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封杀中兴应是一个残酷的警醒

2018-04-18 肖仲华 肖仲华开讲

自川普挑起所谓贸易战以来,我一直在批川普。原因很简单,贸易战两败俱伤,是最愚蠢的选择。

当川普政府开始封杀中兴通讯,我忽然明白过来:川普要打的,或许根本不是什么贸易战。原因也很简单,贸易战当然是为了贸易而战,禁售与封杀显然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不贸易。

不要再讲什么贸易战了,川普打的不是贸易战,而是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遏制战或狙击战。部分西方学者提出了所谓新冷战的概念,所想表达的意思,大致也是指川普在挑起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遏制与狙击的经济战争。

1 经济战与新冷战

关于新冷战,西方学者早在川普上台之初就已经提出,只是没有人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为了阐述问题的方便,我得先给这所谓新冷战进行一个初步的界定。

首先,什么是冷战?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的所谓冷战,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与论战。二是指政治、经济、外交诸方面的对立与相互封锁。三是指军备竞赛以及军事上的敌对与备战。

简单点说,冷战的本质含义就是并没有发生真实的全面战争,而是为全面战争而积极备战,即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诸方面展开全面竞争,一切都是为全面战争作准备。

冷战的历史和结局大家都很清楚,最后是通过军备竞赛拖跨了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使之自行瓦 40 31989 40 12980 0 0 3824 0 0:00:08 0:00:03 0:00:05 3824解。

什么是新冷战?从逐渐露出原形的川普意图看,新冷战应该不是意识形态斗争,也不是军备竞赛,而是经济战。

经济战与贸易战不是一个概念。

经济战是以全面遏制对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经济领域的全面冷战。贸易战只是经济战的路径之一,手段之一而已。而且,贸易战与经济战的目标与意义完全相反。贸易战是为促进双方贸易,并希望通过实现贸易平衡来实现合作共赢,使双边贸易更具有可持续性。经济战不是为了合作共赢,而是为了打乱对方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遏制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摧毁其经济实力。

2 封杀中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最近写了一系列文章,试图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个角度去解读中美两个国家的现状,中美贸易的历史与现状。结论是贸易战不能打,真打起来,川普和美国也未必能打赢。所以,我对川普表示不理解,读不懂,认为他神经有问题,疯了。但是,这样的结论是局限于贸易战而言的。如果我们意识到川普要打的根本不是什么贸易战,而是全面的经济战或新冷战,那么我前面所讲显然没有什么意义,也未必正确。

贸易战讲比较优势,经济战则讲绝对实力。

封杀中兴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警示和提醒。如果全面开打经济战,中国或许同美国根本不在一个可论战的层面上。

中国经济固然很牛掰,但很显然的是,川普深知中国经济存在致命缺陷或软肋,而且知道这缺陷或软肋在哪。

美国若真的开始对中兴公司禁售芯片,这无疑意味着中兴的电信制造业会一下子陷入绝境,企业很难避免倒闭的命运,除非在国家的扶持下开始产业转向。

为什么会这样?

中国改革开放这些年,尽管经济增长很快,但教育和科技实力,尤其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科学技术的实力同美国还有太大距离。

中国是制造大国不错,但这种制造是在核心制造设备依赖进口,重要的核心部件也依赖进口情况下的制造大国。说白了,中国制造依赖的还是劳动力,核心技术、核心设备、核心部件仍然是靠进口。从人家那买来设备和部件,组装加工成某种产品,再卖给人家,从中间挣点劳务费而已。这样讲虽不尽然,但实质上就是这个样子。这就好比中国制造是一位好厨师,虽然有非常好的厨艺,但厨具、核心佐料(比如盐)都是人家的。你厨师艺再高,不给你锅,不给你盐,你能做出好菜么?

芯片是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大脑,没有芯片就意味着一切现代化机器都开不动,包括飞机、火箭导弹、卫星、动车、轮船、数控机床,甚至包括一般的汽车和电动车。今天的芯片制造,美国处于绝对领先和垄断地位,占有60%以上的份额,而且这些芯片几乎是一切智能化机电设备都离不开的。余下的份额为欧日韩等国占领,中国的芯片制造技术基本上还处在婴儿般起步阶段。

残酷的现实就摆在眼前,真的对中兴禁售芯片,中兴在电信业的发展无疑会就此止步。如果对这种核心部件的禁售和封杀被扩大化,比如扩大到对中国进行全面禁售,其灾难性后果不言而喻。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高调宣扬所谓“大国制造”,“大国重器”,没有人思考和关注中国经济是否存在致使的缺陷和问题。我们引以为豪的“大国制造”和“大国重器”,能离开美国的芯片而独立制造和运行么?

盲目自擂,忘乎所以,不知祸之将致。封杀中兴无疑是给了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可是,这耳光能打醒我们么?

3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们可以骂美国,骂川普,骂其疯狂,骂其不仁不义,骂其破坏既有的国际秩序和规则,骂其恃强凌弱搞单边主义,但这些恐怕都没什么用。

与其骂别人,不如反省自己,反省自己这些年到底做错了什么没有。

关于单纯的贸易问题,关于WTO承诺,关于扩大开放、放宽准入和降低关税,人家在批评,我们也在改进。但这些恐怕远远不够。人家既然打的不是贸易战而是经济战或新冷战,这些能够么?

反省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的确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真梳理一下了。

其一,只顾嫌钱,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尽管邓小平先生早就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但多少年来,中国社会实际上成了一个全民从商的社会,根本没把科技真当一回事。

尽管表面看起来这个社会有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各种分工,但拼命忙于挣钱的绝不只是企业家和商人,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变成了追逐金钱的经济动物。

科技工作者搞项目不是为了科研而是为了金钱,学术期刊、学术论文、学术机构也不是为了学术而是为了职称、职务和钱财。政客的权力是寻租赚钱的工具,不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义务和责任。

社会性的浮躁遍及每个角落。没有几个人真能沉下心来做研究,做学问。教育不断地转向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基础学科的教育和科研水平全面沦陷。“中国芯”工程搞了这么些年,虽然搞出了“龙芯一”至“龙芯三”系列,但其水平与美国相比基本还处在初级水平。固然有了一些应用,但与工业系统的需求相比,还只是大海之一滴水。

一旦人家开始卡脖子,我们基本上还是毫无还手之力。

其二,盲目自信和自大,完全不知旦夕祸福。

著名的胡安刚教授居然还搞出了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各方面已经全面超过美国的“研究成果”与结论。严重地误导决策层和普罗大众。其居心之不良,影响之恶劣,简直可以说是令人发指。

近年来的中国官媒,一个劲宣扬“大国制造”和“大国重器”,大肆宣扬“中国制造2025”战略,生怕美国不知道中国的雄心壮志或者野心勃勃。小红粉们也一天到晚打鸡血似地高喊强大和伟大。

流亡海外的各种“敌对势力”更是不断地宣扬中国所谓扩张野心,所谓“蓝金黄”战略,渴望和鼓动美国政府开始对中国开打经济战或新冷战。

昔日所谓“韬光养晦”的内敛与修养被忘记得一干二净。

当美国真的开始禁售与封杀时,我们能清醒一点点不?

其三,叫喊经济转型与升级许多年,可总也转不过来,升不上去。

说决策层和学术界真不知道中国经济在哪里出了问题,这当然不客观。但是,再怎么决策,决策出来的政策和方向再怎么正确,就是难见成效。为什么?

是否真正能在执政理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上认真反思,这恐怕正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经济发展的内需环境需要福利社会的构建,科技创新需要自由的教育和学术环境,市场需要自由和平等的根本前提,企业需要摆脱行政的干预和权力的绑架,整个社会需要法治的环境和保障。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转型和升级就只会是一句漂亮的口号。

当权力傲慢地凌驾于一切,当利益集团罔顾国家利益和民生福祉,当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始终不能被移除,当一个社会只听得进高歌颂德,听不进批评,社会只有撕裂没有共识,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就不太可能实现啊。

其四,科技创新绝不能只是国家战略。

科技创新如果只是国家战略,就不太可能有自发的动力与活力。创新思维存在于个体的大脑之中,创新自然是源于个体的意识与意志,不是源于某个机构或者组织的愿望。

只有良好的学术自由环境,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良好的科研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才可能激发个体的创新动力与活力,出现大众化创新的自觉、自发和自我奋斗,也才可能出现美国那样的科技创新和领先局面。

国营科研院所固然有集中力量搞科技攻关的优势,但这种优势一定是基于个体思想和学术自由的前提。个体无思想和学术自由,绝不可能有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力,自然也不可能有集体的创造力和创新力。这是一个从个体到整体的逻辑,不可能反过来。

大学若无办学自主权,连专业设置和教材都要统设统编的情况下,要谈什么创新创造力的培养,这几乎就是痴人说梦。

当年邓小平先生讲“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如今在讲什么要从娃娃抓起啊?

爱国不是能只是漂亮的口号,富强和自信当然也不能空喊。民富则国富,民智则国强,这个逻辑也不能反过来的。

我们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和错误。当美国开始打我们耳光的时候,除了抗议和反对或反制,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反省和反思。检讨自己,找到问题,纠正错误,方能有正确的应对之策。越早反省和醒悟越能争取主动,再执迷不悟,就来不及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