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央行降准降息是“放大招”,多少有些耸人听闻。央行降准降息并非今天才开始,最近至少可追溯至2023年3月就开始了。正常的货币政策调控,哪有那么多“大招”啊?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网友在我公众号后台留言要求我讲讲这个话题,想必大家又是被媒体和自媒体所谓央行又“放大招”给唬蒙了。总在听到央行“放大招”,然后总也没看到想看到的大招后果,于是就开始怀疑央行的货币政策到底是否管用了。应该说,央行的信誉就是这些“大招”论者给毁坏的。如果大家是想听听清醒的声音,我就再讲几句。媒体都在讲的那些话我就不说了,还是用我习惯的方式讲讲。说央行降准降息是为了提振经济,这话固然没错,却是正确的废话。不仅空洞而抽象,还侮辱基本常识,不为提振经济还要货币政策干什么呢?降准是实实在在向市场投放真金白银的货币,做大M0,这可以简单理解为央行真在开始向市场派钱了。但请注意,正确理解央行行长讲话,就应该明白降准是为了让实体经济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重大战略以及重大科研的资金支持。在降准的同时已经明确了资金的投向,非常明确。降息并不是印钱,而是改善流动性。说白了,钱怎么流动,往哪流动,这是利率政策的目标。降低短期和中期借贷便利的利率,显然是要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降低存量房借贷利率显然是为减轻居民房贷压力。两个利率的下调当然会导致银行利率的整体下降,这当然是为了减轻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成本,促进社会资金从储蓄转向投资和消费。但请注意,政策的倾向性也非常清晰,只降低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利率,大中型银行的放贷对象主要是重大项目、大型企业以及房贷,小型银行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并不在降息范围,这也充分表明了调节流动性的方向与目标。调节经济有两把斧头,一是金融,二是财政。过去几年,我们的政策一直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基调。当前正处在国债尤其是长期国债发行的高峰期,市场需要钱来消化这些国债,这也是降准的原因之一。财政与金融在开始打配合,这是显而易见的。第四季度中期借贷便利到期规模达4.28万亿,这当然也需要有新的资金注入市场,以熨平流动性的波动。至于“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其实看这名称就一目了然,是在鼓励金融机构和上市企业的股东增持股票。目标是不是也非常明确?不要动不动就讲什么央行“放大招”,看明白了就应该知道,央行的每一招都是精准施策,目标明确,稳字当头,哪有什么大招嘛。M0不大,M2高企,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把M2转得越来越大,实体经济却缺钱,居民消费也不足,这种情况下只有降准且明确降准后资金增量的投向才能解决问题。房子卖不动,又不愿意大幅降价,那就从降息开始,既减轻房贷压力,也降低银行风险。银行固然利息收入低了,但总比坏账越来越多要好。降息本质上也是在逼房子降价,既然金融成本低了,还有理由把房价搞那么高么?存量房降息了,其价格下降也就有了合理性的支撑。股市不振,金融机构和上市企业的股东当然是首要的责任者。如果你们都不增持股票,这股市还玩什么呢?如果是没钱增持,现在给你们政策,你们给我增持好了。再说了,还不行动,难道要等到国际资本大举进入抢筹完了再行动么?此外,美元降息,人民币汇率上升太快,降准降息也是抑制汇率上升过快的手段之一。市场上人民币多了,相对就有了汇率贬值压力,升值过快的势头就会得到一定的遏制。我能看懂的明确目标就这些,看懂了就很佩服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能准确把脉经济,精准施策。当然,是否有实际的成效,还得看最终的结果。建议大家不要动不动把央行政策解读为什么“放大招”,这其实是一些人想利用央行政策诱导大家,比如房子又要涨价了之类。缓解楼市目前的困境是真实的目标之一,但房子涨价绝无可能。记住我说的话,房子涨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至少在未来N多年内想都别想。股市上涨的可能性反而较大,原因很简单,与楼市价格仍然高高在上相反,A 股的价格一直是地板价,没有不涨的道理。考虑国际资本的动向,央行降准降息的一个副作用是抑制人民币升值过快,这恰好有利于国际资本在美元降息背景下抓紧时间流向中国。这也许是 A 股会起来的另一个动力。别以为国际资本会流向楼市,人家可没那么傻。据香港学者在“大卫Sir”的今日头条节目中透露,美国高官不停访华,可从来没有要求中国提振股市,反而 一再要求拯救楼市。个中奥妙,耐人寻味。有些东西,中美双方都没有公开讲,我们自然也不太好讲,大家自己去琢磨好了。对普通百姓而言,应该感谢央行降息,尤其是承担着房贷的人们。这是自中国楼市诞生以来首次对高房价采取釜底抽薪之举,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楼市困境,促进楼市转向良性发展最正确的作为之一,当然还可以有之二和之三。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是最伟大的,这远比曾经那些只在行政措施上强行限价限贷或限购要有水平得多。有胆量和气魄,为央行和中央政府点赞。