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6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1960年朱德回乡被堂弟嘲笑:穿着不如县干部

丹顶鹤 2021-05-21

作为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的一生对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肯定和赞扬。与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一样,朱德对老家四川南充仪陇县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不辞辛劳,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并实事求是地向党中央、毛主席反映基层情况。


从1952年到1966年,他先后到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一百三十多次视察活动。在他的一生中曾经有六次回到四川视察,但他只回去过老家一次,这唯一的一次故乡之行,给家乡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朱德与康克清


这一次难忘的故乡之行发生了很多趣事,有些更是让这位共和国的元帅哭笑不得,朱老总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甚至被自己的兄弟嘲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接下来,让我们借助朱老总传奇的一生,了解朱德时隔50年回到家乡后,发生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感人事迹。


为国为民,大公无私,一辈子吃不饱的朱老总


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这是我们伟大的主席对朱老总一生的高度评价。朱老总的一生功勋卓著,在红军发展早期,他是工农红军的顶梁柱,身为红军总司令的他多次支持毛主席战略决策的决策,最终保住了仅仅只有3万多人的红军。这支队伍成为革命胜利的最关键保障。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朱老总和主席紧密配合,最后夺取了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


朱老总不仅作战勇猛,立下无数战功,在生活中,朱老总也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身为元帅的他没有丝毫的特权,和劳苦大众一样过穷日子。



据刘武回忆:上世纪70年代,他的爷爷经常感叹自己一辈子没吃过饱饭。当时的刘武不明白身为元帅的爷爷为啥吃不饱饭,他去询问妈妈,爷爷生活年代的样子。母亲语重心长地和他解释:当时国家长期处于战争年代,根本就没有什么可吃的。在战争胜利后,你爷爷朱德又得了糖尿病,这时候的爷爷想吃什么都不能吃了。


川人好吃,会吃,能吃,但朱德却享不了口福。刘武笑道:“因为他有糖尿病嘛,不让吃辣的、油的、甜的,炒菜都是给他单列出来,四川人炒菜要放糖,要放辣椒,他的菜不能放辣椒,也不能放糖。”


朱老总经常和家人自嘲自己一辈子没吃过饱饭,尽管如此,朱老总还多次请毛主席等中央相关领导吃饭,尤其是他曾经专门请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吃过一次饭。


朱德与徐特立


朱德和徐特立是感情十分要好的朋友,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切磋中华文化、谈诗论文。有一次两个人在谈论完诗词后,时间差不多来到了中午,于是朱德跟徐老说“今天我请你吃顿好饭吧。”徐特立说:“你这个穷老抠,能有什么好吃的!“你不用推辞,保你满意。”


徐特立知道朱德的饭食不强,今天朱德要请客,莫非真的弄来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很快,一盘子烧饼和两大碗豆腐脑儿端了上来。徐特立禁不住笑了:“这就是你朱总司令、国家副主席招待贵客的上等好餐吗?你这顿好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生活中的朱老总平易近人,那么婚姻中的朱老总又是什么样的呢?

朱老总坎坷的婚姻


作为毛主席的最佳搭档,朱老总的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所向披靡。建国后,身居高位的他依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于这样一位共和国的伟人,上天却让他的婚姻生活一波三折。


朱老总一生一共有6次婚姻,他的每一位妻子都是传奇人物,每一段婚姻都是一段传奇经历。


朱老总的第一任妻子——原配夫人刘从珍。她比朱老总大两岁。1905年9月,在双方父母的撮合下,刘从珍成为朱德的妻子。婚后的刘从珍奉行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刘从珍一生任劳任怨,侍奉朱德的父母。朱老总心怀爱国抱负,不可能和刘从珍待在家侍奉父母。朱老总在老师的帮助下远赴昆明求学,从此再也没有回家。1958年2月,刘从珍去世,朱老总亲自让自己的女儿为她送行。


刘从珍


朱老总印象最深的人便是自己的第二任妻子——萧菊芳。朱老总在妻子萧菊芳死后,为她写诗来纪念自己失去她的悲痛之情。


草草姻缘结乱年,不堪回首失婵娟。

枪林弹雨生涯里,是否忧惊避九泉。


萧菊芳和朱老总有一个儿子——朱琦,他也是朱老总一生唯一的一个儿子。

在萧菊芳病逝后,当时朱老总正在带领打仗,根本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儿子,朱老总的部下发现这一情况后,他把自己的堂妹陈玉珍介绍给了朱老总。


朱德一家合影


1922夏天,朱老总决心前往上海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朱老总告别了妻子和儿子。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与妻子的这一别离差点成为永别。在革命过程中,朱德还收到过陈玉珍和保柱被杀害的消息,一度让老总悲痛欲绝。


经过相关部门的调查,他们发现陈玉珍和朱老总的儿子朱琦并没有牺牲。陈玉珍一直活到1967年。


朱老总的妻子贺治华与伍若兰,前者为了贪图享乐,叛变革命。贺治华与朱老总最终分道扬镳。后者作为国家的民族英雄,她在在红军中素有“女神枪手”的美誉。然而在1929年的一次战斗中,为了保护朱老总安全转移,伍若兰不幸被国民党逮捕。蒋介石知道她的身份后,专门致电相关人员,一定要从伍若兰嘴中得出朱德等人的下落,伍若兰最终没有屈服于敌人,在临死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松口。



1929年2月12日,年仅26岁的伍若兰被国民党特务残忍杀害。这一噩耗传来后,朱老总当即痛不欲生,他在主席的面前嚎啕大哭。


陪伴朱老总最长时间的妻子为康克清。康克清与朱老总两人携手一起走过了47个春秋。


朱老总一生最大的遗憾


朱老总除了拥有坎坷的婚姻外,他的一生还有一个最大的遗憾,曾经有一位意大利记者问朱德:“你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朱德毫不犹豫地说:“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间时,我没能端一碗水给她喝。”


钟太夫人与幼年朱德


这是朱德此生永远的痛,自古忠孝难两全。朱德回忆:他从参加革命后就再也没有回家孝敬母亲,甚至母亲见他一面都是奢望。母亲把朱德兄弟姐妹拉扯大实属不易,但母亲一直很支持他的革命事业,从不去连累他;母亲生前的唯一愿望就是能见这个成了“大气候”的儿子一面,但都未能如愿。数十年来,朱德只是给母亲寄回去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


1938年,四川闹灾荒,赤地千里,哀鸿遍野。朱德从来延安投奔革命的老乡那里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挂念年已80岁的老母亲(那时朱德的父亲已经去世20年)。但战事要紧,他不能回去,只是寄回去了200元钱。


然而,身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每月只有5块大洋的薪水,他寄回去的钱,都是向四川泸州老乡和好友戴与岭借的。每每想到此,朱德总是留下内疚的泪水。尽管朱德寄回家中的钱财不多,在家中的朱德母亲钟太夫人却十分高兴。她对着家里人说:“代珍能活着,我就很高兴了,现在又在带兵打日寇,我更高兴,我不求他能为我做什么,只要好好打日寇,就当是孝敬我了。”



抗战时期,毛主席和朱老总来到延安,在这里指挥八路军抗击日军。朱老总终于有时间给家里写信,他迫切希望得到远在千里之外母亲的消息。


1943年,朱老总收到了两封家信,一封是侄子寄来的,一封是外甥寄来的,信中均提到说:祖母大人年事已高,身体和饮食一日不如一日,但她依旧放不下手里的活,祖母最大的愿望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见到自己的儿子——朱德,这样祖母大人便死而无憾。


看着侄子和外甥的来信,朱德恨不得立即飞到母亲身边,然而,与日军作战已经进行到最关键的时期,面对这两封来信,朱德的心中五味杂陈。在国家大义和孝道面前,朱德选择了前者。


1944年2月15日,这一天对于朱德来说终身难忘。朱德母亲钟太夫人向往常一样给家人准备午饭,就在准备午饭的过程中,钟太夫人突然晕倒,她再也没能起来。朱德母亲就此与世长辞,享年84岁。



母亲离世的消息传到延安后,一向沉稳的朱老总当场痛哭。那一刻,他不再是指挥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的八路军总司令,而是一位对母亲怀有深深的爱,也怀有深深的愧疚的儿子。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朱老总蓄起了胡子,写下了一篇催人泪下的《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944年4月10日,经毛主席提议,钟太夫人的追悼大会在延安杨家岭大礼堂隆重举行,各界人士出席者多达1000多人,也是我党唯一一次为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追悼会。



在追悼会上,摆放着无数挽联,其中毛主席的挽联写道:“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周总理的挽联是这样写的:“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葆好家风。”


谢觉哉的挽联则写道:“红星入怀,盖世功名光子余;白云在望,漫天暗怛陨慈辉。”

时隔50年回乡,朱德被兄弟嘲笑:穿着老土不如县干部


在随后的日子里,朱德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一直牵挂着母亲。1960年3月9日,朱德携带夫人康克清回到了故乡——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朱家大湾。这是他建国后第一次回故乡,也是他自1908年年底,离家到云南参加革命以来第一次回老家。


阔别52年,再次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朱德感慨万千。半个世纪以来,从当初20来岁的青涩少年,到如今74岁的白发老翁,朱帅历经了多少坎坷磨难,多少酸甜苦辣,他都在所不惜,心中一片坦然;可今天面对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他不由得老泪纵横……


朱德与康克清


踏上故乡的那一刻,朱德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在父老乡亲的眼中,自己算是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可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母亲已经一去不复返。想到这里,朱德再次泪如雨下。


昔日与母亲的点点滴滴慢慢浮现在朱德的眼前。朱德一边回想,一边往家里走。作为一国的元帅,很多父老乡亲好奇朱德为什么走回家?


美国著名女作家史沫特莱在写《伟大的道路》一书时,曾采访朱德,朱德这样说自己:“我从小就是饿肚子长大的,因此,后来搞革命时,我就不大怕饿,好像根本不知道饿。讲起干活,也是一样。


我从小到大都干活,所以后来做体力劳动时,我从来不觉得面子难看。走路也是一样。成年以后,虽然有时有马骑,可是一生之中差不多都是走路,经常几个月、几年长距离行军,同我所指挥的战士们一起走来走去。”


左起依次是朱琦、朱敏、朱德以及康克清


有了大半辈子走路经验的朱德,绝对不会在自家门前坐车。走在家门口,朱德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因为时间过去太久,对于这个熟悉的身影,朱德已经无法辨认身份。


对方此时也看见了眼前的陌生人。当时朱德穿着一身普普通通的灰色制服,外罩一件黄呢子大衣,脚蹬一双褪了色的棕色旧皮鞋,显得极为朴素。老人打量了朱德良久,突然惊叫道:“是代珍哥呀!啷个这么悄悄地回来了?”


面对熟悉的家乡话,朱德顿时热泪盈眶,他也认出了眼前的人,这就是多年未见的堂弟——朱代良。


朱代良看到看到朱德身上穿着一身旧军装,脚上一双破皮鞋,非常惊讶地说:“亏你还是个老总呢,怎么穿这样一身回家呀!你瞧我们县上的干部,哪个也穿得不比你差。”


朱德家族合影


朱代良说完后,并没有任何不妥,自家人小时候开玩笑早就习惯了。可在别人眼里,这话完全变味了,当时,跟随朱德一起回家的县干部个个面露愧色,随后一个个低下了头。


面对堂弟的“嘲笑”,朱德丝毫不觉得尴尬,为了缓解现场尴尬的氛围,朱德笑着说道:“你怎能这样说话呀!我这不是穿戴得很好嘛!穿衣服不冷就行了。我朱德不求衣锦还乡,但愿民富国强。”


“你做了那么大的官,总不能穿得跟老百姓一样噢!”朱代良还是想不通。“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不能讲究吃讲究穿呀!”朱德解释说。


朱德在仪陇县


看着朱德的堂弟还是不理解,朱德身边人就要解释,却被朱德给拦住了。其实,朱代良并不知道,建国后,朱德尽管身居高位,在平时的生活中依旧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朱德平时的生活十分节俭,他也要求自己的子女和身边人同样勤俭节约。难得的两身较好的外衣,也只是参加重要国事活动或外出时才穿,一回到家里,立即换上旧衣服。


授衔以后,身为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长期拒绝领取元帅工资,作为共和国的总司令,朱德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风范。“不求衣锦还乡,但愿民富国强”正是朱德的真实写照。


朱德回到家乡的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父老乡亲围拢过来。大家看到年老的朱德后,很多人当场泪如雨下。其中一些老乡问道:“从您革命这么多年,一直到建国后,为啥不回老家看看父老乡亲,是不是革命这么长期间,把大家都忘喽?”


朱德与四川老乡邓小平


面对父老乡亲热切地询问,朱德十分内疚,他首先向眼前的父老乡亲道歉,然后说道:“我也惦记着乡亲们,就是没得空回来看大家!我朱德自离开仪陇后,没有给家乡带来什么好处,让乡亲们跟着我遭罪受累了!”


父老乡亲知道朱老总回来一趟不容易,大家纷纷恳求朱老总:“回来了,就别急着走啦!在家里多住些日子吧!”朱老总为难道:“我不是不想家,也不是忘了你们。建国前,那是国难当头,何以为家呀!”


这次回家,朱老总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小家,而是担心在仪陇县的父老乡亲。在仪陇县县干部的陪同下,朱老总走遍了附近的乡镇。每到一地,都是走家串户,探望乡亲,了解民情。朱德针对家乡是山区的特点,提出要搞多种经营:除了种粮食外,还要抓好棉花、油料的生产。要多喂牛、羊、鸡、鸭,还要修猪圈,队队户户养猪。



考察完村镇后,朱德在康克清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一座高大的砖瓦结构的房子前时,有人向康克清介绍说:“这是朱老总小时候住过的屋子!”


朱德印象中根本没有这间屋子,于是他摇着头说:“我没住过这屋子。那时我家是地主的佃户,哪有这样好的屋子住呢?没有,没有。”同来的人都发愣了:朱老总连自己的家都不认得了?


朱老总看到众人疑惑的目光,他再次陷入深思。随后朱老总笑着说:“想起来了,这是我在护国军时捎钱回来砌的那处房子!还没见过面呢,真是自家人不认自家门了!”朱老总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再次化解了尴尬。



在离开老家前,朱老总再次想到了自己曾经住过的那间房子,他特别叮嘱仪陇县干部,要求他们将房子改造成当地的一所小学,这是他作为仪陇人为老家贡献的最后一份力量。


朱老总一生命运多舛,身为共和国的元帅却丝毫没有元帅的架子,依旧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种伟人情怀值得每一位国人称颂和赞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