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柏举之战”为何发生在麻城

2017-12-19 肖仲华 肖仲华开讲

关于“柏举之战”的真相,与战争同时代的文献记载应该是最为可靠的。《左传•定公四年》有如下记述:

    「四年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

    沈人不会于召陵,晋人使蔡伐之。夏,蔡灭沈。

  秋,楚为沈故,围蔡。伍员为吴行人以谋楚。楚之杀郤宛也,伯氏之族出。伯州犁之孙嚭为吴大宰以谋楚。楚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蔡侯因之,以其子乾与其大夫之子为质于吴。

  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水公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厄,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既谋而行。武城黑谓子常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史皇谓子常:“楚人恶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是独克吴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曰:“安求其事,难而逃之,将何所入?子必死之,初罪必尽说。”

  十一月庚午,二师陈于柏举。阖庐之弟夫概王,晨请于阖庐曰:“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后大师继之,必克。”弗许。夫概王曰:“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属五千,先击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史皇以其乘广死。吴从楚师,及清发,将击之。夫概王曰:“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从之。又败之。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败诸雍澨五战及郢。」

对历史上这一场导致楚国都城失陷,祖坟被挖,王尸被鞭,差点亡国的著名战争,今人的解读存在诸多谬误。众多谬误中,最严重的是时空的错乱,即时间和地理位置的东扯西拉,不合常识和常理。

1 “柏举之战”时楚国都城在哪里

楚国最早的都城在汉水上游的丹阳,丹江(汉江)之阳,即今十郾市丹江口附近,这一点没有争议。只不过这楚国早期的都城,历时近400年,是楚国从弱小走向强盛的发祥地,至今仍然无任何考古发现,估计应该是被淹没在丹江口水库之下。附近的淅川县有大量楚墓的挖掘,包括楚国国相墓,这基本上足以佐证楚国早期国都就在这附近。

楚文王首次迁都至郢都,这个郢都并非今天人们所说的荆州城北的纪南城,而是今襄阳市辖的宜城市(至今有楚皇城遗址)。史载文王迁都是因为发丧武王至郢地而不归,就在附近建新都了。武王是在伐随(今随州随县一带)途中死的,先密不发丧,坚持伐随后再归葬。宜城位于随州和十堰之间,伐随后南迁国都,以便国都更能体现领土的中心地位,这是合乎情理的。

今天的人把文王迁都直接指向荆州江陵的纪南城,这太不合情理,也缺乏常识。楚国从50里封地开始,逐步征伐,开疆拓土,其征伐主要是以本土为中心,逐渐向周边国家拓展的。随着领土的扩张,逐步迁都,使都城大体上保持在领土的中心位置。

首次迁都前楚国的大肆征伐,当然是以楚武王最为功勋卓著。其征伐主要是南北两个方向,北伐申(今南阳一带)、庸(今十堰竹山县一带)、蔡(今新蔡县一带)、陈(今淮阳县一带)诸国,南伐随(今随州市随县一带)、唐(今随州市唐城镇至枣阳一带)、息(今信阳一带)、权(今荆沙一带)诸国。楚武王的征伐虽南至荆沙地区,但此时的权国应该是其前沿阵地,不太可能是楚国的地理中心。楚武王尽管东征西讨,但对于“汉阳诸姬”(周天子的姬姓封国),基本还不敢直接灭国,打到人家臣服就完了。唯一直接灭掉了的是权国,因为权国是商人后裔,子姓。楚武王将权国改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县,直接纳入版图,作为边关重镇。这有点像西周时的秦,周并不封秦为侯,只令其戍守边关,授予县官那么大的职位而已。

从楚文王迁都的历史背景和当时楚国的版图看,以荆沙地区的纪南城为郢都的可能性太小。从目前考古的结果看,也没有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纪南城是自楚文王就开始出现的楚国都城。文王迁都后的郢都应该就是今宜城的楚皇城故地。

楚国以宜城郢都为国都有183年历史。直到柏举之 50 32302 50 16193 0 0 3618 0 0:00:08 0:00:04 0:00:04 3619时,楚国国都依然是这里。柏举之战后,宜城郢都被吴军占领长达一年之久,楚昭王一年后返回郢都,已经是满目苍夷。这也正是导致楚国第二次迁都的原因。楚昭王迁都于荆沙地区的纪南城,只不过仍然称为郢都而已。楚昭王时的楚国,西部国境直抵巴蜀,东部边境直抵吴越。

此时的楚国已经占领了今江西、安微、江苏的大片土地,诸如徐(今徐州一带)、巢(今安徽巢湖一带)、桐(今安徽桐城一带)、舒鸠(今安徽舒城一带)诸国,皆被楚国占领。因为直抵吴国国境,这恐怕也正是导致吴楚对抗,多年争战不休的本质原因所在。伍子胥为报私仇而鼓动吴国攻楚,这恐怕只是事情的一个侧面而已。

楚昭王迁都纪南城之后,楚国还多次迁都,最后的都城是寿春(今安徽寿县)。吴楚争战时,泰国是楚国盟友。齐、晋等大国支持吴,秦支持楚,两大势力对抗,大致是姬姓公国联合各诸侯国共同对抗新兴的野蛮人楚国和秦国。吴灭国,晋也被三分天下之后,秦、楚两大野蛮人才开始对抗。楚国最终不得不迁都寿春,是秦、楚争战的结果。

2 吴军自淮河而涉汉水,到底走了哪条路线

我的老家湖北麻城,现有的历史文献记载只能追溯到隋代,在隋代才始设县级行政机构,并以麻城名之。

但历史上如此著名的“柏举之战”就发生在麻城境内,这基本上是史学界公认的事情。麻城历来都不是战略要地,为什么会发生在这呢?

第一个要搞清楚的问题是,吴、蔡、唐联军伐楚,到底是什么样的进攻路线。吴军自淮河水路西进,蔡、唐两国军队是否参战,史料并无明确记载。我猜想这蔡、唐两国不过是打一下酱油,发表一下联合作战的声明而已。因为战争起因本是蔡国灭了楚国的盟国沈国,楚国因此而围攻蔡国。吴国认为趁楚、蔡两国交战而伐楚是个好时机,这才有了这场著名的战争。此时的蔡国本在楚军的包围之中,又怎么可能与吴军会师作战呢?

所谓“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应该是吴军主力。很显然,吴军在淮河登路后,是直奔到了汉水边与楚军隔汉水对峙的。此时的楚军已经兵临蔡国城下,远离汉水而近淮水,居然没有发现吴军动向。可见吴军选择了一条很隐蔽的进军路线。“豫章”到底是哪,查不到确切的史料,肯定不是后来专指江西的“豫章”,应该就是汉水东岸的某个地方,应该就在今襄阳至宜城一带的汉水沿线。

今天更多人认为吴军是从信阳的武胜关一带入楚的,这是瞎扯淡。要知道当时的武胜关一带是昔日息国的地盘,息国在“柏举之战”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被楚文王所灭,属于楚国地盘了。吴军不可能进入楚地而不被发现,这是常识。

还有可能选择的路线是自淮水继续上行,进入黄水(今大别山北麓的潢川县和新县境内,淮河支流),然后再登陆。这条线路更接近决战的发生地柏举(即今麻城),因为新县紧邻麻城。但选择这条路线显然距离郢都太远,一旦进入楚国境内就极容易被发现,不容易做到逼近楚都。

楚国郢都在宜城,距离随国和唐国最近。吴军自淮水登陆,如果只考虑行进的便利,最应该选择的路线是从淮水源头的桐柏山与大别山交界的河谷(今随州市辖广水市境内)。但此地当时属于随国,而吴楚交兵的时期,随国是楚国盟国,楚昭王弃城逃亡也正是随国收留了他。所以,这条路线是不太可能被吴军选择的。

另一条路线是经过吴国的盟国唐国。唐国紧邻随国和楚国,距离宜城更近。但这条路线必须翻越桐柏山。这一路线应该最接近史料记载的路线。孙伍决定弃船登陆时与伍子胥的一段对话足见登陆后是要翻山越岭走捷径,但也是艰险的路程。

所以,分析地理,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吴军是从其盟国唐国境内从淮水登陆,然后翻越桐柏山,直逼楚郢都宜城的。宜城在汉水西岸,吴军在东岸,两军“夹汉”,这才说得过去。这也与吴军突然出现时,楚昭王一下子慌了手脚的史料记载相符合。如果不是兵临城下,就如同今天多数人的说法,此时的郢都是在荆州江陵纪南城,纪南城紧临长江而非汉水,还远着呢,至于慌神么?

3 为什么决战发生在麻城

在郢都宜城附近,楚军主动渡过汉水出击吴军。这当然是出于保卫首都的安全考虑。楚军渡过汉水,将战线摆在“自小别而至大别”的地方,这是什么意思呢?

“大别”就是大别山,这个好理解。“小别”应该就是桐柏山。大别山与桐柏山相连,地理学界通常把桐柏山称为大别山的延伸,这就是证明。也就是说,楚军是主动过汉水,将战线推至随、唐两国国境线一带与吴军决战的。楚军毕竟人数上占优势,吴军人少,孤军深入,在楚军向汉水对岸推进时,吴军后退应该是合乎情理的。

麻城是大别山南麓,战线从桐柏山摆到麻城是有可能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此时楚军主力正在围攻蔡国,主力部队要回师救援,从哪条路线回撤最快?当然是从新蔡至光山、新县到麻城这条路线最短。甚至可以南北夹击吴军。

很可惜,史料只模糊地记载楚军三战皆败,在柏举的决战更是惨败。史料更多讲述楚国如何政治混乱,军心不稳,小人小心思,重个人得失而不顾国家安危。同时也强调孙武、伍子胥、吴王之弟夫概等人如何计某得当,以少胜多。这些或许是事实,但两军到底是如何交战的,记述太简单了。

左传记载的楚军作战主将左司马沈伊戌和令尹子常等人,在发现吴军动向后,一方面率军与吴军在汉水沿线周旋,一面率部“悉方城外以毁其舟”,以切断吴军退路。应该说是胸有成竹的,毕竟楚军实力雄厚,舍近卫而远去“毁其舟”,没有强大的兵力做后盾是不太可能的。

但事实上却是,楚军不仅大败于举水河,溃退至“清发”(即涢水,今天的府河,流经随州、安陆、应城等地)再被吴军追杀,“半济而后击”(楚军涉入府河中时攻击)。及至楚军败退至“雍澨”(今京山县境内),五战而彻底被打败。京山距离宜城也很近,吴军长驱起直入,直取郢都。

楚昭王弃郢都而逃亡到随国,这也是当时郢都在宜城而非江陵纪南城的一个证据。整个“柏举”之战,都发生在汉水、举水、涢水一带,这些地方都是江陵通往随国的必由之路。楚军兵败如山倒的情形之下,楚昭王如何能穿越战区逃到随国去啊?只有郢都在宜城,与随国近在咫尺,加之战线从举水往南打到涢水和“雍澨”,这身在宜城的楚昭王才可能脱身逃到随国去的。

许多历史事件很有趣,但要深究和细究才会享受这种乐趣。人云亦云,不知所以,是享受不到什么乐趣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