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奇的连接组:科幻逐渐变成现实

图灵教育 2022-11-12

疯狂,或者说是激情,是前瞻。

文章来源:豆瓣用户@阿斯酉

如果有人说,你可以永生,你会相信吗?他又跟你说,只要你把自己的大脑上传到云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就是永生的,只不过是以数据的形式存在。另一个人和你说,别听他瞎说,简直是痴人说梦,一点都不现实。

我有个更现实的办法,那就是等你魂归西天的那一刻,把你快速冷冻,储存在我们特制的仓库里,等到之后再复原,你可以连带肉体都复活。如果你比较拮据,那就只需要冷冻大脑。第一个人生气了,说道:“人就是信息!我的方法更彻底!”

你听着一脸懵,这两人是不是脑子有坑啊。你担心地拨通了医院的电话。

别说,这个场景以后很可能会出现,作者在书的最后就描述了这两种设想。如今听来是荒诞不堪,但我仍然持不可知论的态度,要允许我们做梦,这样才能加速科技进步。何况,科技进步本来就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的单行线,或许人体冷冻最终被证明不可能,上传大脑也成了无稽之谈,但为此奋斗的过程很可能会诞生极为有趣的理论和研究。

其实,这两种设想广泛出现在科幻题材的作品里。从前,我们的科幻多在描述太空,星系,如今太空已不再是幻想,那些科幻就显得不再科幻。如今,科幻题材转向人工智能、大脑。

《太空旅客》里男女主人公就是在冬眠舱内醒来,《星际穿越》里也出现过冷冻舱。《万神殿》则涉及上传大脑,剧中,这被称为UI(Upload Intelligence),叫上载智能。书中说,如何在上传大脑的时候不对其造成损害,这一点无法解决。

《万神殿》更加直接,作为科幻悬疑题材,上传大脑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被上传者已经死亡;二是活体上传。无论是哪种,被上传者都是死亡状态,也就是说,第一种人已经去世,第二种人即将去世。显然,动漫的观点是,上传大脑必将对大脑造成损害。

问题来了,上传的究竟是大脑的什么呢?

整本书,都在围绕这一点展开——神经元的连接组。

神经元的概念就不再多说,我们来看看作者说的连接组到底是什么。我们听说过基因组,连接组其实和它类似。基因组涉及基因,连接组涉及神经元。连接主义认为“一个神经元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它与其他神经元的连接。”神经元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牵连,彼此关系。

基因组告诉我们,你生来就是被注定的,一切基因甚至在孕育的瞬间就已经决定,是先天的,此后无法更改(除非基因突变)。连接组告诉我们,你生来是由自己塑造的,一切特质都可以在桩桩件件事情和体验中发生变化,是后天的,此后可以更改。

记忆,我们不可或缺的部分。记忆往往不仅包括了信息,还包括了场景和感受。回忆上班的第一天,你可能只记得一两件事,但你还记得自己是不是快乐,你去过哪里。或许,当你想起自己去过哪里,事情也就顺带想了起来。这就是一种记忆的关联。

作者在书中指出,大脑在很多结集中存储着很多记忆。然而,这个特性能帮助我们记忆,也能阻碍我们记忆。想起一件事很难,想到另一件事情可能会帮助你回忆起来,但是,如果有更多事情一齐涌现,你可能就会混乱不堪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出现记忆偏差。

连接组是科学前沿的内容,许多信息就连作者都坦言无知。但至少,我们可以从这个解释中获取一份积极的力量。基因固然是生来注定的,但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改善自己的连接组,从而有更好的表现。

连接组的不断进步,对我们个人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如果我们认为精神类疾病是天生的,那就束手无策。如果精神类疾病是连接组出了问题,那么只要修改连接组就可以。“天注定”和“我注定”,无论是哪个层面,取得进展都是有重大好处的。

科技领域,我深感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是超出时代的,他们的目光看向未来,也可能真的看到了我们普通人看不到的前景。他们甚至有些疯狂。李拉海试图实施人体心内直视手术,这是一种疯狂;基因组计划试图给出人类基因组,并做出解释,这是一种疯狂;连接组计划如今揭开面纱,提出诸多异想,这是一种疯狂。疯狂,让人类不断进步,不断把幻想变成现实。发射火箭,步入太空,观测粒子,研发抗生素,哪一个不是疯狂的产物呢?

疯狂,或者说是激情,是前瞻。

我们需要这些异想天开,不着边际。



  推荐阅读

作者:[美]承现峻

译者:孙天齐


“大脑绘图师”、连接组学领域先驱、普林斯顿大学知名神经科学家承现峻教授作品,为你揭秘连接组这一神经科学前沿
中国科学院蒲慕明院士、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高级研究员仇子龙博士作序推荐,刘嘉、薛贵、孙沛、陈立翰、万维钢、阳志平、姬十三联合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