别的物种一样,天生就要繁衍后代,这是自然的事情,阻止自然的事情发生令人感觉很不自然也不愉快。除此之外,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发源于「要繁殖增多,多生子女」的思想,为什么?因为不同宗教都想比竞争对手更强大。

以我的宗教为例,我自小接受的是犹太教,犹太教是基督教的起源,读读《圣经》你就知道里面的族长祖宗都奉行一夫多妻,理由跟后来的摩门教一样,就是通过多娶多生,使得自己比另一族群更强大。还有一个原因是经济学的考虑,我们总听到,经济健康与否取决于经济是否在增长,增长得越快越多经济越健康,经济学家就喜欢人口多,原因之一,他们希望有大量的消费者消费产品,原因之二,虽然他们不愿承认,但人口越多工资也就越低,因为有很多穷人会抢着找工作,这是低成本生产的途径。

所有这些压力都阻止我们讨论人口问题,但我意识到,如果这果真是个重大的问题,我必须找出讨论这个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决定在《没有我们的世界》之后再写本书,题为《倒计时》,两本书都已经在中国出版。在《倒计时》里,我的探讨聚焦在四个基本的问题上,第一个问题,在不使它崩溃的前提下,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第二个问题则有点反过来,自然需要保护到什么程度才足以保证我们的生存?甚至我们能否及时知道哪些物种对我们是必不可少的?第三个问题,如果中国式政策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尤其受到抵触,那从别的文化国家部落的历史或经典中又能否找到在特殊时期人们可以接受的、不让家族繁衍壮大的思想?《圣经》里有另外一个例子,第四代族长里有个男孩,他是十三个孩子中的一个,他十分善于观察,他的名字是约瑟,我觉得他是历史上第一位生态学家,因为他知道世界步入了匮乏的时代,所以他只有一个妻子,只生了两个孩子。一户养两个小孩的话,人口并不会增长,因为下一代替换了上一代而已。他劝告以色列人和埃及人,现在不是扩张的时候,现在是匮乏之时,资源应当妥善保存。

也许我们现在又到了匮乏之时,后来我访问了二十一个国家,我留心不同地方文化对这个问题的观感,有好几位专家跟我说,我提出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其中有两位还说,他们也许无法给出答案,我不是专家,我只是一名记者,但有人跟我说,这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最好努力找出答案,然而这些问题极为敏感,就连大多数环保团体也不想触及。不过我这里想给大家看一张图表,给大家看看问题有多严重。图中所示是人口的增长,大家可见曲线陡然上升,这是生物史上最不正常的族群爆发,你我都出生于这段曲线垂直的时期,当我们放眼望去,我们看到都市扩张,我们发现到处人山人海交通阻塞,这些其实是正常的吗?不,这是之前从未发生过的事。




那是怎么发生的呢,为什么会发生?平缓的部分代表了人类98%的历史,那时候我们和其它物种一样,死亡和出生的速率差不多,那时候人们会生很多孩子,因为生下来的大都活不下来,半数以上的婴儿活不到能生育的年纪,那时人类平均寿命是大约40岁,但到了大约1800年,曲线开始向上走,那时发生了什么?人类发明了天花疫苗,人类突然间变得更健康了,之后人类又研究出巴氏牛奶消毒法,发明了新的疫苗,以及根除了几种引发疾病的昆虫,一下子大部分新生儿都存活下来了,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今天人均寿命几乎翻了番,因此人口开始增长,于是我们突破了十亿,到了二十世纪初,我们超越了十五亿,也是从此时开始曲线开始径直上扬。


这背后的原因有二,这两个原因都和医学进步有关。医学进步难道还不好吗?像我这样过四十岁的人更不可能反对医学进步,第一项进步可谓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发明,我在调研之前连听都没听过,我猜大部分人也没听过,那就是「哈柏法」,这是将植物生长的关键养分——氮从空气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化学方法撒到地里,人工氮肥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个星球上可种的植物数量,如果不是有了人工氮肥,今天这里40%的人不会出现,由此可见这项发明的影响,人口于是开始起飞。尽管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到二十世纪中叶,人口增长快到连氮肥都不够用了,亚洲有些地区,例如印度巴基斯坦,处于饥荒的边缘。之后发生了下一个奇迹,也就是我们今日所知的「绿色革命」,玉米、小麦或大米,这场革命使每一株作物能产出更多。

「绿色革命」极大地增加了收成,人们便觉得这可以根除地球上的饥饿现象,可是「绿色革命」的奠基人却有另一番观点,他拯救的人命是全世界最多的,当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他却警告人们有一个问题将会到来,因为他明白粮食的悖论,粮食生产得越多,活下来的人便越多,他们长大后便生了更多的人。结果如那条垂直的线所示,我们的人口在一个世纪里翻了三番。

在获奖致辞的结尾,他说,如果粮食增产和人口控制的两股力量不合作,我们将面临极为严峻的问题。我看到这之后,我前往印度和巴基斯坦,这是「绿色革命」最早试验的地方,你们应该都知道,印度的人口即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去了印度旁遮普邦,那里是种植粮食的地方,那天是我采访生涯中最沉重的经历之一,因为我没采访到农民,我采访到的是农民的遗孀,她们跟我解释说,为了生产那些绿色革命粮食,让印度免受饥饿,农民不得不挖很多的灌溉井,随着时间推移,井挖得越来越深,到最后实在无法再挖下去了,农民只好放下锄头自尽了。从1995年起已有26.5万印度绿色革命农民自杀,他们自杀的方式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由于绿色革命植物不是自然生长而得的,它们不会和自然协同进化,因此需要人用化学品来保护,那些农民是喝杀虫剂自杀的。

再来说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简直就是失控了,今天巴基斯坦人口有1.9亿,国土面积约有美国德克萨斯州那么大,可是德克萨斯州人口才2600万,如果巴基斯坦的人口保持目前的速度增长,到了本世纪中叶,他们会有接近四亿人,比整个美国还多得多,可它还是就德克萨斯州那么大。这些人不可能全都就业,因此这个国家满是沮丧愤怒无业的年轻人,街上乱得很,当这些年轻人别无生计,他们容易被招募进恐怖组织。我觉得这个国家是个很可怕的地方,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又不能把粮食都拿走,让人活活饿死,那不人道,但我们总要做点什么。

幸好我发现,我们的科技在此有用武之地,我们目前还没有发明出可以制造大量零排放能源的技术,无论在印度、中国还是我的祖国,城市运作和交通运输都做不到彻底用清洁能源,但我们知道如何避孕,我们知道如何实现避孕,可是我们该如何应用避孕技术?你们比我清楚中国的「一孩政策」引发的悲剧,写作此书时我曾和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一起去中国各地,从生态学家的角度,他们很庆幸有这样的政策,因为如果没有这政策,今天中国人口会多四亿,你们都知道现在中国环境承受的压力有多大,空气质量有多糟,你们知道「南水北调」工程造价有多么昂贵,你们知道旱灾洪灾是什么样的,想想看多四亿人会怎么样。但同时中国人为这政策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发生了许多悲剧,很多人被迫堕胎结扎,农村的重男轻女导致了性别失衡、男多女少的问题,需要中国花一代人的时间才能解决。

我并不是在批判中国,因为并非只有你们这样做,第一个强制性的人口控制措施其实是我的祖国在1930年代实施的,地点在波多黎各,当时那个岛被美国占领,妇女被强制绝育,她们感冒了,得了点小病时去看医生,从医院出来时却已经被结扎了。1970年代晚期,印度不光强制给妇女做绝育,还给男人强制做输精管结扎。

中国的措施是离我们最近也是最大规模的,因此也最有名,但当我为撰写此书而周游全球时,我却发现这三个强制措施其实是特殊案例,有很多国家也找到了文化上可接受的办法,让人自愿地选择小家庭,而且行之有效。给大家举个例子,伊朗在1979年发生伊斯兰革命后马上遭到伊拉克入侵,伊拉克想夺取伊朗边境上的某个石油重镇,伊拉克以为,趁新政府立足未稳,可轻而易举地拿下油田,当时伊拉克还是北约的盟友拥有先进的武器,而伊朗只有人,于是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号令伊朗每个能生育的妇女精忠报国,努力怀孕,打造一支拥有二千万人的强军来抗击入侵者。结果在接下来的八年战争中,伊朗有着人类史上最高的出生率。

战争临近结束时,负责预算的经济学家跟最高领袖说,我们有麻烦了,因为再过十到十五年,战时生的宝宝长大了,个个都要找工作,但我们的经济无法给每个人都提供工作,当国家满是沮丧愤怒无业的年轻人,国家很容易变得不稳定,这跟在说巴基斯坦似的,于是最高领袖颁布了一条「法特瓦」(伊斯兰教令),说《古兰经》里没有任何一处禁止人采用避孕措施,只要所生的孩子已达力所能及的数量,人就可以实施任何形式的避孕。接着伊朗全国把所有避孕办法都准备到位,从普通的避孕套到男女手术都齐备。

我在德黑兰遇到了一个非常虔诚的穆斯林妇女,她是个产科医生生态学家,她跟我讲,当年伊朗的外科医生组成一支支分队,骑着马去最偏远的乡村,把这些避孕工具带给乡民,乡民听到说自己想生几个就生几个,自己说了算,唯一强制的事情就是,夫妻要上诊所或清真寺里办的婚前班学习各种东西,其中就要学怎样养大教育孩子。最后还有一点是推广避孕手段之外不可忽视的,就是他们鼓励女性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因为我发现,无论哪里,无论富国还是穷国,最佳的避孕措施便是让女性接受教育为女孩在读书时就不容易怀孕,她会因为读书而推迟怀孕,而她毕业后她有人生追求,她拥有学位,可以以此养家糊口,但假如她要照顾七八个小朋友,便很难找到工作。全球各地上过高中的女孩平均最多要两个小孩,很多人要得还更少。

我的书里还有其它案例,泰国佛教国家也跟伊朗一样,有一位经济学家在研究发展时,他意识到国家经济虽然会改善,但随之就会因为新生孩太多而停止复苏,这就像种子,看,每一个村庄有这么多的孩子。于是他在执行发展项目的同时派发安全套。一开始人们觉得这很神经,经济发展跟安全套有什么关系?有一天他在一个挤满了人的房间里演讲,就在他演讲时,他开始忘了自己在干什么,他下意识地打开他的袋子,突然有一枚安全套从他手中掉落,大家就像你们这样窃笑起来,然后他像个淘气的男孩似的,用嘴把套套吹成气球,大家哈哈大笑,他发现大家的注意力都投向自己,于是他开始派安全套,即兴搞了一个吹套套比赛,看谁吹得最大。他以同样地办法在全国推广,让整个国家为避孕哈哈大笑,并使泰国回到人口替代水准。人口替代水准就是每家每户最多养两个小孩,因此人口不会增长。


今天在伊朗60%的大学生是女性,伊朗靠自愿回到了人口替代水准,比实施一孩政策的中国快了一年,有些国家甚至不需要生育政策。写这本书我当然不能不去梵蒂冈,天主教非常反对生育管制,他们希望天主教徒布满天下,梵蒂冈的四周被另一个天主教国家包围,这就是意大利,意大利女性受教育比例位居全球前列,取得大学学位的女性比别的国家都高,同时意大利的生育率在全球也是相对最低的,这一点也不是巧合,同为天主教国家的墨西哥也是一个例子,你知道墨西哥国民至爱的是什么吗?中篇电视连续剧,每到放映的时间一切都会停下。有一部电视剧里面有个家庭生了很多孩子,家里总有各种混乱的问题发生,另外还有一些小家庭,日子则过得挺不错。有一天大家庭的妻子跟丈夫说,我不想再生了,我要吃那些药,而丈夫则说,不行你得给我多生儿子。夫妻俩争吵了好几集,最后丈夫改变了观念。随着节目的收视群越来越大,十年后,墨西哥的生育率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四。


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有办法做到,而当我们这么做时会发生什么?为了写这本书我还曾去过日本,日本是发达国家里第一个人口已在减少的国家,早在你们实行「一孩政策」之前,日本由于输掉了二次世界大战而实施了人口控制政策,战后日本经济千疮百孔,人民饥肠辘辘,为了不再看着新生儿活活地饿死,日本将堕胎合法化,因此新世代的人口远不足以替补过度生育那一代的人口,也正是因为日本当年过度生育,他们在1930年代入侵了中国,因为他们想到满洲扩张。

眼看着人口持续减少,经济学者都心急如焚,大家一定听过这样的事情,因为中国也正面临一样的问题,光靠这么点年轻人,怎么够照顾以后的老头老太太?如果人口不增长怎么办?真相就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减少,生产效率降低,就会下降,但是这里谁也不在乎,你在乎的不是国家的收入,你在乎的是自己的收入。一位日本经济学家曾给我解释,其实国家收入降低并不一定会导致人均收入降低,相反,由于新生劳动力减少,劳动者变得更有价值,因此工资不会降低,反而有可能上涨,工资上涨就意味着钱不全在富人的手里,更多的钱分配给了其余的国民,当钱分配给了其余的国民,人人变得更加快乐并且买得起东西,结果经济反而因人口减少而受益。

那照顾长辈的问题又该怎么办?在这样的金字塔里,年轻人这么点儿,老年人很多,这个情况将持续一代左右,这是中国已经进入的阶段,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我们都将要照顾好这些长辈。身为美国人我很清楚,我的国家在很多事情上浪费了钱,那些被浪费的钱还不如拿来用在养老和照顾长辈上,因为过了一代或两代人的时间后,在婴儿潮出生的人逝世后,接上来的下一代人口会少于他们那一代,人口结构就会从金字塔变成箱子,不同年龄之间会有更好的平衡,因此问题只是暂时的,我们现在是不是正在度过这个问题呢?是的,美国政府应当把浪费的钱花在养老上,至于你们国家在养老上,应当把什么事放在首位,我就留给你们自己去思考。

有人曾跟我说,当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要注意到,老年人很平和,因此省钱的办法之一就是别打仗。我希望我国领导人能吸取教训,另外我们不但拥有技术,而且技术成本很低,如果给世界上每个自愿避孕的人提供避孕手段,每年的花费是80亿美元,这个数目是我国过去十年打那些仗时每个月的军费,那些无谓的伊拉克阿富汗战争,我希望未来所有国家都能出力,让人们能够方便地得到避孕措施,因为现在发展中国家的避孕资金中有80%是美国出的钱,这其实是一个危险的情况,因为假如赢了下届选举的人,不是来自奥巴马的党派,他们会想大幅削减这方面的资助,一个妇女生一胎以上的话,到本世纪末时,全球人口可不是已经危险的110亿,而是160亿。其实我们存活不到110亿人口的那一天,因为大自然不会允许哪个物种透支它的资源,最终无可避免会有人口灾难,但假如我们让每个人都可以实施避孕,我们只会保持在60亿而不是110亿,如果我们让全世界女性都接受教育,我们又可以减少10亿,甚至减少15亿。

最后我想再谈一个想法,跟经济有关。在世界局势日趋动荡的形式下,如何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在1950年代打赢了二战的盟军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当选美国总统,他上任做的头几件事之一便是任命手下一名将领去研究战后全球和平的最大威胁是什么,两年后,那位将领跟总统作了报告,而总统则对全国说,「目前全球安全的最大威胁会是过度生育」。那位将军把余生都投入在研究人口问题上。

当我去了巴基斯坦,我十分明白他们的意思,巴基斯坦存在各种难以置信的问题,也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朝鲜核问题也有相通的道理,但威胁全球安全的因素还有两点,其中之一,我常遇到人问我,问题真的是人口吗?会不会只是消费问题?如果人消费得少一些,地球能养活的人口就会多一些。我们消费得最多的物品有两种,能源和食物,目前80%的能源来自某种化石燃料,就算我们的能源都从风太阳来,我们依然首先需要有化石能源来开采用来制造太阳能板的金属,而且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碳的零排放,现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00,地球已有三百万年未有过这么高的数字,这发生得非常突然,在短短的一个半世纪便发生了,三百万年前的海平面比今天高出25至30米,我们都知道现在海平面在上升,这是不是我们正在走向的结局?只有现在开始把大气层的二氧化碳降下来,我们才能避免这样的结局。我们也知道海水吸收了二氧化碳以后,化学属性就变了。在中国期间,我吃到了世界上最好的海鲜,这跟这些鱼虾进化的环境的化学属性有关系。

最后一件事却是食物本身,我们都不能不吃,地球上一半的陆地现在都用于养活某一物种,也就是我们自己,也就是说,我们正把其它物种驱逐出地球,但没到大难临头,我们难以知晓哪些物种是人类生存所需的,但若我们花两代或三代人的时间把人口逐渐地降下来,我们就可以用经济手段来调整人口,并给其它物种腾出生存空间,并净化空气,而有了那么多受了教育的女性,我们就有了更多智慧的头脑,助我们开发出绿色科技实现这些目标。谢谢大家。
「倒计时」20150526·上海
艾伦·韦思曼是一席第283位讲者
微信:yixiclub
微博:@一席YiXi
官网:yixi.tv
淘宝:一个礼物by一席
合作:yixitv@vip.163.com

点击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